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在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人生所能有的成就有三:学问、事功、道德,而所以成功的要素亦有三:天资、命运、努力。学问的成就需要才的成分大,   ;道德方面的成就则需要努力,它和天资命运的关系小,因为完成道德,不必做与众不同的事,尽伦尽职即可。不论何人,只要尽心竭一力,对社会的价值是没有分别的。正如②       梅兰芳登台,不一定饰皇后。命运的好坏对于道德的完成也没有多大关系。不但如此,有的道德反要在不幸的遭遇下才能表现,如疾风劲草,乱世忠臣。所以,如果才华不够,你不必立志成为大学问家;如果时运不济,你不必豪言“治国平天下”;但③                   

 

①事功的成就需要命运的成分大 ②唱戏好的人,和所扮演的角色无关 ③成为道德模范,只要努力,你一定行 (5分。第①点1分,②③点各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式的扩展语句类试题,此类试题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前后语句的句式,补写出一句合适的话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___    _。雕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家具价值的高低。古代家具上的雕刻,一般分为透雕、平面实雕和立体雕三种。雕工的优劣,首先看形态是否逼真,立体感是否强烈,层次是否分明;再看雕孔是否光滑,根脚是否干净,底子是否平整一总的来说,在评价家具的雕饰时,除考虑工艺的难易和操作的精确度外,关键是要看整体是否具有动人的质感和传神的韵味。

A.古代家具最引入注目的地方,往往是雕刻部分。

B.古代家具的质感和韵味主要体现在雕刻部分。

C.雕刻部分最能体现古代家具高超的工艺水平。

D.雕刻部分传神动人,往往使古代家具引入注目。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英国媒体称,一个亚洲主导的以中国为中心的快速发展的世界格局正在成长,英国顺应潮流转向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B.观测空气颗粒物污染,从TSP到PM25,就好比从用肉眼到用显微镜来看世界,可以看到的有害物质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C.今年陕西省规定,只有孩子的户籍和学籍在陕的,不具备高考报名条件,除非父或母的户籍在陕或养老金交够24个月就可以。

D.目前,个别网络媒体为吸引受众关注,无视甚至忽视标题与内容的紧密关系,片面追求标题的精彩,使“标题党”大行其道。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些官员涉嫌违法犯罪,却与他人订立攻守同盟,企图对抗组织调查,这无异于     ,最终必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②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在自己的领土上从事一些正当的建设活动,这天经地义、          

③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当兵出身,他像做产品一样进行公司的制度建设,赏罚分明,因此,整个万达                  ,运转有序,工作效率极高。

A.螳臂当车    无可非议    令行禁止

B.蚍蜉撼树    无可厚非    上行下效

C.螳臂当车    无可厚非    令行禁止

D.蚍蜉撼树    无可非议  ’上行下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通往纯粹的羊肠小道

王一方

他一一2 5岁就获得哲学、神学两个博士学位,管风琴演奏家,法兰西科学、道德和政治科学院的院士,哲学家萨特的堂叔,德国总统特奥多尔·豪斯的证婚人,大文学家罗曼·罗兰、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终身朋友…

他就是施韦泽。他让人想到中国抗战时期来中国的诺尔曼·白求恩:一个纯粹的人。

3 0岁的他,突然宣布将奔赴非洲丛林去当一名乡间医生,为此,他转而学医,八年后,他以医学博士身份开始了他52年的艰辛的人道主义实践生涯。

从决定到启程,八年,八年啊一一

是利他主义吗?他不像唐·吉诃德向风车冲杀那样。是上帝的召唤吗?他风趣地讥笑用上帝召唤来解释他的选择的教士:“他们的听力比我好!”是出于对苦难的同情吗?他认为仅仅出于同情显得太狭隘。

与他同时代的一位作家认为:一缺少历史阐释和淳朴气息的非洲比由历史学说填满的精致的欧洲更能抚慰他的心灵祈盼与饥渴。爱因斯坦也认为:非洲的事业对于我们在道德上、麻木和无心智的文化传统来说是一种逃匿和摆脱,而面对这种选择的机会,个别人是无能为力的;但施韦泽是一个例外,他在对浮士德的精神依恋之中找到了自身的角色和责任。

他的道德祈盼、心灵饥渴,直指纯粹人生的伦理追求和实践需要,由“意会”走向了言说。1915年的一天,他觉得自己像个“在漏船中的人,这条船不能驶向大海,必须打造一条新船……”这时,一个新词突然闪入脑海:敬畏生命。这个词似乎让他找到了纯粹的彼岸。

“敬畏生命”主张生命是无条件的神圣、无条件的有价值,从而使道德纯粹求诸内心成为可能。人类原初的道德冲动与他深层次的理解随后被他拉向哲学,界定为一种“生存意志”:一种“自我的意欲生活的生命”。他毕生的利他主义的道德实践也源于这一生存意志的冲动。“当我为其他生命奉献出自己时,我永恒的生存意志便与永恒者结合,因为所有的生命都是一体的。”在施韦泽看来,正是这样一种有几分神秘的“生存意志”引出了道德生活的’净化与纯粹。

施韦泽似乎要说这样一个道理:在探索生命意义的过程中,仅有科学、技术的知识与实践无法进入纯粹的疆域,甚至不能给人类带来有益的东西。爱因斯坦也有类似的感触:“仅凭知识和技术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倡导者和力行者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话虽这么说,通往纯粹人生的路上行人寥寥。有人说:“人类不可以从两头点燃一根蜡烛。”但施韦泽坚持认为:“如果够长的话,可以这么做!”

施韦泽固然可以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这种快乐,但社会价值机器却未必能认同这类二元平峰式的贡献。他艰苦卓绝的医疗探索与创造性实践,没有能得到医学界的重视。虽然他是诺奖得主,但拿回的是和平奖。他一生中接受过数十次奖励,只获得过一次医学领域的不太出名的奖章。新锐的医学家还不时批评他思想保守,只热衷于重复性的技术操作,不重视时新的技术成果。他的医院也一点都不现代化,但他的丛林医院在高度技术化与高度组织化的医学时代里保持了对病人个体的尊重、人性的温情,以及在适宜技术处置下的一流疗效。在他眼里,过度技术化的医学常常导致医患关系的冷漠。还是爱因斯坦理解他: “这个人的影响与其说来自令人赞叹的成就,毋宁说来自他那对通常的理智来说难以把握的整个人格。’’

尽管通往道德净化、人生纯粹的世界不会有什么康庄大道,但他依然享受着这条羊肠小道上的精神风光,这就是自信,这就是个性,来自内心的纯粹的自信扣个性!

                                                (节选自王一方《医学人文十五讲》)

【相关链接】

①我们的直觉意识到自己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环绕我们周围的,也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有了这种认识,我们才能开始尊重自己的生命,使其得到真正的价值。同时,获得这种想法的人会觉得需要对一切具有生存意志的生命采取尊重的态度,就像对自己一样。这时候,善就是:爱护并促进生命,把具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恶就是:伤害并破坏生命,阻碍生命的发展。由于尊重生命的伦理,我们将乖全世界产生精神上的关联。  (施韦泽《我的呼吁》)

②施韦泽十分欣赏中国那种未被’’玄思’’所破坏的“基本的”和“自然的’’同时又符合理性的精神,他看重儒家思想,对道家思想感兴趣。  (德Heiner Roetz《关于中国思想和儒家伦理的论述》)

③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程颐: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朱熹:天地万物本吾一体。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开头简略提及白求恩,这样是为了引出对施韦泽的介绍并与施韦泽做类比,暗示两人都是在用生命去追求人生的纯粹。

B.施韦泽的一生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奖项,而在医学方面只获得过一次不太出名的奖,这表明整个社会的价值评判出现了问题。

C.现阶段,我国医患矛盾时有发生,如果按施韦泽的观点来看,这是医学技术化所因为它不能对生命采取尊重的态度。

D.施韦泽关于“敬畏生命’’和“生存意志”的论述逻辑并不缜密,它重在唤起人们的体验,呼吁人们由体验去悟达道德境界。

E.施韦泽很像一位中国古代的圣人或君子,因为他的学术观点“生命都是一体的”与中国古代“物我合一”的观点很相似。

2.施韦泽为什么要放弃已有的生活而选择去非洲?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3.文中三次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有什么作用? 

4.作者为什么说“通往纯粹人生的路上行人寥寥”?请结合文本及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虚拟

毕飞宇

这个冬天特别冷。

祖父神情淡然,但手指头在动,是欲言又止的那种动。祖父的大限不远了,他要对我交代什么了。

父亲看在眼里,退了出去。望着父亲的背影,祖父很轻地咳了两声。我了解我的祖父,祖父的咳嗽大部分不是生理性的,是他想说些什么,却不知道怎么说。

作为物理老师的儿子,父亲最有机会上大学;但是,祖父把时间全部给了学生,父亲在另外一所中学读书,父亲没有考上。祖父的5 7个学生考了31个,在当年,这是“放卫星”般的天文数字。九月,省报的记者把祖父的故事写成一篇长文:《春蚕到死丝方尽》。黑体的通栏标题很吓人的,还配了祖父的一张标准像。

祖父在享尽殊荣的同时冷静下来了一,突然就有了愧疚。他建议他的儿子去补习。可祖父忽略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春蚕》是一只无坚不摧的拳头,把父亲的自信给砸烂了。父亲拒绝了“春蚕”的建议:“忙你的去吧。”

父亲不是省油的灯,他模仿祖父的笔迹给教育局长写了一封信,要求他给自己的儿子安排一份工作,口吻酷似祖父。那些年,这样的事求之不得呢。局长爽快地让父亲进了县教育局。

一月后,祖父急匆匆地来到了父亲的办公室,他瘦小的身体暴发出了雷霆般的震怒:上补习班去!局长打圆场了:“教育局挺好的……”祖父指着局长的鼻尖:庸俗!鼠目寸光!一年之后,祖父做了校长,而教育局长有机会出任副县长了。在组织部人员面前,祖父重复了那六个字。教育局长功亏一篑,他的委屈和忿懑落在了父亲头上。

父亲是祖父的一块肿瘤,硬硬的,始终长在祖父的体内。祖父很少喝醉,但是,只要喝醉了,他都要来一次规定动作:跪在马桶前沿,对着马桶一口一个“对不起”。呕吐出来的“对不起”毁掉了这一对父子,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他们也说话,却不看对方的眼睛。

但醉后的祖父说得最多的却是一届又一届的高材生。祖父记得清清楚楚,涉及面极广,诸如名牌大学、国家机关、公司名称、荣誉机构,院士、教授、研究员、副省长、副县长、办公室主任、董事长。也有记不住的时候,他在记忆阻塞之前往往要做一次深呼吸,随后,一声长叹。这一声长叹比马桶的下水道还要深不可测。

祖父的癖好,往好处说,爱才;往坏处说,他眼里其实没有人,只有高智商。他酷爱高智商。一旦遇上,不管你是谁,他的血管就陡增激情,奔涌起宗教般的颠狂和牺牲精神,沉着,持久。“爷爷做了三十五年的教师,三十二年的班主任,九年零十个月的教导主任,六年零八个月的副校长,两年半的校长……”祖父对自己还算得意。

父亲退出去了,我打破沉默:“嗨,不就是爸爸那点事嘛……”

祖父说:“这事吧,我有责任。我呢,痛苦了好久。你爸退休那天,我就释怀了……”

我很意外一一他的眼神里不是释怀。

“……你说……你说我能得到多少个花圈呢?”祖父凄然地望着我。似乎鼓足了勇气。

这算什么事呢。

“当年荣校长182个。我数过两遍。”祖父十分凄凉地憋了半天,轻声却又清晰地说。

荣校长的职务是祖父接替的,“182”也成了祖父岁岁年年的梦。

“你想要多少个就有多少个!”我想让说话轻松一点,特地挑选了嘻哈的语气。

“不能做假,”语气刻板,严厉,中学教师特有,“不能做假!”

祖父赋闲多年了,他又不像荣校长在岗位上轰轰烈烈地倒下去的;再说了,这年头早就不是1982年了;再再说了,这是什么时候?大家都忙着过年呢。

我的祖父,我们县里最著名的物理老师兼中学校长,他死在了小年二十六。这一天特别特别地冷。

祖父曾为解寂寞,开了微博,我在上边发了讣告。微博长久寂寞。

我取出钱包,来到了花圈出租处,要来纸,笔,墨。我努力回忆祖父大醉的那些夜晚说出的那些名字职务单位,我不可能记得住,但意思无非是这样的一一 

剑桥大学东方语言学中心副主任  罗绍林遥寄哀思

斯坦福大学高能研究所研究员  茅开民遥寄哀思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储阳  遥寄哀思

一口气写了两个多小时,并不悲伤。事后我没有数,我不想知道具体数据。

世界就在这里了,我亲爱的祖父,你桃李满天下,一一这从来就不是一件虚拟的事。

父亲没有给祖父送花圈,只是亲笔书写了一幅挽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父亲一直站在遗体旁,却没有瞻仰祖父的遗容,一秒也没有。他紧抿双唇,头有些昂,目光扫视他手书的挽联,最终落在下联上。他没有泪,但是,毕竟上了岁数,有了水光,很亮,像洞穿。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在小说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也是故事的参与者,在祖父与父亲间充当二人情感的润滑剂。

B.教育局长因祖父是名人而为父亲安排工作,后又因未能如愿升官而迁怒于父亲,这说明他是一个公报私仇的无耻小人。

C.祖父临终前,他的种种表现让“我很意外”,按常理,祖父应在这时对我父亲致歉,但祖父却没有,这说明祖孙隔膜也很大。

D.本文叙述手法巧妙,倒叙的运用让父亲的故事自然插入,使文章前后呼应、浑然一体,颇似《祝福》中对祥林嫂故事的处理。

E.小说标题意蕴丰富,表面上是指“我”为祖父的葬礼虚拟送花圈的人名,实际上是表明祖父一生的功绩是真实存在的。

2.小说中祖父的儿子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3.文中写醉后的祖父说得最多的是一届又一届的高材生,这个情节有何作用?

4.祖父为什么对“能得到多少个花圈”特别在意?为什么他实际得到的花圈很少?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