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下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玉楼春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①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②,未必明朝风不起

【注】①酝藉:即“蕴藉”。与词中下句的“包藏”意思相近。②休:语助词,含有“呵”的意思。

1.第一首词中梅花的艰难处境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2.第二首词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3.这两首咏梅词,表达的主旨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1.(3分)①环境的恶劣,②无主的寂寞,③群芳的嫉妒。(每点1分) 2.(3分)①借代(以“红酥”借指红润柔腻的梅花花瓣。拟人(2分)。②形象地写出了梅花含苞待放的娇羞情态。(1分) 3.(4分)陆词以梅花口谕(或“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了词人虽历经艰辛,也不趋炎附势, 坚守节操,傲然不屈的品格。(2分)李词通过将梅花的艳美和自身的愁苦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爱。(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第一首词中梅花的艰难处境表现在哪些方面”,考生应抓住“第一首词”“艰难处境”“哪些”这些提示性信息。“驿外断桥边”“更著风和雨”,突出环境之恶劣;“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写无主之寂寞孤独;“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写群芳的嫉妒。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对于此类题目,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比如本题中,就应抓住“梅花的艰难处境”这一内容筛选概括信息;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比如本题题干中要求“哪些方面”,故答题时不应局限于一个方面,同时拟写答案时,要分条作答;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第二首词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这是考查诗歌的技巧,题干很明确地告诉学生答题的角度——修辞手法。“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 首句以“红酥”比拟梅花花瓣的宛如红色凝脂,以“琼苞”形容梅花花苞的美好,都是抓住了梅花特征的准确用语,“肯放琼苞碎”者,是对“含苞欲放”的巧妙说法。 “探著南枝开遍未”,便是宛转说出梅花未尽开放。初唐时李峤《梅》诗云:“大庾敛寒光,南枝独早芳。”张方注:“大庚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如今对南枝之花还须问“开遍未”,则梅枝上多尚含苞,宛然可知。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题目类型: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就某一方面提具体问题。答题要领: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比如本题,就是要求从“修辞角度”作答。(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再次,解释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解题格式: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这两首咏梅词,表达的主旨有什么不同”,这是比较阅读,比较的角度是两首词的“主旨”。《卜算子·咏梅》,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那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和他那不畏强权的精神。《玉楼春》上片咏梅,下片写赏梅,不仅写活了梅花,而且活画出赏梅者虽愁闷却仍禁不住赏梅的矛盾心态。全词委婉含蓄,耐人寻味,思致巧成,使红梅的形神美和女词人的情意美融为一体。落墨于梅,其主旨却又不尽然在于咏梅。李清照是最善于将深邃细腻、复杂难言的感情抒发寄寓于咏物的大家里手。这首词就是通过对红梅形神的描绘咏叹而抒发自己酝藉而复杂的感情的。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属于比较阅读,这种题型命题者往往给出在题材、感情、写法、风格上相似甚至对象相同的两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这种题型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查点多,易于考查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综合鉴赏能力。因此,这种题型会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一般选取的两首诗歌在内容和写法上有某种相似点。命题的方式是要求学生从异同两个方面来思考,具体设立为1-2比较点,指向性明确,没有大而全的题目出现。比较中综合考查了“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相关知识和能力。比如本题,就是针对诗歌的主旨设问,设问的时候是针对两首诗歌的不同来设问。提问方式有:①设二问:一问内容或写法的异(同),二问具体分析其差异性。②变体一:比较更改前后的优劣。如诗歌顺序打乱后,比较改变前后的效果的不同;就诗句中关键字词更换后,比较更换前后的效果的不同。③列举两首诗,问你更喜欢哪一首,并阐明你的理由。这种题目十分开放,答案一般是一则短小的鉴赏文,目前高考中尚未出现过,备考中要适当训练。1.通读诗歌、题目,把握考查重点,做到胸有成竹。2.分别解读每首诗,把握其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信息。3.结合题干要求,从相同或相异角度去整合两首诗的信息。4.分条作答,组织语言要简明、连贯、准确。注意:分析不能顾此失彼,要兼顾两诗;对比分析要具体,突出差异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戴震,字东原,休宁人。读书好深湛之思,少时塾师授以《说文》,三年尽得其节目。年十六七,研精注疏,实事求是,不主一家。从婺源江永游,震出所学之永,永为之骇叹。永精礼经及推步、钟律、音声、文字之学,惟震能得其全。

性特介,家屡空,而学日进。北方学者如献县纪昀、大兴朱筠,南方学者如嘉定钱大昕、青浦王昶,皆折节与交。

乾隆二十七年,举乡试,三十八年,诏开四库馆,征海内淹贯之士司编校之职,总裁荐震充纂修。四十年,特命与会试中式者同赴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改翰林院庶吉士。震以文学受,出入著作之庭。馆中有奇文疑义,辄就咨访。震亦思勤修其职,晨夕披检,无间寒暑。经进图籍,论次精审。所校《大戴礼记》、《水经注》尤精核。四十二年,卒于官,年五十有五。

震之学,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寻义理。谓:“义理不可空凭胸臆,必求之于古经。求之古经而遗文绝,今古悬隔,必求之古训①。古训明则古经明,古经明则贤人圣人之义理明,而我心之同然者,乃因之而明。义理非他,存乎典章制度者也。彼歧古训、义理而二之,是古训非以明义理也。”

震为学大约有三:曰小学,曰测算,曰典章制度。

(选自《清史稿•儒林传》,有删改)

先生是年②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 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节选每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

【注】①古训:古字古义。②是年:指公元1733年,戴震时年10岁。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震出所学之永             质:请教

B.震以文学受               知:赏识

C.求之古经而遗文         垂:接近

D.然则朱文公何以知         然:正确

2.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家屡空,学日进      吾子好道可吾文,或者其于道不远矣《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B.震文学受知          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史记·汲郑列传》

C.古训明古经明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在舟中矣。《左传·秦晋肴之战》

D.先生是年能言        阿母谓府吏,何太区区。《乐府诗集·孔雀东南飞》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震亦思勤修其职,晨夕披检,无间寒暑。

(2)义理不可空凭胸臆,必求之于古

(3)彼歧古训、义理而二之,是古训非以明义理也。

4.戴震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尼山——孔子出生地,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城东南30公里。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是以开展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为主题,以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为目的,以学术性与民间性、国际性与开放性相结合为特色的国际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下图是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徽标,下列对其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论坛采用“五彩祥云”徽标。“五朵祥云”代表“世界五大洲”。“五种色彩”代表“文化多样性”。

B.“五朵彩云”组成玉璧轮廓,代表“和而不同”首尾相连,寓意文明对话与交流。

C.整个图案寓意华夏文明多样性的“和而不同”与丰富多彩的“和谐世界”。

D.整个徽标只用了一个图形元素,看似简约,却富有层次感与视觉冲击力。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涉及我国传统节日,诗句与节日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②飞龙舞凤成夜色伐鼓踏歌皆春声

③靖节排冠归隐去孟生落帽快登临  ④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A.①七夕  ②重阳  ③元宵  ④中秋

B.①七夕  ②元宵  ③重阳  ④中秋

C.①中秋  ②重阳 ③元宵  ④七夕

D.①中秋  ②元宵  ③重阳  ④七夕

 

查看答案

在下面语段中画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是(   )

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_____。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_______。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发出的咝咝声。尽管天文学家认为,_________,但正常情况下,__________。

①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   ②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

③引力波是听不到          ④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A.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制造” 含金量越来越高, 打入世界杯市场的商品不仅有显示屏、 照明设备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而且有围巾吉祥物日用装饰品。

B.面对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我国航天技术工作者殚精竭虑,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弥补 了物质技术基础的不足,确实可堪称不易。

C.PM2.5主要由人类的活动造成,专家呼吁: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企业主动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公民从点滴做起,自觉为节能减排做贡献。

D.对记者的问题,有关部门负责人态度鲜明地做了答复:一定要认真调查,还原事实真相;严明纪律, 处罚违纪人员;加强监督,净化就业环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