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前,杭州图书馆引起了无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前,杭州图书馆引起了无数网友和一些主流媒体的关注。杭图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实行“零门槛”阅览,因此常有乞丐、拾荒者和农民工进门阅览,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有读者无法接受,找到褚树青馆长,说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褚树青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

此消息在网上传播开后,被感动的网民把杭图称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馆长褚树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慨叹,公共图书馆零门槛开放本来就是正常之事,也已做了多年,瞬间引发如此大的关注值得反思。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尊重暖如春 当《人权宣言》宣告人人生而平等时,尊重使封建等级土崩瓦解;当残疾人当选为人大代表时,尊重使哂笑歧视冰雪消融;当杭图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入图书馆时,尊重使中华大地温暖如春尊重他人,平等地对待他人,尤其是要尊重弱势群体,我们的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我们要尊重身份低微的人身份的低微不代表人格的渺小无论别人的身份是什么,我们都应当尊重他著名女作家三毛曾在西属撒哈拉偶遇一位哑奴当这哑奴的主人,所谓大官以对牲畜的方式对待他时,三毛对他一家人的关怀让人们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奴隶、罪犯等常受到歧视的人,他们虽然身份低微,但他们也有人格尊重与自己身份不同的人,这个世界,会多一点阳光。 我们要尊重有“缺陷”的人身体上的残疾不代表心灵的灰暗,残疾人也能谱写生命的辉煌乐章邰丽华的母亲坚持让女儿与正常孩子一起生活,虽然幼小的邰丽华常常遭到小朋友的议论与笑话,但她以坚韧的毅力拼搏奋斗,最终以《千手观音》的华丽舞姿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她身残志坚的品格值得任何一个健全人敬仰学习尊重有“缺陷”的人,发现他们的美,世界会多一点彩虹。 我们要尊重不同职业的人各种职业都是平等的,无论是清洁工、拾荒者,还是送报人、农民工每个人的汗水都是无价的杭图允许拾荒者进入图书馆,是因为在知识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你都有学习读书的权利正如古代的放牛娃也可以在牛背上读书,北大的门卫也能上大学,知识不会因为职业不同而拒绝任何人尊重不同职业的人,连无生命的知识都能做到,最为万物灵长的人,能不汗颜?尊重不同职业的人,平等地对待他人,世界会多一点温暖。 尊重,如一抹冬日的阳光,可以温暖身体的冰冷;尊重,如一缕春日的和风,可以吹散心头的阴霾;尊重,如一曲动听的音乐,可以抚平心灵的创伤人生路上,与尊重偕行,共享途中花开的馨香。不论身份高低、是否残疾、职业如何,每一个人都应当得到别人的尊重没有能力尊重别人,有权选择离开唯有尊重,世界才能温暖如春;唯有尊重,世界才能鸟语花香;唯有尊重,世界才能和谐美好尊重他人吧,让生活更美好!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为材料作文。立意提示:该作文属于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立意的侧重点是强调对这件事的“反思”,即馆长褚树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发的“慨叹”:公共图书馆零门槛开放本来是“正常之事”,却被人视为“不正常”而引发高度关注,这种现象值得反思。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立意角度:①着眼于网友、媒体的反应与馆长态度的反差来思考,网友和媒体对杭图零门槛开放这件正常的事情少见多怪,恰恰证明我们很多时候是生活在一个常识匮乏、尊严缺失的社会。只有当本该正常的现象成为社会的常态时,我们的社会才真的成熟了。要学会尊重别人,更多地关爱弱势群体。②着眼于有些读者的说法来思考,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受辱感”?他们的偏见、他们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高贵感、优越感究竟来自哪里?对此问题进行探讨。③着眼于材料中所特别强调的阅览群体“乞丐、拾荒者和农民工”来思考,这种现象说明底层民众也有精神生活的渴求,关注弱势群体,不能忽视他们的文化需求。④着眼于公共图书馆的职能来思考,若想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就必须具备“底层意思”,关注并服务于底层民众。公共服务设施要惠及全民。⑤着眼于褚树青的回答来思考,知识面前,人人平等。捍卫每一个人拥有平等的权利,也是捍卫每一个人的权利。参考立意:1.知识面前人人平等2.弱势群体的权利也需要尊重3.共享创造和谐4.社会呼唤人文关怀5.公共服务应惠及全民6.关注弱势群体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光明的新境界。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表达这一人生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待利益得失,君子往往心胸宽广,而小人则会忧愁悲伤。孔予在《论语·述而》中表达这一现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及“学”与“思”的问题,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苟子在《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哀江头》中有两旬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诗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选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沈钦圻

冰霜磨炼后,忽放几接新。

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

自然空色相,谁与斗精神。

野客闲相对,如逢世外人。

(1)请赏析颔联“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

(2)请分析诗人将梅称为“世外人”的原因。

 

查看答案

 

瑶芳楼记

宋濂

瑶芳楼者,常熟虞君子贤居之所也。

瑶芳者何?古桐琴之名。子贤以重金购得之,间一抚弄,其声翏翏然,如出金石,如闻鸾风鸣。如与仙人、剑客共语于千载之上,子贤乐焉。则以谓世之名楼者众矣,高骈之“迎仙”。谓其溯遐情也,其失也诞;韩建之“齐云”,谓其凌高清也,其失也侈。吾皆弗敢其非。欲专斯楼之美者,舍斯琴也,其塾能当之?遂以瑶芳名其楼。

当风物清朗,白月独照,神情遐冲,夐出世外。子贤棕冠鹞氅,自函道而升,复取琴,鼓一再,行久之,演而为紫琳之操。英辞曰:“有坚者,石中含精矣;其石白如肪,煜有瑛矣;五音繁会,铿然呜矣。”客有与子贤同志者,从而和之。曰:“艳质兮非华。阳卉兮非奢,折秋馨兮遗所思,望美人兮天涯。”歌已,相视而笑。

金华宋濂闻其声,嗜曰:“古之人好楼居者,岂欲靡丽而为荣观哉?盖临阴幽之室,则其情敛而聚;处阳明之居,则其情畅舒。随境而迁,因物而,其亦人理之常者乎!况夫宫角之相参,羽徵之互奏,禁其忿欲之邪,宣以中和之正,其于学问之功,又未必为无所助。所以先生长者,无故不去之,盖有以也。虽然,君子盖不物于物。不物于物,则凡纷然而来前者,皆吾性情之发舒。或悬崖邃壑,或平墅旷林,虽非层构,可以阖辟阳阴,而清风徐来,万籁皆动,曲涧流泉,复助之为声势,五音泠然,惬心而温耳,太和融洽,内外无间,有不啻听子贤之琴于兹楼之上矣!此无他,达人大观,无地不为楼,无声不为琴也。苟局滞于一室之间,适其意则有之,而蹈道则未也。有若子贤,盖道而有所得者,故濂敢以是说告之。”

子贤绝出流俗之上,吾友君廉夫板称其为人,谓笃于士行而犹孝其亲云

(逃自《宋濂散文选集》,有删改)

【注】①翏翏:1ù,象声词,长风声.②高骈:唐朝人,曾建迎仙楼。下文韩建,唐末人,曾建齐云楼。③夐:xiòng,远。④函道:楼悌。⑤紫琳之操:琴曲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熟虞君子贤居之所也          燕:安逸,安闲

B.吾皆弗敢其非            蹈:遵循,沿袭

C.岂欲靡丽而为荣观哉           夸:奢侈,过度

D.随境而迁,因物而           著:显露,显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五音繁会,铿然鸣矣       骊山北构西折,直走咸阳

B.处阳明之居,则其情畅         微贱,当侍东宫

C.亦人理之常者乎        夫庸知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苟局滞一室之间        颁白者不负戴道路矣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琴音之美妙、音乐之功用的一项是

A.①如出金石,如闻鸾凤鸣      ②禁其忿欲之邪,宣以中和之正

B.①如与仙人、剑客共语于千载之上 ②神情遐冲,复出世外

C.①复取琴,鼓一再,行久之      ②其于学问之功,又未必为无所助

D.①而清风徐来,万籁皆动      ②五音泠然,惬心而温耳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历史上的“迎仙”“齐云”两座名楼为例,指出它们在命名上分别失之“诞” “侈”,意在肯定虞子贤以古桐琴为楼命名的做法。

B.作者曾经与虞子贤一起在月夜登楼,子贤抚琴弹奏;作者继而与子贤唱和,借鲜花、香草、美人表达了对高洁品行的仰慕与追求。

C.作者认为,修养高深的人无论面对什么景物,都能养性怡情,即使从清风流泉中也可    获得美妙的享受,如同在瑶芳楼上听虞了贤弹琴一样。

D.作者在文中既为瑶芳楼作记,也通过写虞子贤为楼命名和弹奏古琴表现子贤高雅的品    格,同时还借此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欲专斯楼之美者,舍斯琴也,其孰能当之?

(2)所以先生长者,无故不去之,盖有以也。

(3)子贤绝出流俗之上,吾友君廉夫极称其为人,谓笃于士行而犹孝其亲云。

 

查看答案

 

景公爱槐

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植木县之,下令曰:“犯槐者刑,伤槐者死。”有不闻令,醉而犯之者。公闻之曰:“是先犯我令。”使吏拘之,且加罪焉。

其女往晏子之家,托曰:“负郭之民贼妾,请有道于相国,不胜其欲,愿得充数乎下陈。”晏子闻之,笑曰:“婴其耽于色乎?何为老而见奔?虽然,是必有故。”令内之。

女子入门,晏子望见之,曰:“怪哉!有深忧,”进而问焉,曰:“所忧何也?”对曰:“君树槐令,犯之者刑,伤之者死。妾父不仁,不闻令,醉而犯之,吏将加罪焉。妾闻之,明君莅国立政,不损禄,不刑,又不以私害公法。不为禽兽伤人民,不为草木伤禽兽,不为野草伤禾苗。吾君欲以树木之故,杀妾父,孤妻身。此令行于民而法于国矣。虽然,妾闻之,勇士不以众强凌孤独,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此譬之犹自治鱼鳖也,去其腥臊者而已。今君出令于民,苟可法于国而善益于后世,则父死亦当矣,妾为之收亦宜矣。甚乎!今之令不然。以树木之故,罪法妾父,妾恐其伤察吏之法,而害明君之义也。邻国闻之,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可乎?愿相国察妾言,以裁犯禁者。”晏子曰:“甚矣!吾将为子言之于君。”使人送之归。

明日,早朝,而复于公曰:“婴闻之,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谓之暴;崇玩好,威严拟乎君谓之逆;刑杀不称谓之贼。此三者,守国之大殃也。今君穷民财力,以美饮食之具,繁钟鼓之乐,极宫室之观,行暴之大者。崇玩好,县爱槐之令,载过者驰,步过者趋,威严拟乎君,逆民之明者。犯槐者刑,伤槐者死,刑杀不称,贼民之深者。君享国,德行未见于众,而三僻著于国,婴恐其不可以莅国予民也。”公曰:“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以累社稷。今子大夫教之,社稷之福,寡人受命矣.”

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女往晏子之家        辞:辞别

B.君树槐         县:通“悬”,悬挂

C.不          益:增加

D.又不以私害公法        恚:怨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使吏拘之,且加罪       ,月出于东山之上

B.进问焉          拔剑切啖之

C.此譬之犹自治鱼鳖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D.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可乎?    皆出于此乎?

3.下列用“/”给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旬,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B.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C.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D.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公因喜爱槐树而发布命令,碰撞槐树者受刑,损伤槐树者处死;有人因喝醉酒碰撞了槐树,遭到拘捕,并被判罪。

B.撞树者的女儿说自己很希望做晏子的侍妾,晏子知道事出有因,便同意见她,询问并耐心倾听她的诉说。

C.撞树者的女儿就其父误撞槐树一事向晏子进言,认为父亲虽该被处死,但不应因此伤害国君的大义,最终打动了晏子。

D.晏子劝谏景公,认为把槐树的威严和君主相提并论,悖逆民心,难以有效地治理国家,最终使景公幡然醒悟。

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勇士不以众强凌孤独,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

(2)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谓之暴;崇玩好,威严拟乎君谓之逆:刑杀不称谓之贼。

 

查看答案

赵希乾传

赵希乾,南丰东门人,幼丧父,以织布为业。年十七,母抱病月余,日夜祈祷身代,不少愈。往问吉凶于日者,日者推测素验,言母命无生理。又往卜市,占者复言不去,希乾踟蹰不去,曰:“何以救母病?”占者其烦数,曰:“汝母病必不治,若欲求愈,无乃割心救之耶?”希乾归,侍母左右,见痛益危笃。时日光斜射床席,形影孑立,寂寂旁无一人。希乾忽起去,笥中得薙发小刀,立于窗外,剖胸,深寸许,以手入取其心,不可得。忽风声震飒,门户胥动,以为有人至。四顾周章,急取得肠,抽出,割数寸。盖人惊则心上忡,肠盘旋满胸腹云。希乾置肠于釜上,昏就室而卧。顷刻,母姑来视病,见釜上物,以为希乾股肉也,烹进之母。再视希乾,则血淋漓心腹间,不能出声,始知希乾为割心矣。

赵氏故宋裔,为南丰巨族。宗党以为奇孝,供赡其母子,而更教之读书,学使者侯峒曾闻其事,取充博士弟子员。崇祯壬午,以恩诏天下学,选一人贡于成均。学铰者吴石渠,既考试毕,进诸生而告之回:“百行以孝为先。赵希乾割心救母,不死,不可以寻常论。建武多才,校士衡文,希乾不应入选。今欲诸生让贡希乾,以示奖。”诸生成顿首悦服。于是以希乾选补壬午恩贡。又三四年而有甲申、乙酉之变,希乾避乱山中,将母不遑,遂卖卜,逃走于四方,以养其母。又十余年,母寿八十余而卒。

予自幼时常见希乾先君谈,饮食起居如常人。面黎黝,高准方耳,睛光满眸子,颀然而长,多浑朴之风。自是希乾少家居。母死未十年,而希乾亦卒,年六十一。

甘表曰:朝廷不旌毁伤愚孝,尚矣。然希乾一念之诚,若有以通天地、格神鬼也,岂不可嘉哉?汤公惕庵最恶言希乾事,予则以为应出特典,一加旌赏。盖事不可法而可传使知孝行所感虽剖胸断肠而不死岂非天之所以旌之耶天旌之谁能不旌之?然旌而不传不若不旌而传也。安得龙门之书以施于后世哉?呜呼,古今忠孝之士,非愚不能成。而世之身而名不传者,又何多也?悲夫!

(选自《虞初新志》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占者其烦数       恶:厌恶

B.昏就室而卧       仆;仆人

C.以示奖        劝:勉励

D.常见希乾先君谈      过:拜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烹进之母       爱其子,择师教之

B.又往卜       寡人之国也,尽心焉耳矣。

C.何救母病       示美人及左右

D.予以为应出特典      是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盖事不可法/而可传使知/孝行所感虽剖胸断肠而不死/岂非天之所以旌之耶/天旌之谁能不旌之

B.盖事不可法而可传/使知孝行所感/虽剖胸断肠而不死/岂非天/之所以旌之耶/天旌之/谁能不旌之

C.盖事不可法/而可传使知孝行/所感虽剖胸断肠而不死/岂非天之所以旌之耶/天旌之谁/能不旌之

D.盖事不可法而可传/使知孝行所感/虽剖胸断肠而不死/岂非天之所以旌之耶/天旌之/谁能不旌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希乾的母亲生病,他日夜祈祷,希望用自身代替母亲生病,但没有效果,后来接受占卜者的建议,割心救母,才最终治好了母亲的病。

B.赵氏宗族的人因为赵希乾孝敬母亲,纷纷供养他们母子,并教他读书。吴石渠因为感动于他的孝道,把本应落选的赵希乾选补为恩贡。

C.为了躲避甲申、乙酉战乱,赵希乾带着母亲四处奔走,甚至为了赡养母亲,曾经以占卜为业,又过了十多年,他母亲活到八十多岁才去世。

D.长期以来,朝廷一直不倡导伤害自身这种愚昧的孝顺行为,汤惕庵先生也讨厌谈论赵希乾的事情,但作者却认为应当大力表彰他的这种精神。

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母抱病月余,日夜祈祷身代,不少愈。

(2)汝母病必不治,若欲求愈,无乃割心救之耶?

(3)然希乾一念之诚,若有以通天地、格神鬼也,岂不可嘉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