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1.你认为第三句诗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请指出并分析其妙处。
2.若把第四句中的“星火”换成“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渔火”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魏文侯)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赵仓唐傅之。子击逢文侯之师田子方于朝歌,引车避,下谒。田子方不为礼。子击因问曰:“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贫贱者,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若脱躧注然,奈何其同之哉!”子击不择而去。西攻秦,至郑而还,筑雒阴、合阳。
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
任西门豹守邺,而河内称治。
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李克对曰:“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李克趋而出,过翟璜之家。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李克曰:“魏成子为相矣。”翟璜忿然作色曰:“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子?西河之守,臣之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谋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以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臣何以负于魏成子!”李克曰:“且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而置相‘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克对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是以知魏成子之为相也。且子安得与魏成子比乎?魏成子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之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有删改)
注:躧:草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击不怿而去 怿:高兴
B.客段干木 客:以客礼相待
C.先生临事勿让 让:推让
D.璜,鄙人也 鄙:卑鄙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礼贤”的一组是 ( )
①引车避,下谒 ②子击不怿而去 ③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
④过其闾,未尝不轼也 ⑤先生临事勿让 ⑥愿卒为弟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魏文侯采纳了翟璜的建议,任用乐羊为帅,灭了中山国。然后让赵仓唐辅佐子击,驻守中山。
B.魏文侯以厚礼来对待贤人,每次经过段干木的家乡,他都要亲自扶着车轼来表示心中的敬意。
C.在魏文侯心中,魏成子和翟璜都有能力担任魏国的丞相一职,但究竟选谁,他拿不定主意,只好向李克询问。
D.李克对魏文侯提出的考察人才的五条标准,并就魏成子和翟璜这五个方面的表现作了对比,最后推荐了魏成子。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
②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长期以来,学术界研究孔子,把《论语》视作唯一信得过的依据;并在有意无意之间把它当成了孔子乃至孔门思想的全面记录。而没有注意到《论语》编纂也是有重点的,也要遵循不与“六艺”“六经”重复的基本原则,遵循著书立说的一般规律。这就导致人们对《论语》产生误解。例如,现代所有的《论语》普及本,都把孔门所谓的“士”译作“读书人”,不少教育史论著认为孔门的教育内容只有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并以前者为重心。
其实,春秋时代还没有常备军,官制文武不分职。各级官吏平日以理治民,农闲时节教民备战,战时出为带兵的将领。与此相应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也是文武兼备的。其中“射”是射箭,“御”是驾驭战车,即使平时演练也有“五射”“五御”等极为繁难的要求,属于早已规范化了的系统的军事教育科目。以历史的眼光看射、御,其专业化程度并不亚于现代射击与驾驶战车技术。借用现代术语来说:射、御这两项武艺,是每个受教育者必修的基础课,而不是可学可不学的选修课。
至于孔子所办的私学,既然教育目的仍然是培养修己治人的“君子”,那就不能不受官学教育传统的影响,不能不以传统“六艺”为弟子必修的基础课;更不能不受当时社会需要的制约,致力于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不然的话,孔门弟子从政以后,怎么能够适应当时社会的实际需要?孔子私学还会有什么吸引力?
关于孔门的武艺传授,《礼记·射义》中有颇为生动具体的记述。从孔子带领弟子在“矍相之圃”演习“乡射礼”的情况来看,孔门射艺教学既有孔子亲自示范,又有对要领的口头讲解,还十分重视将德育贯穿其间。孔子做射箭示范时“观者如堵墙”,可见其射艺之精湛。至于孔子驾驭战车的技艺,《论语·子罕》中也有反映:达巷党人叹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即谓之学而不专、缺乏强项。孔子知道了,便与门下弟子商议,拟在射、御二艺中选一艺来展示所长。这说明在孔子及其同时代人的心目中,所谓的“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传统的“六艺”之学。孔子经过比较权衡,选定以“执御”来展示专长,可见其御艺亦相当娴熟,可能更优于射艺。由此窥测孔门之御艺传授及弟子驾驭战车的水平,应当也不会比射艺差。以往论者多将“御”混同于一般的赶马车。其实,赶马车称“仆”,如《论语·子路》中有“子适卫,冉有仆”;驾驭战车才称“御”,如《诗经·车攻》中有“徒御不惊”。特别是当“射”“御”并举时,“御”绝不可以混同于“仆”,而只能是指“六艺”中的这项武艺。
1.下列对“六艺”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六艺”在本文中主要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能。
B.在孔子时代,“六艺”中的“射” “御”是受教育者必须学习的科目。
C.“六艺”教育体现文武兼备的原则,是由当时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决定的。
D.“射”“御”被孔门重视,正源于孔门对社会需要的顺应和对教育传统的继承。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认为孔门教育内容只有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是人们误解《论语》的典型表现。
B.不懂《论语》编纂有其重点,是学术界研究孔子只取信《论语》的重要原因。
C.《论语》不与“六艺”“六经”重复的事实,是遵循著书立说的一般规律的结果。
D.从重视“射”“御”的程度看,当时官学的教育内容主要为军事,孔门也不例外。
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孔子时代各级官吏平日以理治民,农闲时节教民备战,战时出为带兵之将领,这与当时“三育”并举息息相关。
B.孔子的射艺御艺都很精湛,孔门关于射艺御艺的教学方法也灵活多样,能更好地顺应当时社会的需要。
C.孔子教育因为要扭转“博学而无所成名”的被动局面,所以加大了对生员“射”“御”技能的强度训练。
D.《诗经·车攻》中“徒御不惊”中的“御”也绝不可能混同于“仆”,因为“御”是驾驭战车的专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14年7月清华大学法律系研究生刘媛媛参加了电视台《超级演说家》的比赛,她将2013年网络流行语“No Zuo No Die ”(不作不会死)作为自己演讲的话题,并定义——“作,就是不安现状地瞎折腾。”她说:“我想任何人年轻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想‘作’的冲动……可是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听着别人的声音为自己的人生画格子,呆在格子里的没有什么风险,也不会被嘲笑……但一个没有把百酒都尝过的人,是不大懂得清水之味的,一个一辈子安分守己不敢‘作’的人不会有真正丰富的人生,毕竟‘No Zuo No Life’(不作不会活)。”
听了刘媛媛的演讲后,班里的同学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甲说:不是所有的事都值得尝试,有些“作”就是会毁掉人的一生。
乙说:我就认为,生活嘛,原本平平淡淡才是真。
丙说:是啊,平凡、平静的生活也有其精彩之处。
丁说:可是人不在年轻的时候挑战一下自己,更待何时呢?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了农村。这个特殊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下面是某省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调查数据:
项目 | 百分比 |
| 项目 | 百分比 |
非常想父母 | 65.0% | 认为应该和父母共同生活 | 79.3% | |
害怕陌生人 | 40.0% |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 43.5% | |
觉得自己很一般 | 52.7% |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 | 34.7% |
(1)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2)请针对留守儿童现象,写一句公益广告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在横线处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________________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 B.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③②⑤ D.④②⑤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