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傅求字命之,考城人。进士甲科,通判泗州。淮水溢,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傅求字命之,考城人。进士甲科,通判泗州。淮水溢,毁城。朝廷遣中使护筑,淮取土,道远,度用兵六十万。求相汴堤旁有高埠,夷之得土,载以回舟,省工费殆半。

徙大名府,府守吕夷简委以事。夷简入相,荐其才,擢知宿州,提点江西、益州刑狱,为梓州路转运使。夷獠寇合江,钤辖司会兵掩击,求驰往按所以状,乃县吏冒取播州田,獠故恐而叛。即黥吏置岭南,夷人闻之,散去。益州文彦博上其状,进秩,徙陕西。

关中行当十铁钱,盗铸不可计,求请变法。时州县已散二百八十万缗,亟下令更为当三。民出不意,荡产失业,多自经死,然盗铸遂止。自康定用兵,移税输边,民力大困。求令输本州,而转钱以供边籴,民受其惠,而兵食亦足。召为户部副使。

陇右蕃酋兰毡献古渭州地,秦州范祥纳之,请缮城屯兵,又熟户田,诸羌靳之,相率叛。夏人欲得渭地久,移文来索。后帅张昪以祥贪利生事,请弃之。诏求往视,求以为城已讫役,且已得而弃,非所以强国威。乃诏谕羌众,反其田,报夏人以渭非其有,不应索,正其封疆而还,兵遂解。进天章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知庆州。

环之定边砦蕃官苏恩,以小过疑惧而遁,将佐议致讨。泾原既出师境上,求谓恩非携二者,乘以兵,必起边患。但遣裨将从十数卒扣其帐,开以祸福,恩感泣,还砦如初。入判太常寺,权发遣开封府,迁枢密直学士、知定州,复以龙图阁学士权开封。

求本有吏能干局,至是,春秋高,且病聩。三司大将钱吉密杀妹,为邻所告,求不能决,反坐告者;又断狱数差失。御史言其不胜任,出知兖州。卒,年七十一。

(选自《宋史·傅求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遣中使护筑,淮取土       绝:堵塞

B.请缮城屯兵,又熟户田         括:搜括,搜求

C.求谓恩非携二者               素:向来

D.春秋高,且病聩               浸:渐渐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傅求善于平息乱局的一组是(  

①即黥吏置岭南   ②夷之得土,载以回舟

③求令输本州,而转钱以供边籴    ④乃诏谕羌众,反其田

⑤但遣裨将从十数卒扣其帐,开以祸福   ⑥求不能决,反坐告者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求防微杜渐,做事通盘考虑。他设法使参与私铸铁钱的不法之徒破产,遏止了私铸铁钱之风;他还曾成功策划了对泗州城墙的修复工作。

B.傅求执政为民,注重民族团结。他在朝廷用兵之时调节税收,惠及百姓的同时又保证了军粮供应;他还有效地团结了陇右的夏人,将田地归还他们。

C.傅求得人赏识,也曾被人非议。他因为才能出众先后得到吕夷简和文彦博的赏识,也曾因为未能处理好大将钱吉杀人案以及其他案件而遭非议。   

D.傅求善于分析,不轻易用武力。他处理夷獠入侵和蕃官苏恩逃亡事件时,准确地分析了形势,没有贸然动武,从而有效维护了国家的稳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求相汴堤旁有高埠,夷之得土,载以回舟,省工费殆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诏求往视,求以为城已讫役,且已得而弃,非所以强国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小过疑惧而遁,将佐议致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 2.B 3.B 4. (1)铲平它得到土,用返回的船运载,节省的工费将近一半。(2)皇帝下诏命傅求去视察,傅求认为修缮城池已经完工,而且既已取得却又放弃,这不是扬国威的做法。 【解析】 试题解析: 1.1】绝:横渡 2.2】②③是写他疏通河道及解决民生问题。⑥写他处理案件有失误,不能胜任购买你工作。 3.3】归还的对象是羌人,不是夏人。 4.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同时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同时还要注意借代、比喻、互文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要注意对一词多义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江南雨巷

董滇宁

①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辩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②轻轻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棱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③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尽纤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④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班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⑤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透过门扉间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捶,露出一口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姑娘的影象……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

⑥雨停了。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落寞。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眼前的小巷变的迷蒙,心在此刻却显得犹为的澄净。

⑦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外,辩识出你的故居吗?

⑧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扶拦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箫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碧波还聚而来的,不是那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⑨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这个节界中无限延伸!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夜归人的路!。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

⑩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

1. 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①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

②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

③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2.第⑤段既有现实的描绘,又有对历史上的江南小巷曾有过的情景的怀想。请说说作者写井边“姑娘的影象”“似乎”出现又消失的用意。

3.江南雨巷的特点有哪些?它给人什么感觉?

4.第⑨段与上文构成什么关系?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A.水面风回聚落花

B.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

D.蝉曳残声过别枝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  

A.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

B.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

C.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无疑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

D.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还在为自己2015中考发挥不好而耿耿于怀,怨天尤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对以后的考试失去了信心。

B.当人体不运动时,摄氧量减少,循环系统不顺,肌肉因太少使用而张力变小,骨骼中的钙质入不敷出,常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

C.在这届奥运会上,各国体育界的优秀运动员济济一堂,角逐奥运冠军。

D.但是,即使对于温柔慈祥的母爱,我也曾犯过盲目反抗的错误。等到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情时,已是鞭长莫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