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伴随技术化世界物质主义的兴起,艺术的地位也日益受到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伴随技术化世界物质主义的兴起,艺术的地位也日益受到人们的轻视或忽略。艺术在金钱、博物馆和市场的统治下,日益沦落为一种博物馆式的艺术——只是作为谈论和保存的对象面对我们。艺术场成为彻底的名利场!这是何等的虚无——空虚、萎缩、缺乏创造性和生命力!而虚无恰恰是世界去魅的必然结局。

去魅是指那些充满迷幻力的思想和实践从世上的消失。它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宗教-形而上学世界观的瓦解和世界的合理化过程。马克斯·韦伯认为,现代化的过程是传统宗教-形而上学的世界观不断分化为科学、道德和文化各自独立领域的过程。这种分化既具有解放的意义——使文化艺术从宗教、道德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也具有灾难性的意义——在世俗化的理性面前,文化艺术失去了终极意义的依托,不得不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和依据。这不仅意味着艺术的非神圣化——艺术表现领域的世俗化、艺术家光环的失落和艺术重要性的降低,而且意味着艺术认同的危机——艺术仅仅是人们保存和收藏的对象,一种商品。 

  正是世界的去魅引发了艺术的去魅——艺术的非神圣化和艺术的对象化。前者使艺术的表现失去了方向和意义,后者使艺术进入了美学的视界,成为人们反思的对象。这正是黑格尔最先所感所思,又被海德格尔一再阐释的东西。 

  黑格尔认为,认识和表现神圣性,曾是艺术、宗教和哲学享有同样崇高地位的原因。作为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伟大象征,艺术是表现人类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在现代的弃神运动中,艺术失去了它曾拥有的作用和地位。与此类似,海德格尔认为,艺术进入美学的视界乃是现代的根本现象之一。它证明了美学思维与现代技术本质一样,乃是诸神隐匿和对象化思维的产物。在此意义上,正是审美体验的对象化,使艺术失去了内在的生命力。 

  现代技术对人的统治和异化,带来了巨大的空虚。于是,开始对宗教和意识形态统治的怀疑使现代人把目光转向了文化艺术,试图在世俗化的世界中使艺术承担世俗的救赎”(韦伯)功能——把人们从合理化的压力和刻板的日常生活状态下解脱出来。然而,这似乎是一种无法完成的乌托邦想象。一方面,世界的去魅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化艺术的去魅,使后者失去了合法性的根据;另一方面,现代艺术缺乏宗教曾经拥有的功能。伊格尔顿在《理论之后》一书中强调:宗教的力量在于它能够通过一整套的仪式和体制,把艺术、政治、伦理、哲学、历史、神话等不同价值领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赋予这种庞大的宇宙秩序以生命和意义。但现代艺术和日常生活、文化价值和平凡事实之间缺乏致命的联系,这就使文化艺术失去了影响社会秩序和日常生活的能力,并一直处于危机之中。 

                                                 (选编自周计武《艺术的终结:一种现代性危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技术化世界物质主义兴起后,人们就逐渐轻视甚至是忽略了艺术的地位,艺术沦为供人保存和收藏的一种商品。

B.世界的去魅,包括宗教-形而上学世界观的瓦解过程和世界的合理化过程,这两个过程是相互联系的。

C.现代的弃神运动中,艺术失去了曾拥有的表现人类思想和情感的作用和作为时代与民族精神的伟大象征的地位。

D.现代技术对人的统治和异化,带来了巨大的空虚,于是现代人希望艺术承担世俗的救赎这一功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世界去魅,所以艺术场成为彻底的名利场,变得空虚、萎缩、缺乏创造性和生命力。

B.艺术的表现失去了方向和意义,艺术进入了美学的视界,分别是因为艺术的非神圣化和艺术的对象化。    

C.审美体验的对象化,导致艺术失去了内在的生命力,可见美学思维是诸神隐匿和对象化思维的产物。

D.因为和日常生活、文化价值和平凡事实之间缺乏致命的联系,现代艺术失去了宗教曾经拥有的功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伴随技术化世界物质主义的兴起,很多著名画家的名画被私人买家收藏,艺术逐渐沦落为一种博物馆式的艺术。

B.当今世界,充满迷幻力思想的作品的减少乃至消失,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艺术的去魅乃至世界的去魅的影响。

C.现代技术对人的统治和异化,使得艺术很难消解现代社会人们承受的压力和日常生活的紧张状态。

D.现在的科幻和灾难电影,就是充满迷幻力的思想的作品,但由于受去魅化影响,影响力越来越低。

 

1.C 2.C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C(“艺术失去了曾拥有的表现人类思想和情感的作用和作为时代和民族精神的伟大象征的地位”有误,原文是“艺术是表现人类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在现代的“弃神”运动中,艺术失去了它曾拥有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失去的是“重要”作用。) 2. 试题分析: C(“可见”是强加因果。原文是“它证明了美学思维与现代技术本质一样,乃是诸神隐匿和对象化思维的产物。在此意义上,正是审美体验的对象化,使艺术失去了内在的生命力”。) 3. 试题分析:D(错误有二,一是“就是充满迷幻力的思想的作品”判断错误,二是“影响力越来越低”文中并无根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

放学路上,精彩无限。离开常待的教室,见到校外的一番天地,我们的心情总是荡漾澎湃:有小草,有蓝天,有车水马龙,也有各行各业的千姿百态,眼见大千世界,耳听世俗陈音,有渐行渐远的记忆,有眺望前方的坚毅,放心路上,值得留意。

请以“放学路上”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如下:

体不限②不得抄袭套作③字数不少于800字④卷面整洁,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最连贯的一组是  )

为了达到一种万众跟随奥运火种的神圣感,国际奥委会对火种和火炬接力的要求十分严格。

国际奥委会相信这种纯净的火种能够代表奥运会所倡导的和平、友谊、团结和进步。

如果火炬熄灭,也只能用火种灯里的火种点燃。

而在火炬接力过程中,只能有一个传递队伍,一条路线。

火种必须是在奥林匹亚山脚下用凸透镜采集的太阳光。

A.②①④⑤③     B.②①⑤④③     C.①⑤③②④     D.①⑤④③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艾滋病不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致人过早损命夭折,而且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耗去高额的医疗费用,延缓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B.建设部要求,各地要重视风景名胜资保护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风景名胜资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C.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式启动以后,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积极响应,仅北京地区三天内报名人数就突破4万。

D.商场保安员的职责是保护商场的货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不是执法机构,擅自打人行为属于执行公务过程中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正因为朱光潜先生对西方美学和传统美学的研究有着很深的造诣,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艺术价值的学术著作《谈美书简》。

B.既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绿色旅游”这种注重修正行为习惯的休闲方式,又怎能等闲视之

C.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

D.人有时候很多无奈徜徉的心情都是自作自受,给自己一点空间,给未来一点期待,生活才会更加自由洒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左传》

1.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晋,何之有         厌:满足

B.焉用亡郑以           陪:增加

C.又欲肆其西           封地  

D.秦以利晋           阙:侵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焉用亡郑陪邻            不敢兴兵拒大王    (《荆轲刺秦王》)

B. 是寡人过也             ②臣壮也,犹不如人

C. 亡郑而有益于君         ②仿佛有光            (《桃花源记》)

D. 还也                    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佚之狐说“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B.大兵压境,国家危在旦夕,佚之狐向郑伯举荐烛之武,经过郑伯的一番劝说,烛之武最终答应去见秦君。

C.烛之武见到秦君后,先坦言知亡,然后指出灭郑国只对晋国有利而对秦无益,并挑拨离间秦晋关系,最终让秦退兵并留下军队守卫郑国。

 D.文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表现了烛之武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的形象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