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萧孝穆,淳钦皇后弟,阿古只五世孙。孝穆廉谨有礼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萧孝穆,淳钦皇后弟,阿古只五世孙。孝穆廉谨有礼法,累迁西北路招讨都监。开泰元年,遥授建雄军节度使,加检校太保。是年术烈等变,孝穆击走之。冬,进军可敦城。阻卜结五群牧长查剌、阿睹等,谋中外相应孝穆悉诛之乃严备御以待余党遂溃。以功迁九水诸部安抚使。

太平二年,知枢密院事。三年,封燕王、南京留守、兵马都总管。九年,延琳以东京叛,孝穆为都统讨之,战于蒲水。中军稍却,副部署萧匹敌、都监萧蒲奴以两翼夹击,贼溃,追败之于手山北。延琳走入城,深沟自卫。孝穆围之,筑重城,起楼橹,使内外不相通,城中撤屋以爨。其将杨详世等擒延琳以降,辽东悉平。改东京留守。为政务宽简,抚纳流徙,其民安之

重熙六年,进封吴国王,拜北院枢密使。八年,表请籍天下户口以均徭役,从之。由是政赋稍平,众悦。九年,徙王楚。时天下无事,户口蕃息,上富于春秋,慨然有南伐之志。群臣多顺旨。孝穆谏曰:“昔太祖南伐,终以无功。銮驭始旋,反来侵轶。自后连兵二十余年,仅得和好,蒸民乐业,南北相通。今国家比之曩日,虽曰富强,然勋臣、宿将往往物故。且宋人无罪,陛下不宜弃先帝盟约。”时上意已决,书奏不报。以年老乞骸骨,不许。十一年,复为北院枢密使,更王齐。

孝穆虽椒房亲,位高益畏。太后有赐,辄辞不受。妻子无骄色。与人交,始终如一。所荐拔皆忠直士。尝语人曰:“枢密选贤而用,何事不济?若自亲烦碎,则大事凝滞矣。”自萧合卓以吏才进,其后转效,不知大体。叹曰:“不能移风易俗,偷安爵位,臣子之道若是乎?”时称为“国宝臣”,目所着文曰《宝老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穆虽椒房亲,位高益         畏:敬畏

B表请天下户口以均徭役         籍:登记

C今国家比之                 曩:从前

D所着文曰《宝老集》           目:命名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谋中外/相应孝穆/悉诛之/乃严备御以待/余党遂溃

B谋中外相应/孝穆悉/诛之/乃严备/御以待余党遂溃

C谋中外/相应孝穆/悉诛之/乃严备/御以待余党遂溃

D谋中外相应/孝穆悉/诛之/乃严备御以待/余党遂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孝穆虽然是皇后的弟弟,但不是凭着这层关系直接被封王的,而是凭借卓越的功劳,一步步升迁,最终被封以王位的。

B萧孝穆有很高的才能。他屡次讨平叛乱,先后平定了术烈、阻卜等的叛乱。他治世才能卓越,所提建议都很有见地,把东京治理得井井有条。

C辽兴宗产生了攻打北宋的想法,萧孝穆坚决反对。兴宗就打定主意不南伐,萧孝穆写好的奏书也就没有上报。

D萧孝穆地位尊崇,但十分谨慎,总是推辞太后的赏赐,对人也始终如一,连他妻子儿女的为人都受了他的影响。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政务宽简,抚纳流徙,其民安之。

(2)不能移风易俗,偷安爵位,臣子之道若是乎?

 

1.A 2.D 3.C 4. (1)他处理政事务求宽松简约,安抚并招纳流亡的人,那里的百姓感到十分安定 (2)不能够移风易俗,苟且地在高位上过活,臣子的职分像这样吗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孝穆虽椒房亲,位高益畏 畏:敬畏”根据前面的主语位高就是位高权重就更加怎样,从结构上判断应为一形容词,可翻译为谨慎。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尤其是一些翻译为现代汉语意思的词语在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如题中“君子见机”的“机”和D中“不矜名节”都属于这种情况。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应为“谋中外相应,孝穆悉诛之,乃严备御以待,余党遂溃”。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这句话的大意是:图谋里应外合(叛乱),孝穆获悉,处死了他们,于是严加戒备防御以等待(叛军),其余的叛党于是溃散。然后再根据句中的一些断句标志进行断句,本句主要借助句中的人名及动词进行断句,比如“孝”“余党”。断完之后还要重新读一遍,看有无讲不通的地方或者违反情理的地方。 【考点定位】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能力层级为B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必苦思。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 3.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比如本题的C项,考生就应到文中找到相关内容,然后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即可发现,无中生有。 4.翻译的时候,应先找名词,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第一句,重点词语:“流徙”为“流亡的人”“宽”宽松简约,“安”安定(2)“偷安”“苟且”, “臣子之道若是乎”,臣子的职分像这样吗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萧孝穆,淳钦皇后的弟弟,阿古只的第五代孙子。孝穆清廉恭谨,(做事)有礼仪法度,多次升官到西北路招讨都监。开泰元年,远离京都的他被任命为建雄军节度使,兼任检校太保。这一年术烈等叛乱,孝穆把他们打得狼狈而逃。冬天,进军可敦城。阻卜勾结五个部落的首领查剌、阿睹等,图谋里应外合(叛乱),孝穆获悉,处死了他们,于是严加戒备防御以等待(叛军),其余的叛党于是溃散。凭借功劳升任九水诸部安抚使。 太平二年,主持枢密院事务。三年,被封为燕王、南京留守、兵马都总管。九年,延琳在东京叛乱,孝穆作为都统前往讨伐他,在蒲水交战。中军稍稍后退,副部署萧匹敌、都监萧蒲奴从两翼夹击(敌人),贼兵溃散,追击到手山北并打败他们。延琳逃进城中,挖掘很深的壕沟而自卫。孝穆(率兵)包围他们,筑起双重城墙,建起瞭望楼,使城内外不能互相联系,城中的人撤房屋以烧火做饭。延琳的大将杨详世等人擒拿着延琳来投降,辽东就全部被平定了。(孝穆)改任东京留守。他处理政事务求宽松简约,安抚并招纳流亡的人,那里的百姓感到十分安定。 重熙六年,(孝穆)被进封为吴国王,担任北院枢密使。八年,上表请求登记天下户口以平均徭役,(皇上)听从了这建议。从此征收赋税渐渐平均了,百姓十分高兴。九年,转任楚王。当时天下太平,人口增殖,皇上又年富力强,激昂地有了向南进伐之意向。群臣大多顺从皇上的旨意。孝穆劝谏说:“从前太祖向南征伐,以无功而结束。皇上的车驾刚刚回来,(南方的宋人)反过来攻打我们。从那以后兵祸连续二十多年,仅仅能够讲和,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南北互相通好。现在国家与从前相比,虽说富强了,但是功臣、老将大多已经过世。而且宋人没有罪过,陛下不应该放弃先帝订立的盟约。”当时皇上的主意已定,奏书上达没有回音。(孝穆)就以年纪老迈为借口请求辞官回乡,没被批准。十一,再次担任北院枢密使,改到齐国做王。 孝穆虽然是皇后的之亲戚,职位越高(内心)越是担忧。太后有所赏赐,总是推辞不接受。妻子儿女也没有傲慢的脸色。与人交往,始终如一。所举荐选拔的都是忠诚正直的人。曾经对人说:“枢密选拔贤能的人而任用,什么事不能成功?如果亲自去处理那些琐碎的事,那么大事就被耽搁了。”从萧合卓因为有做官的才能被任用,那以后就转失了效果,不懂得关系大局的道理。孝穆感叹说:“不能够移风易俗,苟且地在高位上过活,臣子的职分像这样吗?”时人称孝穆为“国宝臣”,把他所著的文集命名为《宝老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

①民众求富,国家求强,“强”的基础也是“富”。这是当今中国最具有社会共识的观念。然而,当今已然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并没有给人带来相匹配的充裕感和满足感。贫寒的人不满足,有钱人也时常处于焦虑当中。

②日常生活中,总有人以珠光宝气、香车美人“炫富”。“炫富”表面上是在展示美,但在观者的眼中却是丑,或者“臭美”。人们对其区分的一般解释是:“炫富”是物质追求,审美是精神追求。以致产生错觉,美好的精神追求似乎高不可攀,臭美的物质追求却显得现实可靠。所以,对于炫富者,人们只能一边鄙弃,一边艳羡。价值观的纠结来自于思想的混淆。以物质和精神来区分“炫富”与审美其实是一个误解。且看“炫富”的内容,集中于名牌服饰、名酒、名表、名车、名度假地。“奢侈品”林林总总,共同点却只有一个,就是观念性的符号(“名”)。但在审美活动中:自然美、艺术美都属于精神世界的内心意象,却也离不开物质的载体。

③对追逐符号的人而言,大量珍贵的人力物力被降低为一纸商标的陪衬;追逐奢华揭示着意义的贫瘠和精神的无力。审美的意象则以意义的充盈见长。人心的意象,既可以让金银珠玉装点堂皇的宫殿庙宇,也能把日常的景色转换成大师的杰作,使普通的词语凝结成千古不朽的诗句。戏曲艺术中,舞台角色的气象全系于演员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切饰物皆为假扮,道具也被精简到了“以鞭代马”“一桌二椅”。在物质较为充裕的今天,“富”的重点应该由数量转为质量,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富贵气。富贵气是一种自然流露的美,这种美得自个人长期的、自觉的涵养。富贵气不是花钱买来的,也不是用项目规划“打造”出来的。

④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不同的利益、意见、信念在一个统一体中既保持着各自的特点,又彼此相容、互补,进而造就一个共生多赢的局面。中国的传统美食是“和’’的典范。精于烹调的人,会借用各种辅料的配合来约束主料,去其偏狭激烈之气,以便更好地呈现其独特的味道。近年来的社会文化则极端地强化“同”,大拆大建之后的千城一面、模式雷同的综艺节目和影视剧情……“和”与“同”看似是审美观念的分歧,却反映着人把握意义的能力高下。“和”意味着包容力,使人发现相异因素之间的交集,在共识、共情的基础上促成彼此的互补互动;“同”则意味着不能理解差异,即便游遍全球,也只看到一种风景。古人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越能尊重和欣赏差异,越能得道多助,建设性的事业越容易展开。

⑤由此可见,“美”意味着意义的丰富,意味着创作和表达的自由。

1.下列不能体现“美,意味着意义的丰富,意味着创作和表达的自由”的一项是

A.人心的意象,可以让金银珠玉装点宫殿庙宇,把日常的景色转换成杰作,使普通的词语凝结成千古不朽的诗句。

B.戏曲艺术中,舞台角色的气象全系于演员的举动或神态。饰物皆为假扮,道具精简到了“以鞭代马”“一桌二椅”。

C.精于烹调的人,会借用各种辅料的配合来约束主料,去其偏狭激烈之气,以便更好地呈现其独特的味道。

D.近年来的社会文化则极端地强化“同”:大拆大建之后的千城一面、模式雷同的综艺节目和影视剧情。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段从“富”“强”着手,概括了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及思想观念的状态;⑤段收束全文,概括了“美”的内涵。

B.②段从“炫富”入手,阐述了人们对其与“审美”的误解,点明了“炫富”的本质特征,揭示了审美活动的特性。

C.③段首先明确追逐奢华与审美的意义差异,接着例证审美意象在于意义的充盈,最后谈论了富贵气的来源及功能。

D.④段由孔子的言论说起,然后例举了“和”与“同”的表现,最终探讨了“和”与“同”的区别,主张“和而不同”。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民众求富,但当今已然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并没有给人带来充裕感和满足感;人们要么不满足,要么焦虑。

B.交响乐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欣赏它是一种纯粹的精神追求,来自于灵魂的交流,并不需要物质作为载体。

C.“炫富”的本质是追逐符号,大量珍贵的人力物力被降低为一纸商标的陪衬,揭示着意义的贫瘠和精神的无力。

D.因为富贵气不可以花钱买来或“打造”出来,所以它是自然流露的美,这种美得自个人长期的、自觉的涵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说,当你“自我作践”地把日子看成破铜烂铁时,你的日子也将是锈迹斑斑的;当你“珍而重之”地把日子视为金银珠宝时,那么你拥有的日子将会是金光灿烂的。

这说明人生态度与生存状况是相关的。当然,这话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有了积极的人生态度,未必就会有很好的生存状况,何况人生态度是变化的,生存状况也处于变化之中。对此,你是怎么看、怎么想的呢?

请联系实际,围绕“人生态度与生存状况”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图表,按要求完成题目。

满分5 manfen5.com

 

1)以上表格内容反映出的现象是:                          (不出现具体数据)。

2针对以上现象,请从不同角度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诗几乎可以表达人类生活的所有情感。 ,其实,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诗人,心中都为诗留着一片圣地,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琐碎的生活让我们远离了诗歌,我们似乎忘了生活中还有诗歌存在。但在我们心底深处,只要一有机会,她就像花树遇到春风一样,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      ,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 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B 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

C 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

D 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答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