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捡烂纸的老头 汪曾祺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捡烂纸的老头

汪曾祺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花卷、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挨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正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们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爱吃什么要点儿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搬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

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的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他可不在乎这个),自言自语:“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槽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

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里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番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选自《汪曾祺全集》)

[注]①挑费,京津冀方言,指家庭日常开支。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捡烂纸的老头”平日“穿得很破烂”,省吃俭用,“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八

千多块钱……捆得很整齐”,这说明他是个不显山露水之人。

B.“捡烂纸的老头”讨汤喝以及他每天都会来馆子吃饭等等都是为了能跟别人有更多的

接触和交流,想融入大家的生活,克服自己的孤独。

C.捡烂纸的老头虽然用人家用过的碗讨面汤喝,但是人家无意中瞟他一眼,就要与人

打架,这说明他不是没有自尊的。

D.第4段中通过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表现了其他顾客对“老头”的惊讶、

怀疑和愤怒的情感态度,也把读者引入情景,增强现场感、真实感。

E.作者刻画这个“捡烂纸的老头”意在呼唤人们关注那些处在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

小人物,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同情、理解和尊重。

2.“捡烂纸的老头”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3.本文题为“捡烂纸的老头”,但开篇用两段的篇幅详写烤肉刘的饭食和顾客,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请简要分析。

4.小说以“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深深地思考。如果让你接着写这篇小说,你会怎样构思这八千块钱的用途?请结合这篇小说谈谈你接下来的构思。

 

1.E 项 3分,C项2分,B项1分。A、D项不给分;三项或三项以上则给0分 2.① 老丑邋遢;② 性格怪异;③内心自尊。(每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者,可酌情给分。如无分析,整体上扣3分。) 3.①设置故事场景,营造浓厚的市井氛围,为“老头”的出场做铺垫;②开头的繁笔描画与结尾的简笔急收形成巨大反差,引起读者思考。(每点3分) 4.略(只要能根据小说前情,自圆其说都可。可根据情节合理,语言流畅酌情给分。其中,说出钱的用途2分,构思合理4分,语言流畅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思想内容与分析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A项,不符合原文表述。老头平日穿得很破烂,省吃俭用,死后破席底下留有捆的整齐的八千块钱,说明他是个不显山漏水的人。这显然是望文生义不理解作品的主题,主人物性格怪异自尊心强。其实这是这个生活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的处世方式,他怕露富招来偷窃,招来借钱的人,也怕银行不可靠,抱着现金(而不是存折)睡觉最有安全感。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唤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同情、理解和尊重。因此此项意在说明人物的性格特点。B项,对老头的行为思想分析合理,因为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但“都是为了…… ”说法有点欠妥。C项,通过对小说细节的描写来分析捡破烂老头的性格形象,正确。D项,表现了其他顾客对“老头”的惊讶、怀疑和鄙夷的情感态度。选项中把“鄙夷”置换成了“愤怒”。 E项是对小说主题的概括,正确。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作品第三、四段内容可分析概括得出。2015年浙江卷是这分作两道试题来考查的,第三自然节考查前两个特点,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第四自然节考查第三个特点。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本题是在考查开头两段起到的作用。解答此题,可据平时积累,注意调用一些常用术语,如“营造……氛围”“为……”作了铺垫”,“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等,选用正确的术语,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读者构思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第一问主要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理解人物性格,把握文本主题,探究社会问题。这个只要找准答题区间,进行概括分析就可以了。第二问谈对这篇小说主题的接下来构思,一定要结合文章来谈,不要脱离文本主题立意。小说结尾以问句形式煞尾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读者应先把握小说的主题: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唤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同情、理解和尊重。然后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合理想象,只要情节合理语言流畅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1.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卢象昇,宜兴人。象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崇祯六年,贼流入畿辅,据西山,象昇击却之。贼走还西山,围冷水村,象昇设伏大破之。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十年九月,清兵驻于牛兰。召宣、大、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赐象昇尚方剑,督天下援兵。象昇麻衣草履,誓师及郊。当是时,嗣昌、起潜主和议。象昇闻之,顿足叹曰:“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昇,关、宁诸路属起潜。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次顺义。清兵南下,三路出师……象昇提残卒,宿三宫野外。十二月十一日,进师至贾庄。起潜拥关、宁兵在鸡泽,距贾庄五十里,象昇遣廷麟往乞援,不应。师至蒿水桥,遇清兵。象昇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帅右,遂战。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而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以死。一军尽覆。侯弘文,奇士也。散家财,募滇军随象昇讨贼。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象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赞曰: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节选自《明史·卢象昇传》)

[注]①嗣昌、起潜:指杨嗣昌、高起潜。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

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B.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

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C.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

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D.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

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向是(   

A.“畿”,京畿。畿辅,指京都周围附近的地区。张煌言《师入太平府》诗:“天骄取次

奉冠裳,畿辅长驱铁裆。”也是清代直隶省的别称。

B.“尚方剑”,皇帝封赐大臣的剑。反映的是一种天治观念,见宝剑如见天子,它是中

国古代皇权的象征,有尚方剑可以先斩后奏,便宜行事。

C.“疏”,奏章。亦指上奏章。又如:疏封(奏疏;奏章);疏草(即疏稿。奏章的草稿);

疏直(上疏直陈);疏奏(臣下向帝王上本进言);疏陈(上疏陈述)。

D.“巡抚”,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

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象昇文韬武略。他不仅是一个文人,还善于射箭,熟悉武略;贼兵逃回西山,围

困冷水村,卢象昇设下埋伏,大败贼兵。

B.卢象昇身先士卒。每次上战场,卢象昇都冲锋在前,以致贼兵相互告诫说:“卢廉使

这个人,谁撞上谁死,不可触犯他。”

C.卢象昇英勇无畏。和贼兵格斗时,兵刃砍到他的马鞍,他丢掉战马步行作战;与清

军激战,他亲手杀死了几十人。

D.卢象昇为国尽忠。蒿水桥一战,卢象昇指挥军队与几万清军骑兵作战,从辰时到未

时,炮弹打光了,箭也射完了,最后他身中四箭,挨了三刀,倒了下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

(2)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得它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还有的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它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今天我们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序言》)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常常误把“经”等同于“经典”,误把“儒家经典”等同于“中国经典”;其实,

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中国经典应该是“复数的”。

B.孟子偏重“道德自觉”,荀子偏重“礼法治世”,早期儒家重视宇宙天地秩序,新儒

家重视心性理气,儒家的思想内容还是比较复杂的。

C.那些写得好,被广泛引用、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有的还被“钦定”

为必读书的,一定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

D.阅读经典固然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及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但对于古代经典,我

们既不必视其为包袱累赘,也不必视其为金科玉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北京工作的张明过年回山东老家时给父母买了智能手机,今年2月末,又为他们亲手绘制了一份7页的漫画形式的“微信使用说明书”。该说明书被网络曝光后,带着亲情的温度,走遍天南海北,引起广泛共鸣。有人说:“父母渐渐老了,时下很多流行的新词他们听不懂了,很多高科技产品他们也不会使用,他们在这个时代落伍了,年轻人的世界也似乎对他们关上了门。张明的做法令我十分感动!”有人说:“张明的行为告诉我们,孝老敬老绝不是古代‘割股疗亲’的自虐式行为,也不是为父母洗一次脚那样的形式主义;不仅仅是常回家看看,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满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