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的一组是( )
①政府内部离心离德,已经“变天”的国会处处作梗,任期尚有两年的奥巴马急欲留下政绩,但迄今乏善可陈,倒显出________的窘境 。
②在这年夏季反“扫荡”战役中,盐阜、苏中区军民在新四军军部的统一指挥下,多点开花,密切配合,使敌________,对粉碎敌之“扫荡”起到决定作用。
③面对网上第三方支付、P2P网络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等金融互联网新模式,《巴塞尔Ⅲ》所确定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显得有些________。
A.左支右绌 捉襟见肘 顾此失彼 B.顾此失彼 捉襟见肘 左支右绌
C.捉襟见肘 左支右绌 顾此失彼 D.左支右绌 顾此失彼 捉襟见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每个民族的神话都孕育着该民族的精神原型。由于价值取向和审美方向的不同,各民族神话呈现出来的基本文化特征也不同。对比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会发现两种文化体系对于美的态度迥然有别。
②黑格尔说:“但凡客观的美丽的形体,就是希腊人的神。”在《荷马史诗》和希腊悲剧中,希腊诸神多是一些富有强烈视觉美感的艺术形象。在现存的希腊雕像中,那些健壮有力的男神雕像和秀丽婀娜的女神雕像,都可看作人体完美比例的代表。尤其是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匹斯诸神,个个形体健美,神力超凡。这些优美强健的众神有过人的优点,也具有与人类相似的缺点。除了极个别的例子(比如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火种)外,奥林匹斯诸神在道德上几乎没什么值得称道之处,他们看起来好像是一群终日在奥林匹斯山上宴饮娱乐的游手好闲之辈,而且还经常到人间来滋生是非。比如宙斯喜欢到处拈花惹草;阿佛洛狄忒对自己的丈夫并不忠诚;雅典娜和赫拉因为没有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评为最美丽的女神,便发誓报复并导致了特洛伊的毁灭……奥林匹斯诸神和人一样具有七情六欲,一样爱冲动和犯错误,这却并不妨碍他们被凡人喜爱崇拜。丹纳对此有评价,认为奥林匹斯神道德上并不完美,但是个性丰满,富有魅力。
③中国神话则与希腊神话不大一样。中国神祇和希腊神祇的形象,都经过了从动物神或怪物神向人形神转化的过程,但结果却很不相同。在希腊神话中,神祇的形象从第一代神卡俄斯进化到第五代奥林匹斯神族后,已经完全人形化和美形化,堪称完美。而中国神祇在《山海经》等早期神话中以人面兽身或兽面人身的形式出现,在后来史官记载的神话中毫无过渡地直接变成人形神,但这些神话故事很少提及神的外貌,据推测,应该和平民百姓差不多。因为在中国神话里,正神所以成为正神,并不是因为他健美,而是因为他能凭借神力来造福于民。如补天的女娲、尝百草的神农、教民稼穑的后稷、治水的大禹等。众神既然是道德的楷模,至善的化身,自然就无所谓相貌是不是英俊漂亮。就像鲁迅在《理水》中描写的大禹,坚定沉着,胸有成竹,深知民生疾苦,堪称德高望重,至于长相,则是典型的劳动人民形象:“面貌黑瘦”“满脚底都是栗子一样的老茧”。
④中国神话不像希腊神话有优美的神祇形象,也不像希腊神话那样有专门司掌美的美神。尽管仅有的几位女神女娲、洛神、西王母等在诗人笔下越来越美丽,但她们本身的身份却与美无关。作为正统和主流的文化,儒家认为美没有实用价值,善才是该致力追求的境界。君子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而不该沉迷于美带来的感官享受和精神愉悦。许多美女导致了国家祸乱,而热衷于丹青的宋徽宗也最终失去了江山。
⑤出于伦理至上的指导意识,中国文人在对远古神话进行整理改造时,严格遵守着两个原则:其一,合乎伦理规范;其二,具有教化功能。原本流传于民间的一个个神祇经过这两个原则筛选之后,被加工成符合规范的明君圣主,得以进入文字相传的文化正统;而那些不符合伦常的,就游离于史册之外,散落在民间口头流传或各种稗官野史之中。因此,越是晚近的历史文献,其所记载的远古神祇或近古帝王就越具有完美的道德品质。伏羲最初只是渔猎之神,到了儒家经典中,成为“始作八卦,通德神明”的圣人;神农本是教人播种五谷的农神,后来演变为“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的有德之君;黄帝更是从一个原始部族虚构的祖神逐渐演化得神通广大,无所不能,既是兵法、医学和道家之祖,还是上古宫室的创始者。他战功卓著、德政昭天,功绩空前绝后,所以后来演化成夏商周三代乃至整个汉族的始祖神。像这样的对中国神话的伦理性改造从春秋开始,至汉代初步定型,到宋代以后基本完成。
⑥因此,归根结底,是强大的伦理意识操纵着中国神话历史化改造过程。我们看到的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的种种不同之处,都可以从伦理角度找到它的解释。
(选自《中国神话与中西建筑文化差异》,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奥林匹斯神是希腊神话人物谱系中的第五代,男神健壮有力,女神婀娜秀丽,人体比例堪称完美。
B. 奥林匹斯神道德上并不完美,绝大多数和人一样具有七情六欲,一样爱冲动和犯错误。
C. 希腊人崇尚“美丽的客观的个性”,他们创造出来的神祇形象始终形体健美,神力超凡。
D. 因为形体优美强健,个性丰满,奥林匹斯诸神尽管道德上多有瑕疵,却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
2.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中国神话没有美神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作为正统和主流的文化,儒家认为美没有实用价值,善才是该致力追求的境界。君子当以教化天下为己任,而不该沉迷于美带来的感观享受和精神愉悦。
B. 和富有强烈视觉美感的希腊神祇不同,中国神祇由动物神和怪物神进化而来,在早期神话中以人面兽身或兽面人身的形式出现,后来直接变成人形神。
C. 出于伦理至上的指导意识,中国文人在对远古神话进行整理改造时,会严格地把那些不合乎伦理规范和不具有教化功能的神祇形象从文化正统中筛选出去。
D. 在中国神话里,正神所以成为正神,并不是因为他健美,而是因为他能凭借神力来造福于民。如补天的女娲、尝百草的神农、教民稼穑的后稷、治水的大禹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神话没有希腊神话中阿佛洛狄忒那样的美神,尽管仅有的几位女神女娲、洛神、西王母等在诗人笔下越来越美丽,但美丽并不是她们被奉为神祇的最初的理由。
B. 合乎伦理规范并具有教化功能的神话人物被文人纳入文字相传的文化正统,而不符合儒家伦常的早期神祇游离于史册之外,散落在民间或各种稗官野史之中。
C. 每个民族的神话都孕育着该民族的精神原型,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对于美的态度迥然有别,表现出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和审美方向,呈现出不同的基本文化特征。
D. 中国神话中的神祇形象往往经过伦理性改造,例如最初只是一个原始部族祖神的黄帝后来被塑造成战功卓著、德政昭天的夏商周三代乃至整个汉族的始祖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
听 雨
叶延滨
写下这个题目,便不自觉地在心里吟诵起那些熟悉的诗篇,而且大多是古人的句子。雨,大概是古典的。而且常常当人们进入一种诗化的境况,才会从喧嚣的市井声浪里逃出来,逃出来的耳朵才能听雨。听雨有三个条件:第一是心静而神动,心静者不为市井或朝野的得失荣辱而悲喜,心平如水,不起波澜;神动者,是心神与自然呼应,天地万象,胸中百感,互交互合。第二是独处一室,或书房与书为侣,或山中小亭坐对群峰。第三是有雨。说到这里,话题的主角就出来了,听雨者,与雨为友,其喜怒哀乐,无不是因雨而起。
我赶走那些如雨脚一般敲击我心窗的诗句,它们虽美,但吟哦的是他人心曲。雨声已经伴千载百代的人,抒发自己的情怀。像永不退场的乐师,耐心地为一个又一个的登台者伴奏,他只是在人们不觉察之中,调动自己的琴弦。“疏雨漏梧桐,春水洗杏花,剑门斜雨细,古城涤尘轻。……”这些都是人们久唱而常新的曲子,它们让我们只能相信,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
这是六月,久旱无雨的京城,下起第一场透雨。雷声沉沉地滚过,把都市里嘈杂的市声驱走,然后是闪电,是风。好风啊,让窗外一排高高的杨树,起舞俯仰地欢迎,满世界都是叶子的笑声!然后急急敲下一排雨脚,如碎玉,如奔马,如瀑布狂泻——
……
我躺在床上,听雨声从窗外跳进屋里来,又沿着白石灰抹的老墙往上爬,爬出一道道渍印。这是我最早的记忆,好像是我们搬进那座南方老城一条叫斌升巷的窄街。那是一个旧公馆,房子是木结构为主的,木框里砌上砖抹上白灰。我们的房子背墙临街,墙的上部有两只小窗,用来通气透光的。小窗很高,又从不开,布一张挂满灰尘的蛛网,让人想到许多故事。故事是雨声送进来的,这是我对这个世界最早的印象:雨夜里两只高墙上的窗,窗上挂着一张蛛网,网不住的雨声和更声漏湿了童年。(前两年我调出这个城市,妻子说我不喜欢这个让雨水锈满青苔的老城。)
……
我有一段让大雨泡着的记忆,那是1966年秋。那年本是我参加高考升大学的日子,“文化大革命”一声炮响,升学成了泡影,父母又先后被“革命群众”揪了出来,我被派到川滇边界山区农村“搞社教”。正是屋漏偏遇连阴雨的时候,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心里下着雨,外面也是雨,风声雨声,让人心怵。山区搞运动,免不了天天晚上的会。山里人住得分散,一家守一个山头,我这个小工作队员,每天就戴一顶大斗笠,提一盏马灯,风中雨中满山地转悠。田坎又窄又滑,一下雨就变成了鳝鱼背,真不知一天摔多少跤。啊,这也许是我命运的象征:漫天风雨,长夜窄路,一盏孤灯,一张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洗了百遍的脸。(到现在说到 “文化大革命”,我的耳边就响起一片暴雨在一只斗笠上踢踏的声浪。)
…………
我对雨声的记忆不全是灰色的,有苦味的记忆,也有温馨的时候。那是在陕北,夏天终日在秃山峁劳作的我们,就像在火炉上烘着的红薯,每天都盼望着天上有块能下雨的云。高原的雨少,下一次就真叫恩赐。下雨可以不出工,可以凉凉地躺在炕上,听雨声让高原有了笑语,听苞谷拔节的脆响,让自己干涸的心,也有一个绿草般的梦。(庄稼人听雨能听出的快乐,这种快乐进城后就少了,至少不是那带着土味和草味的快乐了。)
听雨,是听时间的脚步声,只是各人有各人的雨声,这是我刚刚想明白的。
(有删改)
1.文章为什么在开头一段就说“雨,大概是古典的”?请谈谈你的理解。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⑴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
⑵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
3.文中三个段落末尾的内容为什么用括号作了标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4.“雨”给作者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 “听雨”让他明白了什么道理?请根据全文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答毕仲举书
苏 轼
奉别忽十余年,愚瞽顿仆,不复自比于朋友,不谓故人尚尔记录,远枉手教,存问甚厚,且审比来起居佳胜,感慰不可言。罗山素号善地,不应有瘴疠,岂岁时适尔。既无所失亡,而有得于齐宠辱、忘得丧者,是天相子也。
仆以任意直前,不用长者所教以触罪罟。然祸福要不可推避,初不论巧拙也。黄州滨江带山,既适耳目之好,而生事百须,亦不难致,早寝晚起,又不知所谓祸福果安在哉?
偶读《战国策》,见处士颜蠋之语“晚食以当肉”,欣然而笑。若蠋者,可谓巧于居贫者也。菜羹菽黍,差饥而食,其味与八珍等;而既饱之余,刍豢满前,唯恐其不持去也。美恶在我,何与于物。
所云读佛书及合药救人二事,以为闲居之赐甚厚。佛书旧亦尝看,但暗塞不能通其妙,独时取其粗浅假说以自洗濯,若农夫之去草,旋去旋生,虽若无益,然终愈于不去也。若世之君子,所谓超然玄悟者,仆不识也。往时陈述古好论禅,自以为至矣,而鄙仆所言。
仆尝语述古,公之所谈,譬之饮食龙肉也,而仆之所学,猪肉也,猪之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不知君所得于佛书者果何耶?为出生死、超三乘,遂作佛乎?抑尚与仆辈俯仰也?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仆常以此自疑,故亦以为献。
来书云处世得安稳无病,粗衣饱饭,不造冤业,乃为至足。三复斯言,感叹无穷。无缘面论,以当一笑而已。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审比来起居佳胜 比:最近
B.是天相子也 相:佑助
C.刍豢满前 豢:饲养
D.则有间矣 间:差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欣然而笑 本期于静而达
B.晚食以当肉 仆常以此自疑
C.若农夫之去草 譬之饮食龙肉也
D.其味与八珍等 抑尚与仆辈俯仰也
3.据此回信,推测毕仲举来信的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早寝晚起,又不知所谓祸福果安在哉?
⑵学者或未至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
下列诗句,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写景物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B.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C.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D.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大师遗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 , , , 。 。勇敢地承担起他们未尽的责任,这将是我们对大师最好的缅怀与纪念。
① 只闻大师之名,不读大师之书,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② 比之大师孤独的“存在”,更有意义的乃是其智慧成果适时转化为普世价值
③ 不应该从此成为尘封的历史
④ 以此推动我们的民族、文明一路前行
⑤ 而必须经由我们之手推广普及、弘扬传承
A. ⑤③②④① B. ⑤①④②③
C. ③①②⑤④ D. ③⑤②④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