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包身工》选段,完成小题。
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拆铺啦!起来!”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
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生物中间,已经很迟钝了。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
那男人虎虎地在起得慢一点的“猪猡”身上踢了几脚,回转身来站在不满二尺阔的楼梯上面,向着楼上的另一群生物呼喊:
“揍你的!再不起来?懒虫!等太阳上山吗?”
蓬头、赤脚,一边扣着钮扣,几个睡眼惺松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自来水龙头边挤满了人,用手捧些水来浇在脸上。“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做了她的名字。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一段中的“才”与后面的“已经”呼应,天还没亮包身工们就得起床,说明她们很辛苦。
B.“蠕动”一词既写了包身工们开始起床的动作,又有比拟的意味,体现她们非人的生活状态。
C.男人的穿着和时节不相称,这说明他的生活也很贫困,因而借打骂包身工们来发泄自己的怨气。
D.包身工们蓬头赤脚地冲下楼,是为了争抢自来水龙头,作者写这一细节是为了表现她们有自私的一面。
E.点面结合是选段的写作特点:先写了包身工的群体形象,这是 “面”;然后写芦柴棒这一个体烧稀饭的情景,这是“点”。
2.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包身工居住的环境和起床时的表现,她们居住的环境和起床时的表现分别有怎样的特点?文章写这些特点有什么作用?
在横线处写出文章的原句(限选其中3道题)。
1.哀吾生之须臾, 。挟飞仙以遨游, 。(《前赤壁赋》)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邹忌讽齐王纳谏》)
3. ,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4.吾入关, ,籍吏民, ,而待将军。 (《鸿门宴》)
下列对课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公子拉着侯生坐上座位,逐一夸赞宾客们
B.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欠款都收齐了吗?怎么回来得这么快呀
C.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D.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公子能为别人的困难而着急的品格体现在哪儿
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中加横线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劳师以袭远
A.吾得兄事之 B.侣鱼虾而友麋鹿
C.遂墨以葬文公 D.泣孤舟之嫠妇
下面各组句中加横线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B.让魏公子曰 如惠语以让单于
C.孟尝君就国于薛 然嬴欲就公子之名
D.沛公则置车骑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均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之列,《前赤壁赋》是他被贬黄州时的作品。
B.中国话剧与西方戏剧有着渊源关系;前者代表作有老舍的《茶馆》等,后者的代表作有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等。
C.《冯谖客孟尝君》出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左丘明所作;《崤之战》出自《战国策》,《战国策》是编年体史书。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司马迁,其体例主要有本纪、世家、列传等,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鸿门宴》选自其中的《项羽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