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啸,是一种介于呼叫与歌唱之间的声音。 ① ,如徐干《情诗》“啸歌倚华楹”里以啸呼唤爱情,曹植《杂诗七首》“悲啸入青云”中以啸来表达青云之志难以实现的悲凉。从魏晋开始,啸歌与清谈、饮酒、服药、弹琴等等一样,成为名士风度的象征。 ② ,据记载,阮籍之啸可“闻数百步”,南朝还有“嵇琴阮啸”的美誉。 ③ ,与其沉默寡言的个性、有苦难言的境遇有关,也和他常与善啸高人切磋,其人其事得六朝以来文史家的关注有关。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钱钟书与杨绛是一对把精神生活看得高过一切的夫妻。 。后来生了小阿圆,又是一个小书痴,被称为“吾家读书种子”,两人对读就变成一家三口各自守着自己的书桌读书。
①这不禁让人想起赵明诚和李清照之间赌书泼茶的韵事
②杨绛说,妥帖的字有黏性,忘不了
③两人在一起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对坐读书
④不同的是,钱杨之间更为平淡相敬
⑤怎么凑也不合适,那个字准是全诗中最欠贴切的字
⑥一同背诗玩儿,如果都把诗句中的某一个字忘了
A.①④②③⑥⑤ B.①②③⑥⑤④
C.③①④②⑥⑤ D.③⑥⑤②①④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中国每年有超过1000万人整形,女性比例为83%,男性比例为17%,整个行业的年增速则在30%以上。
B.在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演讲,提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开放合作、互信互利的主张和号召,得到与会者的广泛认同。
C.中央自从下定反腐决心、决定老虎苍蝇一起打后,各级政府官员作风大有改观,但仍有不少贪腐分子不知收敛,依然我行我素。
D.逃亡到欧洲边境的叙利亚难民不少被堵在边境线上,夜晚和衣睡在地上,盖的除少数人有毛毯可充当被子外,大多数人挤在一起御寒。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作为厂里的推销员,为了完成任务,长年累月、 地在外工作。
②拾荒老人和捡来的女儿 ,过着虽然窘迫却很温馨的生活。
③马云是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可是谁能想到他充满波折、 的创业过程。
A.栉风沐雨 筚路蓝缕 褐衣蔬食 B.栉风沐雨 褐衣蔬食 筚路蓝缕
C.褐衣蔬食 栉风沐雨 筚路蓝缕 D.筚路蓝缕 褐衣蔬食 栉风沐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黄德鸿的百年人生
5月12日,著名经济学家、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德鸿在广州去世,享年100岁,走完七十余载的风雨学者之路。获悉黄老驾鹤仙逝,海内外的暨南校友纷纷以各种方式表示哀悼。
学者报国
“成为一名学者”是黄德鸿青葱岁月时种下的种子,后来成为其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
在广雅中学就读高中时,黄德鸿受国文老师梁同寅的影响颇深。梁同寅在讲解曹丕《典论·论文》时说,“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一个人生命有限,荣华富贵及身而止,但学术之成就可以垂及久远,嘉惠后人。梁同寅强调做学问的好处。此番声情并茂的讲解深深感动黄德鸿,他内心开始憧憬学术之光。
大学时代黄德鸿便在求学志愿表上填上“学者”二字,入读中山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以为社会学就是一门改造社会的科学,于是就报了社会学。”毕业后,他考上当时的“重庆国民政府行政院社会部”,从事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黄德鸿回到学校任教,先后于中山大学、中南财经学院、湖北大学担任副教授、教授,后任教于暨南大学。
从社会学转到经济学研究,黄德鸿的说法是,“当时一穷二白,对经济学的研究比社会保险更有意义。”鉴于当时国家正处于抗战的社会环境,面对社会保障在中国真正实行非常困难的残酷现实,他认为所学的理论都是舶来品,还存在一个中国化的问题,理论层面上的研究并没有太多用武之地。
1948年黄德鸿还曾获得去联合国工作的机会,“我投考联合国社会福利机构,一百多名应试者中我的排名是第六名,年末我就接到联合国正式的任命通知。”
而面对家国危难,满怀赤子之心的黄德鸿毅然放弃去联合国就职的良机,“当时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我们还要建设国家,我希望学到的东西能够用在这上面。”于是黄德鸿放弃高工资和优越的研究条件留在中国。
把脉工业
20世纪60年代初,黄德鸿就开始研究工业投资效果问题,提出影响社会主义工业基本建设投资经济效果的四大因素。80年代初又具体地提出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六大基本途径,在充分肯定广东改革开放以来工业成就的同时,明确提出广东工业发展“大而不强”的整体判断,从技术、资源、体制、文化和发展模式上提出促进广东工业发展由大到强战略构想和对策措施,首次明确提出要倡导“工业精神”。
20世纪40年代,黄德鸿主要从事社会保险的研究与教学;而从50年代起,他主要从事工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的教学与研究。1976年,他参加《“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748工程)的汉语主题词表》工业经济部分的编写。
1985年黄德鸿担任《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编委兼分编《计划管理与经营决策》主委及条目撰写人,这是我国首部企业管理百科全书。1988年,他参加《中国工业经济管理》高校文科教材的编写,该书1991年获光明杯社科著作荣誉奖。
黄德鸿潜心研究华南经济区域,他认为这是个特殊的经济区域,建议把这特殊区域称为“沿海地区经济长龙”。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经济长龙”的提法,不但有利于区域各成员扩大市场、增进贸易,也有利于加强区内分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教学育人
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这是黄德鸿一生的信条,也是他最大快乐。
在暨南大学,黄德鸿一手建立产业经济学博士点。他说:“没有这个点,广东的经济发展就会少很多精兵强将。”从事高教工作70余年,他培养一届又一届产业经济学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
从1992年起,黄德鸿开始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其弟子有的已是党政部门重要领导,有的成为商界巨子,有的则是高校学术带头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仍坚持在教研第一线,经常带着研究生们挤公共汽车,顶着烈日暴雨跑工厂。
学术生涯七十余载,且漫且长,黄德鸿不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而且形成独特的培养人才的系统思想与方法。他主张要先学做人,后学做学问。
黄德鸿经常告诫学生,为人处事要谦虚,治学更要谦虚,骄傲自满在学问这部字典中是永远查不到的。他以身作则,甘当人梯。黄德鸿曾回顾自己一生,认为主要的成就在教学育人方面,“我的学生就是我的成果。”他说,自己的很多学术思想都是通过学生来反映的。
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一生倾注学术研究的黄德鸿教授,为广东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他的思想像一本厚重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宛如清澈见底的泉水,观之映照自我。
相关链接:黄德鸿生前留下遗嘱:“当我离开这个世界时,我愿安安静静地上路,俗例全免,不发讣告,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敬请亲友和学生们体谅。”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因为社会学是一门改造社会的科学,立志报国的黄德鸿于是就读于中山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毕业后从事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研究。
B.20世纪60年代初期,黄德鸿提出了影响社会主义工业基本建设投资经济效果的四大因素和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六大基本途径。
C.学术生涯七十余载,黄德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但他认为自己在教学育人方面的成就比学术成就要大。
D.黄德鸿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经历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一生倾注于学术研究。
E.传记通过三个小标题的形式,讲述了黄德鸿在求学、研究、教学三方面的经历和成就,展现了他高尚的品格,阐释了“学者”的意义。
2.黄德鸿立志成为一名学者的原因是什么,学者报国的表现在哪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黄德鸿对我国工业建设的贡献有哪些?请简要回答。
4.“他的思想像一本厚重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宛如清澈见底的泉水,观之映照自我。”如何理解这句话。结合材料说一说他身上有哪些品格可以“观之映照自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炫耀 左克才
寒气切割着时月裸露的肌肤,他在一幢楼的铁栅门来回徘徊。时月傍晚离开楼房时手里有了厚厚一沓钱,拎着二万六千元,悬空的心落了下来的,老板总算兑现了血汗钱。时月挤在弯弯曲曲的队伍中,火车只有腊月二十九的票。
三十的风很硬,但被鞭炮烟花软化一些,时月进村已是家家忙着贴春联窗花、放爆竹的时候了。站在村口的儿子焦急张望着,见到他熟悉的身影飞也似的迎上来。时月有了幸福的感动,儿子长大了。
洗漱后时月燃起香烟,菜已上桌,浓浓亲情在酒香中弥漫。时月在淡淡的醉意中睡去,零点的钟声催响此起彼伏或高或低的鞭炮声,时月催促儿子燃放鞭炮。不多时,门外的鞭炮声突然哑了,时月坐起来竖耳侧听,脸上露出忧郁的神情。
早晨,灿烂的阳光驱散了时月阴郁的心情。时月在外是一个小工头,二层楼房在村庄是最好的。九点了,时月揣上两包高级香烟出了门,阳光极力驱散浓浓的烟气,丝丝缕缕的火药味呛进鼻孔,时月悠闲地踱步,抱拳挂笑新年好。时月走到四平门前时,猛然发现原先破旧的楼房不见了,眼前是一幢新的三层洋楼,灰色墙砖、红色花岗岩石阶、白玉扶栏、黄色门楼、园林风格的园墙,显得金碧辉煌。四平笑吟吟迎出楼敬烟让坐,时月面露尴尬的表情,极不情愿地接过香烟匆匆离去。时月闷闷不乐地躺在床上,妻子见时月阴沉的脸色,以为沿途劳累,中饭也没敢叫醒他,晚餐时,他草草喝几杯酒后又睡去了。
时月脸色越来越阴郁,妻子心中生出丝丝不安,不时催促时月到医院看看。儿子说,也可能是累的,工地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吃的也是黄米饭堆着寡味的菜皮,十多人一间的大通铺弥散着汗臭味,还有那此起彼伏的鼾声。妻子怔怔的,没有理出头绪。
新年是喜庆的,正月是亲朋好友的,可时月没有喜庆的心情更没有串门走动的意思,整天昏昏沉沉的,时而躺着望着天花板发愣,时而靠床低头沉思。初六过后,打工者纷纷外出,时月却没有外出的迹象,妻子察看着时月的表情,沉闷的正月在不紧不慢中走着。
初八天刚放亮,时月早早起床洗漱一番,菜色的脸添了一丝红彩,凌乱的头发一丝不苟地趴在头上,皮夹克在洁白的衬衣下显得锃亮炫目。妻子精神抖擞,猛火烧水做饭,儿子不再迟迟缩在被窝里。天气格外爽朗,时月的灿烂给家人送来了明媚的阳光。时月春风得意地走出家门,皮鞋敲击着硬硬的土地。回家时天已透黑,妻儿看到时月喜气洋洋的样子,心情别提有多高兴。
妻子趁着时月高兴壮着胆子说:“什么时候出门?”时月说:“一时走不了啦。”“怎么走不了呢?村庄外出打工的走得差不多了,要是累就在家多歇几天。”时月说:“不是多歇几天,而是三个月。”妻子睁大迷茫的双眼呆望着时月,半天说不出话来。时月笑着说:“看你那痴样,这是我这些日反复考虑而又非做不可的事件,不然我会心神不安的。”妻子说:“怎么净说些没头没脑的话。”时月说:“初一我家鞭炮哑了,走到四平家门前看到了那么漂亮的洋楼,把我家楼房逼到了角落,不把楼房做高做大,我是没有好心情,更不会有好运气的。”妻子说:“四平家借了不少债,再说我家楼房盖了才四年,而楼房样式年年变。”时月说:“借债也得盖,农村人靠楼房撑门面,在外拚死拚活地挣钱不就是争个面子,吃好喝好别人是看不见的,好楼房儿子找媳妇都容易。”妻子说:“儿子正月十二就开学,先给点钱报名。”时月说:“念什么念,书读得再多还不是挣钱,念书不如早挣钱,楼房做好后就带儿子外出打工,好把房债还上。”
三个多月后,一幢洋楼在阳光照射下耀眼生辉,时月带着炫耀的满足仰视着。
青苗挂着晨露,一个男人背着沉重的包袱,瘦长的少年拖着沉重的脚步亦步亦趋,中巴扬起漫天的尘土罩着女人,她雕塑似地久立在路旁望着尘土弥漫消散。
1.下列对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两项是( )
A.“三十的风很硬,但被鞭炮烟花软化一些”,用景物衬托心情,暗示新年的浓烈气氛以及即将到家的喜悦冲淡了时月在外打工、讨薪的艰辛。
B.“四平笑吟吟迎出楼敬烟让座,时月面露尴尬的表情”,抓住人物表情进行描写,对比中突出了一方的满足得意和另一方的失落与愧疚。
C.时月感到自家楼房被逼到了角落,因为四平家高大漂亮的楼房把自家的楼房给遮挡住了,使自家的楼房处在了角落,采光通风变差。
D.时月因自家楼房最好而自得,因四平家楼房更新而失落,为是否盖房而焦虑,为偿还改新楼的债务携子外出打工,“楼房”是小说的暗线。
E.本文以”炫耀”为题,写时月和四平为了炫耀,宁可借债也要盖新楼,一详一略,暗示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表达了作者讽刺和批判的态度。
2.本文中“阳光”出现了多次,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的主人公时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小说情节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一段可以去掉,你认为可以吗?请简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