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弟确,字仲正。少骁勇,有文才。大同二年封为正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弟确,字仲正。少骁勇,有文才。大同二年封为正阶侯邑五百户后徙封永安常在第中习骑射学兵法时人皆以为狂。左右或以进谏,确曰:“听吾为国家破贼,使汝知之。”除秘书丞,太子中舍人。

钟山之役,确苦战,所向披靡,群虏惮之。确每临阵对敌,意气详赡。带甲据鞍,自朝及夕,驰骤往反,不以为劳,诸将服其壮勇。及侯景乞盟,确在外,虑为后患,启求召确入城。诏乃召确为南中郎将、广州刺史,增封二千户。确知此盟多贰,城必沦没,因欲南奔。携王闻之,逼确使入,确犹不肯。携王流涕谓曰:“汝欲反邪!”时台使周石珍在坐,确谓石珍曰:“侯景虽云欲去,而不解长围,以意而推,其事可见。今召我入,未见其益也。”石珍曰:“敕旨如此,侯岂得辞?”确执意犹坚,携王大怒,谓赵伯超曰:“谯州,卿为我斩之,当赉首赴阙。”伯超挥刃眄确曰:“我识君耳,刀岂识君?”确于是流涕而出,遂入城。及景背盟复围城,城陷,确排闼入,启高祖曰:“城已陷矣。”高祖曰:“犹可一战不?”对曰:“不可。臣向者亲格战,势不能禁,自缒下城,仅得至此。”高祖叹曰:“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乃使确为慰劳文。

确既出见景,景爱其膂力,恒令在左右。后从景行,见天上飞鸢,群虏争射不中,确射之,应弦而落。贼徒忿嫉,咸劝除之。先是携王遣人密导确,确谓使者曰:“侯景轻佻,可一夫力致,确不惜死,正欲手刃之;但未得其便耳。卿还启家王,愿勿以为念也。”事未遂而为贼所害。

《梁书·列传第二十一》

1.下列句中对加横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景行,见天上飞鸢         从:带领   

B秘书丞,太子中舍人。       除:排除

C带甲据鞍,自朝           及:到

D臣向者格战                 亲:亲自

2.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同二年/封为正阶侯/邑五百户后/徙封永安/常在第中/习骑射/学兵法/时人皆以为狂。

B大同二年/封为正阶/侯邑五百户/后徙封永安/常在第中习骑射,学兵法,时人皆以为狂。

C大同二年/封为正阶侯/邑五百户/后徙封永安/常在第中习骑射/学兵法/时人皆以为狂。

D大同二年/封为正阶/侯邑五百户后徙/封永安/常在第中/习骑射,学兵法,时人皆以为狂。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弟确经常在家中练习骑马射箭,学习兵法,但不被人们理解,被认为是一个狂人。他没有听众别人的劝谏,因此被免除了官职。

B弟确认为,侯景表面上说要离开,却不撤军,因此推断侯景一定会攻陷城池;入城与侯景结盟,没有任何好处。

C石珍要求弟确入城去订立盟约,被拒绝后,又以斩首相威胁,直到伯超挥刀相逼,他才流着眼泪进入城中去。

D侯景十分欣赏弟确的体力。他射中高空飞翔的鸟,招致嫉妒;他还表示要亲手杀了侯景,最后被敌人陷害致死。

4.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确知此盟多贰,城必沦没,因欲南奔。

事未遂而为贼所害。

 

1.B 2.C 3.A 4.(1)弟确知道这次结盟,侯景怀有二心,城必定沦陷没落,就想向南边逃走。(1分“贰”有二心;1分“奔”逃亡之意;1分“南”向南;2分句意)(2)事情(杀侯景)没有成功,然而弟确被敌贼害死。)(1分“遂”完成;1分“而”表示转折,然而,但是;1分“为…所”表示被动;2分句意) 【解析】 1.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文言实词。B项中,除,授官。①<名>台阶。《史记·魏公子列传》:“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②<动>清除,去掉。《荆轲刺秦王》:“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出师表》:“攘除奸凶,兴复汉室。”③<动>扣除。《[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④<动>逝去,过去。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⑤<动>清理,整治。《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⑥<介>除了,除非。《祭妹文》:“除吾死外,当无见期。”《陈州粜米》:“,则除是包龙图那个铁面没人情。”⑦<动>任命,授职。《<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这类题主要是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复习策略是要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积累是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关键。一是要记住典型例句,二是要做好归类整理工作。回归课本很有必要性,即运用课内所学文言词语知识来解决课外的问题。该题考核的都是课内实词,应做好归类整理。如A选项,译为“排除”时,不合语境。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这句话的大意是:大同二年,被封为正阶侯,食邑(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五百户,后迁徙封在永安。他经常在家中练习骑马、射箭,学习兵法,当时的人都认为他的这些行为狂妄。然后再根据句中的一些断句标志进行断句,本句主要借助句中的人名及动词进行断句,比如“正阶侯”“ 五百户”“ 永安”。断完之后还要重新读一遍,看有无讲不通的地方或者违反情理的地方。 【考点定位】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能力层级为B 【易错警示】本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必苦思。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 3. 试题分析:本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A.错在“因此被免除了官职”,原文为“左右或以进谏,确曰:“听吾为国家破贼,使汝知之。”除秘书丞,太子中舍人。”。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比如本题的A项,考生就应到文中找到相关内容,然后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即可发现,题干中为“因此被免除了官职”,原文中第一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1分“贰”有二心;1分“奔”逃亡之意;1分“南”向南;2分句意;(2)1分“遂”完成;1分“而”表示转折,然而,但是;1分“为…所”表示被动;2分句意。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弟确,字仲正。年轻的时候很勇猛,有文才。大同二年,被封为正阶侯,食邑(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五百户,后迁徙封在永安。他经常在家中练习骑马、射箭,学习兵法, 当时的人都认为他的这些行为狂妄。身边的人有的把这些说法对他进行劝谏,他说:“将来我为国家破除敌贼,让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后被任命为秘书丞,太子中舍人。 钟山一场战役,弟确艰苦作战,所向披靡,敌人都害怕他。弟确每当上战场面对敌人,精神.充盈饱满。披挂铠甲,骑在马上,从早上到晚上,驰骋往返,不认为这是劳累的事,众多将领佩服他的强壮勇敢。等到(叛军)侯景结盟(请求停止军事行动),(当时)弟确在外地,认为这是后患,请求召自己入城。皇上下诏书,就任命弟确为南中郎将、广州刺史,增加封地二千户。弟确知道这次结盟,侯景怀有二心,城必定沦陷没落,就想奔向南边。携王听说之后,逼迫弟确入城,弟确还是不肯。携王流着眼泪对他说:“你想反叛吗?”当时台使周石珍在座,弟确对石珍说:“侯景虽然说想离开,却不解除对城的包围,用他的这种打算来推测,结果可想而知。现在召我入城,我没有看到这样做的好处。”石珍说:“皇上的圣旨象这样,你难道能推辞吗?”弟确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 携王非常愤怒,对赵伯超说:“谯州,你替我杀了他,我要带着他的头颅上朝廷。”伯超挥刀,看着弟确说:“我是认识你,这把刀难道也认识你?”弟确于是流着眼泪走出去,就进入城中。等到侯景背弃盟约又围困城、城陷落的时候,弟确推开门,启奏高祖说:“城已经陷落了啊。”高祖说:“还可以作战不?”回答说:“不可以。我之前亲自与敌军格斗,形势危急,不可阻挡,亲自用绳索从城上往下吊,才得以到这里。”高祖感叹说:“我得到这城,也由我失去这城,又有什么后悔的呢。”就让弟确写慰劳将士的文书。 弟确出城见侯景,侯景喜爱他的体力好,常常让他在身边。后来跟从侯景出行,见到天上的飞鸟,很多人争相射击,都没有射中,弟确射向飞鸟,随着弓弦一响,飞鸟下落。敌贼们气愤嫉妒,都劝说侯景除掉他。在这之前,携王曾派遣人暗中劝导弟确,弟确对使者说:“侯景举止不稳重,我一个人就可以把他抓过来,我不怕死,正想亲手杀了他;只是没有得到适当的时间罢了。你回去告诉你们大王,不要再把这种想法(投靠侯景)放在心上了。”事情(杀侯景)没有成功,弟确被敌贼害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以优雅表达治疗“语言癌”

刘巽达

台湾媒体新近提出一个名曰“语言癌”的概念,一时间应者甚众。最先“发难”的对象,是“做一个……的动作(如“拥抱”“微笑”“按摩”“点餐”)”之类的冗词赘句。这些词在现实生活中表达得非常烦琐,无意义地叠加赘词。最先表现在服务行业,似乎长一点的句子听起来较为委婉、温顺、礼貌,但一旦敷衍开去,不分场合,全都“拉长”。这种“语言的癌细胞不断增生”,扩散到大众口中,也入侵到标语及平面媒体里,甚至渗透到文字语法中,这就令人担忧了。

“语言癌”这一新概念,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现代人无法用精准的中文表达,已然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积久之弊。当触摸手机屏幕点赞大面积代替词语表达,当音频和视频大范围代替文字表述,当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吞噬规范中文,当“西语”未加消化地侵入汉语,“语言癌”就在这一片雾霾中渐渐生成。

也许有人认为,“语言癌”的症状在台湾地区较为明显,大陆症状略轻。笔者并不以为然,在这一点上,两岸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对此,著名作家余光中认为,这和中文的“恶性西化”有很大关系,大家只顾学英文、看翻译小说,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结果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化简为繁,以拙代巧,加上电视、网络推波助澜,遂将“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台湾作家张晓风还分析说,电视记者常在现场连线时拉高音调,吐出长串累赘、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受众,“癌细胞”就一点点扩散了。这些分析无疑是切中肯綮的。咱们这边的电视节目“口水”也不少,“讲变态中文”在现实中更是常见,“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的例子俯拾即是。比如90后说话,前缀后缀经常是没完没了的“然后”。

在“语言癌”话题引发广泛共鸣后,台湾有关部门纷纷亮出应对方策,比如在会考中适时出一些“语言癌”的辨正题,引导教学,提升语文表达能力;比如在未来修订语文领域课纲时,将提升表达能力列为重要项目,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讨论、上台讲话,等等。这些从青少年抓起的举措无疑是可喜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全社会要形成说“雅语”的“雅风”,一要精准,二要生动,三要雅致,人人以此要求自己,并蔚然成风,才会感染到青少年。毕竟,对语言最大的影响,是社会文化,它不但存在于媒体之中,还存在于人际之间,无孔不入,深入肌理。

打造健康环保的“绿色语言环境”,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流行语中的健康新生词语,并及时融入语言河海,丰富语言宝库;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适时进行语言清污,对形形色色的“语言癌细胞增生”梳理判别并加以遏止,让它们在“雅语雅风”面前式微。唯有如此,“语言癌”才会逐步治愈。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14日 02版)

1.下面对“语言癌”的内涵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常见到的“做一个……的动作(如“拥抱”“微笑”等)”之类的冗词赘句。

B.在生活中表达非常烦琐,无意义地叠加赘词,不分场合,全都将句子“拉长”。

C.服务行业中为让人听起来感到委婉、温顺、礼貌,故意使用长一点的句子。

D.已扩散并渗透到大众口中、标语、平面媒体、文字语法中的语言表达现象。

2.下列对“语言癌”产生的因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机点赞、播放音频和视频代替文字表达,使用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导致“语言癌”生成。

B.中文“恶性西化”,大家只顾学英文,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

C.电视记者常拉高音调,吐出长串累赘、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受众。

D.大陆电视节目中的“口水”较多;现实中,90后说话,前缀后缀经常是没完没了的“然后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语言癌”这一概念能迅速升温,是因为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和热议,击中了命门。

B.两岸的“语言癌”在表现形式上有着不同,但在症状上,并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

C.台湾有关部门的应对方策虽然可喜,但在全社会形成说“雅语”的“雅风”更为重要。

D.治愈“语言癌”的过程中,既要吸纳流行语中健康生动的词语,也要适时对语言清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只海蚌对它身旁的同伴说:“我身子里有一颗东西,很痛,它又重又圆,我真苦恼。”它的同伴高傲得意地回答道:“赞美天空,赞美大海,我身子里没有痛苦。我里里外外完整无缺,安然无恙。”

这时,正好一只螃蟹走过,他听到了两只海蚌的对话,便对那只里里外外完整无缺的说道:“是的,你的确完整无缺,安然无恙,但你要知道,让你同伴忍受痛苦的是一颗无与伦比的美丽的珍珠。”

我们知道:人类的丰收成果、辉煌业绩、伟大事业,往住要历经磨难走过痛苦的征程才能取得。你有过痛苦的经历吗?对痛苦有何认识?

请根据材料含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标题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所写内容必须在材料范围之内,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_   _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____      。(苏洵《六国论》)

(3)廊腰缦回,___________;各抱地势,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以下小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 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1.“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下片“尘随马去,月舟行”一直为后人所称道,请从手法角度进行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曰:“谓君不善学,乎?”王生不说,曰:“凡师所言,吾悉能之,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坐右,以昭炯戒。”

(《李生论善学者》)

【注释】①盍:hé,何不。    ②迨:dài,等到。

1.对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谓君不善学,       真的

B吾悉能               记住

C李生寻王生             特地

D莫逾自                 厌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谓君不善学            未易量

B不亦善学乎            又在六国下矣

C请铭坐右              杳不知其所

D夫善学不耻下问        后秦击赵

3.下列有关原文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生是一个好学的人,从不遗漏老师讲的内容,他认为“悉能志之”就是善学的表现。

B朋友李生引用孔子的话给王生讲道理,强调思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C李生一而再地直言劝说王生,终于使王生醒悟,下定决心铭记李生的良言,并且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法。

D真正善学的人讲究学习方法,注重思考,能不耻下问,择善而从。

4.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无所 也?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2)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