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题。 傅介子,北地人也,因从军为官。先是龟兹、楼兰皆尝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题。

傅介子,北地人也,因从军为官。先是龟兹、楼兰皆尝杀汉使者。元凤中,介子以骏马监求使大宛,因诏令责楼兰、龟兹国。

介子至楼兰,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王苟不教匈奴,匈奴使过至诸国,何为不言?”王谢服,言:①“匈奴使属过,当至乌孙,道过龟兹。”介子至龟兹,复责龟兹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者从乌孙还,在此。”介子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还奏事,诏拜介子为中郎,迁平乐监。

介子谓大将军霍光曰:“楼兰、龟兹数反覆而不诛,无所惩艾。介子过龟兹时,其王近就人,易得也,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大将军曰:“龟兹道远,且之于楼兰”于是,白遣之。

介子与士卒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汉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②即出黄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介子与坐饮,列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其贵族左右皆散走。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上乃封介子为义阳侯,食邑七百户。士刺王者皆补侍郎。 (节选自《汉书•傅介子传》)

1.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      遮:拦截

B.王谢服             谢:感激

C.于是,白遣之          遣:派遣

D.介子与士卒赍金币        赍:携带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表现傅介子“智勇”的一组是

①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 ②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

③上乃封介子为义阳侯   ④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

⑤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   ⑥士刺王者皆补侍郎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内容与技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认为龟兹、楼兰杀害过汉朝的使者,有损大汉威严,于是在元凤年间,他以骏马监的身份,请求出使大宛,依照诏令指责楼兰、龟兹国。

B.介子到了楼兰,以事实为依据指责楼兰教唆匈奴拦截杀害汉朝使者,楼兰王谢罪表示顺服。

C.介子路过楼兰时,发现楼兰王对身边的人没有防范之心,容易得手,于是请求前去刺杀他,想以此展示国威,表现了他对大汉的忠心。

D.介子刺杀楼兰分设计诱惑、秘密会谈、实施刺杀三个阶段,刺杀过程集中表现了他的智慧和胆识。

4.将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匈奴使属过,当至乌孙,道过龟兹。

(2)即出黄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

 

1.B 2.A 3.C 4.①匈奴使者刚走,将要到乌孙,取道过龟兹。②随即拿出黄金财物让译官看。译官回去报告了楼兰王,楼兰王贪图汉朝的财物,来见汉朝使者。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选项对应的原文。作答本题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理解实词的意义,或者是用代入法将加点的实词带入句中去理解,或者以字形推断字的词性和意思。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B项的“谢”字,根据前文的介子对“王”的指责,和句中的“服”(顺服),这里解释为“谢罪”比较合适。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的筛选和人物形象概括类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理顺清楚文中人物身上的主要事件,这样才能准确概括其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类试题一般用排除法比较好,先找到不能表现人物这一性格的句子,试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题干展示傅介子的个性特征“智勇”,即“智慧”“胆识”两个方面,解题方法是以“智勇”为标准对每个备选项进行筛选,确认。③“上乃封介子为义阳侯”写皇帝的嘉奖⑥陈述“士刺王者”与介子关系不大。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命题的原则主要是人、时、地、事的混淆和重点词的翻译。考生在阅读文本是要注意理顺清楚传记人物身上的主要事件,本类试题一般容易犯张冠李戴、妄加推断、强加因果、混淆是非等毛病。解答此题要采用“题文对照”的方法,即将选项与文本相应区间进行对照、核实。C项路过的是“龟兹”,没有防范之心的也是“龟兹王”。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翻译,文言文翻译这个考点在高考中属于必考的考题。考生在翻译的时候注意结合高考文言文对“信、达、雅”的要求,准确把握句子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同时要注意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只有把握好这些才能很好的翻译文言文。解答此题,要在粗通大意的基础上,按照直译的原则,确认关键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中的“属”译为“刚刚”,“道”译为“取道”;(2)“示”译为“让……看”,“报”译为“报告”“汇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翻译】 傅介子是北方人,因参军当了官。从前,龟兹、楼兰都曾杀害过汉朝的使者。元凤年间,介子以骏马监的身份,要求出使大宛,依照诏令指责楼兰、龟兹国。 介子到了楼兰,指责楼兰教唆匈奴堵截杀害汉朝使者:“汉朝大部队刚到,大王如果没有教唆匈奴,匈奴使者经过楼兰到其它各国去,为什么不说?”楼兰王谢罪表示顺服,说:“匈奴使者刚走,将要到乌孙,取道过龟兹。”介子来到龟兹,又指责龟兹王,龟兹王也服罪。介子从大宛回到龟兹,龟兹王说:“匈奴使者从乌孙回来,现在这里。”介子于是率领他的部下杀了匈奴使者。介子回到汉朝后,把这件事奏给皇上,皇上下诏书受于介子中郎的官职,又改为平乐监。 介子对大将军霍光说:“楼兰、龟兹反复无常而不去讨伐,就没有惩罚的办法了。介子路过龟兹时,发现龟兹王对人身边的人没有防范之心,容易得手,我愿意前去刺杀他,以此向其它各国示威。”大将军说:“龟兹路远,暂且到楼兰试一下。”于是,大将军禀告皇上后,就派介子出发了。 介子与士兵一起携带黄金财物,扬言要用来送给外国人。到了楼兰,楼兰王流露出不喜欢介子的神情,介子假装带领士兵离去,在西面的边界停了下来,派译官回去,并对他说:“汉朝使者带着黄金和五彩丝绸,前往赏赐各个国家,楼兰王不来接受,我们要离开到西边的国家去了。”随即拿出黄金财物让译官看。译官回去报告了楼兰王,楼兰王贪图汉朝的财物,来见汉朝使者。介子与他坐着饮酒,陈列那些财物给他看。等到楼兰王和他手下都喝醉了,介子对楼兰王说:“汉朝派我秘密地和你谈一些事情。”楼兰王起身随介子进到帐篷里,让其它人退避,二人单独讲话,两个壮士从后面刺杀楼兰王,两把剑穿透身体,在前胸叉起来,楼兰王立刻死了,那些贵人和身边侍从都逃散了。于是介子就带着楼兰王的头回去晋见朝廷,参加商讨的公卿赞许他的功劳。皇上封介子为义阳侯,赏七百户人口的封地。刺杀楼兰王的士兵都委任为侍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论散文

梁实秋

一切的散文都是一种翻译。把我们脑子里的思想情绪想象译成语言文字。古人说,言为心声,其实文也是心声。头脑笨的人,说出来是蠢,写成散文也是拙劣;富于感情的人,说话固然沉挚,写成散文必定情致缠绵;思路清晰的人,说话自然有条不紊,写成散文更能澄清澈底。由此可以类推。散文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处置的,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来便把作者的整个的性格纤毫毕现地表示出来。

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喀赖尔翻译莱辛的作品的时候说:“每人有他自己的文调,就如同他自己的鼻子一般。”布丰说:“文调就是那个人。”文调的美纯粹是作者的性格的流露,所以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或如奔涛澎湃,能令人惊心动魄;或是委婉流利,有飘逸之致;或是简练雅洁,如斩钉截铁……总之,散文的妙处真可说是气象万千,变化无穷。

散文的文调虽是作者内心的流露,其美妙虽是不可捉摸,而散文的艺术仍是所不可少的。散文的艺术便是作者的自觉的选择。福楼拜是散文的大家,他选择字句的时候是何其的用心!他认为只有一个名词能够代表他心中的一件事物,只有一个形容词能够描写他心中的一种特色,只有一个动词能够表示他心中的一个动作。在万千的辞字之中他要去寻求那一个——只有那一个——合适的字,绝无一字的敷衍将就。他的一篇文字是经过这样的苦痛的步骤写成的,所以才能有纯洁无疵的功效。平常人的语言文字只求其能达,艺术的散文要求其能真实——对于作者心中的意念的真实。福楼拜致力于字句的推敲,也不过是要求把自己的意念确切地表示出来罢了。

散文的美妙多端,然而最高的理想也不过是“简单”二字而已。简单就是经过选择删芟以后的完美的状态。普通一般的散文,在艺术上的毛病,大概全是与这个简单的理想相反的现象。散文的艺术之中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割爱”。一句有趣的俏皮话,若与题旨无关,只得割爱;一段题外的枝节,与全文不生密切关系,也只得割爱;一个美丽的典故,一个漂亮的字眼,凡是与原意不甚洽合者,都要割爱。散文的美,不在乎你能写出多少旁征博引的故事穿插,亦不在多少典丽的辞句,而在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净净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散文的美,美在适当。不肯割爱的人,在文章的大体上是要失败的。

散文的文调应该是活泼的,而不是堆砌的——应该是像一泓流水那样的活泼流动。要免除堆砌的毛病,相当的自然是必须保持的。用字用典要求其美,但是要忌其僻。文字若能保持相当的自然,同时也必须显示作者个人的心情,散文要写得亲切,即是要写得自然。         (有删改)

1.对“散文的文调”的内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的文调”是指作家在文章中表现的人格思想。

B.“散文的文调”是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性格。

C.“散文的文调”是指作者散文作品中特有的风格。

D.“散文的文调”是作品中不可形容的妙处。

2.下面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艺术的散文要求其能真实,即能真实地表达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

B.散文的美在于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净净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

C.散文要写得亲切、活泼、自然,避免堆砌、用典。

D.散文美妙多端得力于作家对散文艺术的追求。

3.下面有关文章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最不容易处置是因为散文没有一定的格式,是最自由的。

B.因为散文的美妙不可捉摸,所以不必太在意散文的艺术。

C.福楼拜的散文能有纯洁无疵的功效与他锤炼语言是分不开的。

D.作者个人的心情在文中真实地流露出来,散文的文字就自然流畅。

 

查看答案

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回望过去的岁月,无论是悲喜忧乐,还是得失成败,都串联起如星辉斑斓般美好的回忆,闪烁在我洒满阳光的花样年华。

B.9月初一则“乌达煤田火灾近期将被彻底扑灭”的消息,让乌达煤田成为关注焦点。但记者发现采坑底部裸露的煤层已自燃,正络绎不绝地释放着二氧化硫。

C.日本我行我素地开采石油,与别国签订合作协议,明目张胆抢劫我南海财富,国内早已民怨沸腾,加上美国一系列挑衅性的军演,更让中国有志之士义愤填膺

D.艾青对他的养母大堰河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大堰河对他的爱是让他刻骨铭心的。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沧茫 萧瑟 打渔船 意气风发  B.惆怅 云彩 万户候 枯躁无味

C.挑衅 抱歉 明信片 貌和神离  D.长篙 伫立 挖墙脚 凄婉迷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