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听泉 东山魁夷 鸟儿飞过旷野。一批又一批,成群的鸟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听泉

东山魁夷

鸟儿飞过旷野。一批又一批,成群的鸟儿接连不断地飞了过去。

有时候四五只联翩飞翔,有时候排成一字长蛇阵。看,多么壮阔的鸟群啊!

鸟儿鸣叫着,它们和睦相处,互相激励;有时又彼此憎恶,格斗,伤残。有的鸟儿因疾病、疲惫或衰老而失掉队伍。

今天,鸟群又飞过旷野。它们时而飞过碧绿的田原,看到小河在太阳照耀下流泻;时而飞过丛林,窥见鲜红的果实在树阴下闪烁。想从前,这样的地方有的是。可如今,到处都是望不到边的漠漠荒原。任凭大地改换了模样,鸟儿一刻也不停歇,昨天,今天,明天,它们继续打这里飞过。

不要认为鸟儿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飞翔的。它们为什么飞?它们飞向何方?谁都弄不清楚,就连那些领头的鸟儿也无从知晓。

为什么必须飞得这样快?为什么就不能慢一点儿呢?

鸟儿只觉得光阴在匆匆忙忙中逝去了。然而,它们不知道时间是无限的,永恒的,逝去的只是鸟儿自己。它们像是着了迷似地那样剧烈,那样急速地振翮翱翔。它们没有想到,这会招来不幸,会使鸟儿更快地从这块土地上消失。

鸟儿依然忽喇喇拍击着翅膀,更急速、更剧烈地飞过去……

森林中有一泓清澈的泉水,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悄然流淌。这里是鸟群休息的地方,尽管是短暂的,但对于飞越荒原的它们来说,这小憩何等珍贵!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这样,一天过去了,又去迎接明天的新生。

鸟儿在清泉旁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泉水的絮语。鸣泉啊,你是否指点了鸟儿要去的方向?

泉水从地层深处涌出来,不间断地奔流着,从古到今,阅尽地面上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因此,泉水一定知道鸟儿应该飞去的方向。

鸟儿站在清澄的水边,让泉水映照着身影,它们想必看到了自己疲倦的模样。它们终于明白了鸟儿作为天之骄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鸟儿想随处都能看到泉水。这是困难的。因为,它们只顾尽快飞翔。鸟儿想错了,它们最大的不幸是以为只有尽快飞翔才是进步;它们以为地面上的一切都是为了鸟儿而存在着。

不过,它们似乎有所觉悟,这样连续飞翔下去,到头来,鸟群本身就会泯灭的。但愿鸟儿尽早懂得这个道理。

我也是鸟群中的一只,所有的人们都是在荒凉的不毛之地上飞翔不息的鸟儿。

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的烦乱生活,遮蔽了它的声音。当你夜半突然醒来,你会从心灵的深处,听到幽然的鸣声,那正是潺潺的泉水啊!

回想走过的道路,多少次在这旷野上迷失了方向。每逢这个时候,当我听到心灵深处的鸣泉,我就重新找到了前进的标志。

泉水常常问我:你对别人,对自己,是诚实的吗?我总是深感内疚,答不出话来,只好默默低着头。

我从事绘画,是出自内心的祈望:我想诚实地生活。心灵的泉水告诫我:要谦虚,要朴素,要舍弃清高和偏执。

心灵的泉水教导我: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见真实。

舍弃自我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我想。然而,絮絮低语的泉水明明白白对我说:美,正在于此。

注:东山魁夷(1908—1999)日本当代著名风景画家、散文作家。他的散文在日本与川端康成的作品并称“双璧”。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在文中,鸟儿只是一个意象,它是人类自身的写照,是一个渺小又勤勉,同时又迷惘的形象。

B.作者尖锐指出,鸟儿的飞行虽然是有目标的,但由于它们的领头鸟对此不清楚,有时会误入歧途。

C.作者是著名风景画家,这篇散文其实也如一幅恬淡而意味悠长的风景画,可以带给人们深深的思考。

D.作者认为,“只顾尽快飞翔”是鸟儿最大的不幸,言外之意,人类若与此相似,那也同样很可悲。

E.“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见真实”,既是作者倾听心灵之泉的结论,也是全文要表达的主旨。

2.文章开篇三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分析其作用。

3.请分析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①这样连续飞翔下去,到头来,鸟群本身就会泯灭的。

②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烦乱的生活,遮蔽了它的声音。

4.请分析这篇文章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并结合其主旨,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感悟。

 

1.B E 2.一方面写了群鸟不断飞过旷野的壮观景象,一方面也写出了它们的生存状态。作用:从思想内容上有象征意义,象征着现代社会中忙碌奔波的人们的生存状态;从结构上 ,欲抑先扬,为下文鸟儿的盲目飞翔做铺垫。 3.①鸟没有了正确的方向,而连续飞翔,最终会走向灭亡;喻指人类迷失于追名逐利的行为之中,也没有任何前景可言。②泉水暗指人的良心、本心;心灵之泉,其实是指精神深处的理想和追求。日常的烦乱生活就是指人们的忙忙碌碌,盲目追求功利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蒙蔽了人们的心灵。 4.象征手法(托物言志)。以鸟群象征人类,鸟群方向的迷失象征人类奔忙的盲目;泉水象征人的心灵,“听泉”就是听自己心灵深处的声音,即精神深处的理想和追求。告诫人类要谛听自己的心泉,以真诚纯洁的心态反思自己的行为。生活在高速发展社会中的我们,尤其应该停下匆忙的脚步,听从心灵的召唤,重新找到前进的标志,舍弃清高和偏执,甚至舍弃自我,诚实地、谦虚地、朴素地生活,更好地走向未来。 【解析】 1.本题综合考查文本的内容和主要表现手法。B项从文章第五段可知,鸟儿飞行是没有目标的。E项“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见真实”并非全文主旨,全文主旨是:人类要谛听自己的心泉,以真诚纯洁的心态反省自己,思考人生。 2.题干问的是“文章开篇三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分析其作用。”这是考查文本内容概括和文段作用。文本内容概括抓住主要描写对象“鸟”注意“画面”式描述。文段作用本题主要从内容和结构方面考虑,答题注意联系上下文内容。 3.题干问的是“分析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句子“①这样连续飞翔下去,到头来,鸟群本身就会泯灭的。②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烦乱的生活,遮蔽了它的声音”首先抓句子中的关键词“一股泉水”“ 泯灭”,接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至少要写出它在文章里的字面意思和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或深刻道理.题中的“鸟”实际象征着人类,①句中喻指人类迷失于追名逐利的行为之中,也没有任何前景可言。②句中“泉水”暗指人的良心、本心;心灵之泉,其实是指精神深处的理想和追求。 4.题干问的是“请分析这篇文章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并结合其主旨,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感悟。”首先要审题,一审题干出题的方向,二审我们需要答什么。此题是考查“表现手法”“ 主旨”“ 联系现实生活的感悟”其实就是对文章现实意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内容及写作意图的基础上,结合着小说中“鸟”形象象征意义,鸟群象征人类,鸟群方向的迷失象征人类奔忙的盲目;泉水象征人的心灵,“听泉”就是听自己心灵深处的声音,即精神深处的理想和追求。告诫人类要谛听自己的心泉,以真诚纯洁的心态反思自己的行为。联系社会现实,谈自己的生活态度,言之成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            ,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             。(《长恨歌》)

2.人生亦有命,              ?酌酒以自宽,              。(《拟行路难》)

3.楼船夜雪瓜洲渡,              。塞上长城空自许,            。(《书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游广胜寺

(清)吴向荣

苍烟遥锁梵王宫,鞭指崖关落照红。

僧踏乱云归别径,人随飞鸟入层空。

残碑岁久埋霜雪,古木秋深啸雨风。

更欲将身凌绝顶,分明塔影挂长虹。

注:梵王宫,寺庙。

1.这首诗的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2.请结合艺术手法赏析颈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年十二能诗文,补登仕郎。锁厅荐送第一,秦桧孙埙适居其次,桧怒,至罪主司。明年,试礼部,主司复置游前列,桧显黜之,由是为所嫉。桧死,始赴福州宁德簿,以荐者除敕令所删定官。

时杨存中久掌禁旅,游力陈非便,上嘉其言,遂罢存中。中贵人有北方珍玩以进者,游奏:“陛下以‘损’名斋,自经籍翰墨外,屏而不御。小臣不体圣意,辄私买珍玩,亏损圣德,乞严行禁绝。”

应诏言:“非宗室外家,虽实有勋劳,毋得辄加王爵。顷者有以师傅而领殿前都指挥使,复有以太尉而领阁门事,乱名器,乞加订正。”迁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

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史浩、黄祖舜荐游善词章,典故,召见,上曰:“游力学有闻,言论剀切。”遂赐进士出身。入对,言:“陛下初即位,乃信诏令以示人之时,而官吏将帅一切玩习,宜取其尤沮格者,与众弃之。”

王炎宣抚川、陕,辟为干办公事。游为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吴璘子挺代掌兵,颇骄恣,倾财结士,屡以过误杀人,炎莫谁何。游请以玠子拱代挺。炎曰:“拱怯而寡谋,遇敌必败。”游曰:“使挺遇敌,安保其不败。就令有功,愈不可驾驭。”及挺子曦叛,游言始验。

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后累迁江西常平提举。江西水灾。奏:“拨义仓振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召还,给事中赵汝愚驳之,遂与祠。起知严州,过阙,陛辞,上谕曰:“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再召入见,上曰:“卿笔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除军器少监。

游才气超逸,尤长于诗。晚年再出,为韩侂胄撰《南园阅古泉记》,见讥清议。朱熹尝言:“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盖有先见之明焉。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

(节选自《宋史》)

1.下列各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补登仕郎              荫:因祖宗功德

B.有北方珍玩          

C.乱名器                贪污

D.典故                  熟悉

2.下列各项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

A.由是为所嫉        B.炎莫谁何

C.不拘礼法         D.见讥清议。

3.下列各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

B.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

C.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

D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

4.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游为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

(2)使挺遇敌,安保其不败。就令有功,愈不可驾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完成后面题目

沉鱼落雁花愁颤

马瑞芳

美女有没有标准?中国和外国的标准相同还是不同?

中国和外国对美女的标准有时候好像不同。1986年在哈尔滨国际红学会上,纽约大学历史学家唐德刚教授说:如果拿西方标准衡量《红楼梦》,十二金钗没有一个符合西方对美女的要求。西方讲究三围,要求胸围三十二英寸,腰围二十二英寸,臀围三十六英寸。拿这个标准来对照《红楼梦》里的人物,林黛玉肯定不够,晴雯也不够,薛宝钗可能还是不够,大概只有傻大姐够。当时我就反驳唐先生:傻大姐不可能够,因为傻大姐傻吃闷睡干粗活,她的腰像水桶,哪儿可能有玛丽莲·梦露那样的水蛇腰?这番“论争”把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外红学家都乐坏了。中国最美的小说《红楼梦》美女成群,但是拿西方观点衡量,一个美人儿都没有!岂不成了笑话了?

西方对美女要求是什么?“黄金分割”。要求身体各部位有固定比例:头部、颈部、肩部、胸部、手臂、手、腰、腹、臀、腿、脚,互相之间有非常严格的比例,不符合比例,就不能算美女。

其实,西方黄金分割的要求和中国古代对美人的要求一致。中国古代对美女形体要求达到两个字:“美钧”(即美均)。美要和谐匀称,恰到好处。

西方美女哪一位可以拿出来作为看得见的标准?维纳斯——西方公认的美神。

西方社会对女性美讲究三围,说穿了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丰乳肥臀和杨柳细腰结合。

西方对美女的要求,要身材和面部的黄金分割,要面容姣好。而中国古代对美女的最高要求是什么?不是黄金分割,是外界对美人的感受,浓缩成八个字、四个典故:“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不是具体写美女怎么美,美女的眼睛什么样,鼻子什么样,身材什么样。而是写外界对美女的感受,而且不是人的感受,是大自然其他生物对美女的感受,这是拟人化描写。写的是大自然的鱼、鸟、月亮、鲜花对美女的感受。大自然的鱼、鸟、月亮、鲜花,本来不可能有人的感情,但是古代文人想象美女使它们产生羞愧之感,鱼儿羞愧地沉入水底,大雁羞愧地从天上掉下来,月亮羞愧地挡住了自己的光辉,花朵羞愧地凋谢了。

我们首先要澄清一种广泛误解,很多书、很多辞典都解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四个典故分别来自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沉鱼落雁”典故是庄子创造的。《庄子·齐物论》:“毛嫱、骊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

“闭月”典故是曹植创造的。曹植《洛神赋》写美丽的洛神出现,像光彩四射的明珠,周围一切黯然失色:“仿佛兮如轻云之蔽月。”

“羞花”是大诗人李白创造的。李白诗《西施》:“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古今,荷花羞玉颜。”后来《五代史》用“花见羞”称呼一位美女,从此,小说、戏剧出现无数的花见羞和百花羞,一直到《水浒传》还有。

最早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连到一起用,是元代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可叹你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节选自《文史知识》2016年第1期)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的十二金钗不符合西方三围标准的要求。

B.中国古代对美女形体要求和谐匀称与西方黄金分割的要求是一致的。

C.西方公认的美神——维纳斯可以拿出来作为看得见的标准。

D.中国古代对美女的最高要求是外界对美人的感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中国和外国对美女的标准不同是不能够成立的。

B.作者认为,傻大姐傻吃闷睡干粗活形成的水桶腰不符合西方三围标准。

C.作者认为,中国人常说的丰乳肥臀和杨柳细腰结合与西方讲究三围是一致的。

D.作者认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和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没有关系。

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好莱坞性感女星玛丽莲·梦露是符合西方三围标准的著名代表。

B.按西方观点衡量,《红楼梦》中的成群美女不算美人儿。此观点不合理。

C.《洛神赋》中描写的洛神美丽和谐,体现了中国古代对美女的最高要求。

D.“羞花”是李白在《西施》中创造的,用来赞美杨贵妃是不合理的。

 

查看答案

写作题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然而,当代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又说:“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错误,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