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1.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卢象昇,宜兴人。象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崇祯六年,贼流入畿辅,据西山,象昇击却之。贼走还西山,围冷水村,象昇设伏大破之。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十年九月,清兵驻于牛兰。召宣、大、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赐象昇尚方剑,督天下援兵。象昇麻衣草履,誓师及郊。当是时,嗣昌、起潜①主和议。象昇闻之,顿足叹曰:“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疏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昇,关、宁诸路属起潜。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次顺义。清兵南下,三路出师……象昇提残卒,宿三宫野外。十二月十一日,进师至贾庄。起潜拥关、宁兵在鸡泽,距贾庄五十里,象昇遣廷麟往乞援,不应。师至蒿水桥,遇清兵。象昇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帅右,遂战。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而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以死。一军尽覆。侯弘文,奇士也。散家财,募滇军随象昇讨贼。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象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赞曰: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节选自《明史·卢象昇传》)
[注]①嗣昌、起潜:指杨嗣昌、高起潜。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
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B.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
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C.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
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D.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
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向是( )
A.“畿”,京畿。畿辅,指京都周围附近的地区。张煌言《师入太平府》诗:“天骄取次
奉冠裳,畿辅长驱铁裲裆。”也是清代直隶省的别称。
B.“尚方剑”,皇帝封赐大臣的剑。反映的是一种天治观念,见宝剑如见天子,它是中
国古代皇权的象征,有尚方剑可以先斩后奏,便宜行事。
C.“疏”,奏章。亦指上奏章。又如:疏封(奏疏;奏章);疏草(即疏稿。奏章的草稿);
疏直(上疏直陈);疏奏(臣下向帝王上本进言);疏陈(上疏陈述)。
D.“巡抚”,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
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象昇文韬武略。他不仅是一个文人,还善于射箭,熟悉武略;贼兵逃回西山,围
困冷水村,卢象昇设下埋伏,大败贼兵。
B.卢象昇身先士卒。每次上战场,卢象昇都冲锋在前,以致贼兵相互告诫说:“卢廉使
这个人,谁撞上谁死,不可触犯他。”
C.卢象昇英勇无畏。和贼兵格斗时,兵刃砍到他的马鞍,他丢掉战马步行作战;与清
军激战,他亲手杀死了几十人。
D.卢象昇为国尽忠。蒿水桥一战,卢象昇指挥军队与几万清军骑兵作战,从辰时到未
时,炮弹打光了,箭也射完了,最后他身中四箭,挨了三刀,倒了下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
(2)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得它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还有的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它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今天我们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序言》)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常常误把“经”等同于“经典”,误把“儒家经典”等同于“中国经典”;其实,
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中国经典应该是“复数的”。
B.孟子偏重“道德自觉”,荀子偏重“礼法治世”,早期儒家重视宇宙天地秩序,新儒
家重视心性理气,儒家的思想内容还是比较复杂的。
C.那些写得好,被广泛引用、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有的还被“钦定”
为必读书的,一定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
D.阅读经典固然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及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但对于古代经典,我
们既不必视其为包袱累赘,也不必视其为金科玉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北京工作的张明过年回山东老家时给父母买了智能手机,今年2月末,又为他们亲手绘制了一份7页的漫画形式的“微信使用说明书”。该说明书被网络曝光后,带着亲情的温度,走遍天南海北,引起广泛共鸣。有人说:“父母渐渐老了,时下很多流行的新词他们听不懂了,很多高科技产品他们也不会使用,他们在这个时代落伍了,年轻人的世界也似乎对他们关上了门。张明的做法令我十分感动!”有人说:“张明的行为告诉我们,孝老敬老绝不是古代‘割股疗亲’的自虐式行为,也不是为父母洗一次脚那样的形式主义;不仅仅是常回家看看,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满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据上下文语境补写句子,使语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字)
谈到背后付出的努力与牺牲,有记者问,现在回头看去,是否觉得让自己有额外的满足感,发现原来自己真的可以说了就立马做到,李娜听后笑了。“① ,这种喜悦很难用简单的言语来表达的。”她说道,“自己设定了目标,然后通过努力完成了,心里会想最起码不会说对不起自己或是怎么样。在去年年初说要争取拿到世界前三的时候,② ,可是当我做到了,我也特别为自己高兴。包括三个星期前在深圳,我说过今年的目标是希望再拿一个大满贯,估计当时还是没有多少人会相信,可是我现在做到了。我发现,③ ,否则没有奋斗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