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西塞罗说:“荣誉使艺术盛兴,一切有志于钻研的人,无不受着荣誉感的激励。”
但丁说:“通向荣誉的路上并不铺满鲜花。”
阿雷蒂诺说:“一个放弃了荣誉的人就等于放弃了生命。”
蒙田说:“(父亲教育孩子时要)训练一颗温柔的心灵向往荣誉和自由。”
对于“荣誉”,你有哪些感悟昵?请以“荣誉”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__________________①,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精神病患
这是一所三甲医院,坐落在繁华的市中心。每天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喧嚣至极。
不论什么天气,傍晚时分,她都会来这儿坐着,在门右边的石级上。
每次一来,都是先垫上一块布或什么,然后就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都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起风了,她轻轻地舍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儿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下一趟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问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
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只有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这人真多事。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掉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按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是想把那枝玫瑰还给
那位姑娘。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浪漫温馨的玫瑰,一枝可以疗伤的玫瑰。
但她没有想到,她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一下就把电
梯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神经病!”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痛患者。”“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1.小说中的“她”主要有什么样的形象特点?请概括并具体分析。
2.第三段主要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3.小说命题为“精神病患者’,意蕴何在?
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古诗文默写。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氓》中,描写女主人静下心来反思这段无望的婚姻,发出无限感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5)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小题。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从《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可以看出雨后景色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这两首诗的在抒情手法上有何共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会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对下列备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余有叹焉 叹:叹惜。
B.夫夷以近 夷:平安。
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
D.其孰能讥之乎 孰:怎么。
2.下列各句巾“以”字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不同的项是
例句:此余之所得也!
A.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令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4.对这篇课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很赞赏,但对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感到惋惜。
D.平坦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5.翻译下列句子
(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