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虽然无家可归的人数众多,但解放军和武警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虽然无家可归的人数众多,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艰苦努力,使边远地区的灾民也全部得到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

B.“侃”是特有的北京人休闲方式,也是谈生意的重要形式,它就像广东人的喝早茶,许多生意往往是在侃中谈成的。

C.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丰富与人格的提升,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养成。

D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要求各级主管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做好粮、油、肉、蛋、奶等主要食品的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

 

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几项不能并列;B项语序不当,“北京人”应放在“特有的”前面;D项成分残缺,“稳定”后应加上宾语中心语“工作”。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不合逻辑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并列不当、分类不当、主客倒置、否定不当、不合生活逻辑,此题属于并列不当,句中“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应为“毯子、衣服、帐篷等救援物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人认为,人类所需要的食物与大地所能供给的粮食会愈来愈不成比例,人类的处境会日益恶化,贫富不均的情形将每况愈下

B.来到公司的第一天,我好象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忙得头昏眼花。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我还在七手八脚地忙着。

C.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太大了,他珍藏多年自认为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了一块不名一文的瓦片。

D.恐怖分子滥杀无辜、危害百姓,罪不容诛,正义的力量决不会允许他们逍遥法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小说,然后回答问题。

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

邱长海

三叔从老家来省城帮儿子筹备国庆节举行的婚礼,看着儿子为找不到加长林肯或凯迪拉克作婚车而唉声叹气,他一次次欲言又止。这一晚,皓月当空,父子对饮。

1981年,鲁南山区,大豆高粱在田野里飘香。三叔的爹,我的爷爷忙着张罗第三个儿子的婚事。那时候,爷爷当了村主任,最后一个儿子的婚礼当然要办得风风光光。这天一擦黑儿,爷爷就提着两瓶兰陵大曲,揣着两盒孔府烟跑了十多里的山路,摸到前进村村主任何大把式家里。前进村原来叫水洼洼庄,改革开放后靠养鱼致了富,改名前进村,去年买了台手扶拖拉机,更是闻名方圆几十里。爷爷刚开口,就被对方堵了回来。国庆节日子旺,拖拉机早被乡长的公子结婚定下了。“要不,你把它推走?”何大把式指着墙根的一辆独轮车说,“咱也就配这档次。”爷爷脸一红,二话没说,拎起桌上的两瓶酒抬腿就走。

爷爷到家时,两瓶酒只剩下半瓶。老人家把三儿子招呼过来父子对饮,那晚,皓月当空。

1953年秋天,爷爷娶奶奶的时候,换了身干净衣服空着手就进了岳母家的门,回来时,他手里就多了新媳妇的一只手。三十多里山路,奶奶的小脚实在走不动了,爷爷就向路边收庄稼的老乡借了辆独轮车,一边是黄澄澄的玉米,一边是腮上红扑扑的奶奶。车子“吱呀吱呀”唱了一路,像是最浪漫的婚礼进行曲,引着他们踏上了幸福生活之旅。

爷爷说这些时,一脸的甜蜜,听得三叔眼里潮潮的。

第二天的正午时分,爷爷满身大汗进了家门。院子里多了一辆崭新的大金鹿自行车。那时候,大金鹿还是个稀罕东西,不亚于今天谁家买了辆小轿车。全村人都羡慕得不行,就连母亲、二婶也看得眼睛放光,据说回家后闹了好几天。

眼看婚期将近,三叔抓紧时间练车。于是,早晨下地前或者傍晚回家后,村里人就看见三叔在村西的麦场里卖力地演练——对他来说,将要驮回的岂止是新媳妇,更是自己一辈子的幸福啊!

有了这辆自行车,就好像一桌酒席上有了鲍鱼,一家人顿时多了底气;有了这辆自行车,就好似一场演出来了名角儿,全村的人们都盼着好戏开演。

万众瞩目的日子终于来了。大金鹿前把上的大红花与三叔年轻的笑脸相映生辉。

三叔潇洒地跨上自行车,昂首挺胸上了路。身后是一支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三叔第一次看到属于自己的新媳妇——他们是媒妁之言,这之前,两人只在邻村的露天电影场见过一面,却从来没有说过话。

三婶在村里小姐妹们羡慕的目光中坐上三叔的自行车后座,一时间,唢呐叫得欢。在我们鲁南老家,新郎接新娘有很多规矩,其中一务就是:新娘不说话,新郎不回头。人逢喜事精神爽,秋风得意车轮急,三叔脚底生风,很快就把送亲的队伍甩在后边,三婶也不能说话。

三婶娘家到三叔家的路上有一段上坡路,三婶心疼累得满头大汗的三叔,就跳下了自行车,帮忙推了一把。上了坡,三叔不能回头看,根本不知道三婶下了车,也不知道她还没坐上来,就骑着空车走了。直到进了村,才发现坏了,在众人的哄笑声中掉头回去找新媳妇。

新媳妇根本没有回娘家——她哪里丢得起这个人哪!大家找来找去,终于在那段上坡路边还没收割的玉米地里找到了正生闷气的三婶。

当然,婚礼照常举行,乡亲们喜酒照喝,只不过留下了一段有趣的佳话。

三叔说这些时,一脸的幸福,听得儿子心里酸酸的。

三叔的儿子把父母的故事说给未婚妻听,她听得泪光闪烁,一脸的神往。恰好他们看到报纸上登着一家婚庆公司推出了自行车婚礼的消息。两人眼前一亮,手牵手走进那家婚庆公司,就像父辈一样,他们打算在这座城市里,举行一个万众瞩目的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独轮车、自行车上的婚礼带给我们的幸福感,是林肯、凯迪拉克带不来的。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题目“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指的是两场婚礼,含蓄地概括了小说的主要事件,又暗示这两场不同的婚礼同样万众瞩目。

B.“听得三叔眼里潮潮的”和“听得儿子心里酸酸的”前后照应,前者写出“三叔”的感动,后者暗示了“儿子”情感和想法的变化。

C.末段的议论不仅呼应了首段的议论,使小说结构显得紧凑自然,而且包含了小说主旨,既含启发性的生活哲理,又引人深思。

D.在“三叔”的叙述中巧妙插入“我的爷爷”的故事,使小说的情节新颖独特,不仅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而且深化了主旨。

E.这篇小说的语言朴实而生动,极具鲁南山区的地方生活色彩,让读者备感自然和亲切,并使读者如身临其境般产生情感共鸣。

(2)小说两次写到“皓月当空”,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3)小说讲述了三代人的三个婚礼的故事,每个故事都与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有关。你认为物质生活条件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结合小说和现实生活,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中用两句话论述了学与思的关系,其中的一句话是:          ,思而不学则殆。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乞人不屑也。

(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管夷吾举于士。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三而竭。

(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又弗如远甚。

(6)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7)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8)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         

(9)寻梦?撑一支长篙,         

(10)高渐离击筑,          ,为变徵之声。

(11)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

临江王节士歌(陆厥)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秋思不可裁,复带秋风带。

秋风来已寒,白露惊罗纨。节士慷慨发冲冠,弯弓挂若木,长剑竦云端。

夜坐(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注:张耒,北宋诗人,在新旧党争中,他受到蔡京等的迫害,一再被贬黜;晚年居陈州,此诗作于晚年。

12.在这两首诗中,除了“秋月”“秋风”显示了季节特征之外,还有哪三个意象也能起到这种作用?请结合诗句分析第一首诗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13.请结合“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分析第二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壮也                因人力而敝之

B不敢兴兵拒大王        使使闻大王

C欲呼张良俱去          失其所

D父母宗族,皆戮没      谁为大王此计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