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     在南海的夜幕中。

②秋蝉的        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长;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③刻拟筹集款项,多购新书,将来典籍满架,自可     ,无虞缺乏矣。

④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        

A.消失  衰落  旁征博引  情谊        B.消逝  衰落  旁稽博采  情意

C.消逝  衰弱  旁征博引  情意       D.消失  衰弱  旁稽博采  情谊

 

D 【解析】“消失”和“消逝”: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指因发展到一定阶段或变化到一定程度而逐渐减少以至没有。“消失”侧重结果,强调永远失去了或很快失去了。多用于具体的事物。“消逝”则侧重过程,指逐渐减少以至没有。多用于抽象的事物。第一句中“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是具体的事物,且强调结果,用“消失”。衰弱:指身体的机能、精力衰退减弱。衰落:由兴盛转向没落;由强大转为弱小。第二句“秋蝉”在秋天身体的机能、精力衰退减弱,用“衰弱”。“旁征博引”: 旁:广泛;征:寻求;博:广博;引:引证。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旁稽博采” 旁:广大普遍。稽:考查、考核。博:广泛、普遍,多。采:摘取。表示广泛地查考引用材料,进行论证。第三句“将来典籍满架,自可”“无虞缺乏矣”说明书籍可供查考引用,选用“旁稽博采”。“情谊”即指朋友间有深厚或亲密情感的意愿,相互关切、敬爱的感情和恩情,即“友情”。着重指个人的交情、友谊。一般用于朋友、战友、同学之间的感情。“情意”,“意”,本义为意向、愿望。“情意”,即指个人的心意、意愿,用于指带有亲昵色彩的、情人或夫妻之间的情感,男女之间相悦的情感。第四句“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选用“情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组是

A.沧茫     鲰生     陨身不恤      义愤填膺

B.斑驳    愆期       喻之于怀     没精打彩

C.袅娜    宛然     好高骛远       委曲求全

D.葱笼    谙熟     相与枕籍     揠苗助长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停下就是故乡

钱红莉

①多年前,站在老家中学的山坡上,就能望见九华山。清晨的九华山光芒四射,让一个少年充满向往。那时,我去过最远的地方不过是镇上,为看一场电影《少林寺》。

②整整三十年过去,才第一次去到九华山。虽有感慨,但处在这样的年龄,人世的风雨将整颗心一把兜住,只能习惯沉默。

③站在大天台上,终于跟自然对接上。风轻轻吹拂,白云游移不停,天蓝得跟梦一样。深秋的风有些寒凉,像一把把镰刀,顺路把沿途的晚稻一棵棵割下,稻谷晒在路边,抓一把稻草闻闻,还是童年的那个味道,植物的香气一直迷人,再被深秋的风一抚摸,更加渺然,无以表达,唯愿于稻草堆上长睡不醒……

④是个处处认故乡的人。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在当下的中国已是稀有,若在一地遇见,我必心存感念,妄想留下住一阵。九华山间的云是女性的云,特别体恤人,是织锦的缎子,乳白色,一路铺到天边,我们走到哪儿,她都跟,从不多言,只用气场感染你。人与云之间,语言是最没用的东西。于是,我们也感动,就走一路,看它一路。

⑤向晚,月亮升起来,在飞速的车里看云月,宛如水墨,并非今人的,是古代的,可以望见岁月的风霜光阴的密脚,有些旧了。旧东西最考验人的眼力,也是一团永恒不灭的火,但凡有一颗热烈的心,总会被点燃,是倪云林的,也是陈老莲的旧画,既诱人,也拒人。

⑥九华山的月亮陈旧又新妍,圆,亮,微微地泛红光。夜里睡不着,爬起来靠在窗边望月。月影下,偶尔几声虫鸣,远处竹影摇曳,会想起苏东坡以及《水调歌头》,如此辗转,如此高难度地把人生的悲欣苦辛悉数写尽。依然同一轮明月,照我如照苏东坡——我不曾写出不朽名篇,是因为吃的苦没有他的多。这么想,就有台阶了,再一步步走下来,把白纱的窗幔合上,继续睡……

⑦凌晨醒来,鸟声初出,衬得山更清幽。山里的鸟不比城里的鸟,一开口,便聒噪,招人烦,大约脱离自然的属性了。山鸟的叫声在溪水里洗过,一如初心,从树林里捧出来给你。可不能辜负了,起来跑步。山边雾气重,一圈下来,头发尽湿。遇到一块菜地,顺便进去查看一下墒情——掀开满畦稻草,芫荽、菠菜、茼蒿纷纷出芽了,青蒜葱茏一片。近处的几垄山芋藤尚绿着,等着时刻于锄头下献身;辣椒还在开小白花,丝毫不理会寒露已至;最好看的,要数篱笆上的红扁豆,在秋风下巍巍峨峨……长风万里送秋雁的九月呀。

⑧站菜地中央,举目环顾,四野苍茫,九华山近在咫尺,红月亮落下去。我的一口气又跟金色的童年接上了——曾经,清明回老家,一下车,走在满是小鸡草的田埂-整个身体被油菜包围,简直热泪盈眶。城里人永远不懂这里面到底深藏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怀。什么也不说,只是啪啪啪掉眼泪——似乎这么多年的苦,终于被油菜懂得并疼惜。海子有诗:“家乡的风/家乡的云/睡在我的双肩”。是的,风、云也睡了,一切都安宁了,徒剩呼吸吐纳,再没有别的。是洗涤,也是还原。山水天地把人一点点地还原成稚子,快乐地在风里奔跑。

⑨跟山水玩了一天,也累,去九华水街上喝茶,并非半盏松萝,不过是一杯普通的绿,却也芳香怡人。此街有些秦淮河的意趣,要比秦淮河幽静,与河水、柳、草地为邻的是书院、禅室、茶馆、酒吧……抬头低首,均见启功墨迹。好几棵大树,树下有风,有木桌长椅,烟灰缸是粗瓷碗。连平素异常矜持的同事都禁不住春心荡漾,不停地摆姿势拍照。

⑩站在水街尽头的荒野,西天有金子在泛光——每当日暮,总会叫人想起童年、故乡,羊牛下山,鸡鸭入埘,甚至还可跟遥远的《诗经》对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此刻,在水街的荒野上又遇着了这样的意境,衬着人的心事茫茫远远。

除了九华河,水街旁还有一条不知名的小河,一只小野鸭正孤单地自己跟自己玩,它跳出水面,学荷花仙子凌波微步,轻盈地要飞天,转而一头扎下,潜水而去;一只白鹭在菖蒲的绿丛中梳洗,王菲一般骄傲,夕阳的余辉照它如照一口井。荒野遍布青蒿的味道,是清苦的香气,远处的芦荻早已白头,一点点在风里摇……荒凉的原野上相遇苍苍的芦荻,你可知,它就是《诗经》里的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老的句子,一旦念起来就有些伤感,分明有淡淡的哀愁,是愁而不怨,伤而不悲,也是哀矜勿喜——平凡的日子,因为愁伤,才有了份量。

一个陌生读者为我的《四季书》写书评,取题目:一间屋两棵树三餐饭四季风景。我看着,在电脑前默默感动。

九华山脚下,也是适合我们停下来生活的地方,每天三餐饭,看尽四季风景。

(选自《散文》2014年第12期)

1.根据③~⑥段的内容,概括所写景物的特点。

2.第⑦段语言富有特色,请选择两个方面加以赏析。

3.第⑧段写得独特,请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4.“一间屋两棵树三餐饭四季风景”,作者为读者这样的书评题目所默默感动,作者感动的是读者对自己创作的理解和欣赏,请根据书评题目和文本,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谈谈你对读者如此取题原因的理解。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荆轲刺秦王》中,荆轲临行前所唱的脍炙人口的歌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以下两句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的军容之盛。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题。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陈子昂①

兰若②生春夏,芊蔚③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④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①陈子昂,初唐诗人,四川射洪县人,二十四岁中进士,官至右拾遗,直言敢谏;三十六七岁随建安王东征契丹,建议不被采纳,反受降职处分,三十八岁辞官还乡,被射洪县令陷害,死于狱中。②兰若:兰草与杜若。皆香草。③芊蔚:花叶茂盛的样子。④朱蕤:红花。

1.本诗颔联哪两个字用的妙?请结合诗歌相关内容简要赏析。

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试作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杏花书屋记

明·归有光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孺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公洞庭木叶、芳洲杜若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堂,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

1.下列对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梦                  记;记录

B周环以花果竹木          种植。

C公以言事天子            触犯,冒犯。

D以公所命名,之楣间      揭开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意义、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园中构屋五楹              苏子与客泛舟游赤壁之下

B.而士得第                    以其乃华山阳名之也

C.乃复科名望其子孙            烦执事

D.人方望其大用                因人之力敝之

3.下列关于本文内容和结构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一、二段先叙述杏花书屋的建造由来,再叙述书屋主人周孺允的仕宦经历,并描写书屋情况和环境景物,然后抒发作者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的感慨

B.第三段由杏花书屋的名字联想到唐代进士及第之后的杏园之宴的盛况,并指出玉岩公“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但仍有期望子孙后代有功于国家的思想。

C.作者赞美玉岩公敢于直言,不怕触怒皇帝,是有气节的表现;他身处逆境而不心灰意冷,受到打击而能寄希望于未来,是心胸开阔、意志坚定的表现。

D.最后一段作者指出玉岩公昔日的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然而“其后有不知所在者”,与周氏父子的道德风范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最后祝周氏子孙秀发。

4.根据文意,翻译下面语句。

而回思公洞庭木叶、芳洲杜若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