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陈寅恪进清华 岳南 关于清华园横空出世的“四大教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陈寅恪进清华

岳南

关于清华园横空出世的“四大教授”或“四大导师”①的称号最先由谁呼起,后来的研究者已难考证。据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回忆道:“上次刘寿民先生来还笑我说四大教授的名称,但是这个称呼不是我们自诌的,这实在是先生找元任时信上如此说,第一次见面也如此说,而校长曹云祥开会时也是如此称呼的,先生或忘了,或没听见过,其实正式的名称是四位导师,其余的都是讲师或助教……”“四大”的名称当是清华校内高层首先呼出,尔后逐渐为社会所接纳默认的。

不过,在“四大”之中,只有赵元任一人怀揣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证书,而王、梁、陈等三位,均无博士、硕士头衔,甚至连学士学位也未拿到。尽管头上没有金光闪闪的博士帽子,但三位学贯中西,思想、学问博大精深,堪称当之无愧的学术大师。陈寅恪放洋十六载,于哈佛、柏林等美国、欧洲名校转过一遍,终未能揣一博士文凭回来。

从《吴宓日记》中可以看到,陈寅恪到清华国学研究院出任导师,首先得益于时为筹备处主任的吴宓推荐。吴宓曾感慨道:“介绍陈来,费尽力气。” 其中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陈寅恪未得到一顶硕士或博士帽子。王国维与梁启超二人由于其本身的资历与在学术界光照日月的声名,另当别论。而与陈几乎同时就聘的导师赵元任和讲师李济皆为美国哈佛大学博士,且在国内学术界有了一定的名声,故曹云祥很快拍板定案,荐举者仿佛是异乎寻常地轻松。

既然如此,著作等身的梁任公又凭什么说自己所有的著述加起来不如陈氏寥寥数百字有价值呢?除了客套与自谦外,总要有一点凭证,否则曹云祥也不会轻易相信。梁启超说的这几百字到底是指什么呢?这便是陈寅恪于1923年在柏林求学期间,写给其妹的一封书信。信中云:

“……我今学藏文甚有兴趣,因藏文与中文,系同一系文字。如梵文之与希腊、拉丁及英、俄、德、法文等之同属一系。以此之故,音韵训诂上,大有发明。因藏文数千年已用梵音字母拼写,其变迁源流,较中文为明显。如以西洋语言科学之法,为中藏文比较之学,则成效当较乾嘉诸老,更上一层。然此非我所注意也。我所注意者有二:一历史(唐史西夏),西藏即吐蕃,藏文之关系不待言。一佛教,大乘经典,印度极少,新疆出土者亦零碎。及小乘律之类,与佛教史有关者多。中国所译,又颇难解。我偶取《金刚经》对勘一过,其注解自晋唐起至俞曲园止,其间数十百家,误解不知其数。我以为除印度西域外国人外,中国人则晋朝唐朝和尚能通梵文,当能得正确之解,其余多是望文生义,不足道也。……寄此函至北京,如北京有满蒙回藏文书,价廉者,请大哥五哥代我收购,久后恐益难得矣。”

很显然,这封书信除了要求购书外,更多是在谈论学术,所涉内容之深奥广博,若不专门研习此项学问者,难知其所言与所以言。这封书信被当时主持《学衡》杂志的吴宓得知,于这年8月的第二十期以《与妹书》为题刊载,梁启超就是通过《学衡》看到了这封信,并为陈氏之博学倾倒。加之王国维从旁助力,陈寅恪才以导师的资格踏进了风景秀丽的水木清华,开始了悠悠四十载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生涯。

据陈寅恪的侄子陈封雄说,抗日战争后期,已迁往成都的燕京大学请陈寅恪担任历史系教授,他获送六叔一家由重庆前往成都就职。到校后,叔侄二人谈起欧美教育来。封雄好奇又不解地问:“您在国外留学十几年,为什么没有得个博士学位?”陈答:“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后来,陈封雄半信半疑地向自己的姑夫俞大维提起此事,俞说:“他的想法是对的,所以是大学问家。我在哈佛得了博士学位,但我的学问不如他。”(节编)

注①:“四大导师”指的是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

相关链接:

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所以我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必须脱掉“俗谛之桎梏”,真理才能发挥,受“俗谛之桎梏”,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既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

——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

陈寅恪对佛经翻译、校勘、解释,以及对音韵学、蒙古源流、李唐氏族渊源、府兵制源流、中印文化交流等课题的研究,均有重要发现,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博学而有见识的史学家。1938年日本史学权威白鸟库吉研究中亚史遇到疑难问题,向德、奥知名学者求助,未能解决,柏林大学乃推荐寅恪。他向寅恪请教后,才得到满意解答。

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清华“四大导师”中只有赵元任有博士文凭,其他几位连学士都不是,但校长曹云祥虽然迟疑,还是敢于聘任,表现出他求贤若渴的品质。

B.《吴宓日记》透露出,李济是哈佛大学博士,但是没有被聘为“导师”,主要是因为他在学术界虽有一定的影响,但资历不如其他几位。

C.梁启超认为自己学问不如陈寅恪,是因为《学衡》上发表的《与妹书》,信中涉及佛经翻译、校勘、解释,音韵学,中印文化等,博大精深。

D.陈寅恪不求学历也是其脱离俗谛、有自由意志的另一种表现,他进清华得力于时任清华国学研究院筹备处主任吴宓,此时,吴宓开始主编《学衡》。

E.这篇传记引用杨步伟的谈话、吴宓日记、陈寅恪书信等,资料翔实,体现了真实性原则作者也通过夹叙夹议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态度。

2.根据传记内容,请概括出这些民国知识分子的几种精神特质。

3.文章围绕“陈寅恪进清华”展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从陈寅恪的身上,你觉得我们可以学习借鉴一些什么?请结合文章并联系现实进行探究。

 

1.CE。 2.(1)学业方面:追求学问,博学广识,不断进取;(2)为人方面:坦诚相待,谦虚胸怀,乐于助人;(3)性格方面:个性鲜明、人格独立、儒雅大度。 3.(1)围绕历史人物某个时间段的事情展开,可以通过对小事件的解剖折射大时代的气象,能收到以小写大的效果。(2)以此为中心聚合材料。所有材料围绕中心选择、组织,中心突出,内容紧凑;(3)便于深度开掘。由于中心明确,可以进一步从多角度、多层次聚合材料,展现出事件背后丰富的背景,挖掘材料蕴含的深层次内涵。 4.我们要学习这些品质(1)踏实诚恳,重视对学问的追求,重视真才实学的积累;(2)不要将外在的东西当作主要的,不为沽名钓誉,不为世俗名利学习;(3)要有自己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意志,敢于追求真理;(4)求学问要有大境界,既博学广识,又在某些领域精深耕耘。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热衷于学历,甚至假文凭,把学问当做装饰品,为自己获得名利;很多人做学问浅尝辄止,怕吃苦,对学问没有敬仰之心;很多人放弃独立思考,用学问服务于假丑恶的东西,丧失了知识分子的灵魂,这都是我们要摒弃的。 【解析】 1.A项说曹云祥求贤若渴不贴切。B项,不能从文中推出李济任讲师是资历影响的结论,而且,将出处说成《吴宓日记》错误;D项从文中不能看出吴宓任主任和开始主编《学衡》是同一年。吴宓主编《学衡》是1922年,担任主任是1925年。 2.题干问的是“根据传记内容,请概括出这些民国知识分子的几种精神特质。”,本题从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角度考查对传记的分析概括。答此题时,首先要仔细审题,紧扣“民国知识分子的几种精神特质”这一点;其次要找准相应的答题区间,关注小标题的暗示;最后要分条概括,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重点是精神特质。可从三个方面概括:(1)学业方面;(2)为人方面;(3)性格方面。 3.题干问的是“文章围绕“陈寅恪进清华”展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文章以“陈寅恪进清华”展开,以小见大,通过对小事件的解剖折射大时代的气象。所有材料以“陈寅恪进清华”为中心,中心突出,内容紧凑;由于中心明确,可以进一步从多角度、多层次聚合材料,引用杨步伟的谈话、吴宓日记、陈寅恪书信等,资料翔实,展现出事件背后丰富的背景,挖掘材料蕴含的深层次内涵。 4.题干问的是“从陈寅恪的身上,你觉得我们可以学习借鉴一些什么?请结合文章并联系现实进行探究。”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要做到:(1)概括出主要事件,从事件的表现中把握其形象。(2)注意细节描写。(3)关注传主所处的时代、社会和家庭背景。(4)注意传主和其他人的关系。通过以上方式,踏实诚恳,重视对学问的追求,重视真才实学的积累;不为沽名钓誉,不为世俗名利学习;(有自己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意志,敢于追求真理,求学问要有大境界,既博学广识,又在某些领域精深耕耘。实用类文本的阅读重在获取知识信息,“探究”是要探讨穷究的意思,具体探究时,一要提出的见解具体明确;二要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答题时要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对自己的观点作出分析论证,最好能结合所给的材料和社会现实展开,选择材料时结合关键句“陈寅恪的品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泰山之思

蔡家园

①关于泰山的来历,《述异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昔,盘古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闻俗说:盘古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也就是说,泰山乃是盘古氏头部化成,因而也就成为五岳之首。

②自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登上泰山封禅以后,到了清朝的乾隆皇帝,先后有72位君王登临泰山,祈求山神赐福,以保江山永固。汉武帝刘彻还留下一连串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历代的文人墨客对于泰山更是充满了景仰。李白的“凭崖揽八极,目尽长空闲”,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都是极言泰山之雄伟高大。

③在我的心中,泰山早已成为一个巍峨博大的文化符号,更是一个亘古而来的震撼。

④今年六月的一天,我登上了泰山。也许是一种因缘,在登山的过程中,漫天大雾笼罩不散,就像那化不开的思绪,一直缠绕着我。

⑤从红门到中天门一段,薄雾在风中婷婷袅袅,若轻纱缠绕于古松脖际,如轻烟出岫于山谷岩隙,为山色平添许多妖娆。更有鹧鸪唱和,湿风润面,真是无比清爽。过了中天门,雾气突然变得沉重了,简易雨披上的积水愈来愈多。目之所及,只有路边影影幢幢的古树,只有不远处岩岩叠叠的山石,只有石壁上遒劲古朴的石刻。至于远处的山峰,则全部迷失于苍茫的雾中,我只能对着游览图上的提示,来想象它们的风采了。泰山的雾太粘稠,仿佛要遮掩一切似的,压得人几乎抬不动睫毛。那险峻无比的十八盘,在我而言只是喘气更重、流汗更多而已。记得照片上的十八盘如蛇一般蜿蜒在峭壁上,在蓝天苍山下让人望之凛然。可是现在,无论是抬头仰视还是回首来路,我看到的最多也不过十来级台阶,丝毫感觉不到它的气势。原来,失去了烘托,巨人和矮子其实也没有分别。如障的浓雾掩盖了这一切,让我只能在想象中获得慰藉。上到天街,天空下起了小雨,雾更是浓得黏手,四五步开外就看不见人影了。摸到瞻鲁台边,睁大了眼睛,自然仍然什么也看不见。

⑥徜徉在天街上,看不见四周的景物,我的思绪却如雾一般弥散开来。

⑦数千年来,泰山已经不仅仅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地理学意义上的名山了。它更是成了中国文化精神的象征之一。从一路上的对联和石刻可见一斑:“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峨第一山”、“天下第一名山”、“五岳独宗”、“五岳独尊”。其实,泰山海拔不过1545来,在中国的名山大川中并不显高。它的风景确有独到之处。但也未必比得上“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但是,那种目空一切、惟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的气质却深深侵入了山中每一棵树和每一片岩石,让你无时无刻不感觉到几丝压抑、几缕轻狂。这种洋洋自夸,正暴露出一种锁闭心态。圣人说“登泰山而小天下”,与其说夸赞的是一种阔大胸怀,不如说它是坐井观天;俗话说“有眼不识泰山”,与其说推崇的是权威,不如说它流露的是一种卑怯意识。正如那浓雾封锁了眼睛,泰山文化中积淀的太多东西也锁闭了它的灵性与心智。泰山之所以最初赢得“群山之祖,五岳之宗”的尊崇,根本原因可以归结到古人求天地正中而居的地理观念;而其后人们对泰山的崇拜,则与民族的思维模式有着根本的联系。一座泰山,象征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也象征着一个民族的命运!

⑧站在无字碑前,我请人拍了一张照片。尽管迷雾重重,画面十分模糊,但我愿意留下一个纪念。泰山上有数以千计的名碑名刻,或记封禅盛况,或抒豪情壮志,或咏奇瑰风光,惟有此碑不着一字,却给人无穷遐思。无字其实就是有字,这些字是活的精灵,镌刻在历史前行的每一个瞬间。它是深沉的,也是博大的;它是开放的,更是无边的……

⑨站在雾中的泰山上,四顾茫然,我看不清来路,更找不到去路……

(本文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表达的理解分析最确的两项是(     

A.文章开始两段引用诗文、引述典故,交代泰山的厚重历史,为文章添上浓郁的文化色彩。

B.作者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等手法,正面描写泰山的雾不但从视觉上描摹,而且用听觉烘托。

C.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过渡作用,内容上由景物过渡到思绪,表达方式则由描写转入议论。

D.对于泰山被称作“五岳之宗”,作者既充分肯定了其雄伟高大,又批判了唯我独尊的保守意识。

E.文章思路开阔,想象丰富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在记叙、描写、议论之间能够自如转换。

2.文章第段突出了泰山雾的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雾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作者按照游踪安排全文,但在游赏前后情感有变化,请概括说明经历了哪几次变化。

4.泰山无数碑刻,作者却钟情于无字碑。作者分别赋予了它们什么内涵?你认同作者的情感态度吗?请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用芳香和光泽形容自己美好品质没有亏损的句子是“______,____”。

2.《短歌行》中用读书人的衣着来代指有学识的人,表达对人才的渴慕的句子是“__,___”。

3.《赤壁赋》中客吹奏的洞箫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能够让人感动。文中侧面形容其感染力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游褒禅山记》中,作者慨叹险峻而偏远的景观去的人很少,“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的地方不是有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词,完成后面题目

怨歌行

汉乐府民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作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①选自《相和歌·楚调曲》。②“新裂”,是说刚从织机上扯下来。③飙(biāo):急风。④捐:抛弃。⑤箧笥(qièsì):箱子。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2.本诗有人认为是写怨妇情怀的诗,有人认为是文人拟作的写自己情怀的诗。你认为本诗抒发的是哪种情怀?请结合诗句陈述两点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戊子中秋记游

[清]袁枚

佳节也,胜境也,四方之名流也,三者合,非偶然也。以不偶然之事而偶然得之乐也乐过而虑其忘则必假文字以存之古之人皆然。

乾隆戊子中秋,姑苏①唐眉岑挈其儿主随园,数烹饪之能,于烝②彘首也尤,且曰:“兹物难独噉③,就办治,顾安得客?”余曰:“姑置具,客来当有不速者。”已而泾邑翟进士云九至。亡何,真州尤贡父至。又顷之,南郊陈古渔至,日犹未昳④。眉岑曰:“予四人皆他乡,未揽金陵胜,盍小游乎?”三人者喜,纳屦起,趋趋以数,而不知眉岑之欲饥客以柔其口也。

从园南穿篱出,至小龙窝,双峰夹长溪,桃麻铺芬。一渔者来,道客登大仓山,见西南角烂银坌涌,曰:“此江也。”江中帆樯如月中桂影,不可辨。沿山而东至蛤蟆石,高壤穹然,金陵全局下浮。曰谢公墩⑤也。余久居金陵,屡见人指墩处,皆不若兹之旷且周。窃念墩不过土一抔耳,能使公有遗世之想,必此是耶。就使非是,而公九原有灵,亦必不舍此而之他也。从蛾眉岭登永庆寺亭,则日已落,苍烟四生,望随园楼台,如障轻容纱,参错掩映,又如取镜照影,自喜其美。方知不从其外观之,竟不知居其中者之若何乐也。

还园,月大明,羹定⑥酒良,彘首如泥,客皆而不能绝于口以醉。席间各分八题,以记属予。嘻!余过来五十三中秋矣,幼时不能记,长大后无可记。今以一彘首故,得与群贤披烟云,辨古迹,遂历历然若真可记者。然则人生百年,无岁不逢节,无境不逢人,而其间可记者几何也!余又以是执笔而悲也。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改

【注】 姑苏:今江苏苏州市。②烝:同“蒸”,一种烹调方法。③噉:同“啖”,吃。④昳dié:午后太阳偏斜,指午后。⑤谢公墩:山名,因晋代谢安而得名。⑥羹定:肉熟。

1.下列句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乾隆戊子中秋             戊子:天干地支纪年。下一年为“己丑”。

B.亡何,真州尤贡父至       亡何:没多久。“亡”通“无”。

C.金陵全局下浮             下浮:在下方浮动。

D.客皆而不能绝于口以醉   甘:甘美。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句是

A.以不偶然之事/而偶然得之乐也/乐过而虑其忘/则必假文字以存之/古之人皆然/

B.以不偶然之事/而偶然得之/乐也/乐过而虑/其忘则必假文字以存之/古之人皆然/

C.以不偶然之事/而偶然得之/乐也/乐过而虑其忘/则必假文字以存之/古之人皆然/

D.以不偶然之事/而偶然得之/乐也/乐过而虑/其忘则必假文字以存之古之人/皆然。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表达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议论开头,阐明了佳节、胜境、名流三者偶遇之难得,间接交代了此次游赏的时间、地点和同游人的身份,并点明作记缘由。

B.第二段记叙游赏的缘起。唐眉岑擅长蒸猪首,几位客人相继到来,佳节美食本已高兴,唐眉岑仍提议游赏金陵美景,又添雅兴。

C.第三段记叙游踪、描写景致。作者用月中桂影比喻江中模糊的帆影,用轻薄的面纱比喻山岚雾霭,用取镜自照的形象比拟随园。

D.第四段由事生感,乐极而悲。大家饮酒作诗,嘱袁枚作记,袁枚因为月圆之故而生悲欢离合的愁思,表达知音难觅的悲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兹物难独噉,就办治,顾安得客?

(2)而不知眉岑之欲饥客以柔其口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猎的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胡床”即现在的马扎,“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

1.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

A.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之后,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B.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

C.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

D.芝麻引入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有了新的含义,被广泛地应用为调味品。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今天我们翻开中国食谱,大多数人已经不易准确地辨认出哪种食物是地道的中国食物。

B.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中华饮食形成了米面为主食、蔬菜鱼肉为副食的饮食结构,具有鲜明的本土性。

C.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餐馆,只要是提供“中式餐饮”的,就离不开中国本土化的饮食要素。

D.“胡床”“貊盘”带来了很多便利,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风范,同样,中华饮食也彰显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个性。

B.中华饮食不断引进外来饮食元素,这一方面丰富了传统饮食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促进了自身的革新。

C.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并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紧密相关。

D.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从而被世界各国认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