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1.“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 “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2.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是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解析】 1.本题是炼字型练习,回答这样的练习要注意答题思路。首先要明确考查的字的含义,之后联系原诗赏析,最后指出该字使用的效果。“玉阶空伫立”,“空”字是“白白的”意思。抒情主人公站在台阶上,在暮色苍茫中白白地站立着,看着归鸟回巢,而自己要等的人却不能回来。一个“空”字,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内心的哀愁。 2.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这首词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可以理解为“游子思归乡”,也可以理解为“思妇思归人”。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就其中一方面进行解读。分析上阕内容,“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表达的是“人”在暮色苍茫中触发愁情;“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写由归鸟触发的思归之意;“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写回归的路途遥远,更增加愁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节选自 庄子《逍遥游》)满分5 manfen5.com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气,负青天    绝:穿越         B.此小大之       辩:“辨”,区别。

C.众人          匹:比           D.此亦飞之      至:到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翼若垂天                    审容膝易安

B游无穷者                      微贱

C彼其世,未数数然也            州司临门,急星火

D.且举世誉之不加劝              门虽设常关

3.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目的是论证“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一论点。

B.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并不因此奋勉,这表明他成功后有懈怠。

C.列子对世俗的荣誉并没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脱俗,树立至德。

D.逍遥游是摆脱现实生活中各桎梏之后的精神上达到的绝对自由。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译文:                                                                                  

②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译文:                                                                                  

臣欲奉诏奔驰 ,则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 ,则告诉不许。

译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文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做诗文的人都倚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它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广非我们意料所及,沿着习惯的去做,总比新创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唯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1.对文中划横线部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例说明人们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习惯于走熟路。

B.举例说明人们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应该寻求典故。

C.举例说明人们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易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

D.举例说明人们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易生流弊。

2.对选文中“套板反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套板反应”是指一件事发生时你立即联想到一些头脑中已有的套语滥调。

B.就作者说,“套板反应”是创作动机的仇敌。

C.“套板反应”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研究的主要内容。

D.就读者说,“套板反应”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习惯的力量十分深广,沿着习惯去做,就可以轻松地创作出新的文艺作品。

B.韩愈说自己做古文“唯陈言之务去”,这是他自己多次失败后得出的教训。

C.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出现“套板反应”,就难以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

D.报纸杂志和尺牍宣言中的文章,都是“套板反应”的作品。

 

查看答案

将下列语句组成一段连贯的文字,恰当的一项是         

①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②你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产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     ③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④例子举不胜举,道理也说不完。    ⑤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

A.④③①②⑤       B.④③⑤②①        C.③⑤④②①         D.③⑤④①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政府应寸步不让,锱铢必较

B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咬文嚼字 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C.王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

D他生在贫苦里,长在穷困中,生活的艰辛使他穷且益坚,发奋改变这穷苦的现状。成功后的他也深悟了一个道理,贫穷是一笔财富,它可给予你无穷的力量。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

B.如果我们计算能看得见的恒星并把它们的质量相加,我们得到的,大约不到临界值的百分之一左右。

C.不但“木”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D.个别的建筑物,一般分为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