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仿照下面句子,自选描写对象写一段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近,修辞与示例相同...

仿照下面句子,自选描写对象写一段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近,修辞与示例相同,不要求字数相同字数不超过80字。

示例: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参考示例:1.秋风缠绵地拂拭枫叶,漫天的枫叶,有为拥吻大地欢呼雀跃的,有眷恋枝头依依不舍的;正如一只只翩翩起舞的彩蝶,又如仙女的红粉纱衣,又如不忍离家的游子愁绪万千。2.暗夜,田野里闪着一眨一眨淡黄色的光,那可爱的萤火虫呵,有调皮地躲在青草尖上的,有高傲地流连在野花边提着裙摆翩翩起舞的;正如一簇簇的小灯笼,又如与惨淡星光相伴孤独的孩子,又如兢兢业业守护长夜的哨兵。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句子的仿写仿句题要注意的点如下,其一话题是自选还是限定,其二要求有几点,用比喻修辞,句式与例子相同,两个句子,其三仿的要求,仿句式,仿修辞,仿句间的关系。该题中本体只能有一个,两个拟人,一个博喻(三个喻体)。内容贴切2分,修辞符合要求3分。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仿写要求结构一致,修辞相同,意脉相承,内容相关,风格近似,品位高雅,符合事理理逻辑。备考中应以阅读为基础,增加材料储备,同时勤于练习,了解并掌握各种句式特点,熟悉并熟练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总结并掌握各种题型的解答方法,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汉字,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 。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 ,元曲的灵动俏丽;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 。人们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横平竖直都难做到,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梁思成的思想不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在他逝去多年之后,世人渐渐地认识了他,认识了他的思想的价值

②自己所珍爱的东西向他展示了行将消失的暗淡前景,自己却无能为力

③但是,用来体现他的思想价值的对象——历史文化建筑,却大部分已荡然无存

④对于一个致力于传统文化整理、总结和保护的大师来说,还有什么能比他所珍爱的文化被消解更让他痛苦呢

⑤他所做的种种努力,在现实面前,常常显得那么脆弱与无力

⑥就如同眼看着一个患病的亲人,在庸医的手中一天天走向绝境,自己的有效施治方案却无人理睬

A①③②⑥⑤④  B.①③⑤④②⑥  C.②⑥①③⑤④  D.②⑥⑤④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古诗词是祖国文化的瑰宝,那里蕴藏着我们需要的大量营养,堪比我们的“文化母乳”,它可以使我们同本壮元.为今后的作学习积累丰厚的底蕴。

B.奥斯卡金像奖设立以来,不仅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一直享有盛誉。

C.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

D行业新标准的出台将加快大气污染防治作的真正落实。煤电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以及工业生产都将成为减排重点监管对象。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刚刚过去的亚运会上,活跃着我国100多家新闻媒体派出的500多名记者,这与1982年时仅有十几家单位的几十名记者前去采访不可 _______

②作为派拉蒙重金打造与《变形金刚4》_______的好莱坞巨制,《忍者神龟》获得如此之高的期待亦是情理之中。

③中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决不容许分割,两岸之间属于一个中国内部的相互观光交流,怎么可以与外国______,也要求双方签订一个“国与国”之间的协定呢?

A.相提并论 等量齐观   同日而语     B.同日而语 相提并论 等量齐观

C.相提并论  同日而语   等量齐观     D.同日而语 等量齐观 相提并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周海亮

红色的铁伏在砧上,任一把大钳夹持,任两把铁锤反复锻打。老铁匠的小锤轻敲上去,如蜻蜓点水,小铁匠的大锤紧跟上来,似巨雷轰顶。柔软的铁像面团般变着形状,灼烫的火星在大锤落下的瞬间如烟花般迸散绽放。几点火光飞溅在老铁匠腰间的牛皮围裙上,又在霎时熄灭。围裙就像黄褐色的天幕,黑色的星光点点。

炉火熊熊,红和蓝的火焰缠绕交织。小铁匠气喘吁吁,挥锤的胳膊渐渐变得沉重,表情也开始痛苦。老铁匠看看他,停下手里的小锤。歇一歇喝口水,他说,你好像心不在焉。

小铁匠没有搭话。

因为这把刀?老铁匠问他。

小铁匠只好点点头。他用一条黑色的毛巾擦着彤红的脸膛,村里人都说你是汉奸。

还说你是小汉奸?老铁匠面无表情。

那是肯定,小铁匠瞪着老铁匠,干脆我们逃了吧!夜里咱们爷俩……

你觉得能逃出去吗?老铁匠仍然面无表情。

那也不打了!小铁匠把毛巾狠狠地扔到地上,不打能怎样呢?大不了是一死。

不打?老铁匠苦笑,不打铁,我们还是铁匠吗?他站起身,从熊熊炉火中钳出再一次变得柔软的铁,用力按到砧上。儿啊,开锤!

军刀在两个月以后打造完毕。青蓝的刀锋,弧形的刀柄,雕了简洁图案的刀鞘。刀似乎可以斩断目光和阳光,那是一把令人胆寒的好刀。小野小队长按时过来取刀,身边跟着四个持枪的日本兵。他盯着刀,嘴角不停抖动。他问老铁匠,全是铁的?老铁匠说,当然。小野再问,如何?老铁匠说,可试。小野就抽出腰间的军刀,哇哇怪叫着冲上来,一道寒光自上而下,直逼老铁匠。老铁匠微微一笑,手中刀轻轻一迎,“噗”一声响,小野的军刀,便折为两截。

小野向老铁匠翘起拇指,好快的刀!又摆摆手,示意身边的日本兵接过刀。想不到老铁匠却退后一步,说,刀暂时不能拿走。

不能拿走?小野愣住。

不能拿走。老铁匠说,刀柄上还没有刻字。

刻字?

这是规矩。老铁匠说,只有刀柄上刻了字,才算一把刀打造完毕,刀才算有了主人。如果你信得过我,后天过来取刀。

小野想想,再看看老铁匠,再想想,再看看老铁匠,然后点点头。他在一张纸片上写下自己的名子,递给老铁匠。要刻得和这个一模一样,小野说,能办到吧?老铁匠笑笑,没问题。

别耍花样啊!

放心!

后天我来取刀!

请!

可是第二天老铁匠就不见了,连同那把削铁如泥的军刀。小野暴跳如雷,他把全村人驱赶到一起,逼他们说出老铁匠的下落。当然没有人说。也许连他们也不知道,也许连小铁匠也不知道。——日本人早在村子通往外界的唯一路口设下重重关卡,老铁匠的突然失踪,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愤怒的小野几次想毙掉小铁匠,可是他终未下手。他们正在村后山上修筑工事,这个时候他们需要一位强壮的铁匠。

一个月后的一个夜里,山上的壮丁们突然组织了一次暴动。他们用石块打死四个看守,然后四散而逃。尽管日本人的机关枪哒哒扫个不停,可是最终,还是有三十多人逃了出去。

小铁匠在突围中中弹身亡。据说他是这次暴动的组织者。据说他在临死前只说了一句话。他说,爹告诉我,能屈能伸才是铁。再后来,日本人就投降了。

多年后他们那栋老房子突然倒塌。在一个雨夜,伴着一道划破天空的闪电。人们在听到一声闷响后爬起来看,就惊呆了。那房子,只剩下一面伫立的墙。

那面墙里,镶着一位伫立的老人,只剩白色骨架的老人。

风雨中,白色骨架岿然不动,似乎他的每一块骨头,都闪烁出红和蓝的光泽。

红色像铁锈或者红的炉火,蓝色像刀锋或者蓝的炉火。

白色骨架的手里,紧握着一把刀。军刀。

刀柄上清晰地刻着三个字:中国铁。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情节曲折、极富戏剧性,但老铁匠的失踪、小铁匠的组织暴动,来得太突然了,这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B小说一开始写老铁匠得知自己被村人说成是汉奸后仍面无表情地打铁,说明老铁匠一开始并没有想要反抗,而是逆来顺受想要忍气吞声躲过这一劫。

C“刀抦上清晰地刻着三个字:中国铁。”这句话文字简练,系点睛之笔,对主题进行了阐释与深化,使标题的匠心得以彰显。

D小说以饱含深情的笔调,用爱国主义者的鲜血和骨气让一块普通的铁拥有了震撼心灵的内涵,老铁匠与小铁匠互相映衬,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完美。

E作者运用悬念,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传神地刻画出了父子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祖国尊严的高大形象。

2.“铁”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老铁匠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老铁匠说“能屈能伸才是铁”。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