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以“暖冬”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请以“暖冬”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暖冬 冬季,每天早晨起床时,我都要在暖烘烘的被窝里赖上几分钟,哪怕只赖一分钟也好,这使得我每天上学都面临着迟到的危险。家门口有几辆“摩的”,为赶时间,我每天都打“摩的”上学,时间久了,我与那些司机都混熟了。 长此以往,这也不是办法,“摩的”费对于我这样一个穷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开支,偶尔坐车尚可承担得起,若是天天这样,那岂不是要“破产”了? 于是我决定改掉打“摩的”的习惯! 那一天我起了个早,走路去学校。路过那摩的群时,几辆“摩的”迅速的开到我面前,用期待的眼光看着我,希望我还像往常一样,随意跨上一辆“摩的”。但我却只是微微一笑,绕过那群“摩的”走了过去。我没有看见他们的表情,但可以想象,那些司机们一定是一脸的茫然和困惑。 一连几天,“摩的”司机都不见我有坐车的意思,可每当我经过他们身旁时,总能听见他们不断按车喇叭的声音,像在说“喂!快来坐车吧!”,我却丝毫不理会,想,还不是看在钱的面子上,没钱你会这么热情吗? 可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每当我经过那片“摩的”聚集地,还是能听到“摩的”司机们不断向我按喇叭的召唤声。开始时,我装做没听见,可听着却似乎挺别扭和尴尬的。时间久了,我不坐“摩的”也成了习惯,但奇怪的是那些似乎是向我召唤的喇叭声,却从未间断过! 一天早晨,我稀里糊涂的又睡迟了,匆匆梳理一番就慌忙的冲出家门!惊喜的是我路过摩的停靠点时,一辆“摩的”仿佛是预先约好一般停在了我面前,我二话不说就跨上“摩的”,飞一般向着学校的方向驰去。到校后,我急于伸手付钱,可那“摩的”司机却和蔼的对我一笑,推了推我拿钱的手,亲切的说:“孩子,以后别再睡迟了!”——他的这一举动顿时使我愣了,我望着司机那饱经寒风吹蚀的脸,黑里微透着红色,胡须上还挂着晨雾凝结的露珠,憨厚而朴实,我……真想说点什么,但他既而就转身走了,“摩的”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薄雾中,我甚至连句谢谢也来不及说!我在原地站了许久。 那一天,我突然感悟了许多,许多…… 我被这真诚的举动打动了,更为那憨厚的笑脸所折服!人与人之间,难道非要有利益关系的存在,才给予交易之外那真诚的笑脸吗?——我所想的太肤浅,太可笑了!原来那些司机一直对我鸣喇叭,对我微笑,只是对我表示他们的友好,像见了熟人打招呼一般,如此简单而具有人情味!而我,却误解了。 以后每当我路过那片“摩的”聚集地,我就会主动的朝那边的司机望望,对他们友好的微笑,他们也一如既往很友善的对我微笑,这感觉真惬意,我们大家成了真正的好朋友! 冬天依旧寒冷,而我的心,却像是被茸茸的棉花覆盖的蓝天一样,暖洋洋的!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命题作文,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1.观点型命题作文 。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今年花胜去年红》《人生处处是考场》。2.论题型命题作文,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割,如北京卷的《说“安”》《谈意气》。 3.寓意型命题作文,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门》《路》《必须跨过这道坎》。4.关系型命题作文,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人与路》《我与故事》。本次作文的题目是“暖冬”,重点在“暖”,“暖”既指环境之温暖,也指人心、人情之温暖,显而易见,本次的作文应是体现人情人性社会的温暖;“冬”说明故事应是发生在冬天。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命题类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如下,(一)增加词语法,有一些命题作文题比较宽泛,有时让人摸不着边际,可以采用“增加词语法”。具体步骤:第一步,明确已给题目含义(内涵和外延),第二步,在题目的或前或后或中间加上词语,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明确范围的目的,第三步,根据所添加的词语确定写作的中心(主旨、主题、中心论点),确立观点时,可以用判断句或者条件句来表达自己的爱憎情感,确定自己肯定什么,否定什么。(二)抓关键词法,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具体步骤:第一步,确定词语结构,明确写作范围和对象,辨清写作重点。1.在偏正短语的题目中,中心词往往就是写作的对象,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往往体现了题目的特殊要求,它也往往就是题眼。2.在动宾短语的题目中,宾语一般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而动词一般是写作的重点所在,它也往往就是题眼。3.在主谓短语的题目中,谓语部分常常是写作的重点,它也往往就是题眼。比如本题中的“暖”,应是写作的重点。 第二步,找到可以拓展联想的词语,运用联想和想象确定自己熟悉的主题。(三)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法(即化具体为抽象,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 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抽象概括;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找到抓手;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文后题。

叶宗盛

章毅

宗盛搞小说,出身书香门第。其祖父为清末最后一茬翰林,只是做了三两年,大清便倒台了,这位遗老偏又随了张勋的“辫子军”光复朝廷,直至无望,才迁回小城。祖父便日日拖了花白辫子,去大户人家纵论诗文,写写对子,也不过是为了换得一碗米酒。

好在遗老留下一堆古籍,宗盛受益匪浅。宗盛熟读经史子集,一部《资治通鉴》,口若悬河,讲到现在,回回有新花招,从不重样。

宗盛的小说,便也来得厚重。

宗盛的妻子教书,人极好,讲一口好听的嘉兴话。宗盛写小说时,埋头不出,妻子便餐餐裹了粽子。粽子里有核桃、乌枣、腊肉、蛋黄。小巧好看,且又耐吃。

宗盛好论时事,又是政协常委。每次开会,总是借古鉴今,就如何发展本县经济,发表宏观大论,常常一矢中的。但提案上去,往往只是被签上“此提案极有价值,请某某部门研处”,便没了下文。宗盛却不气馁,照提不误。

眼下文人的日子多过得艰难,宗盛也不例外。两个儿子均已大了,一家四口,仍挤在一间斗室。妻子常说自己裹得一手正宗的嘉兴粽子,应该到街上摆个摊儿试试。宗盛倒不清高,他说:“为商不耻,只要不奸。”却反对妻子卖粽子。宗盛一腔雄才大略,做生意也是如此。

果然有文学圈里的人来找宗盛,商议合伙做生意的事,这生意往往大得令人瞠目结舌,且往往唾手可得。宗盛便很激动,时常与来人商议至深夜,却从没有做成的时节。

时间久了,妻子不见有钱进来,且往往要打扫满地烟蒂,不免有了些怨言。机会终于来了。

乡下某山发现银铜矿,省地质部门来测定,品位极高,只是蕴藏量不大,不值得大工程队开采。有文学青年兴冲冲地找来,手持着省里的测定文书,说已与村里讲定,承包此山,每吨矿石只需交给村里十八元,运到外地却可卖出高价。

宗盛立时激动不已,翻开县志,果有记载,说民国十六年,有南洋巨商准备投资采矿,奈何运输机械的船只在海上遭海盗劫掠,只得作罢。宗盛再细读测定文书,记载的数据与来人所说无二。有史可查,又有现代科学鉴定结果为据,还能有假?宗盛便七拼八凑借来三万元,与来人合股开矿。

没料想,几个月过去,第一车矿石出来,运到矿厂,一测,却品位极低,以十八元一吨卖给矿厂,人家也不愿收。连运几个矿厂,皆是如此。

宗盛忽然觉得自己像这矿石。

背了三万元债,宗盛无心再写小说。

妻子却仍是极好,也不多言。

这时,县城的小吃兴起粽子热,一色儿挂着黄色小旗,上书“正宗嘉兴五芳斋粽子”。一元钱一只,生意极是红火。

妻子对宗盛说:“我们去卖粽子,好哦?”言语极轻.犹犹豫豫地望着宗盛。

宗盛却极爽快,说:“行!”

又说:“古时有卖药老人,卖的药货真价实,几十年‘言无二价’,生意却始终红火。《镜花缘》里又有一君子国,君子国里,卖的人总是嫌自己的东西不好,卖的价钱又高,请买方担待:买的人总是说卖的东西太好,卖的价钱又低,实在无法承受。我们虽不是君子国,但一要货真,二要言无二价。”

妻子也极看重品行,说:“这个自然。”

妻子裹粽子时,宗盛便在一旁督工,核桃、乌枣、腊肉、蛋黄一样不少,工艺也只只讲究,裹得严严实实,不松不垮。

宗盛便放心了。每到夜晚,便在街上摆一竹椅,置一煤炉,炉上安一钢精锅,一锅粽子热气腾腾。粽子九毛一只,一晚上能卖几百只,生意极为红火。

一星期下来,宗盛和妻子一结账,却发觉每只粽子要亏一毛钱。

妻子说:“要加价,一只一块一,好货不怕贵。”宗盛却说:“言无二价,我不卖!”

妻子又说:“价不变,那料要减几成。”宗盛更是不肯:“这样岂不欺了后买的客?我不卖!”

妻子恼了,说:“你以为君子国里做得成买卖?”宗盛坚持不卖。

后来,倒是合伙开矿山的文学青年和宗盛妻子一道,将粽子生意又做了起来。他们租了个店面,料不但减了,价格也不再是言无二价,一年里都有了四个价,都是往高里涨,生意却依然红火。

初始,宗盛也时时去店里走走,忍不住要看看原料,说说言无二价和君子国的买卖,妻子和文学青年自是不理。一年下来,非但将债还了,还略有结余。

宗盛不再去店里了,又写起了小说。写作时,妻子仍然餐餐另做了粽子给他端来,核桃、乌枣、腊肉、蛋黄,依旧一样不少,宗盛吃起来,却总觉得少了些许风味。

不知怎的,宗盛的小说竟难发起来。写时,眼前总拂不去那位翰林先祖,拖了辫子纵论诗文,以换一碗米酒。

(选自2015年第1期《短篇小说》,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叶宗盛的形象特点。

2.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l)宗盛忽然觉得自己像这矿石。

(2)妻子对宗盛说:“我们去卖粽子,好哦?”言语极轻,犹犹豫豫地望着宗盛。

3.小说倒数第二段,叶宗盛吃着妻子做的与先前完全一样的粽子,为什么会“总觉得少了些许风味”?

4.小说结尾意味深长,含义丰富,可以引发读者的多种理解。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查看答案

默写名篇名句。

(1)人间入梦,           。(《念奴娇·赤壁怀古》)

(2)想当年:金戈铁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阿房宫赋》)

(4)舞幽壑之潜蛟,              

(5)                ,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7)师者,                                       。(《师说》)

(8)                    ,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9)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题。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释】蒋捷,生当宋、元易代之际,年轻时曾贵为一介公子,南宋咸淳十年(1274)中的进士,可叹尚未一展宏图,岌岌可危的南宋王朝便告覆亡。一心想效力宋王朝重整山河的蒋捷,抑郁寡欢,退隐江湖之间,栖息于太湖中竹山岛,恪守气节,终不出仕,过着飘零凄苦的生活。

1.“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2.请简要概括作者少年、壮年、晚年听雨的不同的心情。

3.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书左仲甫事

张惠言

霍丘知县阳湖左君,治霍丘既一载,其冬有年。父老数十人,来自下乡,盛米于筐,有稻有稉,豚蹄鸭鸡,伛偻提携,于县门。君呼之入,曰:“父老良苦,曷为来哉?”顿首曰:“边界之乡,尤扰益偷。自耶(同“爷”)之至,吾民无事,得耕种吾田。吾田幸,有此新谷,皆耶之赐,以为耶尝。”君曰:“天降吾民丰年,乐与父老食之;且彼家畜,胡以来?”则又顿首曰:“往耶未来,吾民之猪鸡鹅鸭,率用供吏,余者盗又取之。今视吾圈栅,数吾所育,终岁不一失,是耶为吾民也,是耶物非民物也。”君笑受之,劳以酒食。皆欢舞而去,曰:“本以奉耶,反为耶费焉。”士民相与谋曰:“吾耶无所取于民,而禄不足以自给,其谓百姓何?请分乡为四,各月入米若薪。”众曰:“善。”则请于君,君笑曰:“百姓所以厚我,以我不妄取也,我资米若(或者)薪于百姓,后之人必尔乎索之,是我妄取无穷期也。”不可。亳州之民,有诉于府者曰:“亳旧寡盗,今而多,其来自霍丘。霍丘左耶不容盗,以祸亳,愿左耶兼治之。”嘉庆四年十二月,霍丘有吴生在京师,余说如此。

余同年友仁和汤吉士金钊告余曰:“往岁北来,道凤、颍间,往往询其民人繇俗。有刑狱不当、赋役无节者,民曰:‘非霍丘左耶来,谁与辨之?’有风俗乖忤、水旱冤抑者,又曰:‘非霍丘左耶来,吾属不安乐矣。’曰:‘霍丘左耶能为河南省治狱。’吾不识左君何如人也。”余曰:“吾友左君二十余年,其为人守规矩,质重不可徙,非有超绝不可及之才,特以其忠诚之心,推所学于古者而施之,治效遂如此。今之为治者,辄曰儒者迂阔,患才不任事。以吾观左君,迂阔人也,如其才,如其才!”

左君名辅,字仲甫,以进士分发安徽为知县。初为南陵,调霍丘。嘉庆三年,征南陵钱粮不如期,落职。入见,仍用知县。未补,又坐征霍丘钱粮不如期,落职。巡抚为请,天子知其名,特许补合肥县云。吴生,名书常,亦笃实君子人也。

(选自《茗柯文三编》,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田幸               谷物成熟

B.伛偻提携,于县门     至、到

C.是耶为吾民         牲畜

D.征南陵钱粮不如期     坐:因犯……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君笑受之             后人哀之不鉴之

B.是我妄取无穷期也     师道不传也久矣

C.月入米若薪         举匏尊相属

D.余说如此             为国者无使积威之所劫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文中,百姓称呼左仲甫为“耶”,“耶”是主人得意思,这称呼表达了人民对他的爱戴之情;作者称其为“君”,流露了作者对左君的尊重。

B.左仲甫善政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南陵、霍丘一带,亳州的百姓也希望他来治理,而且在凤阳、颍川一带能感受到这样的影响。

C.左仲甫治理霍丘,受到百姓的欢迎。在获得丰收以后,大家带着食物来感谢左仲甫,他也欣然接受了大家馈赠的食物。

D.本文作者在对左仲甫赞不绝口的同时,流露了“以儒者治天下”的政治心声。

4.左仲甫为人所“厚”,主要有哪三点原因?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每点不超过四个字)

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百姓所以厚我,以我不妄取也,我资米若薪于百姓,后之人必尔乎索之。

非有超绝不可及之才,特以其忠诚之心,推所学于古者而施之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简要概括《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四点主要原因。(每点不超过5个字)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这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情、勤俭坚忍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很多观众是流着泪看完《舌尖上的中国》的,一位来自农村的观众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哭,可能在里面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找到了家的感觉。”《舌尖上的中国》所表达的内容都是人们身边实实在在的、触手可及的东西,这在观众的内心就形成了一个定位,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片子中,不同地域的老百姓用他们祖传的方式诠释着中华民族的美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每一种食物的制作都有它秉承的传统制作方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