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魏文侯)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赵仓唐傅之...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魏文侯)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赵仓唐傅之。子击逢文侯之师田子方于朝歌,引车避,下谒。田子方不为礼。子击因问曰:“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贫贱者,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若脱躧然,奈何其同之哉!”子击不而去。西攻秦,至郑而还,筑雒阴、合阳。

文侯受子夏经艺,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

任西门豹守邺,而河内称治。

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李克对曰:“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李克趋而出,过翟璜之家。翟璜曰:“今者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李克曰:“魏成子为相矣。”翟璜忿然作色曰:“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子?西河之守,臣之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谋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以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臣何以负于魏成子!”李克曰:“且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而置相‘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克对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是以知魏成子之为相也。且子安得与魏成子比乎?魏成子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之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有删改

注:躧:草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击不而去     怿:高兴

B.段干木   客:以客礼相待

C.先生临事勿   让:推让

D.璜,   鄙:卑鄙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礼贤”的一组是  

①引车避,下谒        ②子击不怿而去    ③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

④过其闾,未尝不轼也 ⑤先生临事勿让   ⑥愿卒为弟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文侯采纳了翟璜的建议,任用乐羊为帅,灭了中山国。然后让赵仓唐辅佐子击,驻守中山。

B.魏文侯以厚礼来对待贤人,每次经过段干木的家乡,他都要亲自扶着车轼来表示心中的敬意。

C.在魏文侯心中,魏成子和翟璜都有能力担任魏国的丞相一职,但究竟选谁,他拿不定主意,只好向李克询问。

D.李克对魏文侯提出的考察人才的五条标准,并就魏成子和翟璜这五个方面的表现作了对比,最后推荐了魏成子。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

②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1.D 2.B 3.D 4. ①魏君以厚礼对待贤人,国人称颂他的仁德,上下和睦同心,不可对他有图谋。(关键词:礼、称、和合、图); ②平时看他亲近哪些人,富裕时看他结交哪些人,显贵时看他举荐哪些人,处于困境时看他不做哪些事,贫困时看他不要哪些东西。(关键词:居、所亲、所与、所举、穷、贫) 【解析】 1.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实词运用。D项“鄙”应为“鄙陋无知”。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选项D“鄙”译为“卑鄙”,显然与前文内容不能搭配,可以判断选项错误。复习策略是要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积累是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关键。一是要记住典型例句,二是要做好归类整理工作。回归课本很有必要性,即运用课内所学文言词语知识来解决课外的问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筛选能力。②是说子击因为受到田子方的冷言冷语而不高兴地离去。⑤句是说魏文侯要求李克直说谁适合当丞相,⑥句是说翟璜受到李克的批评后认错道歉。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易错警示】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间接表现”等字样(本题中为“直接体现”),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此题设题点在——“礼贤”, 然后分析列出的各项②是说子击因为受到田子方的冷言冷语而不高兴地离去。⑤句是说魏文侯要求李克直说谁适合当丞相,⑥句是说翟璜受到李克的批评后认错道歉;排除这三项,自然得到答案。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中“并就魏成子和翟璜这五个方面的表现作了对比,最后推荐了魏成子”错误。李克只是陈述了考察人才的五条标准,魏文侯听后自己比较了解魏成子和翟璜的优劣之处,最终选定了魏成子。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比如本题的D项,选项内涉及内容点“对比”“推荐”,考生就应到文中找到文本相应位置,然后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即可发现,没有“推荐”之说。 4. 试题分析:翻译的时候,应先找名词,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第一句中,“礼”, 以厚礼对待;“称”, 称颂;“和合”, 和睦;“图”, 图谋。第二句中,“居”, 平时;“所亲” ,亲近哪些人;“所与”, 结交哪些人;“所举”, 举荐哪些人;“穷”, 处于困境时;“贫”, 贫困时。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魏文侯十七年,魏文侯攻灭中山国,派子击驻守中山国,让赵仓唐辅佐他。子击在朝歌遇见文侯的老师田子方,子击引车让路,并下车拜见。田子方却不还礼。子击就问他说:“是富贵的人待人傲慢,还是贫贱的人待人傲慢?”田子方说:“只有贫贱的人待人傲慢罢了。诸侯待人傲慢就会失掉他的国家,大夫待人傲慢就会失掉他的封邑。贫贱的人,行事不符合国君的心意,言谈不被国君采纳,就离开国君到楚、越去,他们的行为好像脱掉草鞋一样,这种人怎么能和富贵的人等同呢!”子击不高兴地离去了。魏文侯向西攻打秦国,到达郑邑而回,建筑雒阴城、合阳城。 魏文侯向子夏学习经学,以客礼待段干木,经过他的乡里,每次都扶着车轼表示敬意。秦国曾想攻打魏国,有人说:“魏君以厚礼对待贤人,国人称颂他的仁德,上下和睦同心,不可对他有图谋。”魏文侯因此获得诸侯的赞誉。 魏文侯任命西门豹防守邺,因而河内地区号称清平安定。 魏文侯对李克说:“先生曾教导我说‘家中贫困就想娶贤妻,国内混乱就想得良相’。现在选择丞相,不是魏成子就是翟璜,这两个人怎么样呢?”李克回答说:“我听说,卑贱的人不议论尊贵的人的事,关系疏远的人不议论关系亲近的人的事。我的职务在宫门以外,不敢担当这一使命。”文侯说:“先生遇事就不要推让了。”李克说:“是君王不注意考察的缘故。平时看他亲近哪些人,富裕时看他结交哪些人,显贵时看他举荐哪些人,处于困境时看他不做哪些事,贫穷时看他不要哪些东西,这五点就足够决定人选了,何必等待我说呢!”文侯说:“先生快回家吧,我的丞相已经选好了。”李克快步走出,顺路去翟璜家拜访。翟璜说:“刚刚听说君王召见先生询问丞相的人选,究竟选谁当丞相呢?”李克说:“魏成子当丞相。”翟璜愤怒地变脸说:“凭耳目的所闻所见,我哪一点比不上魏成子?西河的守将,是我推举的。君王在境内最担心邺,我推荐西门豹治理。君王计划讨伐中山,我推荐乐羊。中山被攻占后,找不到合适的人镇守,我推荐先生你。君王的儿子没有师傅,我推荐屈侯鲋。我什么地方比不上魏成子?”李克说:“你把我举荐给你的国君,难道是为了结党营私谋求做大官吗?国君询问设置丞相这一问题,说‘不是魏成予就是翟璜,这两个人怎么样呢?’我回答说:‘是君王不注意考察的缘故。平常看他亲近哪些人,富裕时看他结交哪些人,显贵时看他推荐哪些人,处于困境时看他不做哪些事,贫穷时看他不要哪些东西,这五点就足够决定人选了,何必等待我说呢!’由此文侯决定让魏成子当丞相。再说你怎么能与魏成子相比呢?魏成子的俸禄千钟,十分之九用在他人身上,十分之一用在家里,所以从东方招来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都被国君尊为老师。你所推荐的五个人,国君都任用为臣子。你怎么能与魏成子相比呢?”翟璜谦恭地(对他)拜了两拜,说:“我翟璜,是个鄙陋无知的人,回答得不对,愿意终身做你的学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长期以来,学术界研究孔子,把《论语》视作唯一信得过的依据;并在有意无意之间把它当成了孔子乃至孔门思想的全面记录。而没有注意到《论语》编纂也是有重点的,也要遵循不与“六艺”“六经”重复的基本原则,遵循著书立说的一般规律。这就导致人们对《论语》产生误解。例如,现代所有的《论语》普及本,都把孔门所谓的“士”译作“读书人”,不少教育史论著认为孔门的教育内容只有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并以前者为重心。

其实,春秋时代还没有常备军,官制文武不分职。各级官吏平日以理治民,农闲时节教民备战,战时出为带兵的将领。与此相应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也是文武兼备的。其中“射”是射箭,“御”是驾驭战车,即使平时演练也有“五射”“五御”等极为繁难的要求,属于早已规范化了的系统的军事教育科目。以历史的眼光看射、御,其专业化程度并不亚于现代射击与驾驶战车技术。借用现代术语来说:射、御这两项武艺,是每个受教育者必修的基础课,而不是可学可不学的选修课。

至于孔子所办的私学,既然教育目的仍然是培养修己治人的“君子”,那就不能不受官学教育传统的影响,不能不以传统“六艺”为弟子必修的基础课;更不能不受当时社会需要的制约,致力于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不然的话,孔门弟子从政以后,怎么能够适应当时社会的实际需要?孔子私学还会有什么吸引力?

关于孔门的武艺传授,《礼记·射义》中有颇为生动具体的记述。从孔子带领弟子在“矍相之圃”演习“乡射礼”的情况来看,孔门射艺教学既有孔子亲自示范,又有对要领的口头讲解,还十分重视将德育贯穿其间。孔子做射箭示范时“观者如堵墙”,可见其射艺之精湛。至于孔子驾驭战车的技艺,《论语·子罕》中也有反映:达巷党人叹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即谓之学而不专、缺乏强项。孔子知道了,便与门下弟子商议,拟在射、御二艺中选一艺来展示所长。这说明在孔子及其同时代人的心目中,所谓的“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传统的“六艺”之学。孔子经过比较权衡,选定以“执御”来展示专长,可见其御艺亦相当娴熟,可能更优于射艺。由此窥测孔门之御艺传授及弟子驾驭战车的水平,应当也不会比射艺差。以往论者多将“御”混同于一般的赶马车。其实,赶马车称“仆”,如《论语·子路》中有“子适卫,冉有仆”;驾驭战车才称“御”,如《诗经·车攻》中有“徒御不惊”。特别是当“射”“御”并举时,“御”绝不可以混同于“仆”,而只能是指“六艺”中的这项武艺。

1.下列对“六艺”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六艺”在本文中主要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能。

B.在孔子时代,“六艺”中的“射” “御”是受教育者必须学习的科目。

C.“六艺”教育体现文武兼备的原则,是由当时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决定的。

D.“射”“御”被孔门重视,正源于孔门对社会需要的顺应和对教育传统的继承。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认为孔门教育内容只有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是人们误解《论语》的典型表现。

B.不懂《论语》编纂有其重点,是学术界研究孔子只取信《论语》的重要原因。

C.《论语》不与“六艺”“六经”重复的事实,是遵循著书立说的一般规律的结果。

D.从重视“射”“御”的程度看,当时官学的教育内容主要为军事,孔门也不例外。

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孔子时代各级官吏平日以理治民,农闲时节教民备战,战时出为带兵之将领,这与当时“三育”并举息息相关。

B.孔子的射艺御艺都很精湛,孔门关于射艺御艺的教学方法也灵活多样,能更好地顺应当时社会的需要。

C.孔子教育因为要扭转“博学而无所成名”的被动局面,所以加大了对生员“射”“御”技能的强度训练。

D.《诗经·车攻》中“徒御不惊”中的“御”也绝不可能混同于“仆”,因为“御”是驾驭战车的专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14年7月清华大学法律系研究生刘媛媛参加了电视台《超级演说家》的比赛,她将2013年网络流行语“No Zuo No Die ”(不作不会死)作为自己演讲的话题,并定义——“作,就是不安现状地瞎折腾。”她说:“我想任何人年轻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想‘作’的冲动……可是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听着别人的声音为自己的人生画格子,呆在格子里的没有什么风险,也不会被嘲笑……但一个没有把百酒都尝过的人,是不大懂得清水之味的,一个一辈子安分守己不敢‘作’的人不会有真正丰富的人生,毕竟‘No  Zuo  No  Life’(不作不会活)。”

听了刘媛媛的演讲后,班里的同学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甲说:不是所有的事都值得尝试,有些“作”就是会毁掉人的一生。

乙说:我就认为,生活嘛,原本平平淡淡才是真。

丙说:是啊,平凡、平静的生活也有其精彩之处。

丁说:可是人不在年轻的时候挑战一下自己,更待何时呢?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了农村。这个特殊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下面是某省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调查数据:

项目

百分比

 

项目

百分比

非常想父母

65.0%

认为应该和父母共同生活

79.3%

害怕陌生人

40.0%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43.5%

觉得自己很一般

52.7%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

34.7%

(1)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2)请针对留守儿童现象,写一句公益广告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在横线处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________________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    B.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③②⑤    D.④②⑤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个垃圾处理厂原设计日处理垃圾1000吨,现在平均日处理垃圾达到了2300吨,早就处于超负荷运转了。

B.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C.中华全国总工会紧急拨款100万元,用于对在黑龙江省鹤岗新兴煤矿爆炸事故中遇难矿工家属的慰问。

D.在宣泰战斗中,我军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团,生俘团长一名,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和武器物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