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语录体,《资治通鉴》是编年体...

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语录体,《资治通鉴》是编年体,《战国策》是国别体,二十四史是纪传体。

B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次。因“伯”指老大,“仲”指老二,所以后代常用“伯仲”指兄弟或表示不相上下。

C“加冠”指男子二十岁,“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期颐之年”指八九十岁,“耄耋之年”指一百岁。

D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题在两根对称的柱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对联字数的多少无定规,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张贴时,面对欣赏者,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C项“‘期颐之年’指八九十岁,‘耄耋之年’指一百岁”说法错误,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耄耋:耄[mào],《盐铁论·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把上面几种说法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寿,大约是“七老八十”了。毛传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后人因称八九十岁的老人为“耄耋”。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岁。九十岁也可称耄耋之年。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自己的看法。                                             ,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①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他还主张读书是为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文人

③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

④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态度

⑤他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⑥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

A.④①②⑤⑥③                B.⑥③⑤②④①

C.④①⑥②⑤③                D.⑥③⑤④②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不容易译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具有相当高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

B.中国大量音乐暴发户不惜自掏腰包也要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献演,是因为金色大厅的权威性,足够蒙骗不知底细的中国人和音乐新秀。

C.《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教材,它对每一个人精神状况有关的字的解释,都是合乎情理的。

D.作家喜欢把相反的力量、个性加诸一人身上,让他面目不清、身份游移,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就是这样。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那荒唐的十年中间,说谎的艺术发展到了        的程度,谎言变成了真理,说真话倒犯了大罪。

②自三代以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         ,只有你一人而已。

③孔子弟子         者七十多人,其中谁是最贤能的呢?

A.登峰造极  登堂入室  千古独步         B.登堂入室  千古独步  登峰造极

C.登峰造极  千古独步  登堂入室         D.千古独步  登堂入室  登峰造极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通过《春望》中的“                       ”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2.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        

4.“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的诗句是:                        

5.真的猛士,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这首宋诗,完成题。

舟中二首(其一)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1.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