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好声音”是众多音乐人展现才华的舞台,更是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为中国电视音乐节目树立了新标杆。
B.201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分为“世界机器人论坛”“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世界青少年机器人邀请赛”三部分组成。
C.凭借对中药“青蒿素”抗疟作用的研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使得中医药研究再度成为海内外人士热点议题。
D.由于北京市朝阳区房屋权属登记中心工作人员“脱岗追星”,并公开明星个人隐私,被处以行政警告,这体现了公民法治意识的淡薄。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些父母当着孩子的面,排队时插队,公交车上抢座位,他们对这些行为,丝毫不顾及对孩子的影响。
②有人说宫廷戏用不正确的价值观影响着青少年,其创作者,说宫廷戏宣扬的是“强者生存”的竞争理念。
③大家都以为这次恶意诽谤事件会对她造成沉重打击,而她却表现出一种的豁然,着实让人佩服。
A.不以为意不以为然满不在乎B.不以为然不以为意满不在乎
C.不以为然满不在乎不以为意D.不以为意满不在乎不以为然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些事物的光焰,是我们后来才赋予的。譬如,竹子。这是和古人的生活最贴近的植物之一,它一开始就被笼罩在实用主义之中:,,。,,,无不焕发出理性的光辉及人格化的精神。
①它的挺秀、它的中虚、它的苍翠、它的耐寒
②弓箭、乐器、盛皿、舟筏、篱笆等的制造离不开它
③经由魏晋文人诗赋吟咏,竹子从实用主义的苑囿中超拔而出
④汉高祖似乎还用它做过帽子
⑤竹子以它实用的方式进入我们的眼界
⑥后来才是关于竹子的美学故事
A.⑤⑥②④③①B.②④⑤⑥③①C.⑤②④⑥①③D.②④①③⑤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两岸关系能否实现和平健康的发展,关键之处在于双方确立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
B.对一个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博览会来说,展会上展出的产品往往是下一个消费市场的风向标,代表无限商机。
C.中国将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D.昂山索季对中国人一点也不陌生,这位颇具个人魅力的女子喜欢用玫瑰花头饰,柔美的外表下是一颗坚韧的心。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板着脸,地走到前面,啪的一声关上了电视,嘴里不忘咕噜了一句“吵死人了,有啥看头”,说完转身走了。
②大会按时召开了,主席台上不知啥时候冒出十几个“专家”来,一个个,倒也把台下的人唬住了,会场顿时没有了声音。
③六个月的实习刚一结束,小王便来到科长办公室,地拿出一大堆鉴定材料,小心翼翼递上去,请实习单位的领导签字盖章。
A.道貌岸然郑重其事一本正经B.一本正经郑重其事道貌岸然
C.道貌岸然一本正经郑重其事D.一本正经道貌岸然郑重其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朱棣文的平凡与伟大
杨滢
2008年1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学奖获得者朱棣文被正式提名为能源部长。
这位黑人总统为什么会提名华人朱棣文做能源部部长?作为奥巴马内阁中备受关注的华裔高官,朱棣文有着怎样耐人寻味的经历呢?
朱棣文出生在美国一个传统的华人家庭,他的祖籍在江苏太仓。父亲朱汝瑾是清华大学的高才生,获得博士学位后定居美国。朱棣文是家中的老二,他的哥哥朱筑文为麻省理丁学院博士,现在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弟弟朱钦文是哈佛大学博士。这个家族至少有12位博士或教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博士之家”。
有人戏问:他父母是用什么样的食物喂养出了你们这些天才呢?”
为了给朱棣文兄弟三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他的父母于上世纪50年代举家迁到纽约,定居在长岛的花园市。为了照顾好三兄弟,母亲还放弃了工作。
朱棣文的父母很注意锻炼兄弟三人的动手能力,他的父母要求他们一定要做家务,母亲弄好饺子馅,兄弟三人就一人负责将馅放进去,另外两人负责包起来。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后来朱棣文还因此养成了爱做饭的习惯,也成了一个会做中国菜、法国菜、意大利菜的专家,最擅长包饺子。少年朱棣文考试成绩平平,动手能力却超乎常人。上幼儿园时,他喜欢玩积木、组装塑料飞机或军舰模型。上小学时,他整天鼓捣一些用途不明的东西,房间里堆满了金属支架、细小的螺帽和螺钉。他还从午餐费中省出一笔钱来买材料,跟一位同学用自制火箭做实验。
中学时代,朱棣文最喜欢几何、物理和微积分等课程。更重要的是,他有幸遇到了一位才华横溢的物理启蒙老师:托马斯·米纳。米纳老师授课明晰准确,还鼓励学生做一些看似想入非非的实验。
多年之后,朱棣文深有感触地回忆说:“好的教育应该是让你自由寻找那些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把人脑当成一个容器,往里填东西;好的教育还在于让人批判性地思考,敢于质疑前人。”兴趣、坚持和开放的头脑,是朱棣文成功的秘诀。
进入大学,朱棣文的求知欲爆发,“费曼让物理看起来如此美丽,他对物理的爱贯穿在书上的每一页。如果不是他的演讲,我肯定会放弃物理。”
他特立独行,不为备考和学分疲于奔命,经常找教授们聊天。尤其是他敬仰的诺贝尔奖得主,漫无边际无所不谈,不仅开阔了视野,也学会了站在高处思考问题。导师尤金·科明斯教授是世界著名的实验物理大师,朱棣文毛遂自荐当他的助手。科明斯教授破例接纳了他,认为他是自己教过的最聪明的学生之一。
毕业后,朱棣文加盟贝尔实验室,一干就是9年。在同事们眼里,他精力过人,是个十足的工作狂。他每周至少工作70小时以上,实验室的灯光经常彻夜不熄。他很少休节假日,碰到实验攻坚阶段,甚至连床都搬进实验室。他有时脑海里盘旋着的都是课题和实验,劳神苦思,甚至“走火入魔”。一次,太太让他给儿子洗澡,他一边洗,一边思考问题,毛巾不停地在孩子身上擦来擦去,没完没了。直到太太生气地提醒,他才回过神来。
1990年,朱棣文出任斯坦福大学物理系主任,成为量子光学界的世界权威。他精湛的实验技巧,被同行誉为“一种技术上的杂技表演”。一般人觉得科学实验枯燥单调,他却乐在其中:“在实验室里工作是人生一大享受!”
生活中,朱棣文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2006年他到北京大学讲课,北京大学派了一名工作人员去机场接他,可等了半天,乘客都走得差不多了,也没接到朱棣文。其实朱棣文就站他身边,当时他穿着T恤衫、浅色裤子、旅游鞋,背着双肩包,拉着个小箱子,而没见过朱棣文的工作人员则以为这样一位著名的教授,排场一定很大,居然把身边的朱棣文当成了一名普通游客。
朱棣文也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他的秘书是中国人,一次从国内带来一块年糕,朱棣文吃了几口后要外出,就把年糕扣在碗里。几天后回来,朱棣文打开碗,闻了闻,发现没变味,把剩下的年糕又吃了。尽管生活上很节俭,但他在捐助上却从不吝惜,常常大笔捐钱。
朱棣文虽然在美国长大,但从小接受的是中国的传统教育。从小父母就告诉他们兄弟三人:你们是中国人,你们的家乡在苏州的太仓,很多亲人都在那边。朱棣文回大陆很多次,但因时间仓促,回太仓只有两次,其中一次是为了祭祖,祭祖时也都按照中国的规矩。朱棣文说,我是在美国出生长大,当然我是美国人,但是在血缘上我是中国人,所以有若干基本价值观,我是中国的。按照科学术语的说法,我身上百分之百的基因是中国的。
朱棣文的成功再次印证了曾经鼓励了成千上万中国年轻人的那句话,在科学这一领域,中国人和西方人有着同等的创造力。
(选自《中华儿女》,有删节)
相关链接
朱棣文,1948年2月28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美国第12任能源部部长、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2015年11月14日朱棣文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大梅沙论坛中为中国创新型人才建言:我希望中国的领导人能够更多的思考我们的高等教育,尤其是我们的博士生教育如何能够更进一步的改革,我们的学生要学会如何质疑他们的老师,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选自“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朱棣文出身在学术世家,自幼成绩优异,中学对物理特别感兴趣,得到了托玛斯·米纳良好的物理启蒙,让他能自由寻找有意义的事情。
B.朱棣文受费曼的影响,狂热地爱上了物理。尤金·科明斯教授认为朱棣文是自己教过的最聪明的学生之一,所以选中他成为自己的助手。
C.在实验室里工作是朱棣文人生一大享受,9年来,实验室的灯光经常彻夜不熄。由此也具备了精湛的实验技巧,得到了同行的肯定与赞誉。
D.朱棣文虽是美国国籍,但一直接受着中国传统教育,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衣着俭朴,生活节俭,也不乏大爱之心。
E.从表面看《朱棣文的平凡与伟大》前面几节讲的是他的伟大,后面几节讲的是他的平凡,其实在那些平凡的事例中也蕴含着一种伟大。
2.朱棣文的平凡表现在哪些方面,他的伟大又表现在哪些方面?
3.“兴趣、坚持和开放的头脑,是朱棣文成功的秘诀”,请联系全文从这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