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汉王既用滕公、萧何之言,擢拜韩信为上将军,引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汉王既用滕公、萧何之言,擢拜韩信为上将军,引信上坐。王问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问王曰:“今东向争权天下,岂非项王耶?”曰:“然。”“大王自断.勇仁悍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信再拜贺曰:“唯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楚,请言项王为人。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谨,言语呴呴,人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印刓绶弊,忍不能与,此所谓妇人之仁。项王虽霸天下而诸侯,不居关中,都彭城,又背义帝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多怨,百姓不,特劫于威强服耳。名虽为霸王,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不服?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

将秦子弟数岁,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人。唯独邯、欣、翳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大王之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且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约,大王当王关中,民户知之。大王失职之蜀,民无不者。今大王举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于是汉王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八月,汉王东出,秦民归汉,汉王遂诛三秦王,定其地,收诸侯兵讨项王,定帝业:韩信之谋也。

                                             (节选自刘向《新序》,有删改)

注:刓(wán):磨损。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王自勇仁悍强      断:判断

B.项王虽霸天下而诸侯      臣:使……臣服

C.百姓不,特劫于威强服耳      附:依从,依附

D.民无不恨者      恨:痛恨

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问王曰                          人之力而敝之

B.义兵从思东归之士                沛公言报项王

C.大王入武关                      而燕国见陵耻除矣

D.今大王举东                      今人有大功击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王刘邦采用滕公、萧何的意见,提拔韩信,拜韩信为上将军,并放下架子,虚心请教韩信。

B.为感谢刘邦知遇之恩,韩信把自己在项羽军营里了解的情况和项羽犯的错误都告诉了汉王刘邦。

C.韩信认为,扎营彭城、放逐义帝、任人唯亲等一些策略,已经使项羽失去了民心和霸王之名了。

D.汉王采纳并实施了韩信的谋划,平定了三秦大地,聚集了诸侯军队讨伐项羽,为帝业奠定了基础。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背义帝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

2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

 

1.D 2.B 3.C 4.(1)(项王)又违背了义帝的盟约,把亲近的人、喜爱的人封为王,诸侯心里不平。(2)现在项王强迫民意,凭借威力使这三人仍在秦地为王,秦地百姓没有谁爱戴他们。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D项 “民无不恨者” 中的“恨”解释为“痛恨”错误。回到文中,找到句子所在的语境,“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且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约,大王当王关中,民户知之。大王失职之蜀,民无不恨者。”,前文有“秋毫无所害”,可以推测,“恨”应该遗憾。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答题关键词“意义和用法”。考生依据自己掌握的虚词用法,依据句意、位置、语法来判断实词意义和用法。A.趁机(于是)/凭借;B,“以”都是介词,可以译为“用”;C,主谓之间取独/的;D,表承接/表转折。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项中,已经失去了“霸王之名”不合文意。文中第二节说“名虽为霸王,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 4.“背” 违背、“亲爱” 亲近的人、喜爱的人、“王” 封为王;(2)“强” 强迫、“以” 凭借、 “莫” 没有。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 【参考译文】 汉王刘邦在采用滕公夏侯婴、丞相萧何的意见后,提拔韩信,拜他为上将军,(拜礼完毕)领韩信坐上座,汉王问(韩信)说:“丞相多次在我面前称赞将军,将军拿什么计策来指点我呢?”韩信表示感谢后,于是问汉王说:“现在大王向东争夺天下,对手难道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的。”韩信说:“请大王自己判断,勇敢、仁慈、强悍,您比起项王来,哪个厉害些?”汉王沉默了好一会儿说:“我比不上项王。” 韩信拜了两拜祝贺汉王说:“我也以为大王比不上项王。但我曾在项王手下做事,请让我说说项王的为人。项王发怒大声呼喊,千人听后吓得避退,(他有如此威风)却不能任用良将,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王见到他人时恭敬谨慎,说话很温和,别人有了病,(他便)伤心得流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病人吃。到了别人有功劳应当封赏爵位的时候,直到官印磨损了棱角,绶带破旧了,他还不舍得给人家,这些所说的是妇人的仁慈。项王虽然称霸天下,使各诸侯王臣服,不驻扎关中,定都彭城,又违背了义帝的约定,把亲近的人、喜爱的人封为王,诸侯心里不平。诸侯看到项王把义帝迁徙到江南,也都把他们原来的君主赶走,自己在好地方称王。项王所过之处,没有不被摧残毁灭的,百姓怨声载道,不愿依附他,只不过被他的威力胁迫,勉强服从罢了。项王虽然名义上是霸王,实际上失去了民心,所以说他的强大已变成脆弱。如果大王真能反其道而行,重用天下英武勇敢的人,还有什么敌人不能被消灭?把天下的城邑封给有功之臣,还有什么人会不服从?率领正义的军队使思念东归的将士跟随,还有什么敌人会不被击溃?况且,分封在秦地的三王都是原来秦朝的将领,他们统领秦地的子弟几年来,被杀死的,数也数不清。又骗众多兵卒投降诸侯王到新安,项王设计坑杀了投降的秦军二十多万人。只有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得以脱免,秦地的父兄痛恨这三人,深入骨髓。现在项王强迫民意,凭借威力使这三人仍在秦地为王,秦地百姓并不爱戴他们,大王的军队进入武关之后,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苛刻的法律,与秦民约法三章。而且秦地百姓无不希望大王在秦地称王。同诸侯的约定,大王先入咸阳,应当在关中称王,百姓们都知道这件事。大王失去了关中王的职位,到了蜀地,老百姓们无不感到遗憾。如今大王发兵东进,三秦大地只需要传递您声讨项王的檄文就会立马平定下来。” 在这时,汉王非常高兴,自以为得到韩信太晚,于是听从韩信的计策,部署诸将进攻。八月,汉王向东进攻,秦地百姓都归顺汉王,汉王杀了被项羽封在秦地的三个王,平定了三秦大地,收集了诸侯的军队,讨伐项羽,奠定了帝业:这些都是韩信的计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微时代”,读什么?

信息技术代有更替,近两年来,微信成为很多人的移动聊天室,用户已超过6亿。君不见,候机室内,人人运指玩手机;地铁车厢,茫茫一片低头族。对许多人来说,“微信阅读”业已成为重要的阅读方式。

订阅号渐渐增多,“选择”的问题也浮出水面。将各种内容推送给我的公共号,的确是我订阅的;而我订阅的,又是我感兴趣的。看不懂、不感兴趣、不认同其观点甚至仅仅是“讨厌这个账号名”,都可以成为我不订阅、不看的理由,何况,订了我也可以不看,更不用说还随时能“取消关注”了。在这样的“自由选择”下,我的阅读趣味乃至知识水平,决定了我能看到什么。我读到的固然是我喜欢的,但我抛弃的却可能会更有价值。这就像是进入了一个认知的丛林,我无法走出“自我”这个陷阱。固化的欣赏口味与阅读取向,很可能让我无法去拥抱更为广阔的世界,寻求更为深刻的精神享受,甚至让我对世界的想象力开始萎缩。简单点说,太舒服的阅读,让我无法“突破”自我。

虽然没有大数据支撑,但微信的普遍状况,也证明着这样的观点。朋友圈中分享的公共账号页面,很多都有“揭秘”“爆料”“有染”等种种令人惊悚词汇,更不乏“不得不看的人生格言”“30岁之前要明白的50个道理”等或浓或淡的心灵鸡汤。多有无法深究的八卦,多有似是而非的劝诫,多有浅尝辄止的思考,多有不知所云的感悟……有人调侃说,这样的分享,说者未必懂,而听者也未必信,不过是在寻求饭局上的谈资。这样的阅读状况,难免会让人担心背后日渐失血的心灵图景。

更重要的是,每天更新的订阅人数、页面访问量,让公共账号的提供者们,精准地掌握着读者的口味,从而不断满足甚至迎合着读者的阅读偏好。这样的“正反馈效应”,将使这个新的阅读市场越来越像一个提供廉价用品的超市。你的选择,也决定了你可能有的选择。人人爱八卦,则高谈阔论种种内幕、秘闻的内容就增多;个个爱鸡汤,则励志类、成功学、创业经难免泛滥。

有人说,世界上种种变动中的关系,只有两种状态,要么是良性循环,要么是恶性循环。而让人欣慰的是。这两种循环是可以转化的。在微信阅读可能出现的循环状态中,只要有一方愿意迈出一步,就会改变其发展的走向。对于读者来说,走出心灵之宅,克服懒惰或是畏难心理,努力寻找“高一层次”的阅读,去理解那些你或许不同意的观点,去欣赏那些你或许不喜欢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能发现那一片“林中空地”。而对于微信公共账号——这些文化产品的提供者们来说,则需要保持恒定的审美价值观,在分析与把握受众需求的同时,以更高远的眼界开拓更丰富的资源,不被枯燥的数字牵着鼻子走。

希望那些微信阅读时代的公共账号,以及那些不远的未来将会发生的更多阅读变革,在改变我们阅读的同时,也能给予我们以真正的幸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中心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微信阅读人数众多,多到可用亿计,已经成为被很多人认可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式。

B.读者订阅的都是其感兴趣的、特别喜欢的内容,这决定了其阅读必然是极其舒服的阅读。

C.公共账号的提供者们精准地掌握着读者的口味,他们不断满足甚至迎合读者的阅读偏好。

D.微信阅读已成为人们重要的阅读方式,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正视并做出改进。

2.下列对“微信阅读”的危害的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微信阅读可能令一些读者的欣赏口味与阅读取向出现固化倾向,可能会影响读者对世界的想象力。

B.微信阅读虽然能让读者“自由选择”阅读的内容,但也可能会妨碍读者在阅读中实现对自己的突破。

C.微信阅读给读者提供了“揭秘”“爆料”“有染”等种种令人惊悚词汇,这必然会误导读者正确认识社会。

D.微信阅读的内容中那些或浓或淡的心灵鸡汤,不过是饭局上的谈资,难以给人正确的劝解和深入的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读者,如果能够主动去欣赏那些自己或许并不喜欢的内容,那么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B.读者的阅读趣味和知识水平,决定了其看到什么,有价值的阅读内容常被微信读者抛弃。

C.要转变微信阅读中,读者和阅读内容的提供者的恶性循环现状,必须双方同时做出改变。

D.微信阅读时代公共账号的变革,在改变人们阅读的同时,有可能给予读者以真正的幸福。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中产阶级妇女形象。                                  ,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神秘的微笑”。

①特别是微翘的嘴角和舒展的笑肌

②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展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

③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内心的欢愉

④据记载,蒙娜丽莎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24

⑤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现

⑥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详而又意味深长

A.⑤④①⑥②③    B.④②①⑥⑤③   C.⑤②①⑥③④    D.④③②①⑥⑤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段落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华文化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的土壤,在思维方式上注重整体性,             ,而总是从具体鲜活的生活中去创化体味身心的怡悦与精神的自由,倡导在最痛苦最艰难的生活中品出人生的甘美和诗意。

A.不注重从纯粹思辨去寻求人生真理,而崇尚向彼岸世界去寻求生命解脱

B.既不注重从纯粹思辨去寻求人生真理,也不崇尚向彼岸世界去寻求生命解脱

C.既注重从纯粹思辨去寻求人生真理,也崇尚向彼岸世界去寻求生命解脱

D.注重从纯粹思辨去寻求人生真理,而不崇尚向彼岸世界去寻求生命解脱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工商总局网监司发布的《关于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实际是行政指导座谈会会议记录,不具有法律效力。

B.中国举办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目的在于为了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表明维护二战成果、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C.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这不仅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屠呦呦及其研究团队的巨大成功。

D.近几年,随着全民摄影时代、全媒体时代,出现了高清视频截图技术,以生产静态照片为职业的摄影记者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有学者提议,应倡导全民重温中华经典,对弘扬民族文化更具积极意义。

B.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已经达到20万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这个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康复的治疗费用。

C.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

D.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都使马克思从内心感到由衷的喜悦,尽管这些新发现的实际应用还无法预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