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凡历史稍长一点的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永恒的风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大凡历史稍长一点的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永恒的风景”。构成这道“风景”的,除了眼见为实、可以言之凿凿的校园建筑、图书设备、科研成果、名师高徒外,还有必须心领神会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精神。介于两种之间,兼及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的,是众多精彩的传说。比如,某位名人在这棵树下悟道,某回学潮在这个角落起步,某项发明在这间实验室诞生,某对情侣在这条小路上第一次携手等等。比起校史上极其有说服力的统计数字,这些蕴涵着感情与想象的“传说”,未免显得虚无缥缈,因而,也就不大可能进入史家的视野。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大学”更为充满灵性的场所。漫步静谧的校园,埋首灯火通明的图书馆,倾听学生宿舍里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或者“远眺”湖边小路上恋人的窃窃私语,只要有“心”,你总能感知到这所大学的脉搏与灵魂。

如此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叙述,实在难以实证。所以,为了讲述老北大的故事,我选择了“回到现场”的策略。比如,同样谈论北大人喜欢挂在嘴边的“五四”,我会对游行路线怎样设计,集会演讲为什么选择天安门,火烧赵家楼又是如何被叙述的等等感兴趣。至于史学家不大关注的北河沿的垂柳,东斋西斋学风的区别,红楼的建筑费用,牌匾与校徽的象征意味,北大周围的小饭馆味道怎样,洗得泛白的蓝布长褂魅力何在等,也都让我入迷。

于是,我进入了“历史”与“文学”的中间地带,杂感、素描、随笔、小品、回忆录,以及新闻报道、档案材料等,广泛搜集并认真鉴赏起“老北大的故事”来。令我惊讶的是,当年的“素描”与几十年后的“追忆”,竟无多大出入。考虑到关于老北大的旧文寻找不易,不可能是众多八旬老人转相抄袭。唯一的解释是,老北大确有其鲜明的性格与独特的魅力,因而追忆者“英雄所见略同”。借用钱穆《师友杂忆》中的妙语:“能追忆者,此始是吾生命之真。其在记忆之外者,足证其生命之真。”一个人如此,一所大学也不例外:能被无数学子追忆不已的,方才是此大学“生命之真”。此等“生命之真”,不因时间流逝而磨灭,也不因政见不同而扭曲。

其实,“老北大”之成为众口传诵的“故事”,很大程度得益于时光的流逝。绝大部分关于北大的文章,都是作者离开母校之后才写的。而抗战爆发北大南迁,更是个绝好的机缘。正因远离红楼,方才意识到其巨大的感召力,也才有心思仔细勾勒其日益清晰的面孔。

1.作者认为构成北京大学“永恒的风景”的主要内容是                             (不超过20个字。)

2.写出作者感受北京大学的“脉搏与灵魂”的几个凭借点。

3.作者和史学家讲述北大“故事”的区别是因为他的策略与众不同。其策略是       

并且用     等内容关注北大。

4.在文中作者还指出了在纪念北大一事上的一个奇特现象。这个现象是              (不超过25字。)

 

1.历史传统与文化精神,众多精彩的传说。 2.静谧的校园,灯火通明的图书馆,学生宿舍里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湖边恋人的窃窃私语。 3.“回到现场”杂感、素描、随笔、小品、回忆录,以及新闻报道、档案材料 4.绝大部分关于北大的文章,都是作者离开母校之后才写的。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语境意义。见第一段。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注意对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所谓讲述北大故事的“策略”即是怎样去讲述或用什么去讲述。见第二、三段。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问题的答案就在最后一段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现在和未来,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奋起,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我怀着这种信念回到南方。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

1.“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这句话中的“这个梦想”和“美国的梦想”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这个梦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的梦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句中的“刺耳的争吵声”和“优美的交响曲”分别指什么?

“刺耳的争吵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美的交响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节选的这部分文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选自《鸿门宴》)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

C.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        军:军营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跟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君安项伯有故

亦知夫水月乎

B.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C.具沛公言报项王

夫夷近,则游者众

D.得复见将军

少卿视仆妻子何如哉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刘邦矫言善辩的一组是(  

①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③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⑤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⑥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十旬,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玄龄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稿草。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计事。及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

贞观元年,代萧瑀为中书令。论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三年,拜太子少师,固让不受,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明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高宗居春宫,加玄龄太子太傅,仍知门下省事,监修国史如故。寻以撰《高祖、太宗实录》成,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其年,玄龄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未几,起复本官。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之忧矣。”军戎器械,战士粮廪,并委令处分发遣。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寻与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撰《晋书》。

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后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握手叙别,悲不自胜。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日。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草隶,善属文   精妙             B. 太宗地渭北    曲从、偏私

C. 文约理         足够             D. 每为我儿陈事,必人心  了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隐太子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      为流觞曲水

B. 将至御座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

C. 于高祖                          顷之未发,太子迟

D. 由是如晦并被驱斥                  刘备天下枭雄,操有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房玄龄一度因为人中伤,被李世民驱斥。后又被召回。

B. 房玄龄从小就很聪明,书法、文章具佳。父亲生病时间很长,他尽心服侍。

C. 李世民将房玄龄比之于汉高祖的萧何。房玄龄病重之际,得到了皇帝厚待。

D. 房玄龄与唐太宗李世民一见如故。房玄龄尽心尽力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延揽人才。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

(2)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

 

查看答案

对《卫风·氓》中语句的评读,不确切的一项是(    )

A.“蚩蚩”二字,表现出那个年轻人忠厚的神态;从他“抱布贸丝”的举动,则透射出小伙子的忠厚中还带有狡黠的性格特征。

B.“送子涉淇”“将子无怒”,表现出“氓”所追求的女性是位关心人、体谅人、有情义的姑娘。

C.“乘彼垝垣……载笑载言”,通过对“我”的动作描写,表现姑娘的纯情、热情、痴情。

D.“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你用车来接我,我就带上财物嫁给你。两句诗刻画出一个鲜活的形象:好一个泼辣的女孩,爽快的姑娘。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雍容 经典   慰籍       韬光养晦    筚路蓝缕,以起山林

B.安详   遐思    磕绊       一如既往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跨越   振辐    炫耀       秘而不宣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坐阵   砥砺    决择       学以致用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