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的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乐府”原指汉代设置的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演变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东汉民歌《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都是乐府诗中的精品,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国风”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而收录在楚国大诗人屈原的作品集《楚辞》中的代表作《离骚》则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C.巴金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文学家,创作的小说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散文代表作有五卷本《随想录》。
D.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散文家。其散文《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都脍炙人口。郁达夫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有《沉沦》《迟桂花》等。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中国救援队上下一心,夙兴夜寐,克服困难,为灾区人民排忧解难,救死扶伤,赢得好评。
B.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C.我疲累于灰暗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之鲋盼等着雨水!
D.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国内各大奶制品公司纷纷信誓旦旦地对自己产品的质量作出保证,但消费者却并不买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保护人
[法]莫泊桑
玛兰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
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制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权力的。”
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
一天早上,他准备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他只好在一个房门口躲雨。那儿已有个老神父。在当参事前,他并不喜欢神父。自一位红衣主教在一件棘手事情上客气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他看看神父,关切地问:“请问您到哪一区去?”
神父有点犹豫,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朝王宫方向去。”
“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我到行政法院去。我是那里的参事。”
神父抬起头,望望他:“多谢,我接受您这番好意。”
玛兰接着说:“您来巴黎多半是为散心吧。”
神父回答:“不,我有事。”
“哦!是件重要的事吗?如果您用得着我,尽管吩咐好了。”
神父好像挺为难,吞吞吐吐地说:“啊!是一件无关紧要的私事……一点小误会。您不会感兴趣的。
是……是一件内部的……教会方面的事。”
“哎呀,这正属行政法院管。您尽管吩咐我好了。”
“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您心肠真是太好了。我要去见勒尔佩、萨翁两位先生。说不定还得见珀蒂帕先生。”
“哎呀,他们都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刮刮叫的同事。我都恳切地去替您托托关系。包在我身上好了。”
神父嘟囔着说了许多感恩的话。
玛兰高兴极了。“哼!您可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神父。瞧吧,瞧吧,有了我,您的事情解决起来一定非常顺利。”
他们到了行政法院。玛兰把神父领进办公室,请他坐在火炉前,然后伏案写道:“亲爱的同事:请允许我恳切地向您介绍德高望重的桑蒂尔神父,他有一件小事当面向您陈述,务请鼎力协助。”
他写了三封信,那受他保护的人接了信,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一天平静地过去了。玛兰夜里睡得很好,第二天愉快地醒来,吩咐仆人送来报纸。他打开报纸念道:
“有个桑蒂尔神父,被控告做过许多卑鄙龌龊的事……谁知他找到一位叫玛兰的行政法院参事做他热心的辩护人,该参事居然大胆地替这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给自己的同事们写了最恳切的介绍信……我们提请部长注意该参事令人不能容忍的行为……”
他一下就蹦起来去找珀蒂帕。
珀蒂帕对他说:“唉!您简直疯了,居然把那老阴谋家介绍给我。”
他张皇失措地说:“别提了……您瞧……我上当了……他这人看上去那么老实……他耍了我……卑鄙可耻地耍了我。我求您,求您设法狠狠地惩办他一下,越狠越好。我要写信。请您告诉我,要惩办他,得给谁写信?……对,找总主教!”
他突然坐下来,伏在珀蒂帕的桌上写道:“总主教大人:我荣幸地向阁下报告,最近有一个桑蒂尔神父欺我为人忠厚,用尽种种诡计和谎话陷害我。受他花言巧语哄骗,我竟至于……”
他把信封好,扭转头对同事说:“您看见了吧,亲爱的朋友,这对您也是个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
(据郝运译文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玛兰被珀蒂帕训斥后,急于为自己辩解,并马上归罪于桑蒂尔神父。这足以看出他似乎很想保护别人,但实际上更关心自己的利益。
B.桑蒂尔神父起初并不想用“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麻烦玛兰,因此他回应玛兰的请求时吞吞吐吐,这种神情表现了他内心的犹豫。
C.由于同学的帮助,玛兰才当上了行政法院参事。因此他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都主动向对方提供帮助,这是他回报的方式。
D.给总教主写信后,玛兰告诫同事要牢记自己的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这表明他力图文过饰非,变被动为主动。
E.在当参事前,玛兰并不喜欢神父,但是在一位红衣主教向他请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这样描写达到了照应上文的目的。
2.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那些作用?
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涉江采芙蓉》中表明两个相爱的人不能生活在一起,只能孤独终老的一句是:“ , 。”
(2)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遭到贬逐,也曾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3)《短歌行》中“ , ”一句,化用《诗经》中的句子,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代指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4)在《诗经·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 , 。”
(5)《归园田居》中诗人用鸟和鱼比喻自己怀念田园生活的一句是“ , 。”
诗歌阅读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赵豫,字定素,安肃人。燕王起兵下保定,豫以诸生督赋守城。永乐五年授泌阳主簿,未上,擢兵部主事,进员外郎。内艰起复。洪熙时进郎中。
宣德五年五月简廷臣九人为知府,豫得松江,奉敕往。时卫军恣横,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贴然。一意拊循,与民休息。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均徭节费,减吏员十之五。巡抚周忱有所建置,必与豫议。及清军御史李立至,专务益军,勾及姻戚同姓。稍辨,则酷刑榜掠。人情大扰,诉枉者至一千一百余人。盐司勾灶丁,亦累及他户,大为民害。豫皆上章极论之,咸获苏息。有诏灭苏、松官田重租,豫所辖华亭、上海二县,减去十之二三。
正统中,九载考绩。民五千余人列状乞留,巡按御史以闻,命增二秩还任。及十年春,大计群吏,始举卓异之典。豫与宁国知府袁旭皆预焉,赐宴及袭衣遣还。在职十五年,清静如一日。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
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讼。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明日来。”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豫皦皦著名绩,尤以恺悌称。
是时,列郡长吏以惠政著闻者:
湖州知府祥符赵登,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增秩再任,自宣德至正统,先后在官十七年。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正统六年超擢广东布政司。荆州知府大庾刘永遭父丧,军民万八千余人乞留,英宗命夺情视事。巩昌知府鄞县戴浩擅发边储三百七十石振饥,被劾请罪,景帝原之。徽州知府孙遇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英宗令进秩视事。先后在官十八年,迁至河南布政使。惟袁旭在宁国为督学御史程富所诬劾,逮死狱中。而宁国人惜之,立祠祀焉。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艰起复 内艰:指父、母的丧事
B.稍辨,则酷刑榜掠 榜掠:用鞭子或板子拷打
C.豫皆上章极论之,咸获苏息 苏息: 休养生息
D.英宗命夺情视事 夺情: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
2.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
B.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
C.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
D.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豫为政注重安抚,让百姓休养生息。朝廷下令减税时,赵豫辖境华亭、上海两县的租税减去十分之二、三。
B.赵豫为官,政绩卓著。他在松江任职十五年,松江始终安定太平。离任时,老幼留下他的一只鞋,供奉于周忱祠内以示纪念。
C.赵豫除政绩斐然外,还以和乐平易著称。凡来诉讼者,他总是以好言开导,告诉他“明日来”……
D.各郡长官因为仁政著名的,有先后在湖州任职十七年的赵登、先后在任十八年的徽州知府孙遇,等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均徭节费,减吏员十之五。
(2)民五千余人列状乞留,巡按御史以闻,命增二秩还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