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汉字危机 王小峰 中国的书写交流进入键盘划时代只有十...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汉字危机

王小峰

中国的书写交流进入键盘划时代只有十几年,任何一个初次接触电脑的人通过简单的学习都能迅速掌握文字输入。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很多人写字总是提笔忘字,尤其是经常使用的汉字往往一下想不起来了,这跟他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无数信息和知识的身份有点不符。很多人纷纷惊呼汉字危机来了,拯救汉字刻不容缓。

书写是记忆汉字的最好方式,只有经常书写,才能记住一个字该怎么写。过去用笔书写汉字基本上是音、形、义同时进行,键盘输入就出现问题了,它不是直接写汉字,而是让你在候选的重码中去选择正确的那个字。这就是汉字在键盘输入时代面临的一个问题,换句话说,这就是音素文字和语素文字的最大区别。所有音素文字(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它们只有音和形,而且音形基本统一,打字本身就是书写过程。我们是拼音解决汉字输入问题,而不是在键盘上打笔画。五笔字型不会让你忘记一个汉字怎么写,但是可能会让你忽略它该怎么读;拼音输入可以让你知道一个字怎么读,却让你慢慢忘记它怎么写。在信息时代,中国人开始遇到能说能读能输入但可能不会写的问题了。这也暴露了汉字的自身局限问题。

网络时代屡屡出现新词,人们对“雷”、“囧”这类汉字就赋予新的含义。从每年出现的网络流行语中不难看出,新的词语越来越多,看上去也越来越没文化含量,继而还可能导致汉语的使用环境和美感越来越差。网络语言通过互联网的病毒式传播迅速扩散全球,但死得也非常快。它只是迎合某一类信息某一种情绪在传播的当口被创造出来,并随着这种氛围的消失而慢慢消亡,能留下来的凤毛麟角。

为了提高书写效率,方便学习和交流,开始出现俗字、新字,汉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却有不断简化的趋势。是否要恢复繁体字的讨论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很多汉字究竟怎么写,它的结构组合究竟是什么意思你可能都觉得不重要了。今天80%以上的中国人都会使用汉字、这其中多数人就像街头对话一样也仅仅是用来交流,而不是用来写作或研究。比如你打一个“爨” cuan,用简拼敲四下就出来了,你不用去写31画,它比你打一个“装”zhuang还少两下,笔画已经不是键盘输入时代最让人疼痛的问题了。那么,汉字是否还要继续简化就不是问题了。

汉字在任何时代都有极强的适应性,不管是刻在龟甲上,还是刻在竹简上,还是写在帛上,或者写在纸上,乃至今天用计算机编码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汉字从来没有因为它的复杂性而被淘汰或异化。而眼前,我们汉字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它如何适应全球化进程中的语言交流和传播。汉字在外国人看来是最难学的文字,汉语是最难掌握的语言。

1.下列关于“提笔忘字”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电脑书写的普及,很多人依赖电脑输入汉字,疏于用笔写字。

B.键盘输入时代,大量候选的字码,虽然便于选择,但同时也容易让人忘记字形。

C.与音索文字相比,汉字作为语素文字,其自身存在的局限问题也是原因之一。

D.提笔忘字跟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无数信息和知识的身份有点不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使用英语的国家很少存在提笔忘字现象,因为他们打字的过程就是熟悉字母、单词的过程。

B.网络新词层出不穷,其中一些词被人们赋予新的含义,但大多数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忘记,能留F来的少之又少。

C.今天80%以上的中国人使用汉字,就像街头对话一样仅仅是用来交流而不是用来写作或研究。

D.如何让汉字更好的在世界范围内交流和传播,如何让西方人更便捷学习汉字,是汉字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认为“提笔忘字”是指忘记字形如何写,但事实上忘记字音怎么读也应该属于“提笔忘字”的现象。

B.网络流行的新词越来越多,越来越没有文化含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汉语的美感。

C.汉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却有不断简化的趋势。在键盘时代,作者不赞成继续简化汉字或恢复繁体字。

D.汉字有着极强的适应性,从来没有因为它的复杂性而被淘汰或异化,在作者看来,汉字危机的说法危言耸听。

 

1.D 2.C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概念题型上往往有这样几点设题:部分与整体、夸大与缩小、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尚未发生和已经发生、可能和必然、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颠倒是非等。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段,然后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题干问的是提笔忘字的原因,而D项是具体表现,答非所问。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原文指的是“80%中的大多数人”,C项扩大了范围。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作者在文中有强烈的危机感,而D项说作者没有危机感,颠倒文意。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偶尔我们会想:如果人生真如一场电子游戏,玩坏了可以选择重来,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正因为时光流逝一去不复返,每天都不可能追回,所以更要珍惜每一寸光阴,孝敬父母、疼爱孩子、体贴亲人、善待朋友。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择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2)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青山隔送行,疏林不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王实甫《长亭送别》)

(4)数罟不入洿池,                              ,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醉不成欢惨将别,               。忽闻水上琵琶声,               。(白居易《琵琶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老子》

【注】①不得已:达不到、得不到。②觑:轻声和缓地吐气;吹:急吐气。 ③载:安稳;隳:危险。④泰:极端。

1.上述材料体现老子_______________的政治思想。

2.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老子这一思想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①箨tuò:龙,竹笋的异名。②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居处之“幽”?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送天台陈庭学序

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跨马行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其地。嗜奇之士焉。

天台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椽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余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水有上瞿塘滟澦之          虞:担忧

B.嗜奇之士                恨:怨恨

C.诗人文士游眺饮            射:射箭

D.盖得于山水之助者        侈:奢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竹间山高者 /  水行江石悍利

B.杳莫测所穷 /    庭学试归而求焉

C.余齿益加耄矣 /  志意常充然

D.多老死其地 /    会予京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首段写川蜀山水之险,为下文赞扬陈庭学饱览川蜀山水而达到“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作铺垫。

B.作者羡慕陈庭学游历了川蜀的奇山异水、名胜古迹,同时也希望他还能以“坐守陋室,蓬蒿没户”的颜回、原宪为学习榜样。

C.作者认为,山水能使一个人“气充”“语壮”“志意高”,但人的“意气”并不一定都从山水之中而来。

D.作者指出陈庭学之所以能够“其诗益工”,是游历川蜀山水后的结果,认为这与古人所强调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是一致的,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挥这个道理。

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

(2)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