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鲁迅先生认为生活是文艺创...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鲁迅先生认为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他教人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的这部活书。”                              ,所以他主张要扩大眼界,扩大生活范围,“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A.这样,才不致于提起笔来,搜罗枯肠,无从下笔,才有丰厚的“库存”。

B.这样,才有丰厚的“库存”,才不致于提起笔来,搜罗枯肠,无从下笔。

C.生活有丰厚的“库存”,这样才不致于提起笔来,搜 罗枯肠,无从下笔。

D.才不致于提起笔来,搜罗枯肠,无从下笔,因为生活有丰厚的“库存”。

 

B 【解析】因为“这样”是承前指鲁迅的“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的这部活书”这句话,而这句话是有“丰厚的库存”的前提条件,因而首先排除C.D。又因为“丰厚的库存”是“不致于提起笔来,搜罗枯肠,无从下笔”的原因,所以排除A,故应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2月13日上午,习总书记在国家公祭日上庄严昭告国际社会: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捍卫者和有力倡导者。

B一些充斥血腥与杀戮的网络游戏,不仅给辨别力不强的未成年人带来视觉冲击,而且在潜移默化之间埋下以暴力手段解决问题的“种子”

C.为了梦想,我们常常急于向前赶路,但或许我们也应该不时驻足回望,等一等父母日渐蹒跚的脚步,就像我们小时候,他们等我们那样。

D近年来,针对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对联的横批也叫横额,属于对联在运用中的组成部分,它与对联的内容理应一致,而且要与不同的社交场合相适应。如:             ,适用于学校开办,以表达祝贺之意。

在网络文学极大丰富着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网络文学存在             的现象,不少网络文学作品缺乏深邃的社会意义、深沉的人生感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唐朝令狐绹当权时,不仅有“令狐”族人经常来拜会,甚至有姓“狐”的假冒者来“认亲”,所以陈善讽刺说,“             ,自古然矣。”

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             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

A春满杏坛   泥沙俱下   趋炎附势   责无旁贷

B杏林春暖   鱼龙混杂   阿谀奉迎   当仁不让

C杏坛春秋   泥沙俱下   趋炎附势   义不容辞

D杏林春暖   良莠不齐   拍马溜须   责无旁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胡秋原:两岸破冰第一人

    1910年出生于湖北黄陂的胡秋原,15岁时考入国立武昌大学学习理工,后因加入共青团,主编《武汉评论》,反对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屠杀共产党人而遭受白色恐怖的追捕。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回国投身抗战,被任命为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中央日报》副总主笔,以及《东南日报》和《香港时报》总主笔,并任暨南大学、复旦大学教授,创办《祖国》《民主》《政治文化》及《评论》等刊物,宣传全民族抗战。

    1948年,胡秋原当选为国民党政府首届立法委员,1950年去台后仍任立法委员、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大学教授,独立主办《中华杂志》。胡秋原一生著作等身,达100余种3000余万字。他一生都在为促进中华民族统一奔走四方。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海峡两岸统一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胡秋原力主两岸和平统一。他曾说,台湾和大陆是一个整体,大陆不能没有台湾,没有台湾便失去屏障;台湾不能离开太陆,离开大陆便成了国际孤儿。两岸必须统一在一起,否则两边都要受到损害。他特别强调:台湾想离开大陆搞独立,不但在政治上不可能,在经济上也做不到,如硬要分裂出去,受苦的还是台湾民众。

    1988年4月,胡秋原在台岛发起成立“中华统一联盟”,并被公推为荣誉主席。9月12日,他无视台湾当局“三不”政策,偕夫人敬幼如、长女胡采禾及“统一联盟”代表,由美国旧金山直飞北京,是为海峡两岸隔绝40年后首位赴大陆访问的台湾高层人士,被誉为“两岸破冰第一人”。

    到达北京的当日,胡秋原就得到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先念的亲切接见。胡秋原充满激情地说:“20世纪中华民族多灾多难,民族分裂的状况至今依然存在,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尽快地结束这个不幸。于是,我不管‘三不’不‘三不’,就迫不及待地来到这里与主席共商国是。”

    之后,胡秋原应邀前往北京大学演讲,面对数千名师生,他慷慨激昂地说:“祖国大陆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制造原子弹、氢弹和使卫星上天,说明中国人能强;台湾的经济建设,能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说明中国人能富。如果我们中国能够统一,很快就可以富强起来。”话音刚落,全场爆发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他穿梭于大陆各地参观、访问,宣扬和平统一的主张,刮起了一股“胡秋原旋风”,也惹恼了李登辉。1988年9月21日,也就是胡秋原与邓颖超握手言统一的第六天,李登辉主持的国民党中常会开除了胡秋原长达50年的国民党党籍。在国民党执政机构中甚至有人叫嚣要“法办”胡秋原。

    面对台岛当局的“法办”闹剧,胡秋原十分坦然,在完成行程逾万公里、长达36天的观光访问后,于10月18日凯旋返台。途经香港,他坦然对记者说:“我是公开去内地,我也是很光明地回去,我的话也是公开的,我没有得到共产党什么好处,我不过是讲了国共要谈判,两岸要统一,现在我更加强了这个信念……最重要的是,我是一个中国人,只要中国人不开除我,我做中国人到底了!我相信没有人再开除我的国籍,我还要尽做中国人的力量。”

    飞机抵达台北机场后,面对数百名欢迎者,胡秋原即席演说,再次强调:“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责任,是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将来而筹谋。台湾一旦脱离祖国大陆,无论有多么成功,在国际强权环境下,都没有安全可言,前途都是暗淡的。因此,未来只有朝统一发展。”

     1990年5月27日,台湾师范大学为胡秋原举行80寿辰演讲会,时年91岁的陈立夫面对上千名与会者微笑着说:“秋原这个人很勇敢,有浩气,他觉得海峡两岸今天应该讲和,不能再相互攻击,结果,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个人忽然跑到北京了……”话音刚落,全场立刻爆发起雷鸣般的掌声。

【相关链接】

胡秋原(1910-2004)湖北省黄陂人,著名史学、政论家和文学家。生平著作等身,达100多种3000余万字。中国国民党党员,台湾资深立法委员,《中华杂志》发行人,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1989年,美国传记学会将胡秋原列入《国际著名领袖人名录》,并颁发奖状。2004年5月4日,94岁的胡秋原荣获“中华文艺终身成就奖”。

胡秋原深受顾炎武“明道教世”精神的影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不畏艰险,屡屡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历经顿挫而矢志不渝。非议和谪贬,都无损于他的风骨。郑学稼先生曾说:“胡秋原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的镜子。”——(谢远笋《胡秋原一大家精要》)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开头三段主要概述了胡秋原早期的一些经历,突出了他的学术成就,为下文写他促进两岸统一的事迹做铺垫。

B.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因为海峡两岸统一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所以胡秋原也力主两岸和平统一,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C.1988年9月,胡秋原飞抵北京,成为海峡两岸隔绝四十年后首位赴大陆访问的台湾人士,他也因此被誉为两岸破冰第一人

D.本文主要写了胡秋原的“破冰之旅”。胡秋原在访问大陆期间,从高层到民间,穿梭于各地,宣扬和平统一的主张,影响很大。

E.胡秋原的破冰之举及民族和平统一的主张虽然遭到李登辉政府的强烈阻挠和反对,但也得到了一些知名人士的理解和高度赞扬。

2.胡秋原认为两岸必须统一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

3.胡秋原为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做出了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作为两岸破冰第一人,胡秋原身上体现着哪些独特的人格魅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周海亮

他观察了三天。他知道那个男人在黄昏时候才能回来。在男人回来以前,那个总是挂着厚厚窗帘的窗口,没有任何动静。这等于说,他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在空无一人的房间里翻找。

他的钢锉和改锥没有派上任何用场。他轻轻推一下门,门就开了。

他在客厅里胡乱地翻找。他流了满头的汗。他没有翻到一分钱。茶几上有一筒打开的饼干,露着金黄诱人的颜色。他把那筒饼干抓起来,胡乱地向嘴里塞了两块。他将近两天没吃任何东西了。

他一边吃,一边推开卧室的门,一下子愣住了。

床上躺了一个女人,侧着身子,正盯着他看。女人的眼睛,含着笑。

他也看她。其实他想逃走,很想。可是他的两脚似被钉住,不由自主地颤抖。他扶着门,努力使自己不倒下来。

女人笑了。她说:“你好。”女人的脸色苍白。那上面,没有一丝阳光的痕迹。

他说:“你好。”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嘴里还塞着饼干。这让他的话,含糊不清。

女人说:“来了?”他说:“来了。”女人说:“你坐。”他说:“不用。”他稍微镇静了些。脑子里,闪出一千种可能和一千种解决的办法。

女人说:“你是来做钟点工的吧?刚打出广告,你就来了,这速度……”

他说:“是。”心里狐疑着。他把嘴里的饼干吞下,将右手伸进裤兜,抓紧了那把尖刀。

女人身边的床头柜上,放着一部电话。女人悄悄地、很隐蔽地把手伸过去。他往前走了两步。他想只要女人的手抓起电话,他就会掏出那把刀子,毫不犹豫地冲上去。

女人的手,却在距电话几公分的地方停住。她打开床头柜的一个抽屉,从里面取出五十块钱,递给他。“说好了的,先给钱。”女人说。仍是浅浅地笑。

他走过去,接过那五十块钱。然后愣愣地看着女人。女人说:“扶我起来。”他就小心翼翼地扶女人起来。女人说:“扶我去阳台。”他就小心翼翼地扶女人去阳台。女人坐上一张宽大的椅子,眯起眼睛。

看得出女人很虚弱,她在轻轻地喘息。

女人说:“我坐一会儿就行,你慢慢吃。”她指着他手里的饼干筒,“冰箱里还有,吃完了,你自己拿。”

他说:“不用了。”竟有些难为情起来。只是,他插在裤兜里的右手,仍然紧攥着那把刀子。

“你多大了?”女人突然问。

“二十三,”他说,“是周岁。”

“和我儿子一样大。”女人说,“我儿子,和你一样帅,一样壮。”

他的脸红了。

“不过现在他在海南,在当兵。”女人说,“我有好几年没见到他了。”

“想他吗?”他问。

“当然想。”女人说,“你失业?”

“是的。”他承认。

“没关系的。”女人说,“像你这样的年龄,机会一抓一大把。做钟点工,不也是机会?”女人开始咳嗽,仿佛要咳出五脏六腑。他不得不松开紧攥着刀子的手,握了拳,轻轻捶着女人的后背。

“谢谢你小伙子。”女人说,“我儿子,以前,也常常这样给我捶背。”

他的脸再一次红了。“你不闷吗?”他说,“要不把窗帘拉开吧?”

女人笑笑:“好。”

“要不,把窗子也打开吧?透透空气。”他说。

女人再笑笑:“当然好。”

他拉开窗帘,然后把窗子打开。阳光和风灌进来,把阳台,以及他们,镀上凉爽的金黄。

突然他听到钥匙转动门锁的声音。他惊了一下。他竟陪这个女人,在阳台上,整整待了一个下午!女人笑着对他说:“时间到了,你该走了。冰箱里还有饼干,如果你喜欢吃,可以拿走。”

他说:“真的不用了。”转身往外走。正碰到走向卧室的男人。

他微笑着对男人点头。男人的脸,满是惊讶。

他听见男人走进卧室,问女人:“谁啊?”

女人说:“钟点工。”

“钟点工?什么钟点工?……老天!医生早嘱咐过你不能乱动的!竟然还开了窗子!你不想活了?”男人的声音,惊慌失措。

他站在门口,一动不动。本来想离开,此时却迈不开步。他重新敲门,走进屋子,在男人惊愕的目光中,从裤兜里掏出那五十块钱,然后掏出改锥、钳子、钢锯和尖刀。他把这些东西堆起来,压住那五十块钱。

现在他感觉浑身轻松。

他重新走进卧室,朝女人深深鞠了一躬。

“谢谢你。”他说,“是你,把我拉了回来。”

(选自《语文世界(高中版)》2013年第10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作者多次写到女人的笑,表现了病入膏肓的女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与病魔抗争的乐观精神,她的乐观豁达深深地感染了他。

B.女人本想从抽屉里拿钱给“钟点工”,但他却不知道“钟点工”的事儿,误以为要拿电话报警,险些干出了杀人灭口的勾当。

C.他看见茶几上的饼干,“抓”起来就胡乱地往嘴里塞,可以想见他此时已是饥饿至极,这是他误入歧途、铤而走险的原因。

D.他准备了入室盗窃的工具,而进门时竟然没有用上,暗示房中有人,他和女主人的命运开始同时走上了“悬崖”。

E.本文描述了女人成功处置意外遭遇的整个过程,成功刻画了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的灿烂光辉与爱的力量。

2.小说中,这位卧病在床的“女人”身上有哪些性格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3.女人的丈夫回家问了一句“钟点工?什么钟点工?”这句话在小说中起到怎样的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4.你是怎样理解小说标题“悬崖”内涵的?每个人都有可能身处“悬崖”边上,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面对“悬崖”呢?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                  ”之雄心,也只怕会有“                  ”的结局。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昼夜和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