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戴震,字东原,休宁人。读书好深湛之思,少时塾师授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戴震,字东原,休宁人。读书好深湛之思,少时塾师授以《说文》,三年尽得其节目。年十六七,研精注疏,实事求是,不主一家。从婺源江永游,震出所学之永,永为之骇叹。永精礼经及推步、钟律、音声、文字之学,惟震能得其全。

性特介,家屡空,而学日进。北方学者如献县纪昀、大兴朱筠,南方学者如嘉定钱大昕、青浦王昶,皆折节与交。

乾隆二十七年,举乡试,三十八年,诏开四库馆,征海内淹贯之士司编校之职,总裁荐震充纂修。四十年,特命与会试中式者同赴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改翰林院庶吉士。震以文学受,出入著作之庭。馆中有奇文疑义,辄就咨访。震亦思勤修其职,晨夕披检,无间寒暑。经进图籍,论次精审。所校《大戴礼记》、《水经注》尤精核。四十二年,卒于官,年五十有五。

震之学,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寻义理。谓:“义理不可空凭胸臆,必求之于古经。求之古经而遗文绝,今古悬隔,必求之古训①。古训明则古经明,古经明则贤人圣人之义理明,而我心之同然者,乃因之而明。义理非他,存乎典章制度者也。彼歧古训、义理而二之,是古训非以明义理也。”

震为学大约有三:曰小学,曰测算,曰典章制度。

(选自《清史稿•儒林传》,有删改)

先生是年②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 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节选每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

【注】①古训:古字古义。②是年:指公元1733年,戴震时年10岁。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震出所学之永             质:请教

B.震以文学受               知:赏识

C.求之古经而遗文         垂:接近

D.然则朱文公何以知         然:正确

2.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家屡空,学日进      吾子好道可吾文,或者其于道不远矣《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B.震文学受知          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史记·汲郑列传》

C.古训明古经明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在舟中矣。《左传·秦晋肴之战》

D.先生是年能言        阿母谓府吏,何太区区。《乐府诗集·孔雀东南飞》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震亦思勤修其职,晨夕披检,无间寒暑。

(2)义理不可空凭胸臆,必求之于古

(3)彼歧古训、义理而二之,是古训非以明义理也。

4.戴震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1.D 2.B 3.(1)(3分)戴震也想尽心尽力做好本质工作,早晚翻卷检阅,寒暑不断。 评分建议:一句1分,若全句译文不通顺,扣1分。 (2)(3分)义理不能虚妄的凭主观的想象来揣测,一定要从古文经书中寻求。 评分建议:句意通顺1分;“胸臆”、状语后置,各1分。 (3)(3分)那些人分开了古字古义和义理,把它们当作是(独立的)两个方面,这是(认为)古字古义不是用来阐明圣贤之道呀。 评分建议:句意通顺1分;“二”意动用法、“明”形容词动化,各1分。 4.(4分)思考深入,涉猎广泛,严谨勤奋,勇于质疑(或“不唯书、不唯师”或“实事求是”)(每点1 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D项,“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中的“然”可以结合前面的内容来理解,前面说“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此朱文公所说”,从前面的一问一答中可以看出,此处的“然”应解释为“如此,这样”。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比如本题的D项,如能回归文本,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结合前文,在一问一答中可以知道,此处的“然”是指代前面的情况。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B项,两个都是介词,均为“凭,凭借”。A均为连词,但前表转折,后表并列,意义不同。C均为连词, 但前表承接,相当于“就”“便”“那么”;后表出乎意料,相当于“竟、却”。D。均为副词,但前相当于“才”,后相当于“竟然,竟”。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解答虚词用法和意义,一要关注词性差异。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常见虚词共有18个,数量上并不算多,但因为用法纷繁,学起来并不容易,更主要的是,有些虚词的使用只在词性上存在细微的差别,意思都完全一样,稍不留心,便会做出错误的判断,而另一方面,越是有难度的地方越能够体现能力,故此又它们一直是各级、各类考试命题者青睐的内容,屡考不衰,大家务必加以重视。比如本题B项中的两个“以”后面跟的都是名词,故两个“以”都是介词。二要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五、熟悉课本用例。虚词题考查的基本方式是将试卷阅读语段中的句子和必修课本中的句子放在一起比较异同,对于必修课本中的虚词,我们一方面要尽量做到全面掌握,因为课内文言文大多数篇目都是要求背诵的,理解起来较为容易,另一方面要特别关注所含虚词用法特殊而课文语例又较少句子,并加以牢记。 3. 【试题分析】翻译的时候,应先找名词,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第一句中,“思”,想;“勤”,尽心尽力;“晨夕”,早晚;“间”,简短。第二句中,“胸臆”,心中想象揣测;“必求之于古经”,状语后置句,应为“必于古经求之”。第三句中,“歧”,分开;“二”,以为二;“是……也”,判断句;“明”,形容词用作动词,阐明。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比如本题,“必求之于古经”,状语后置句,应为“必于古经求之”; “是……也”,判断句。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首先应认真审题,从题干中审出筛选的依据,“戴震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一是“治学方面”,二是“哪些特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概括。“年十六七,研精注疏,实事求是,不主一家”“ 震亦思勤修其职,晨夕披检,无间寒暑”,依据这些句子可以概括出特点;同时也可以依据最后一段的轶事来概括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所谓“三大纪律”是指:审读题干,主抓关键词,做到答是所问;整篇阅读,锁定信息区,重点细部探究;分条陈述,注意赋分值,力求简明有序。“三大纪律”涉及阅读的思维流程及答题的规范, 它应贯穿于文言文阅读及答题的始终,那么,针对不同的文本,命题人可能的命题视角有哪些呢? 一、探究写作目的。写作目的是文章写作的出发点, 即作者通过写作活动以实现文章的社会价值。二、概括主要情节 情节是作品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 就文言文 而言,要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准确厘清相关人物在不同时段(或任职的不同时期)依次做 了哪些事情,要按照题干的指向概括相关情节。三、概括形象(性格)特征 形象和性格不可截然而分。性格大体包括:(1)对现实和自己的态度的特征,如诚实 或虚伪、谦逊或骄傲等。(2)意志特征,如勇敢或怯懦、果断或优柔寡断等。(3)情绪特征,如热情或冷漠、开朗或抑郁等。(4)情绪的理智特征,如思维敏捷、深刻、逻辑性强 或思维迟缓、浅薄、没有逻辑性等。如所选文本涉及对象相对单一,则要概括出人物的多重特征,力求立体丰满。如提供的是群像(多人合传),则要辨析出对象的同中之异。四、提炼作者观点 文言也好,白话也罢,对于议论类文章而言,作者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内容或阐发 观点。因而阅读时,把握文本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五、探寻事件原因 原因与结果是无法割裂开的。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种 结果或引起另一事情发生的条件。 就文言文中某一现象或结果要求考生结合文本追溯原因几乎适用所有类型的文言文本,应引起重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尼山——孔子出生地,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城东南30公里。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是以开展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为主题,以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为目的,以学术性与民间性、国际性与开放性相结合为特色的国际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下图是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徽标,下列对其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论坛采用“五彩祥云”徽标。“五朵祥云”代表“世界五大洲”。“五种色彩”代表“文化多样性”。

B.“五朵彩云”组成玉璧轮廓,代表“和而不同”首尾相连,寓意文明对话与交流。

C.整个图案寓意华夏文明多样性的“和而不同”与丰富多彩的“和谐世界”。

D.整个徽标只用了一个图形元素,看似简约,却富有层次感与视觉冲击力。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涉及我国传统节日,诗句与节日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②飞龙舞凤成夜色伐鼓踏歌皆春声

③靖节排冠归隐去孟生落帽快登临  ④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A.①七夕  ②重阳  ③元宵  ④中秋

B.①七夕  ②元宵  ③重阳  ④中秋

C.①中秋  ②重阳 ③元宵  ④七夕

D.①中秋  ②元宵  ③重阳  ④七夕

 

查看答案

在下面语段中画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是(   )

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_____。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_______。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发出的咝咝声。尽管天文学家认为,_________,但正常情况下,__________。

①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   ②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

③引力波是听不到          ④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A.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制造” 含金量越来越高, 打入世界杯市场的商品不仅有显示屏、 照明设备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而且有围巾吉祥物日用装饰品。

B.面对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我国航天技术工作者殚精竭虑,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弥补 了物质技术基础的不足,确实可堪称不易。

C.PM2.5主要由人类的活动造成,专家呼吁: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企业主动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公民从点滴做起,自觉为节能减排做贡献。

D.对记者的问题,有关部门负责人态度鲜明地做了答复:一定要认真调查,还原事实真相;严明纪律, 处罚违纪人员;加强监督,净化就业环境。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苍苍者天,既已给与人们的生命,赋与人们创造社会的青红,怎么又    地只给我们仅仅十余年最可贵的      的创造时代呢?这样看起来,反而是     的蝴蝶为可羡了。它们在短短的一春里尽情的酣足的在花间飞舞,一旦春尽花残,便爽爽快快的殉着春光化去。

A.吝啬   白驹过隙   朝闻夕死

B.吝啬   稍纵即逝  朝生暮死

C.吝惜   稍纵即逝  朝生暮死

D.吝惜  白驹过隙  朝闻夕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