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是经过千年万代沉淀而成的土地,历史中的辉煌与暗淡,都积淀在这土地中,历史中所有人物的音容足迹,都融化在这土地中。我正在耕耘的这些泥土,会不会被遭受放逐、行吟泽畔的屈原踩过?这些泥土冲下山岭,又被风吹到空中,会不会曾落到___________________的李白的肩头?会不会曾飘在__________________的杜甫的脚边?会不会拂过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苏轼的须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张伟
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7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
他的学生钱理群说:“他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钱理群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上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休,便一直居住在这里。学生们从门口偶尔路过,能看到林庚先生正静坐在藤椅上,他的侧影清癯而安详。
这些学生再也听不到林庚讲课了。
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他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卡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佛连“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
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
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照钱理群的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
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张鸣说。
隐居中的林庚,惟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对学生,对年轻人,林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张鸣说。在他那间20多年毫无变化、简朴陈旧的客厅里,他面对来访的学生,很容易激动起来。阳光从东、南、西三面的窗户里洒进来,学生们“坐在他面前,甚至连敬仰的心都很难产生,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学生袁行霈回忆,他从不对学生耳提面命,疾言厉色,也不肯当面表扬,或者说些惯常的客套话。学生去看望他时,他起身迎接。离开时,又总是要送出大门,说声“谢谢”。
这位曾经的北平现代派诗人、后来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一生追慕的是“寒士文学”和“布衣感”。他推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的骨气。他的学生袁行霈至今记得先生的一句话:“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
不过,“文革”中林庚曾被选调入“两校写作小组”。这段历史,成为有人指责林庚的罪名之一。但钱理群向记者转述,在一次为一本古书做注的讨论会上,江青曾送给林庚一枝花,托他“转交夫人”。林庚不卓不亢,接过花,随手放在桌上,没有任何受宠若惊的表情。“这起码说明林庚先生的态度。他是温和的,他不是激烈反抗型的文人,这与他的性格,一向相符。而他对政治里的事情,原本并不清楚。”钱理群说。他认为,此前和此后,林庚与政治。再无半点瓜葛,可以作为一个证明。而林庚晚年的隐居,被钱理群看作“从根底上是自由的精神”。
“在做人上,他是成功的。”钱理群评论,“相比一些在世时被推上高位,被别人供奉的人,林庚的结局是最美的。”
“他并不显赫,社会上的人也许并不知道他是谁,然而学生却永远铭记。”钱理群说,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得到的最高评价。 (选自《民国那些人》,有删节)
相关链接:
(1)①钱理群:著名人文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②张鸣:北大中文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等职。③袁行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曾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选自“百度百科”)
(2)一次,张鸣去拜访他,请教学问。两人正高谈阔论,忽然屋里响起一阵响亮的鸡叫,随后锣鼓声大响。张鸣大吃一惊,不知所措。林庚见了,在一旁得意地拍起手,哈哈大笑。原来那是儿孙们送给这位年过九旬老人的—件玩具,只要说话声音过大,就会自动发出声响。这是林庚十分喜爱的玩具。林庚还喜欢孩子们送给他的玩偶“悟空”和“八戒”,特意挂在窗前,只要一碰,两个玩偶便手脚乱动。他还酷爱风筝,常到学校围墙外的空地放风筝。(《张鸣访谈录》)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林庚先生早年名声很大,曾位列“清华四剑客”和“北大中文四老”,但后来却被人们完全遗忘了。
B.林庚先生上课注重形象,讲究穿戴;不用讲稿,旁征博引;加上教态大方,吸引了学生们全神贯注的倾听。
C.林庚在文革中被选调入 “两校写作组”,被人视为其污点,而从他对待江青送花的态度看,他并非刻意参与到政治中。
D.林庚先生隐退后不再为学生们上课了,所以钱理群才会建议学生们去接触、拜访林先生,以期从他身上得到教益。
E.“他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走”,这个评价表明,钱理群为林庚一生没有得到其应有的名誉、地位就离开而感到遗憾。
2.钱理群说,学生会永远铭记林庚。林庚身上哪些特点值得学生铭记?请简要概括。
3.文中引用了钱理群、张鸣、袁行霈等人对林庚先生的评述,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4.文中说林庚先生是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① ,报养刘之日短也。② ,气息奄奄。
③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④鲲之大, 。
⑤朝菌不知晦朔, 。
⑥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⑦ ,铁马秋风大散关。⑧出师未捷身先死,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浣 溪 沙
苏 轼
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③元是此中人。
注释: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
③使君,指作者自己。
1.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唐恪,字钦叟,杭州钱塘人。以荫登第,调郴尉。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恪争之,令曰:“否将为君累。”恪曰:“吾为尉而盗不能捕,更俾亡辜死乎?”躬出访求,夕,若有告者,旦而得尸,遂获盗。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大观中,召为屯田员外郎,持节招纳夷人。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徙沧州。河决,水犯城下,恪乘城救理。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城得全,
诏书嘉奖。乃上疏请暂免诸县租,等第振贷,以宽被水之民,民大悦。
靖康初,金兵入汴,李邦彦荐之,拜同知枢密院事,至则为中书侍郎。八月,进拜少宰兼中书侍郎,帝注礼之甚渥。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使者既行,于是诸道勤王兵大集,辄谕止令勿前,皆反旆而去。洎金兵薄城下,始悔之,密言于帝曰:“唐自天宝而后屡失而复兴者,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也。今宜举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而西幸洛,连据秦、雍,领天下亲征,以图兴复。”帝将从其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谓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甚者。帝幡然而改,以足顿地曰:“今当以死守社稷。”擢栗门下侍郎,恪计不用。
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遂卧家求去。御史胡舜陟继劾其罪,谓:“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乃以栗代为相。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持节招纳夷人 持节:拿着符节。
B.水犯城下,恪乘城救理 乘:登上
C.洎金兵薄城下,始悔之 薄:迫近
D.帝注礼之甚渥 渥:优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否将为君累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谓周之失计 之二虫又何知
C.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也 风之积也不厚
D.县豪子雄于乡 望长安于日下
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B.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C.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D.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恪为官公正,执政有方。为官期间,不怕受牵连,为人辩护;豪绅子弟因其言省悟自悔,夷人亦因其行扔下兵器服从命令。
B.唐恪忠于职守,敢于抗上。在沧州做官时,遇黄河决堤,拒绝了都水孟昌龄索要船只与士兵的要求,一心治理水患,保全了沧州城,受到皇上嘉奖。
C.唐恪智谋不足,能力有限。曾建议皇帝放弃汴梁迁都洛阳,后遭到了开封尹何栗的反对,计谋不被采用。后来受到弹劾,被免去相位。
D.唐恪缺少远见,主张和议。因为主张投降金兵,令勤王大军后退,所以跟从皇帝巡城时,被都城人拦住击打,骑马快跑才得脱身。
5.翻译下面句子
①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
②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诗歌写作“无中生有”,化不在场语言为在场语言;诗歌阅读“有中生无”,化在场语言为不在场语言。“无”不是“没有”,而是潜藏的“有”。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可见,“有”“无”同出而异名,并非对立。
在场语言呈现于文字,不在场语言隐匿于字里行间或文字之外。站在作者的立场,不在场语言是经验的一部分,他面对的言欲尽却言不尽的困难通过不在场语言得以解决;同时,作者依赖在场语言的创设来伸展不在场语言。站在读者的立场,读者面对在场语言,他必须试图打破它的在场,站在其边缘地带倾听那意犹未尽的余音。在场语言好比琴弦,不在场语言就是在恰当的指法下弹奏出来的漂浮于琴弦周遭的余音,它们互相衬托,互相生成,描绘出动人的情调。
诗歌中的在场语言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字词,只要有不在场语言,它就和世界有了联系,它就不可能单独地被释义。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互动,生成了汉语诗歌的空白结构。
空白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对话,它以“至言无言”的方式为诗歌命名。海德格尔有对器皿的特征的精彩描述:“空,或虚空,才是使壶具有盛水功能的东西。空间,壶的空无,正是壶作为空器之所是。”空,构成器皿之为器皿的本质,空,容纳和保持着万物一切皆流的本性,它接受着人们倾进去的东西,又为它的倾听者无私地奉献它的倾出。如同容器一样,诗歌空白收留着诗歌的真义,空白结构是诗的深层结构。
诗歌的在场语言占有的总是有限的时空,诗歌唯一能同时空抗衡的是空白,它通过无言言说,展示了生命在时空中不受限制的恒久的运动。空白拒绝对诗歌作静止的解说。诗在有文字处,诗之妙在无文字处。中国人深深懂得世界变动不居的道理,认为世界的深处是虚空,而虚空乃万物之源。万象皆从空中来又向空中去,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也是中国诗歌真正的诗底。西方油画连画底都要打上底色,不留空白,画面上动荡的光、色彩和线条仍是视觉目睹的实;而中国画家用心之所在,正在空白,空白使得画面上的一花一鸟、一树一木、一山一石都被飘渺的曼气环绕。即使是主张文以载道的儒家诗学,也讲微言大义。
空白作为中国诗歌的深层结构,具有接纳和倾出两种美学功能。“空故纳万境”,如果进入诗歌的对象世界密不透风,就不可能“纳万境”。正是空白,留存了诗歌的气韵。诗歌的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并存,并且互相转化,同时空白倾出万境.以无言的诉说把倾听者带到一个陌生而鲜活的世界中去。从某种意义上说,空白是安顿人类心愿之乡的精神空间。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那空白处仿佛便是诗歌远望的故乡。
诗歌空白结构的存在表明了诗歌文“意”的不可穷尽,任何一次释义,都只是诗歌文本可能的一次解读。
(摘编自何志《汉语古典诗歌的在场语言与不在场语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诗歌的写作和阅读,大都涉及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在场语言为“有”,不在场语言为“无”,“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是潜伏着的,是隐藏在在场语言字里行间和之外的内容。
B.就诗人来说,不在场语言就是他想要表达而写下的诗句不能表达出的、通过在场语言的构建来延展的那一部分。
C.就读者来说,他必须努力突破在场语言的限制,站在不在场语言的边缘地带倾听那些飘浮于琴弦周围的余音。
D.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构成动态关系,它们相互依靠,互相衬托,相互生成,描绘出动人的情调。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语诗歌的空白结构,是由诗歌的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相互运动形成的。在场语言的被单独释义从来都不存在,不在场语言让在场语言和世界有了联系。
B.空所成为器皿之为器皿的本质,容纳和保持着万物一切皆流的本性;就像器皿一样,诗歌的真意在于空白,诗的深层结构是空白结构。
C.诗之妙在于不在场语言,在于空白,它突破了在场语言的时空的限制,以无言的方式,展示了不受地域限制的生命的恒久运动。对诗歌作静止的解读,永远不能领略其精妙。
D.世界的深处是虚空,而虚空乃万物之源,这是中国人探索世界得到的观点,这种观点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艺术创作,诗歌也好绘画也好皆如此。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油画是写实的,它不留空白,连画底都要打上底色,而油画画面上动荡的光、色彩和线条都是实实在在的真切的,就跟我们现实生活中见到的一样。
B.主张文以载道的儒家诗学,也讲微言大义,足见中国人对空白理解之深刻。中国画家的用心在空白之处,让画面上的一花一草、一鸟一兽、一山一石被飘渺的灵气环绕的正是空白。中国诗亦然。
C.汉语诗歌的文“意”是不可穷尽的,对诗歌的每一次释义,都只是诗歌文本的一次解读,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比如李商隐的《锦瑟》就是如此,每个人的解读都会不同。
D.具有接纳和倾出两种美学功能的是诗歌之空白,空白倾出万境,无言的诉说把倾听者带到一个陌生的世界,那空白的地方仿佛就是诗歌远望的故乡,安顿着人类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