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二十四年春,秦使人告晋大臣,欲入重耳。晋许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

二十四年春,秦使人告晋大臣,欲入重耳。晋许之,於是使人送重耳。二月,重耳立为晋君,是为文公。文公使人杀子圉。子圉是为怀公。其秋,周襄王弟带以翟伐王,王出居郑。二十五年,周王使人告难於晋、秦。秦缪公①将兵助晋文公入襄王,杀王弟带。二十八年,晋文公败楚於城濮。三十年,缪公助晋文公围郑。郑使人言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而得矣,而秦未有利。晋之强,秦之忧也。”缪公乃罢兵归。晋亦罢。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

郑人有卖郑于秦曰:“我主其城门,郑可袭也。”缪公问蹇叔、百里傒,对曰:“径数国千里而袭人,希有得利者。且人卖郑,庸知我国人不有以我情告郑者乎?不可。”缪公曰:“子不知也,吾已决矣。”遂发兵,使百里傒子孟明视,蹇叔子西乞术及白乙丙将兵。行日,百里傒、蹇叔二人哭之。缪公闻,怒曰:“孤发兵而子沮哭吾军,何也?”二老曰:“臣非敢沮君军军行臣子与往臣老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二老退,谓其子曰:“汝军即败,必於肴厄矣。”三十三年春,秦兵遂东,更晋地,过周北门。周王孙满曰:“秦师无礼,不败何待!”兵至滑,郑贩卖贾人弦高,持十二牛将卖之周,见秦兵,恐死虏,因献其牛,曰:“闻大国将诛郑,郑君谨修守御备,使臣以牛十二劳军士。”秦三将军相谓曰:“将袭郑,郑今已觉之,往无及已。”灭滑。滑,晋之边邑也。当是时,晋文公丧尚未葬。太子襄公怒曰:“秦侮我孤,因丧破我滑。”遂墨衰绖②,发兵遮秦兵於肴,击之,大破秦军,无一人得脱者。虏秦三将以归。

(节选自《史记·秦本纪》)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宋]吕祖谦《东莱博议》)

[注]①秦缪公(?—公元前621年),也作秦穆公。②衰绖(cuī dié):古代丧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其城门           主:掌管

B晋地,过周北门     更:更改

C.何之速也           移:变化

D.相之久也           与:结交

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解的一组是()

A.臣/非敢沮君军 /军行臣子与往 /臣老迟还 /恐不相见 /故哭耳。

B.臣非敢沮君军  /军行臣子 /与往臣老 /迟还恐不相见 /故哭耳。

C.臣 /非敢沮君军 /军行/臣子与往/臣老迟还 /恐不相见/故哭耳。

D.臣非敢沮君军 /军行 /臣子与往 /臣老 /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王室兄弟阋墙,日渐衰微。周襄王遭到弟弟攻打只好出逃郑国,向秦晋求告,最后还是依靠缪公、文公的支持才得以回朝,杀死弟弟。

B.烛之武审势度势,一言纾难。烛之武陈说利害,指出灭掉六国只会利晋而无益于秦,还会给秦国埋下祸患,最终促成秦国退兵,保全郑国。

C.秦穆公利益至上,相时而动。秦穆公本来是助晋围郑,认清利弊之后马上叛晋而亲郑,但后来有人出卖郑国时,又不惜劳师袭远攻打郑国。

D.晋文公借力使力,晋国坐大。晋文公借助秦的力量回国登位,又在秦穆公的带领下助襄王回朝。城濮之战四年后,晋文公竟能阻击大破秦军。

4.把原文中面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人卖郑,庸知我国人不有以我情告郑者乎?

2)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1.B 2.D 3.D 4. (1)况且,(既然)有人出卖郑国,怎么知道我国就没有把我们的实情告诉郑国的人呢? (2)(秦穆)一旦被烛之武(所说)的利益诱惑,抛弃晋国(就)如同擤鼻涕吐唾沫,对于郑国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B 项的“更”是经过的意思。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包括通假、异义、多义、活用、偏义,此题考查一词多义,一词多义主要是根据具体语境选取常见义项中的固定用法。记忆为主,推断为辅。具体答题时,要根据语境采用代入法做出判断。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通读上下文理解大意,再抓“臣”“军”“臣子”三个主语断句。意思是“为臣不敢阻拦军队。部队要走了,我俩的儿子在军队中也将前往;如今我们年岁已大,他们如果回来晚了,恐怕就见不着了,所以才哭。”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先断易,再断难。首先默读一至两遍,大体了解文段语意,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文言文中,名词常作主语、宾语、定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然后再考虑有哪些人,人物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事,有什么过程和结果。句中共有三个人物(“臣”“军”“臣子”);句中动词有“沮、行 、往 、老 、还、哭”等。然后以动词为中心,弄清人物间的关系,了解事件的经过,断好“臣非敢沮君军”“臣子与往”这两句。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D 项人事错位,文章用秦穆公在位时间纪年,穆公28年发生城濮之战,穆公32年重耳去世,哪来晋文公大破秦军?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名师点睛】一看人,二看事,三看时和地。正确解答这类题,需仔细阅读全文,比较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所写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然后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对照,找出错误。 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1) “且”是“况且”的意思,“庸知”是怎么知道意思,“以”是把的意思。(2)“一”是“一旦”的意思,“怵于烛之武之利”是被动句,“亦何有于郑乎”是状语后置句。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文翻译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本题涉及到的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对重点实词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特殊句式中的倒装句一定要翻译出来。 【参考译文】二十四年(前636)春天,秦国派人告诉晋国大臣,要送重耳回国。晋国答应了,于是派人护送重耳回到晋国。二月,重耳登位成为晋君,这就是晋文公。文公派人杀了子圉。子圉就是晋怀公。这年秋天,周襄王的弟弟带,借助狄人的军队攻打襄王,襄王出逃,住在郑国。二十五年(前635),周襄王派人向晋国、秦国通告了发生祸难的情况。秦缪公率兵帮助晋文公护送周襄王回朝,杀死襄王的弟弟带。二十八年(前632),晋文公在城濮打败楚军。三十年(前630),缪公帮助晋文公包围了郑国。郑国派人对缪公说:“灭掉郑国,其结果是使晋国实力增强,这对晋国是有利的,而对秦国却无利。晋国强大了,就会成为秦国的忧患。”缪公于是撤军,返回秦国。晋国也只好撤军。三十二年(前628)冬,晋文公去世。 郑国有个人向秦国出卖郑国说:“我掌管郑国的城门,可以来偷袭郑国。”缪公去问蹇叔、百里傒,两个人回答说:“路经数国地界,到千里之外去袭击别人,很少有占便宜的。再说,既然有人出卖郑国,怎么知道我国的人就没有把我们的实情告诉郑国呢?不能袭击郑国。”缪公说:“你们不懂得,我已经决定了。”于是出兵,派百里傒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和白乙丙率兵。军队出发的那天,百里傒、蹇叔二人对着军队大哭。缪公听说了,生气地说:“我派兵出发,你们却拦着军队大哭,这是为什么?”二位老人说:“为臣不敢阻拦军队。部队要走了,我俩的儿子在军队中也将前往;如今我们年岁已大,他们如果回来晚了,恐怕就见不着了,所以才哭。”二位老人退回来对他们的儿子说:“你们的部队如果失败,一定是在殽山的险要处。”三十三年(前627)春天,秦国军队向东进发,穿过晋国,从周朝都城北门经过。周朝的王孙满看见了秦国的军队以后说:“秦军不懂礼仪,不打败仗还等什么!”军队开进到滑邑,郑国商人弦高带着十二头牛准备去周朝都城出卖,碰见了秦军,他害怕被秦军杀掉或俘虏,就献上他的牛,说:“听说贵国要去讨伐郑国,郑君已认真做了防守和抵御的准备,还派我带了十二头牛来慰劳贵国士兵。”秦国的三位将军一起商量说:“ 我们要去袭击郑国,郑国现在已经知道了,去也袭击不成了。”于是灭掉滑邑。滑邑是晋国的边境城邑。这时候,晋文公死了还没有安葬。太子襄公愤怒地说:“秦国欺侮我刚刚丧父,趁我办丧事的时候攻破我国的滑邑。”于是把丧服染成黑色,以方便行军作战,发兵在殽山阻截秦军。晋军发起攻击,把秦军打得大败,没有一个人能够逃脱。晋军俘获了秦军三位将军返回都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对于“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因此,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有所了解,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所赋予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为了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而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1.下列对真正的修养这一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它是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因而其本身便有了意义。

B.是对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以及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因而找到生活的意义。

C.真正的修养不存在任何功利的企图,因此它并不能帮助人们实现某种具体的目的。

D.真正的修养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2.下面不属于论述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的理由的一项是:    

A.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B.研读会使你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

C.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我们集中心智。

D.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3.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但最重要的途径是研读世界文学。

B.读书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获得生活的意义。

C.活着不是为了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而是追求一切生活所赋予的意义。

D.读书虽不能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却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查看答案

请以“飞”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立意健康,符合文体,首尾完整,书写工整,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这是一些纯真、可爱的小天使,只是被困在了孤单的小世界里。他们自己哭、自己笑,默默地感知,默默地用我们不熟悉的方式与这个世界沟通。他们是终生不能治愈的自闭症患者。在社会上,  ,造成了这个群体一直不被认可。  ,如何让社会大众接受自闭症儿童,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幸运的是,有一群人、一些机构正在不断努力,搭建一个持续且具有广泛社会参与度的公益平台,  ,改善自闭症儿童和家庭的生存质量,为他们争取社会尊重与关爱。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几乎每一座现代城市,都是动感之都,                               ,只有把车声、人声视作动的必然,才能有静的感受。

①只有在离岛依山而居才有可能寻觅

②黄翥来的诗“松门落叶深,竹径寒香静”的境界

③才能求到心灵一静

④已无所谓的“夜深人静”

⑤在诗中,他写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⑥在城市居住,恐怕要有王籍的心境

A.⑥③⑤②①④   B.④②①⑥③⑤   C.②①⑥③⑤④   D.④⑥⑤②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不努力一定不能成功。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B对于巴金老人在“文革浩劫”中为不能保护一条小狗而严格解剖自我的精神品格,老师不仅讲得非常动情,我们也听得非常认真。

C进入县一中不到两个月左右,我们就深深感受到了高中的学习生活与以前的大不一样。

D语文学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我们注重基础,重视课内,把各个阶段的任务逐一落实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