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漫长的告别 王朔 年前小岛说年后他要去浪迹天涯,他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漫长的告别

王朔

年前小岛说年后他要去浪迹天涯,他提议我们几个老朋友聚一下,以示告别。

   那天聚餐的气氛很热烈,大家酒都喝得不少,小岛做了很慷慨激昂的陈述,大意是他稀里糊涂过了三十多岁了,不能再稀里糊涂过下去了,既然三十不能立,三十能走也是不错的。

   小岛说得很动情,好几次声音都有些哽咽了,眼角有些湿润。

   我们完全被他的情绪感染了,再加上酒精的渲染,我们都有些激昂了,对他的决定大加赞赏,我们要活在当下,活出真我,活出一片新天地!

   由于语言太苍白,小岛深情清唱了一首汪峰的《再见青春》,虽然由于情绪激动加上醉意泛滥,唱得有些跑调,但情真意切,句句发自肺腑及丹田,让我们都不禁动容。我们不禁唏嘘感叹:还是年轻好啊!跑调都能唱得这么有范儿!赞!

   最后,由于实在太感动了,老秦抢着买了单,说是要让兄弟省点钱,留着路上用。

   多么好的兄弟啊!作为铁血哥们的我自然也不能落后,我毅然决然地把所有没吃完的菜打了包,朗声道:“浪费是可耻的!兄弟,留着路上吃!”

   春节后,迟迟不见小岛有所行动,正当我们疑惑时,接到了他的电话,说这阵子处理了家里一些后事,比如把必备的行李打包、把不用的物件打包,该卖的卖,该丢的丢。现在终于处理得差不多了,用他的话说就是:春暖花开之日,就是你我告别之时。

   于是他提议再聚一次,毕竟吃一次少一次。我们表示了同意,欣然赴约。

   这次聚会依然有些小伤感,小岛依然清唱了那首《再见青春》,这次表现显然好多了,唱得比较靠谱,只是可惜缺少点儿第一次唱时那种惊心动魄的震撼。

   最后,我们给予了他最诚挚的祝福,并进行了亲切地拥抱,那一刻,我们哭了——好兄弟!去月亮之上自由飞翔吧!不管世事变幻,你永远是我们最炫的传奇!

   过了一段时间,桃花开了又谢了,仍然不见小岛成行。我们表示很焦虑,为前两次的豪言壮语感到有些羞愧难当,毕竟我们都是有点儿节操的人。

   小岛还是给出了很合理的解释:公司有些工作还需要他解决,虽然他在公司里是个可有可无的人,但有些工作还是要由他负责的,做事有始有终,做人有情有义,这才是一个新时代有为青年的品格。他说工作已经基本搞定,很快他将仗剑出山快意恩仇了。

   对此我们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并就再次聚会以作最后的告别达成了一致。

   那次聚会不再有伤感,更多是对未来的憧憬,对未知旅途的期待,对人生还有无限可能的欣慰。

   我们狠狠拍着小岛的肩膀鼓励他:去吧!去领取你人生最灿烂那枚勋章吧!去给死气沉沉的生活一记响亮的耳光吧!去告诉所有人一事无成也一样可以活得理直气壮吧!

   结果小岛哭了,他泣不成声哽咽道:“你们就不能轻点拍吗?好疼!”

   最后,在我们强烈要求下,小岛唱了一首凤凰传奇的《自由飞翔》,老秦、党生和我伴着歌声跳了一段广场舞,是那么的合拍,那一刻,我觉得:人生真特么美好啊!

   又过了一段时间,小岛还是没有行动,他说很难决定第一个地方去哪儿,他说这很重要,可能决定下半辈子的幸福,一定要慎重!但他说很快了,真的!我们表示呵呵。

   又过了一段时间,小岛照旧没有行动。他说最近天热,紫外线太强,容易对皮肤造成伤害,会影响健康,没有健康就没有将来,再等等,很快,真的!我们照旧表示呵呵。

   又过了一段时间,小岛习惯性没有行动。他说最近有几个重要的约会,做人要有情有义,不能放人鸽子,都是有节操的人,再等等,很快,真的!我们习惯性表示呵呵。

   又过了一段时间,老秦沉不住气了,小岛已经用“吃一顿少一顿”的理由吃了他好几顿了。现在“吃一顿少一顿”已经成了小岛的口头禅,取代了原来的“我要写一本书”。

   在又一次“吃一顿少一顿”的告别聚餐中,老秦语重心长地对小岛说:“人生最成功的事就是说服自己相信目前的生活挺好的。我觉得你已经成功了。”

   党生也语重心长地对小岛说:“要不你和我一起去考公务员,这个更有挑战性,更符合你新世纪有为青年的气质,要不考事业单位也行,最近事业单位准备要涨工资了,很有前途!”

   此时,我当然不能落后,我照样语重心长地对小岛说:“去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去那里干什么。”

   那次告别聚餐是史上气氛最凝重的一次,小岛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甚至最后连歌都没有唱。

   看着小岛转身离去孤单的背影,我们难免有些唏嘘,但毕竟告别来得晚一些,总是好的,我很欣慰。

   在一个睡意昏沉的黎明,小岛在微信群里发了一张照片,是一张火车票,即刻启程!

   告别来得猝不及防,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缠绵悱恻,也许,这才是最好的告别。

(选自《2014中国小小说排行榜》,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岛在单位屡受排挤,不被重用,自感生活无趣,便产生辞职跳槽的想法,于是,与几个朋友相约一聚,以示告别。

B.小说以“告别”为线索,描写了小岛与朋友四次聚会的场面,第一次写得慷慨激昂,第二次写得温馨伤感,第三次写得浪漫美好,第四次写得深沉凝重。

C.除小岛外,小说还刻画了小岛的三个朋友:老秦、党生和“我”,老秦大方热忱,党生功利现实,“我”则显得圆滑世故。

D.小说后半部分反复写到“又过了一段时间,小岛没有行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小说情节的“延宕”,也呼应了小说的标题“漫长的告别”。

E.本文叙事清晰,语言通俗易懂,人物对话真挚中充满活力,又不失调侃意味。整个小说如同一幕幕小品片段让人忍禁不俊而又感慨唏嘘。

2.小岛这个人物形象身上有哪些特点?请具体分析。

3.小说三次写到小岛在告别聚会上的唱歌,有何用意?请简要归纳。

4.这篇小说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请结合作品就其中的两点谈谈你的看法。

 

1.BD 2.①有理想,有抱负。面对波澜不惊的生活现状,决定“浪迹天涯”,重新开始。②重情重义,率真坦诚。主动提议朋友聚会,在朋友面前毫无掩饰,真诚自然。③对工作尽职尽责。虽然去意已定,但仍然恪尽职守,对公司的工作善始善终。④优柔寡断。作出离开的决定以后,一拖再拖,不能当机立断马上付诸行动。 3.结构上: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故事情节更丰富,更合理;②与小说的标题“漫长的告别”相呼应,使作品在看似重复拖沓的叙事中富有变化内容上:③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主要人物的性格:易伤感,重情义,对未来充满期待。 4.略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小岛在单位屡受排挤,不被重用,自感生活无趣”这一说法在文中没有根据;C项“党生功利现实,‘我’则显得圆滑世故”性格分析有误;E项“调侃意味”在这篇小说中不太明显;面对人生的无奈、选择的艰难,给读者更多的是深思和感慨,“忍禁不俊”的说法也不准确。 2.本题考察从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有如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文中对小岛的诸多描写,可见小岛的形象特征有:有年轻人的血气方刚、有朋友间的坦诚相对、有对工作的尽忠职守、有去闯天下之前的怯懦优柔。 3.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安排的作用。情节安排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上两方面作答。小说三次写到小岛在告别聚会上的唱歌,每一次情绪都不同,从而成为贯穿小说,推断情节发展的线索,同时与题目“漫长的告别”呼应,使相同的告别场面产生了不同的阅读体验。就内容上看,主人公小岛的性格特征也在这三次歌唱中凸显出来,如重情义、有理想等等。 4.本题探究小说创造意图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这篇小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由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谈启示。如小岛不甘于波澜不惊的生活而勇敢的出行,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如小岛代表的现代人所固有的优柔寡断,总为自己找各种理由搪塞自己的懦弱。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解说,言之成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中“                          ”两句,以春水来比喻愁绪,化抽象为形象,既写出了愁绪的汹涌浩荡、奔流不息,又写出了愁绪的连绵不绝、无尽无休。

2.苏轼《赤壁赋》一文,作者先运用比喻的手法,直接描写洞箫之声,然后“            

             ”两句侧面表现洞箫之声的悲凉。

3.杜甫《望岳》中“                          ”两句,把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题。

上小楼·隐居

任昱

荆棘满途,蓬莱闲住。诸葛茅庐,陶令松菊,张翰莼鲈。不顺俗,不妄图,清风高度。任年年落花飞絮。

   【注】任昱,字则明,四明(今浙江宁波市)人。生卒年不详。与张可久、曹明善为同时人,少时好游历,一生不仕。

1.诗歌的题目是“隐居”,作者围绕“隐居”是怎样层层展开的?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2.本曲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具体分析作者通过这种手法抒发了哪些思想情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胡松年,字茂老,海州怀仁人。幼孤贫,母鬻机织,资给使学,读书过目不忘,尤邃于《易》。政和二年,上舍释褐,补潍州教授。八年,赐对便殿,徽宗伟其状貌,改校书郎兼资善堂赞读。为殿试参详官,以沈晦第一,徽宗大悦曰:“朕久闻晦名,今乃得之。”迁中书舍人。

    时方有事燕云,松年累章谓边衅一开,有不胜言者。忤时相意,提举太平观。建炎间,密奏中原利害,召赴行在,出知平江府。未入境,贪吏解印敛迹,以兴利除害十七事揭于都市,百姓便之

    除给事中。会选将帅,松年奏:“富贵者易为善,贫贱者难为功,在上之人识擢何如尔。愿陛下亲出劳军,即行伍搜简之,必有可为时用者。”又奏:“恢复中原,必自山东始,山东归附,必自登、莱、密始,不特三郡民俗忠义,且有通、泰飞艘往来之便。”除兼侍讲。

    王伦使金还,言金人欲再遣重臣来计议,以松年试工部尚书为韩肖胄副,充大金奉表通问使。时使命久不通,人皆疑惧,松年毅然而往。至汴京,刘豫令以臣礼见,肖胄未答,松年曰:“圣主万寿。”豫曰:“圣意何在?”松年曰:“主上意,必复故疆而后已。”使还,拜吏部尚书。

俄以疾提举洞霄宫,卜居阳羡,虽居闲不忘朝廷事,屡言和籴科敛、防秋利害,帝皆嘉纳。十六年,病革,呼其子曰:“大化推移,有所不免。”乃就枕,鼻息如雷,有顷卒,人谓不死也。年六十。

    松年平生不喜蓄财,每除官例赐金帛,以军兴费广,一无所陈请,或劝其白于朝,曰:“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入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松年曰:“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况俸廪,主上所以养老臣也。”

(节选自《宋史·胡松年传》)

【注】①上舍:王安石变法把太学生分为外舍生、内舍生、和上舍生三等。“舍生”即上舍生,太学生中高班的学生。②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这里指朝廷。③刘豫:宋高宗建炎二年济南府知府,投降金朝;建炎二年四年,受金册封为“大齐皇帝”,后迁都汴京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入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

B.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入/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

C.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入/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

D.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入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出题和亲临主持。

B.燕云,是指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燕指幽州,云指云州。

C.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

D.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松年慧眼识珠,擢拔后秀;献言献策,选拔军中将帅。他做殿试参详官时,评定沈晦第一,宋徽宗对此大为赞赏;他做给事中时,主张皇帝应亲临军中选拔将帅。

B.胡松年出使他国,不辱使命,维护了国家尊严。他在“人皆疑惧”、不敢出使的情况下,毅然出使伪齐政权,面对对方的无理要求,进行了柔中有刚、含而不露的回击。

C.胡松年心忧国事,对朝廷一片忠心。年老多病时,皇上开恩,让他管理洞霄宫,但他仍然多次献言献策,深得皇帝嘉奖和采纳。

D.胡松年淡泊名利,不为子孙储蓄。朝廷每次授予他官职时,都要赐予他大量财物,但他把这些钱财全部用于军队建设。他还说,贤能的人钱财多了,有损个人志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幼孤贫,母机织,资给使学,读书过目不忘,尤邃于《易》。

(2)未入境,贪吏解印敛迹,以兴利除害十七事揭于都市,百姓便之。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创业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熄引擎,是植根于每个人心中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种子”。推动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中间,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试想一下,如果13亿人的创新创造潜能充分释放出来,那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A.不仅要解放社会生产力,更要解放社会创造力

B.既要解放社会生产力,又要社会创造力的解放

C.靠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更要靠解放社会创造力

D.解放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还要解放社会创造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