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本有一种文化,叫做“不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本有一种文化,叫做“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文化,比如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地铁座位上,即使下一站就要下车,也要想办法擦干净,这样下一位乘客就不会觉得麻烦。

教养,就是要让别人舒服。这就是教养的简单道理。

被尊为“华人管理教育第一人“的余世维教授在《管理思维》课中讲过一个案例。他说他有一个习惯,每次要离开酒店,他都会把床铺整理一下,把摊在桌面上的东西整理好,尽量把房间恢复成进来时的样子。这样进来清扫的阿姨会对住过的客人刮目相看。

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武则天

上面几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问题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教养,就是要让别人舒服 很多年前,余世维在《管理思维》课中讲过一个案例,他说他有一个习惯,每次要离开酒店,他都会把床铺整理一下,把摊在桌面上的东西整理好,尽量把房间恢复成进来时的样子。这样进来清扫的阿姨会对住过的客人刮目相看。 也许客人和阿姨永远不会见面,阿姨高看这一眼也并不会对客人有什么影响,但这就是教养,在看不见的地方更显宝贵。 研究生入学考试后等成绩的那段时间,我在一家麦当劳参加见习经理培训,培训的第一课就是倒餐盘。餐盘上有餐盘纸,只要不是被打湿或者故意破坏的很严重,清理餐盘是很容易的。只消把餐盘倾斜45度角插进垃圾桶的门帘,餐盘纸和餐后垃圾就会全部滑进垃圾桶,自己的手一点也不会沾上。 可据我的观察,就是这简单的动作,国内大部分用餐者都不会做。父母更不太会鼓励孩子吃完麦乐鸡和开心乐园餐之后把餐盘清理了。用好习惯换别人高看一眼?很多人还做不到。 有一次跟同事一起搭飞机出差,吃完飞机餐,看见他把餐盒、纸杯、废弃物都一样一样整理好,铺平,然后把擦过手的餐巾纸摊开,均匀的盖在餐盘上,再交给空姐。我坐在邻座,瞬间觉得自己之前是多么的粗鲁。垃圾本身不是美好的东西,但在丢弃时却可以有教养。 看得见的教养是容易的。因为慑于群体的压力,但凡有些自觉力的人,都能发现自己跟文明的差距。在干净的环境里你不好意思乱丢垃圾;在安静的博物馆你不敢高声喧哗;在有序的队伍中你不好意思插队;在清洁的房间,你不会旁若无人的点燃香烟。所谓的教养,真实存在于环境感染力中。 难的是看不见的教养。在乌合之众中谁能保持优雅和教养?在群体无意识中谁能保持清醒和判断?在舍生取义的时刻,谁还能像一个绅士,把生的机会留给妇孺老人?这不是作秀和异类,这恰恰是最能体现教养作为品德的可贵之处。 更难的是那些“慎独”的教养。日本有一种文化,叫做“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文化。比如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地铁座位上,即使下一站就要下车,也要想办法擦干净,这样下一位乘客就不会觉得麻烦。 虽然没擦可能也不会被人批评,虽然大部分时候并没有机会跟下一位乘客认识,但这种谨慎独处,保有敬畏的态度恰恰是最能考验真假教养的地方。 再比如之前说到的整理房间,清理餐盘和盖上餐巾纸,听起来都是细节小事,难就难在明知道没有“好处”还依然保持,这就比“被称赞的道德模范”好的多,也可持续的多。 教养不是道德规范,也不是小学生行为准则,其实也并不跟文化程度,社会发展,经济水平挂钩,它更是一种体谅,体谅别人的不容易,体谅别人的处境和习惯。 不因为自己让别人觉得不舒服,这就是教养的简单道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多则材料内容,分别可以归纳为,日本的“不给别人添麻烦”文化;教养,就是要让别人舒服;余世维教授的一个讲课案例;武则天的名言,强调自身的修养。从四则材料的共同点可以概括为:好的修养、好的习惯。因此本题的立意可以为:“教养”“修身养德”“不给别人添麻烦”等。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的题目,材料很简单,主要谈论“修养”。 本作文应属于新材料作文中的社会时事型。而社会时事型最大的特点是“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生活”。具体到本题而言,内容上贴近学生生活,对于“修养”问题,考生没有陌生感,熟悉并且有亲身体验,材料内容反映的共同点和考生的生活没有隔阂感,在阅读上也不存在障碍考生对此角度可持肯定态度。但是,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不文明”“没修养”的现象,如何正确认识这些现象,以及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如何去做,怎么样才能有“教养”,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修身养德”,怎么“不给别人添麻烦”,怎样做到“教养,就是让别人舒服”等,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上述立意角度都是跳出材料的,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文体为议论文或记叙文,议论文要求有明确的论点,围绕论点选择论据,在行文中注意结构的清晰,观点的明确,没有牵强的痕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字与例句中加点字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仓皇

A一夫呼,乱者四应        B其下平旷,有泉

C而身死国灭,为天下      D负而驱,及凯旋而纳之

 

查看答案

下列四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六王毕,四海         B.秦纷奢,人亦念其家

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C.奈何之尽锱铢          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

不稼不穑,胡禾三百囷兮         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查看答案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不能容于远近             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框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然后得一夕安寝  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②⑦    B.③④⑤    C.①⑤⑦     D.④⑥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