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1)“阳关常恨不堪闻”一句中“阳关”指的是什么?为何“不堪闻”?

2“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3“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

 

(1)阳关指的是“阳关曲”(“阳关三叠”或“渭城曲”)。因为“阳关曲”表达的离愁加重了词人此刻的离愁,愁上加愁。(2)比喻。离别的悲愁犹如眼前的江水那么多,一半给你,一半给我,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难以言状的离愁。(3)不忍与友人离别的愁苦之情。如果能得到千寻铁锁,把长江截断、锁住,词人就可与友人长聚不分了。诗人想像奇特,感情真挚深沉。 【解析】 试题解析: (1)本诗中能够理解“阳关”这意像的含义即可答出此题。 (2)答出比喻的修辞手法并且要答出这一手法的作用效果即本诗的情感主旨。 (3)此题的考点是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何攀,字惠兴,蜀郡郫人也。仕州为主簿。刺史皇甫晏为牙门张弘所害,诬以大逆。时攀适丁母丧,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故晏冤理得申。王濬为益州,辟为别驾。濬谋伐吴,遣攀奉表诣台,口陈事机,诏再引见,乃令张华与攀筹量进时讨之宜。濬兼遣攀过羊祜,面陈伐吴之策。攀善于将命,帝善之,诏攀参濬军事。及孙皓降于濬,而王浑恚于后机,欲攻濬。攀劝濬送皓与浑,由是事解。

  除廷尉。时廷尉卿诸葛冲以攀蜀士,轻之,及共断疑狱,冲始叹服。迁散骑侍郎。杨骏执政,多树亲属,厚封赏,欲以恩泽自卫。攀以为非,乃与石崇共立议奏之,奏曰:“今承洪基,此乃天授。至于班赏行爵,优于泰始革命之初,不安一也;今恩泽之封,优于灭吴之功,不安二也;今之开制,当垂于后,若尊卑无差,有爵必进,数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臣等敢冒陈闻。窃谓泰始之初,及平吴论功,制度名牒,皆悉具存。纵不能远遵古典,尚当依准旧事。”帝不纳。

  以豫诛骏功,封西城侯,邑万户,赐绢万匹。攀固让所封户及绢之半,余所受者分给中外宗亲,略不入己。征为扬州刺史,在任三年,迁大司农。转兖州刺史,加鹰扬将军,固让不就。太常成粲、左将军卞粹劝攀莅职,中诏又加切厉,攀竟称疾不起。及赵王伦篡位,遣使召攀,更称疾笃。伦怒,将诛之,攀不得已,扶疾赴召。卒于洛阳,时年五十八。

  攀居心平允,莅官整肃,爱乐人物,敦儒贵才。为梁、益二州中正,引致遗滞。巴西陈寿、阎义皆西州名士,并被乡闾所谤,清议十余年。攀申明曲直,咸免冤滥。攀虽居显职,家甚贫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

  (选自《晋书•何攀传》,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别驾                    辟:征召

B.当于后                    垂:留传

C.以诛骏功                    豫:参与

D.将                     诛:惩罚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何攀“居心平允”的一组是(  

①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

②攀善于将命,帝善之

③攀以为非,乃与石崇共立议奏之

④攀固让所封户及绢之半

⑤攀不得已,扶疾赴召

⑥攀申明曲直,咸免冤滥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濬谋划讨伐吴国,派遣何攀带着奏章到中央口述计谋,皇帝又召见何攀,命令他与张华筹划讨伐事宜。

B.何攀与石崇的奏章提出即使不能遵循远古的典制,也应当依照泰始初及平吴时的封赏旧制的建议,皇帝没有采纳。

C.何攀在改任兖州刺史、加封鹰扬将军的时候,他坚决推辞;有人劝他就职,皇帝也下诏催促,他竟然声称自己有病而不赴任。

D.陈寿、阎义等都是西州名士,被乡里诽谤,何攀任梁州、益州中正的时候,为他们辩明曲直,引荐他们担任官职。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攀适丁母丧,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

(2)攀虽居显职,家甚贫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

(3)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4)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查看答案

下列文言句式不同与其他三项是(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何以伐为?

C.无乃尔是过与?

D.龟玉毁于椟中

 

查看答案

下列加横线的文言词语的用法不同与其他三项是(  

A.既来之,则

B.之以桑

C.五十者可以帛矣

D.填然

 

查看答案

下列加横线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虎兕出柙而谋动干戈帮内

B.寡人于国也,尽心焉耳已百亩田,勿夺其时

C.狗彘食人食不知检危而不持,颠不扶

D.移粟于河内鸡豚狗彘之畜,无失

 

查看答案

下列加横线的文言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嫉妒

B.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闹饥荒

C.邻国之民不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加:增加

D.今由与求也,夫子,远人不服          相:辅佐的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