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昨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语言文字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昨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公布了“2015年十大流行语”,“获得感”、“主要看气质”等流行语入选。

B.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A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B“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有交叉,“呈现出”缺宾语;C “失眠是……感觉”搭配不当,将“感觉”改成“症状”;D 句式杂糅,“着力于”和“抓紧抓好”保留一个,改为“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或“这样的活动应在中小学抓紧抓好”。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病句题型一般每句包含一种不同类型的语病,这是解题时可以利用的地方。复习时要对六种病句类型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整理,以便有一个全面、清楚地认识。尽管高考病句辨析不在病句类型概念上作要求,但要尽可能地掌握病因类型。要学会主干分析法和枝叶分析法培养语感。如B选项中,谓语动词“呈现出”缺少宾语,可根据主干分析法来判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______。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____。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_______。

A.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

C.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

D.改名换姓   如雷贯耳   弄假成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

季羡林——清华其神,北大其魂

卞毓方

季羡林注定与北大、清华有缘。他十九岁进清华,二十三岁毕业,四载寒窗,奠定了百年学问的基础。1981年,他以古稀之身作《清华颂》,文中说:“在清华的四年生活,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最愉快的四年。在那时候,国家民族正处在危急存亡的紧急关头,清华园也不可能成为世外桃源。但是园子内的生活始终是生气勃勃的,充满了活力的。民主的气氛,科学的传统,始终占着主导的地位。我同广大的清华校友一样,现在所以有一点点知识,难道不就是在清华园中打下的基础吗?离开清华以后,我当然也学习了不少的新知识,但是在每一个阶段,只要我感觉到学习有所收获,我立刻想到清华园,没有在那里打下的基础,所有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1935年,季羡林得母校清华的栽培,赴德留学。1946年回国,又承清教授陈寅恪的引荐,进了北大。季羡林执教北大,迄今已届六十年。他对清华的依恋,已如前述。那么,他对北大又是一番什么情思呢?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季羡林发表了一篇短文:《我看北大》,内中有对于这个问题的归纳。他说:“北大的历史不是一百年,而是几千年。因为,北大最初的名称是京师大学堂,而京师大学堂的前身则是国子监。国子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前身又是太学,则历史更长了。从最古的太学起,中经国子监,一直到近代的大学,学生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在近代史上,历次反抗邪恶势力的运动,几乎都是从北大开始。这是历史事实,谁也否认不掉的。五四运动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次。虽然名义上是提倡科学与民主,骨子里仍然是一场爱国运动。”绕了这样一个大弯子,袖里藏的是什么样的乾坤呢?这就是我们期待的答案。季羡林说:“我在北大这样一所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背后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的学府,真正是如鱼得水,这才真正是我安身立命之地。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我身上的优点不多,惟爱国不敢后人。以我这样一个怀有深沉的爱国思想的人,竟能在有着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北大几乎度过了我的一生,我除了有幸福之感外,还有什么呢?还能何所求呢?”

为季羡林作传,其间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把握传主的风格。你可以强调他的淹博,他的朴实,他的勤奋,他的温和而倔强,洒脱而严谨,清澈而幽默……但是,总觉得还差那么一点点,不够传神。直至有一天,读到他关于北大派和清华派的话题——他说:“北大和清华有没有差别呢?当然有的。据我个人的印象,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地位方面,在对中国教育、学术和文化的贡献方面,两校可以说是力量匹敌,无从轩轾。这是同一性。但是,在双方的风范——我一时想不出更确切的词儿,姑且用之——方面,却并不相同。如果允许我使用我在拙文《门外中外文论絮语》中提出来的文艺批评的话语的话,我想说,北大的风范可用人们对杜甫诗的评论‘沉郁顿挫’来概括,而对清华则可用杜甫对李白诗的评价‘清新俊逸’来概括。”《漫谈北大派和清华派》“清新俊逸”,“沉郁顿挫”,季羡林清华毕业,北大执教,在他身上,这两种风范是水乳交融、恰到好处地搀合在一起的。简言之,他的清新俊逸似李白,他的沉郁顿挫似杜甫,正所谓“清华其神,北大其魂”。于是这八个字,成为解读季羡林的钥匙。

(文章略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根据作者的评价可以知道季羡林先生是一位渊博、朴实、勤奋、温和而倔强、洒脱而严谨、清澈而幽默的人。

B.季羡林在他的文章《清华颂》中认为,清华奠定了他一生学问的基础,没有在清华打下的基础就没有他日后的成就,也就不可能走进北大任教。

C.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季羡林发表了一篇短文:《我看北大》。他认为北大的历史不是一百年,而是几千年。从最古的太学起,中经国子监,一直到近代的大学,这是历史事实,谁也否认不掉的。

D.文章一共提及季羡林先生的三篇文章,分别是《清华颂》《我看北大》《门外钟外文论絮语》,也提到了作者卞毓方本人的一篇文章——《漫谈北大派和清华派》。

E.1946年季羡林从德国留学归来,经清华教授陈寅恪的引荐进了北大执教。四年的清华求学生活让他对清华充满感激,而六十年的北大执教经历,让他的内心充盈着幸福之感。

2.作者卞毓方说“清华其神,北大其魂”是解读季羡林的钥匙,“清华其神”和“北大其魂”的内涵是什么?

3.文中多次引用了季羡林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结合文章记述的清华、北大对季羡林的影响探究一下他成功的因素有哪些,你从中得到了那些启示?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典故,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的句子是:                  

                   ”。

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诗句是“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列小题。

归自南阳

李昌祺

去日犹秋暑,归时已冷霜。江山非故土,人物是他乡。

老态随年出,离愁共路长。埃尘如见恋,到处扑衣裳。

1.从思乡的角度看,这首诗每一联写了哪些内容?请概括。

2.诗的尾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弟确,字仲正。少骁勇,有文才。大同二年封为正阶侯邑五百户后徙封永安常在第中习骑射学兵法时人皆以为狂。左右或以进谏,确曰:“听吾为国家破贼,使汝知之。”除秘书丞,太子中舍人。

钟山之役,确苦战,所向披靡,群虏惮之。确每临阵对敌,意气详赡。带甲据鞍,自朝及夕,驰骤往反,不以为劳,诸将服其壮勇。及侯景乞盟,确在外,虑为后患,启求召确入城。诏乃召确为南中郎将、广州刺史,增封二千户。确知此盟多贰,城必沦没,因欲南奔。携王闻之,逼确使入,确犹不肯。携王流涕谓曰:“汝欲反邪!”时台使周石珍在坐,确谓石珍曰:“侯景虽云欲去,而不解长围,以意而推,其事可见。今召我入,未见其益也。”石珍曰:“敕旨如此,侯岂得辞?”确执意犹坚,携王大怒,谓赵伯超曰:“谯州,卿为我斩之,当赉首赴阙。”伯超挥刃眄确曰:“我识君耳,刀岂识君?”确于是流涕而出,遂入城。及景背盟复围城,城陷,确排闼入,启高祖曰:“城已陷矣。”高祖曰:“犹可一战不?”对曰:“不可。臣向者亲格战,势不能禁,自缒下城,仅得至此。”高祖叹曰:“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乃使确为慰劳文。

确既出见景,景爱其膂力,恒令在左右。后从景行,见天上飞鸢,群虏争射不中,确射之,应弦而落。贼徒忿嫉,咸劝除之。先是携王遣人密导确,确谓使者曰:“侯景轻佻,可一夫力致,确不惜死,正欲手刃之;但未得其便耳。卿还启家王,愿勿以为念也。”事未遂而为贼所害。

《梁书·列传第二十一》

1.下列句中对加横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景行,见天上飞鸢         从:带领   

B秘书丞,太子中舍人。       除:排除

C带甲据鞍,自朝           及:到

D臣向者格战                 亲:亲自

2.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同二年/封为正阶侯/邑五百户后/徙封永安/常在第中/习骑射/学兵法/时人皆以为狂。

B大同二年/封为正阶/侯邑五百户/后徙封永安/常在第中习骑射,学兵法,时人皆以为狂。

C大同二年/封为正阶侯/邑五百户/后徙封永安/常在第中习骑射/学兵法/时人皆以为狂。

D大同二年/封为正阶/侯邑五百户后徙/封永安/常在第中/习骑射,学兵法,时人皆以为狂。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弟确经常在家中练习骑马射箭,学习兵法,但不被人们理解,被认为是一个狂人。他没有听众别人的劝谏,因此被免除了官职。

B弟确认为,侯景表面上说要离开,却不撤军,因此推断侯景一定会攻陷城池;入城与侯景结盟,没有任何好处。

C石珍要求弟确入城去订立盟约,被拒绝后,又以斩首相威胁,直到伯超挥刀相逼,他才流着眼泪进入城中去。

D侯景十分欣赏弟确的体力。他射中高空飞翔的鸟,招致嫉妒;他还表示要亲手杀了侯景,最后被敌人陷害致死。

4.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确知此盟多贰,城必沦没,因欲南奔。

事未遂而为贼所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