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野 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清) 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这两首诗中的野步者形象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这两首诗的末两句运用了相同的修辞手法来写景抒情,请指出并赏析其效果。

 

1.第一首诗主要写出的是在麦长蛙噪、风暖蝶飞的春天,一个内心欢快、悠然闲适(2分)的漫步者形象;第二首诗主要写的是在冷风凛冽、枫叶转红的秋天,一个内心感伤、年华不再(2分)的拄杖老者(1分)形象。 2.这两首诗第四句都采用了拟人(2分)的修辞技巧。第一首诗歌通过蝴蝶沉醉春风野花(1分),表达出诗人沉醉美景、与物同化的欣喜之情。(1分)第二首诗歌通过秋风无情吹红枫叶、吹白人发(1分),写出了岁月转换、时间流逝的愁绪,表达作者韶华已逝、年纪衰迈的无奈。(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这两首诗中的野步者形象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题关键词“两首诗中”“野步者形象”考生首先抓住诗句中人物形象的关键句子“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中的“羡”“ 无事”“ 烂醉”可以看出人物的“内心欢快、悠然闲适”;而诗句“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中的关键词“最”“ 管闲事” “白人头” 可以看出人物的“年华不再的感伤”。答题时,先要给人物“盖帽”(这是个……的野步者形象),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变式提问: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 答案构成:(1)什么形象;——身份(2)形象的基本特征;——性格(结合诗句简析形象)(3)形象的意义。——情感。简答题答案也应有以下三部分构成: 1.诗歌塑造了(描述了)什么形象(意境)。2.形象(意境)的基本特征(如何展现的)。3.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常用方法: 先“盖帽”,即说出诗歌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分析论证。 评分标准: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然后再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说解,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缺第一方面,扣2分;没有分析,而写出形象和诗中的一部分内容,扣3分;不能围绕中心写,扣3分。 方法点拨: 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2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3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拔高。 在此基础上明确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典型意义。题中分析形象答题时,先要给人物“盖帽”(这是个……的野步者形象),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这两首诗的末两句运用了相同的修辞手法来写景抒情,请指出并赏析其效果。”,题干明确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中的拟人修辞手法,同时从题干的提问中可以知道答题关键词为“两首诗的末两句”答案应该包括两首诗的赏析。首先,写出内容(写什么):第一首诗歌写蝴蝶沉醉春风野花;第二首诗歌写秋风无情吹红枫叶、吹白人发,写出了岁月转换、时间流逝的愁绪。然后,指出修辞手法的效果:。第一首表达出诗人沉醉美景、与物同化的欣喜之情;第二首诗,表达作者韶华已逝、年纪衰迈的无奈。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这是考查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古诗鉴赏中,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本题重点考查写景的角度:视觉、听觉。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注意: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考生在具体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例如题目中的拟人修辞就是按照答题要领答题,考生答题时要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不可只背术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五代史·宦者传论

[宋]欧阳修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

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为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以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则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女,色而已                      而已:罢了。

B使人主必信而亲之                人主:国君。

C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          以为:把它当做。

D至抉其种类                     种类:种属

2.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则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

B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则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

C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则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

D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则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擅长史论,本文主要讲的是宦官给国家造成的祸害,他认为宦官之祸远远超过女色所造成的祸害。

B.文章详细地分析了宦官通过“小善” “小信”等手段逐步地把持政权的过程,指出宦官专权的严重后果。

C.宦官专政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之一,作者写此文意在警告帝王们不要轻信宦官,渐积养祸,有其进步意义。

D.作者具备史学家的锐眼,提出宦官祸害远胜于女色的见解,揭示出了历代王朝衰亡的根本原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

(2)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为可恃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隐逸文化

岳国文

(1)隐逸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尽管西方国家偶或有之但没有中国这样的连续性、稳固性和完整性。“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2)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3)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4)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明清时期的壶天之隐既是传统隐逸文化的总结,也是传统隐逸文化的衰落。

(5)纵观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隐逸思想有着浓厚的传统,而且涌现了许多关于隐逸思想的作品,也涌现出了众多的隐士,以及假隐士。而隐逸思想的核心,就是逍遥林泉,走访名山大川,走进自然,感受自由气息,远离政治事务,结交鸿儒名士,陶冶心情,旷达任性,摆脱世间万事万物的困扰和束缚,使自己的心身得到最大程度的自由。应当说,没有士人就没有中国的古代社会,而隐士则是士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最优秀的组成部分。在此必须指出的是,隐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绝不仅仅指那些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指隐逸传统、隐逸文化,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在此都应被当作隐士来看待,因为隐逸思想使他们升华了人格,丰富了社会价值。隐士人格的强劲的辐射力和隐逸文化的强劲的张力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都不能不为之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灌注新鲜的活力。

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的隐逸传统应当与民族的文明史差不多同源,隐士人数相当多,著名的隐士也不少,其中巢父、许由这两位大隐士就是中国最早的隐士。

B.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所以因归隐田园而成为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影响很大,千百年来一直令后人追思敬仰。

C.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因此,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D.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是庄子,原因有两个,一是庄子本身就是大隐士,二是他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隐逸理论中追求纯粹的自我存在的思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隐身的含义就是使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不能干扰内心,并进一步卸除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在天地间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B.隐士是士阶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不只指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从隐逸文化的角度看,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都应当被看作隐士。

C.隐心的含义是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了喜怒哀乐,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D.隐士人格有强劲的辐射力,隐逸文化有强劲的张力,这两种力量会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变得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注入新鲜的活力。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不仅提倡“无道则隐”,而且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来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这其实是孔子构建了一套积极入世者的处世策略。

B.传统隐逸文化以儒道文化的融合互补为基础,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所以,分析本民族的隐逸文化传统对了解中国人的精神内核是必要的。

C.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他的目的就是要有力地反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他的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了强烈的破坏作用。

D.因为不同的时期有特定的社会环境,所以不同时期的隐逸文化会呈现出各自的独特之处,汉代的朝隐注重现实功利,唐代的中隐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宋代的酒隐则更注重精神的超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一年,北京获得第24届冬奥会举办权,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我国自主研制的 C919 大型客机总装下线,中国超级计算机破世界纪录蝉联“六连冠” ,我国科学家研制的暗物质探测卫星发射升空,屠呦呦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这说明,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

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0一六年新年贺词中的一段话。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请以“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查看答案

把下面的长句改成四个短句,可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率先推出的一种基于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支持的通过网络来为广大用户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文字等内容从而为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等)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

 

查看答案

下面是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孩子上网相关行为的情况调查表,请结合具体项目和数据完成后面的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通过图表可以看出,多数家长对于子女上网的内心矛盾在于            

2.请综合学生、家长和学校三个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每一角度不超过12个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