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邮差先生 (师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邮差先生

(师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的邮件毕竟很少,最多的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他在空旷少人的街上走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着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就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她出来得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

“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邮差先生拿着信,顺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阳光充足地照到街道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

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一九四二年二月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作者对邮差先生进行了心理、语言、行为等方面的描写,并没有在故事情节上做过多的设计,但就是这样的文章,却给人以很朴素的真实感。

B.小说含蓄地写出了小城的生活状态,邮差先生身兼二职,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以至觉得它们很远,展现了小城落后、闭塞的特点。

C.小说叙述舒缓、略带散文化的风格,这并没有损害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而对情节的淡化处理,更有助于作品抒情风格的形成。

D.小说善于从细微处表现人物心理,从而揭示人与人的关系,面对家长,他尴尬地笑;面对老太太,他小心谨慎,展现了人与人不太和谐的一面。

E.小说通过自然质朴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偏僻小城镇邮差工作的情形,语言简洁明丽、诙谐幽默,饶有生活情趣,像是在描摹一幅地方风俗画。

2.小说中多处写到“阳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主人公“邮差先生”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4.请对小说的结尾“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做简要赏析。

 

1.答C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答B.D不给分。 2.①对“阳光”的环境描写展现了小城阳光温暖、明亮、充足的特点。②借助阳光的烘托,极其自然地表现了小城和平安详的生活状态,点明了主题。③表现了邮差先生对小城生活的满足,展现其乐观开朗的性格。 3.①悠闲自得。邮差先生送信售票,裁剪花样,在街上散步,惬意而满足。②热心善良。邮差先生体谅家长的辛苦,怕老太太失望,不希望带来坏消息,这些都表现了他的热心体贴,心地善良。③尽职尽责。邮件来时,他小心扎好;送邮件时,他耐心等待。④乐观开朗。对跟他开玩笑的小子说“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4.这句话表面是在说小城的天气,而实际上是说这个小城正是晴天下的小城,小城里的生活很安详、静谧,在这样的小城里生活很舒适很快乐,每天都有好心情;展现出抗日战争背景下,没有硝烟只有祥和与宁静的生活画面,表达作者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不愿看到这种生活被打破的意愿。在结构上与上文的“阳光”相照应,使文章的结构紧凑完整,暗示文章的主题,意蕴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解析】 1.B项“小城落后、闭塞”概括错误,小城的特点应是“平静、恬淡”。D项“他尴尬地笑”“小心谨慎”“人与人不太和谐”表述均有误,从原文上看,作者传达的意思是人际关系和谐。E项“语言简洁明丽”的表述不准确。所以选CA。 2.本题考查作用。速读题干要求,“小说中多处写到‘阳光’”谈谈作用,通读全文,找出“阳光”出现的地方,从内容、结构、主旨方面作答。本题的“阳光” 展现了小城阳光温暖、明亮、充足的特点,极其自然地表现了小城和平安详的生活状态,点明了主题,也写出了邮差先生对小城生活的满足,展现其乐观开朗的性格。 3.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邮差先生送信售票,裁剪花样,在街上散步,惬意而满足,写出他的悠闲自得;邮差先生体谅家长的辛苦,怕老太太失望,不希望带来坏消息,这些都表现了他的热心体贴,心地善良;邮件来时,他小心扎好,送邮件时,他耐心等待尽职尽责;对跟他开玩笑的小子说“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乐观开朗。 4.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要准确解答此题,就要理解这句话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本题“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说小城的天气,而实际上是说这个小城正是晴天下的小城,小城里的生活很安详、静谧,在这样的小城里生活很舒适很快乐,每天都有好心情;通读全文,从深层看,是邮差先生对小城生活的感受。因为这里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因而“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不只是写出了邮差先生对小城天气的满意,更写出了他对小城生活的满意,言语之中透露出邮差先生对小城深深的爱。作为全文的结句,这句简短、抒情,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唐朝诗人王维有两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千古传诵。人们常用来自勉或勉励他人,遇到逆境、绝境时,把得失放下,也许会有新的局面产生。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表达的意思与之相同。

2.《琵琶行》中以环境从侧面展现音乐魅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博学固然可贵,但也不能忽视自我反省。《荀子•劝学》中强调自我反省具有重要作用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屈原在《离骚》一文中表示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志向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蜀道难》中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浣溪沙

朱敦儒(宋)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敦儒(1081-1159 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时。②箨:竹笋的壳皮

1.从“日长独自倚阑干”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做简要的分析。

2.古人认为,“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虞荔,字山拔,会稽馀姚人也。祖权,梁廷尉卿、永嘉太守。父检,平北始兴王谘议参军。荔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垂,垂问《五经》凡有十事,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垂甚异之。又尝徽士何胤,时太守衡阳王亦造焉,胤言之于王,王欲见荔,荔辞曰:“未有板刺,无容拜谒。”王以荔有高尚之志,雅相钦重,还郡,即辟为主簿,荔又辞以年小不就。及长,美风仪,博览坟籍,善属文。释褐,署法曹外兵参军,兼丹阳诏狱正。梁武帝于城西置士林馆,荔乃制碑,奏上,帝命之,立于馆,仍用荔为士林学士。寻为司文郎,迁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舍人。时左右之任,多参权轴,内外机务,互有带掌,唯荔与顾协淡然以退,居于西省,但以文史见知,当时号为清白。寻领大著作。

初,荔母随荔入台,卒于台内,寻而城陷,情礼不申,由是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素,淡然无。文帝深器之,常引在左右,朝夕顾访。荔生沉密,少言论,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

时荔第二弟寄寓于闽中,依陈宝应,荔每言之辄流涕。文帝哀而谓曰:“吾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乃敕宝应求寄,宝应终不遣。荔因以感疾,帝数往临视。令荔将家口入省,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文帝不许,乃令住于兰台,乘舆再三临问,手敕中使,相望于道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天嘉二年卒,时年五十九。

文帝甚伤惜之,赠侍中,谥曰德子。及丧柩还乡里,上亲出临送,当时

注:①板刺,即名片。古时书写名字于竹木片上,作访问通名之用。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又尝徽士何胤             过:责备。

B.帝命之,立于馆           勒:勾勒。

C.淡然无营                   营:谋求。

D.当时                   荣:荣耀。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

B.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

C.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

D.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虞荔幼年时聪明敏睿,有志向。九岁时便受到陆垂的赏识,当时名士何胤也慕名而来,要一睹其风采。

B.何胤非常钦佩虞荔,向衡阳王推荐他当主簿,但虞荔以年纪小辞谢而不就任。

C.虞荔为人至孝,因为母亲在世时未能尽孝,所以母亲死后他终身吃素食穿布衣,连音乐也不听了。

D.文帝被虞荔的爱弟之情所感动,下诏向陈宝应索要虞寄,但虞寄最终还是不能回来和虞荔团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垂问《五经》凡有十事,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垂甚异之。

(2)文帝不许,乃令住于兰台,乘舆再三临问,手敕中使,相望于道。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美始终是其一贯追求的目标。

所以丑行在戏曲领域中具有特殊的功能。

我国的戏曲是一种唯美的艺术形态。

在古老的《踏摇娘》中就已经具备丑行的表演,参军戏基本上就是丑角戏。

但是,美与丑是对立统一的,美的表现也必须以丑进行衬托。

在我国戏剧发展史上,丑行的表演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传统。

A.③①⑤②⑥④  B.⑥④⑤②③①  C.③①⑥④⑤②   D.⑥④③①②⑤

 

查看答案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               ,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是为了现在和未来的不忘却纪念

是为了中国与世界更好地沟通

是缅怀过去

是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扶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

是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

A③⑤①②⑥④   B③⑤②①④⑥    C②④⑥③①⑤   D①④⑥③⑤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