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放 鸭 莫言 青草湖里鱼虾很多,水草繁茂。青草湖边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莫言

青草湖里鱼虾很多,水草繁茂。青草湖边人家古来就有养鸭的习惯。这里出产的鸭蛋个大双黄多,半个省都有名。有些年,因为“割资本主义尾巴”,湖上鸭子绝了迹。这几年政策好了,湖上的鸭群像一簇簇白云。

李老壮是养鸭专业户,天天撑着小船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

这天,对面来了个赶着鸭群的姑娘。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儿唱得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

两群鸭子齐头并进,姑娘在船上递话过来:

“大伯,您是那个村的——”

“湖东李村,”老壮瓮声瓮气地回答,“你呐,姑娘?”

“湖西王庄。”

“大伯,你们村有个李老壮吗?”

“有这么个人,你问他干什么?”

姑娘的脸红了红,上嘴唇咬咬下嘴唇,说:

“没事,随便问问。”

“听说李老壮手脚不太干净,前几年偷队里的鸭子被抓住,在湖东八个村里游过乡?”

“游过。”老壮掉过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

姑娘提起的这件事戳到了李老壮的伤疤上。“四人帮”横行那些年,上头下令,不准个人养鸭,李老壮家那十几只鸭子被生产队里“共了产”,家里的油盐钱全靠抠这几只鸭屁股啊!他深更半夜摸到鸭棚里提了两只鸭子——运气不济——当场被巡夜的民兵抓住了。为这事老壮差点上了吊。

姑娘提起这事,不由老壮不窝火。从此,他对她起了反感。他尽量避免和她碰面,实在躲不过了,也爱理不理地冷落人家。姑娘还是那么热情,那么开朗。一见面,先送他一串银铃样的笑声,再送他一堆蜜甜的大伯。老壮面子上应付着,心里却在暗暗地骂:瞧你那个鲤鱼精样子,浪说浪笑,不是好货!

有一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雷鸣电闪地下了一场暴雨。李老壮好不容易才拢住鸭群。暴雨过后,在一片芦苇边上,老壮碰到了十几只鸭子。他知道这一定是刚才的暴风雨把哪个放鸭人的鸭群冲散了。“好鸭!”老壮不由地赞了一声。只见这十几只鸭子浑身雪白,身体肥硕,像一只只小船儿在水面上漂荡,十分招人喜爱。老壮突然想起在湖西王庄公社农技站工作的儿子说过,他们刚从京郊引进了一批良种鸭,大概就是这些吧?老壮一边想着,一边把这十几只肥鸭赶进自己的鸭群。

第二天,老壮一进湖就碰上了王庄的放鸭姑娘。

“大伯,你看没看到十几只鸭子?昨儿个的暴风雨把我的鸭群冲散了,回家一点数,少了十四只。是刚从农技站买的良种鸭,把我急得一夜没睡好觉呢!”

老壮看到姑娘那着急的样子,早已忘记了前些日子的不快,用手一指鸭群,说:”那不是,一只也不少,都在我这儿呢。

“太谢谢您啦,大伯。我把鸭赶过来吧?”

“我来。”李老壮挥动竹篙,把那十四只白鸭从自家鸭群里轰出来。放鸭姑娘“呷呷”的唤着,白鸭归了群。

“大伯,咱们在一个湖里放了大半年鸭子,俺还不知道您姓甚名谁呢!”姑娘把小船撑到老壮的小船边,用唱歌般的发音发问。

“姓李,名老壮!”

“呀!您就是苇林、李苇林,不,李技术员的……”

“不差,我就是李苇林他爹,”李老壮胡子翘起来,“我就是那个因为偷鸭子游过乡的李老壮!”

姑娘又一次惊叫起来。她双眼瞪得杏子圆,脸红成了一朵粉荷花。

“大伯,谢谢您……”她匆匆忙忙地对着老壮鞠了一躬,撑着船,赶着鸭,没命地逃了。

“姑娘,你认识我家苇林?见到他捎个话儿,让他带几只良种鸭回来!”李老壮高声喊着。

李老壮长舒了一口气,感到十分轻松愉快。他自言自语地说:

“这姑娘,真好相貌,人品也好,怪不得人说青草湖边出美人呢!”

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放鸭姑娘向李老壮打听他早年偷队里鸭子的往事,是因为李苇林向她讲过自己家的故事,姑娘想验证一下李苇林话语的真伪。

B.李老壮对姑娘提到自己的伤疤非常恼火,从此很反感她。但当他知道这个有礼貌的姑娘认识自己的儿子后,又对姑娘产生了好感。

C.暴雨过后,在一片芦苇边上,老壮碰到了十几只鸭子,他很喜欢自己儿子单位刚刚引进的良种鸭,于是就把它们赶进自己的鸭群。

D.这篇小说借助人物之间简单的对话和肖像描写,含蓄地讲述了一个和鸭子有关的爱情故事,巧妙地表现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E.这篇小说写改革开放后农村生活的变化,选材典型,文笔犀利,语言诙谐幽默,带有莫言小说的典型特征。

2.文中插叙的段落交待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3.养鸭专业户李老壮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4.小说的题目是“放鸭”,主要情节都发生在青草湖上,如果以“青草湖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1.B D(选对B项得3分,D项得2分) 2.文中插叙的段落交待了李老壮当年偷鸭的原因及偷鸭的经过和结果(2分);作用:一是为了反映当年老百姓的生活情况,用以衬托现在的幸福生活或用以衬托现在政策好了。二是为了塑造李老壮老实憨直的性格,让读者明白李老壮并非品德败坏,偷鸭是时代所迫。三是让文章情节完整。(答对任意两点得4分)(6分) 3.①勤劳能干。“是养鸭专业户,天天撑着小船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②爱面子。放鸭姑娘戳到他的伤疤,他就对人家反感,冷落人家。③善良无私,乐于助人。遇到别人丢失的鸭子,毫不犹豫替别人收着,又毫不犹豫还给别人。 4.观点一:以“青草湖的故事”为题不合适。 ①放鸭是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主要人物通过放鸭连结到一起展开活动。青草湖只是背景。 ②小说主要通过李老壮、姑娘两代人的放鸭生活,揭示了不同时期生活的变化,讴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观点二:以“青草湖的故事”为题合适。①青草湖是故事发生的背景,也是情节展开的场所。放鸭只是故事情节。②放鸭只是两个人的活动,“青草湖的故事”则更明确地揭示出所有人的生活变化,直接表现了改革开放的主题。(答以上任意观点均可,表明观点1分,理由一点3分,语句通顺条理清晰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A “李苇林向她讲过自己家的故事,姑娘想验证一下李苇林话语的真伪”无依据;C“他很喜欢自己儿子单位刚刚引进的良种鸭”错; E “文笔犀利,语言诙谐幽默”不当。 2. 试题分析:这类题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内容上是指情节与环境、人物、主题、读者之间的作用;结构上是指情节本身的作用,与其他情节之间的作用。文中插叙的段落交待了李老壮当年偷鸭的原因及偷鸭的经过和结果,主要作用,一是为了反映当年老百姓的生活情况;二是为了塑造李老壮老实憨直的性格;三是让文章情节完整。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点出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要结合文本分析,找出表现人物形象的区域。做好本题要从情节入手,表现李老壮形象特点的情节主要是与姑娘在青草湖放鸭,并替她收容丢失的鸭子的情节。通过情节的展开,插叙交代了李老壮的过去,着重表现李老壮的“勤劳能干”“爱面子”“善良无私,乐于助人”的性格特点。 4.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回答本题先明确答案,同意与否,再说明理由。答题思路是先明确鉴赏的对象是小说标题而不是主题;再通读小说看小说写了谁,什么事。再从标题的作用、意义角度,逆推文本,回答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

(1). 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2).《离骚》中作者表明自己即使被肢解,受惩罚也不改变志向的句子

                                               

(3).《过零丁洋》中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的诗句

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完成题。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1]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2],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1]估客:贩货的行商。

[2]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带,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

1.严羽认为:“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试分析这首行旅诗中的颔联“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好在哪里?

2.这首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奚陟,字殷卿,亳州人也。少好读书,登进士第,又登制举文词清丽科。授弘文馆校书,寻拜大理评事。佐入吐蕃使,不行,授左拾遗。丁父母忧,哀毁过礼,亲朋愍之。车驾幸兴元,召拜起居郎、翰林学士。辞以疾病,久不赴职,改太子司议郎。历金部、吏部员外郎、左司郎中,弥纶省闼。又累奉使,皆称旨。贞元八年,擢拜中书舍人。是岁,江南、淮西大雨为灾,令陟劳问巡慰,所在人安悦之。中书省故事,姑息胥徒,以常在宰相左右也,陟皆以公道处之。时中书令李晟所请纸笔杂给,皆不受;但告杂事舍人,令且贮之,他日便悉以遗舍人。前例,杂事舍人自携私入,陟以所得均分省内官。又躬亲庶务,下至园蔬,皆悉自点阅,人以为难,陟处之无倦。迁刑部侍郎。裴延龄恶京兆尹李充有能政,专意陷害之,诬奏充结陆贽,数厚赂遗金帛。充既贬官,又奏充比者妄破用京兆府钱谷至多,请令比部勾覆,以比部郎中崔元翰陷充,怨恶贽也。诏许之。元翰曲附延龄,劾治府史。府史到者,虽无过犯,皆笞决以立威,时论喧然。陟乃躬自阅视府案,具得其实,奏言:“据度支奏,京兆府贞元九年两税及已前诸色羡余钱,共六十八万余贯,李充并妄破用。今所勾勘,一千二百贯已来是诸县供馆驿加破,其余并是准敕及度支符牒,给用已尽。”陟之宽平守法,多如此类。元翰既不遂其志,愤恚而卒。陟寻以本官知吏部选事铨综平允有能名迁吏部侍郎所莅之官时以为称职贞元十五年卒年五十五赠礼部尚书。     (节选自《旧唐书·奚陟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父母忧,哀毁过礼         过礼:遵循常礼

B.又累奉使,皆称旨           称旨:符合上意

C.陟以所得均分省内官         均分:全都分给

D.京兆尹李充有能政           能政:治政才能

2.对文中黑体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陟寻以本官知吏部/选事铨综平允/有能名/迁吏部侍郎/所莅之官/时以为称职/贞元十五年卒/年五十五/赠礼部尚书

B.陟寻以本官知吏部选事/铨综平允/有能名迁吏部/侍郎所莅之官/时以为称职/贞元十五年卒/年五十五/赠礼部尚书

C.陟寻以本官知吏部选事/铨综平允/有能名/迁吏部侍郎/所莅之官/时以为称职/贞元十五年卒/年五十五/赠礼部尚书

D.陟寻以本官知吏部选事/铨综平允/有能名/迁吏部侍郎所莅之官/时以为称职/贞元十五年卒/年五十五/赠礼部尚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奚陟才学出众,深受皇帝信任。虽然他曾多次推辞朝廷对他的任命,但皇帝不仅没有怪罪他,反而让他改任别的官职,如左拾遗、太子司议郎等。

B.奚陟勤于职事,不怕杂务缠身。身为中书舍人,他常亲自处理中书省的纸笔等杂物,甚至亲自下到菜园劳作,这些琐屑之事,别的官员很难做到。

C.奚陟恪尽职守,不负皇帝重托。贞元八年,江南、淮西等地连降大雨造成灾害,朝廷令他前去巡视慰劳,他尽心尽力,使灾区的老百姓安居乐业。

D.奚陟宽平守法,纠正冤假错案。裴延龄勾结崔元翰,蓄意陷害京兆尹李充。刑部侍郎奚陟查明案情,据实上奏。崔元翰阴谋未能得逞,活活气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中书省故事,姑息胥徒,以常在宰相左右也,陟皆以公道处之。

(2) 府史到者,虽无过犯,皆笞决以立威,时论喧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近年来,中国的选秀文化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困局。这既是近年来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问题所致,也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接近,观众的印象模糊,难以脱颖而出,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而且,观众对于选秀的形式相当熟悉,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又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造成了选秀节目的瓶颈。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砝码。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热捧的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的走过场。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选秀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后”、“90后”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却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练,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都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节目具有魅力的地方。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也值得反思。尤其是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引发了一些争议,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因为大家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观众。只有真实的努力,梦想才有价值,这是对“纯粹”的另一意义指向,也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的选秀文化”的相关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也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的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

B.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都有重复,观众在新奇感过后产生了审美疲劳,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选秀节目的发展。

C.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转型,歌手的形象风格也接近,观众对于选秀的形式也相当熟悉,中国的选秀文化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困局。

D.对《中国好声音》,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折射了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的发展变化状况。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好声音》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改变旧的选秀节目存在的种种弊端,将选手的“好声音”作为选秀的最重要依据。

B.《中国好声音》避免了选手通过粉丝热捧而成为超级明星,也不让选手能在舞台上一展即毕走过场,这些新的变化也是该节目赢得公众的原因。

C.《中国好声音》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引导、激励他们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个人实实在在的努力,这使得它很像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

D.《中国好声音》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但只有那些成功的选手才有幸获得这种幸福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好声音》让选手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延伸,最终成为选手职业生涯的一个选择,这也让节目赢得了公众。

B.今天的青年一代处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他们焦虑于一举成名、展示激情怎样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选秀节目最好能在这方面指点他们。

C.《中国好声音》里的选手们一旦凭借舞台上优异的综合表现成为刘欢、那英等音乐人的  学生,就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个更高的要求是社会对《中国好声音》节目以及今后出现的新的选秀节目的必然要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礼仪专家在礼仪课上,搞了一次模拟礼仪表演,他让一位学员扮作送水工,自己扮作客户。

送水工敲了三下门,进门,把水搬到屋子里。专家指出了送水工礼仪方面的三个细节问题:敲门太重,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没有自带鞋套。于是,送水工和专家又来一次表演,一切按照专家指点的那样做。所有的动作结束后,送水工仍然站着看着专家。专家说:“这位同学,你可以下去了。”

学员说:“如果有人给我送水,我常常不好意思让人家换鞋,宁可自己拖一下地板。还有,送水工离开的时候我都会说一声谢谢。”

专家呆在那里。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