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一题多变题组) 村行 (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一题多变题组)

村行

(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1)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惆怅心情。 (2)①反衬(动静结合)。颔联的“万壑有声”写山谷之动,“数峰无语”写山谷之静,以“有声”之动衬“无声”之静,写出了山村傍晚的宁静。 ②比喻。颈联用“胭脂”和“白雪”分别比喻“棠梨叶落”的红色与“荞麦花开”的白色,把山村原野写得色彩斑斓,可谓有声有色有香。 ③设问。尾联由写景转入抒情。前句设问,写诗人在吟诗之后不知为什么忽然感到闷闷不乐;后句作答,写这原来是诗人因蓦然发现村桥原野上的树像他故乡的景物而产生了思乡之情。(任选其二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情感。本题考查情感。题干问的是“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歌中情感的表达主要有如下方式:一是直接抒情,二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三是用典抒情,四是托物言志。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就必须抓住字词句,否则容易理解错误。全诗的意思是: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黄,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诗的最后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前句设问,写诗人在吟诗之后不知为什么忽然感到闷闷不乐;后句作答,写这原来是诗人因蓦然发现村桥原野上的树像他故乡的景物而产生了思乡之情。这样写,就使上文的景物描写有了着落,传神地反映出了作者的心情由悠然至怅然的变化,拓深了诗意。 【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在这首诗里,“惆怅”是理解诗人感情的关键,再联系“似吾乡”,诗人的情感就不难概括了。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考查诗歌表达技巧,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这里,“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耳闻“有声”与目睹“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富有情趣。诗人迷恋山间那份宁静,然而暮色已悄然降临,还是且行且回。“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写山乡的红叶与荞麦花:经霜的棠梨叶随风飘落,红艳似火,在山野间分外耀眼;成片的荞麦花开如雪,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胭脂”与“白雪”对举,令红的更艳,白的更纯,给读者带来极唯美的视觉感受。诗人乘兴而游,胜景触目,吟咏成诗,可是吟完诗句,一丝怅惘涌上心头,诗人看见了:前面的小桥流水、原野平林,很是眼熟。似乎重归故里,那份近乡情切的感觉也许仅在刹那间一闪,便恍然回转过来,——此地并非诗人的故乡,诗人心中的那份恼意自不待言说,这次村行的情绪也由悠然转入怅然。满目山川,清晖娱人,宦途失意的异乡人却有家不得归,此情此景,真的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的最后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前句设问,写诗人在吟诗之后不知为什么忽然感到闷闷不乐;后句作答,写这原来是诗人因蓦然发现村桥原野上的树像他故乡的景物而产生了思乡之情。这样写,就使上文的景物描写有了着落,传神地反映出了作者的心情由悠然至怅然的变化,拓深了诗意。 【名师点睛】“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句子-段落-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如本题“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降低答题难度,只要熟知表达技巧,总能说一说的。例如反衬(动静结合)。颔联的“万壑有声”写山谷之动,“数峰无语”写山谷之静,以“有声”之动衬“无声”之静,写出了山村傍晚的宁静。比喻。颈联用“胭脂”和“白雪”分别比喻“棠梨叶落”的红色与“荞麦花开”的白色,把山村原野写得色彩斑斓,可谓有声有色有香。设问。尾联由写景转入抒情。前句设问,写诗人在吟诗之后不知为什么忽然感到闷闷不乐;后句作答,写这原来是诗人因蓦然发现村桥原野上的树像他故乡的景物而产生了思乡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三岁为妇,                                ,靡有朝矣。  

(2)总角之宴,                     

(3)                ,忧伤以终老。

(4)            ,食野之苹。

(5)何以解忧?                 

(6)                ,一去三十年。              池鱼思故渊。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①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②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③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之为也。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楚王闻之,惄④然愧,以意自闵也,告吏曰:“微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语曰:“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老子曰:“报怨以德。”此之谓也。夫人既不善,胡足效哉!

(选自《新序•杂事四》)

注:①劬:qú 勤劳;②窳:yǔ 懒惰;③褊:狭小    ④惄:nì 忧思。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夜往窃梁亭之瓜              搔:通“骚”,扰乱

B.楚亭旦而                    行:巡视

C.此梁之阴                    让:谦让

D.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          信:守信用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楚令因梁瓜之美                皆白衣冠送之

B.梁亭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        项伯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C.具以闻楚王                    击沛公于坐

D.谢以重币,而请交梁王          以其无礼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报怨以德”的效果的一组是   

   ①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         ②楚王闻之,惄然愧,以意自闵也

   ③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       ④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

   ⑤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 ⑥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4.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梁亭瓜比楚亭瓜好,楚亭人就趁夜晚到梁亭瓜园捣乱,这反映了一种嫉妒心理。梁亭人打算实施报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B.宋就让梁亭人晚上暗中帮助楚亭人浇灌瓜地,表现了他大度宽容的胸怀。楚令了解真相之后,得意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

C.楚王知道“梁亭之为”后,又忧愁又惭愧,拿出厚礼道歉,并请宋就把这些礼物转交给梁王,显示出楚王愿意交好邻国的诚意。

D.文章中引用古语和老子的话,启示后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乃至国与国之间关系时,可以从“梁楚之欢”中汲取有益的经验。

5.翻译句子

(1)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                                                                                  

(2)告吏曰:“微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                                                                

(3)请从第一句翻译中提炼出特殊句式,并写出翻译时的注意事项(规律提炼)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终老不复取              B府吏见丁宁

C六合正相应              D偭规矩而改错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的词语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至于顿丘                      B行李之往来  

C怨灵修之浩荡                D淇水汤汤

 

查看答案

从文言句式角度,选出其中不同类的一项(    )

A高余冠之岌岌兮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大王来何操               D马之千里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