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从历史深处递过来的灯——史学家郑樵伟大的一生 杨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从历史深处递过来的灯——史学家郑樵伟大的一生

杨雪帆

在莆田文化史上,郑樵是独一无二的。他的作品《通志》,使他毫无争议地跻身于中国文化的杰出创造者中间。他著述《通志》时居住的三间草堂,数百年来虽然隐没在广业里的茫茫群山中,然而今天,它却是莆田文化地图上一条不可不提及的记忆之路。

郑樵的父亲是个太学生,家世并不显赫。郑樵自幼在家读书,日诵万言,常攀藤到霞溪对岸的溪东书堂与从兄郑厚切磋学问,纵论天下大事。十四岁时,郑樵立志读遍古今书,他和郑厚一起裹被负粮,到处借书求读。他走的是一条千百年来被车轮轧出来的坎坷土路。一阵雨过后,路就烂了--南北宋时一个读书人的生活就是这么一片泥泞。1119年父亲去世!1127年北宋沦亡!

1128年,南宋朝廷恢复以诗赋经义取士。这一年郑樵25岁,深感入仕如海市蜃楼。他不愿再下山应试。他从普天下排队求仕者的行列中走了出来,回到借书求读的游历路上。对郑樵来说,这是一种生存态度。

当时,莆田是全国藏书最盛之地。十年间,郑樵读遍了十几处藏书,进而搜尽图书。他的全部生活就是阅读。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到路上。他以罕见的热情和高度的献身精神对待自己的信仰。他为书而活,这样的人并不是每个时代都有。

1132年,郑樵在芗林寺旁筑修史堂,开始漫长的修史着书生涯。他写出《诗辩妄》等一系列着作,批判当时的儒学、经学,言词尖锐,给沉闷的中世纪学术界带来一股清新空气。他的影响渐渐超出兴化郡和东南一带。显然他的世界在夹漈山之外。在修史上,郑樵极力反对空言着书,主张从事实出发,让历史事实说话,因为历史是生动的实例和经验。

1138年,他请求朝廷支持他撰写一部上自羲皇、下逮五代、集天下之书为一书的《通史》未准,就以布衣之身在夹漈山中尴尬地活着,“困穷之极,而寸阴未尝虚度。风晨雪夜,执笔不休;厨无烟火,而诵记不绝。”1143年至1147年间,四十岁的郑樵经历了弟亡妻丧幼子夭的惨痛的人生,仍不辍于著述。

1148年,郑樵四十五岁,他又一次出现在行旅上。这回他徒步一千里,打算将140卷自著新书献给宋高宗。他在商贾云集、青楼林立的杭州等了近一年时间,最终希望落空。1150年,修史堂被官方查封。郑樵只好在夹漈山主峰侧一个必须穿过大片荒野林莽才能到达的虚谷中另筑三间茅屋隐居,这就是着名的夹漈草堂。

在草堂的纸灯笼下,他对史学架构和纂述体例思忖于心,从漫漫无涯的史料中爬梳剔抉,从林林总总的文本建构中寻找话语的行踪。一切始于寂寞中的思索。山中的生活极其粗糙,装束和饮食简单得不能再简单。1151年,郑樵续娶游氏为妻。

次年,新任同安主簿朱熹上山拜见郑樵。1157年,《通志》初稿完成,一个山林穷儒凭一己之力构筑了中国史学上的一个神话。

1161年,郑樵五十八岁,二百卷《通志》终于抄写成书。前后历时三十年。十年为经旨之学,三年为礼乐之学,三年为文字之学,五六年为天文地理之学、草木虫鱼之学,八九年为讨论之学、图谱之学。《通志》全书六百多万字,是中国历史上继《史记》之后又一部规模宏伟的纪传体史书。九月,郑樵最后一次离开夹漈草堂,进京献书。他没有再回来。1162年3月,郑樵一病不起,于当月初七宋高宗命进《通志》上殿之日,郁郁病逝于临安馆舍,政治乌托邦破灭了,郑樵归入真理,留下一部巨著和那个时代的一种心碎表情。

“破碎”是郑樵所处时代的特征。但在人生的碎裂声中,郑樵却奉献了一部完整的着作,并将它置于中华文化的价值中间。郑樵在每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内,在史学、文字学、音韵学、目录学、校雠学、文献学以及自然科学方面,都有开拓性的贡献;另外,在氏族学,谥法知识乃至音乐领域,也有不可忽视的成就。郑樵死后,《通志》书稿被朝廷秘阁搁置,直到一百三十年后才得以刊印流传。

为什么郑樵会成为郑樵?在见证了数百年沧桑的夹漈草堂上,对他的研究刚刚开始。今天,当我们重新翻阅《通志》这部伟大的作品,我们发现,这部书籍已被赋予了令人惊诧的长久性,它是不朽的,它和作者将永远活在伟大的历史中。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14岁立志读遍古今书,十年间他不停地阅读,这些阅读为他以后写《通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B.郑樵是从1132年开始修史的,并且筑了修史堂,由于他志不在求官,所以他有向朝廷请求经济上的支持。

C.郑樵曾经两次进京献书,第一次献书失败后,郑樵气愤难抑,自己封闭了修史堂;第二次献书,终于获得高宗接见,命进《通志》上殿,但他病逝于临安馆舍。

D.郑樵读书,不是读死书,能给学术界带来一股清新空气;郑樵著书,同样重在创新,立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E.全文是按时间顺序来记述郑樵伟大的一生,通过时间的跨度,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为写《通志》的长久而艰难过程。

2.郑樵“立志读尽古书”,文章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这一点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破碎’是郑樵所处时代的特征”,其中“破碎”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简要冋答。

4.美国的比尔•盖茨在谈到他的成功经验时说:我不比别人聪明多少,我之所以走到了其他人的前面,不过是我认准了一生只做一件事,并且把这件事做得更完美而已。你觉得对吗?请结合材料中郑樵的事迹说说你的道理。

 

1.AE(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给分) 2.①从时间的跨度来表现,14岁立志,一直到25岁仍没有中断;②从读书的数量来表现,读遍十几处读书楼,还不断扩大读书的内容,这才做到了在众多领域有开拓性的贡献,甚至在音乐领域也有不可忽视的成就;③求仕与读书有矛盾时,退出求仕者的行列,走回读书路,可见其对读书的热爱。(每点2分) 3.①国家的“破碎”,他经历国家沦亡之痛,但没有中断他读书与修史之路;②家庭“破碎”,他经历了父逝妻丧幼子夭的惨痛人生。③亲自向朝廷进献《通志》之梦破碎,政治乌托邦破灭。 4.我赞成比尔·盖茨的说法。一、一生一事:①郑樵一生完成了《通志》一书,从14岁(1117年)到到25岁(1128年),花了十年时间读书,为以后写《通志》打下坚实的基础:②从1128年到1162年,他一直在为《通志》奋斗着,终于完成巨著。二、完美做好:①他对史学架构和纂述体例思忖于心,从漫漫无涯的史料中爬梳剔抉,从林林总总的文本建构中寻找话语的行踪。②郑樵在每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内,在史学、文字学、音韵学、目录学、校雠学、文献学以及自然科学方面,都有开拓性的贡献;另外,在氏族学,谥法知识乃至音乐领域,也有不可忽视的成就。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B项,他向朝廷请求了支持,但这种支持没有明说是“经济”上的,而且从文章中可以看出,朝廷是不准个人修史的,所以才会有查封“修史堂”的行为,那么这种支持就包括开放个人修史的政策许可;C项,不是自己封闭的修史堂,1150年,修史堂被官方查封;D项,“究天人之际”这句是司马迁说的,不是郑樵的志向。所以选AE。 【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解答此类多项选择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设置,从内容、人物精神、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结构等角度来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材料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对于有多个信息源的选项,要辨别选项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信息。例如D项“究天人之际”认为是郑樵的志向就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2.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由题干“立志读尽古书”可知,答题时,要把他如何读“尽”古书的内容筛选出来进行概括作答,选文中不断地标出年份,自然是强调“时间”;文章中强调去了多少个藏书楼,又是在强调另一个方面--游历广,知识面宽,涉及领域多;他中途不做官重回读书路,则表明其对读书的热爱,也是“立志读尽古书”的具体实践。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筛选整合信息题的解题基本思路:①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②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③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④根据题型选择方法,如果是专题式,一般的步骤是:摘取要点,理出顺序,恰当表达。例如本题,就要根据答题区域第2.第3.第4段答题区域根据提示性语句提炼性的概括作答。 3.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思考时,要从文本中筛选出与“破碎”相关的答题区域,然后找到这些原句提炼性的概括作答。例如,“1127年北宋沦亡”,国家破碎;“1143年至1147年间,四十岁的郑樵经历了弟亡妻丧幼子夭的惨痛的人生”,家庭破碎;“1162年3月,郑樵一病不起,于当月初七宋高宗命进《通志》上殿之日,郁郁病逝于临安馆舍,政治乌托邦破灭了”,政治理想破碎。组织答案时,要分条概括。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对信息的辨别、挑选和对信息进行转换、组合、概括的过程。 解答“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 1.确定筛选整合标准。认真分析题干要求,明确筛选、整合信息的标准,即要求筛选、整合文章的哪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内容,是有关宵节的还是人物的,是有关情感的还是有关结构的等等。 4.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和提出自己见解的探究能力。题干中比尔·盖茨的话只是给考生提供答题的两个基本要点:一是一生一事,一是完美做好。根据这两个要点,从文本中筛选出能表现郑樵身上体现的这两个要点内容,然后分点概括作答。例如,郑樵的一生一事,可从文本中筛选出致力于读书和写作《通志》的事迹,然后分条概括出来。完美做好可从答题区间第8和第11段中找出相关语句分类概括。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易错警示】这道题考生容易把分析的重点放在分析比尔盖茨身上,而忽略了结合着郑樵的事迹来阐述道理。考生还容易出现的错误是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这说明考生没有读懂题干,解答此类题,一般是要肯定的答出此种说法是正确的,然后从文本中找出能表现郑樵与比尔盖茨类似的两个基本要点:一是一生一事,一是完美做好。然后根据文本中郑樵的具体事迹分析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收成

薛立彬

①顺义站在秋天的田野里脚下是踩上去软绵绵的被打碎的玉米秸他忽然就有了一种陌生感

②他记得小时候秋收秋种是要忙好长一段时间的掰玉米割玉米秸运玉米秸刨玉米根耕地整田垄播种这一整套程序一环扣一环没个半月二十天的是忙不完秋的。可是现在收割机一弄把玉米秸打碎耕地播种一条龙两三天就忙完了过去三秋大忙的一点儿影子也看不到了。

③那个时候玉米秸被割倒以后为了便于运输还要在田野里晾晒几天目的是除去水分减少重量在这晾晒的几天内玉米秸的下面就会成为蛐蛐、蚂蚱、蝗虫等昆虫的天地拨开玉米秸抓蚂蚱捉蛐蛐逮蝗虫再找一块空地生一堆火烤蝗虫、蚂蚱、蛐蛐吃那个香啊。

④还有生长着田野里的那些野果在收了玉米之后显露出来他和他的那些小伙伴儿在田野里疯跑去寻各种各样的野果找到野果装进衣服口袋装不下的就在衣服上蹭一蹭然后放进嘴里那个甜哟。

⑤顺义这会儿很想找一个人说会儿话但环视四周却没发现一个人。从前却不是这样到了秋收田野里都是人机器轰鸣的声音乡邻吵嚷的声音吆喝牲口的声音街坊四邻边干活边聊天聊收成聊家常那个热闹呀。

⑤可现在田野里空空旷旷连个人影也没有。“不一样了。”顺义自言自语地说“科技进步了人不受累了可这人的关系也疏远了。”

⑥顺义想起了刚才那个开着收割机收他家玉米的小伙子人长得倒是怪精神的可是说起话来噎死个人。这收割费用是四百六二块四顺义给他四百六,他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两块四你也要啊。”

⑦“大哥你到商店里买东西少一分人家也不会卖给你。我加一百块钱的油给人家99块能行吗?”

⑧顺义看了小伙子一眼又给了他三块“不用找零钱了。”顺义气呼呼地说。

⑨“那可不行你不让我吃亏我也不能让你吃亏不是?”

⑩顺义踩着这软绵绵的玉米秸在田野里慢慢地走着他想过两天他的脚底下就要种上小麦小麦长出来天气就慢慢变冷冷着冷着就要过年了。过了年就是春天春天过去就是夏天夏天到了就收麦收麦后又要种玉米种了玉米又要收就这样一年年的过去了。

“张顺义——张顺义——”顺义正乱七八糟地想着呢田地那头儿他老婆正挥着手喊他呢。

“啥事?”

“啥事?猪场里的猪要生了你在那磨叽啥呢?也不带手机急死个人!”顺义一听拔腿就跑跑着跑着一脚踩空摔倒了顺义爬起来接着跑四十多岁的人了跑起来还像个小伙子。

(2015年11月16日《农村大众》)

1.下列对这篇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题目为“收成”,可是却看不到主人公顺义忙碌,只看到顺义雇人帮他收割,说明他家人少,忙不过来。

B.收割之际,主人公站在秋天的田野浮想联翩,比较过去和现在收割的场景,有失落之感,对现代科技是有着抵触情绪的。

C.顺义和小伙子议价,为两块四而计较不已,一个斤斤计较的、懒惰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D.本文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两种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写出了生产方式的变化对农民精神的影响。

E.小说最后这个情节,运用了细节描写,“还像个小伙子”一方面写出他听到老婆的呼唤之后快速反应的动作,一方面也表现看过田野之后愉快的心情,丰收了,跑起来当然轻快。

2.文中画线处都提到了“踩着软绵绵的玉米秸”,试分析其作用。

3.从文章开头四段可以看出顺义是个怎样的人?

4.有人说,本文的主题是是通过“丰收”来写人际关系的疏远?有人说,本文是通过“丰收”来写科技给农村带来的深刻变化?你觉得呢?试分析理由。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通过子路,孔子知道了长沮、桀溺的想法,孔子说“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明他之所以四处奔波参政,正是因为天下不太平,天下无道。

(2)耶酥说:“你们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对待他们。”这句话与孔子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一样的。

(3)在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客吹洞箫的技艺高超,箫声引得潜藏在深涧里的蛟龙起舞,惹得独守在空船上的寡妇抽咽。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题惠山寺

【唐】张祜

旧宅人何在,空门①客自过。

泉声到池尽,山色上楼多。

小洞生斜竹,重阶夹细莎②。

殷勤望城市,云水暮钟和。

[注]①空门:佛门。②细莎:小草。

1.全诗虽写景,行迹藏其间,请说出作者的行踪顺序。

2.请说出“云水暮钟和”在全诗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卢询祖,袭祖爵大夏。有术学,文学华靡,为后生之俊。举秀才入京。李祖勋尝宴文士,显祖使小黄门祖勋曰:“茹茹既破,何故无贺表?”使者伫立待之。诸宾皆为,询祖俄顷便成。后朝廷大迁除,同日催拜。询祖立于东止车门外,为二十余人作表,文不加,辞理可观。

询祖初袭爵封大夏男,有宿德朝士谓之曰:“大夏初成。”应声答曰:“且得燕雀相贺。”天保末,以职出为筑长城子使。自负其才,内怀郁怏,遂毁容服如贱役者,以见杨愔。愔曰:“故旧皆有所縻,唯大夏未加处分。”询祖厉声曰:“是谁之咎!”既至役,作《筑长城赋》,其略曰:“板则紫柏,杵则木瓜,何斯材而斯用也?草则离离靡靡,缘岗而殖,但使十步而有一芳,余亦何辞间于荆棘。”邢邵曾戏曰:“卿少年才学富盛,戴角者无上齿,恐卿不寿。”对曰:“询祖初闻此言,实怀恐惧,见丈人苍苍在鬓,差以自安。”邵甚重其敏赡。既有口辩,好臧否人物,尝语人曰:“我昨东方未明,过和氏门外,已见二陆两源,森然与槐柳齐列。”盖谓彦师、仁惠与文宗、那延也。邢邵盛誉卢思道,以询祖为不及。询祖曰:“见未能高飞者借其羽毛,逸势冲天者剪其翅翮。”谤毁日至,论皆薄其为人。长广太守邢子广目二卢云:“询祖有规检祢衡,思道无冰棱文举。”后颇折节。历太子舍人、司徒记室,卒官。有文集十卷,皆致遗。尝为赵郡王妃郑氏制挽歌词,其一篇云:“君王盛海内,伉俪尽寰中。女仪掩郑国,嫔容映赵宫。春艳桃花水,秋度桂枝风。遂使丛台夜,明月满床空。”

(《北齐书》卷二十二)

【注】①茹茹:指茹茹族。②同日:当天。③筑长城子使:官名。④杨愔:字遵彦小名秦王弘农华阴人。父津魏时累为司空侍中。⑤规检:循规矩,守法度。⑥冰棱:锋芒毕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文不加                            修改

B既至役                            所:地方

C论皆薄其为人                      素:白白地

D皆致遗                            逸:失,失传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才,原本指称才能秀异之士,并不限于饱读经书。及至汉晋南北朝,秀才变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唐初才成为读书人的通称。

B.敕,中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

C.男,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中的一个等级,周朝已经有了“男”这一爵位,《礼记·王制》云:“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D.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内容多为有叙有议,叙议都带有感情色彩,而且作为向皇帝陈述意见的正式文体,只有“表”这一类,其他类别是非正式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询祖思维敏捷,在李祖勋的宴会上写贺表,一会儿就写完了;后来在东止门外,帮二十多人写表章,同样一挥而就。

B卢询祖是刚刚承袭爵位,所以有位德高望重的官吏说他:“大夏初成。”有自恃资格老之意,故询祖以燕雀相喻,让其脸面无光。

C对于担任筑长城子使,卢询祖觉得屈了自己的才华,有怀才不遇之感。这可以从其写的赋中看出来:“板则紫柏,杵则木瓜,何斯材而斯用也?”

D邢邵十分赞赏卢思道,认为询祖不如他,对这种看法,卢询祖也有同感,认为卢思道不是凭借别人的帮助而享有盛誉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板则紫柏,杵则木瓜,何斯材而斯用也?

(2)询祖初闻此言,实怀恐惧,见丈人苍苍在鬓,差以自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原始先民看到火山的爆发,喷发的岩浆变成了黑色的石头,毁灭了大片土地上的生态,改变了山川河流的位置和大地的面貌。他们又不断地经历了山崩和泥石流的发生,滚滚的石块象一个爱发脾气的人一样,一次次地给束手无策、应变能力极低的人们造成惨重的悲剧。应变能力低下的人们束手无策,对不了解的东西,就认为是神灵在发火,畏惧雷,就认为有人神在操纵雷,就有了雷神,而同理,人们正是把石当作了神灵,怕触怒石头而对之顶礼膜崇;另一方面,人们最先居住在洞穴里,野兽也常常出入于人类居住的洞穴。原始先民幼稚地认为,人是从山洞里生出来的。于是,原始先民便不自觉地赋予石头以生殖的功能,认为人类的先祖是石头生的,于是,便出现了灵石信仰、神石信仰,即对石头的崇拜。

“禹生于石”和“石破北方而生启”的神话,是我们从史籍记载中所能得到的人类关于石头具有生殖力和生殖功能的观念的最早的信息。禹生于石头,禹的妻子涂山氏变成石头生了启,启是石头裂开而出生的。

禹是石头生的。但禹是怎样从石头里出生的,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淮南子·修务训》:“禹生于石”。第二种说法是:《遁甲开山图》:禹是其母女狄“得石子如珠,爱而吞之”,感石受孕而生的。这两种说法,一种是由石头生的,一种是感石头生的,二者虽然都是石头生的,但二者之间是有差异的。石头生禹的象征含义是,石头是生育婴儿的母亲或母体。这种以石头作为生育婴儿的母亲或母体的观念,是相当古老、相当原始、相当幼稚的,说明这种神话生成之时代,人们至少还没有产生人的出生需要男女交配、受精、妊娠的观念,把人和作为自然物体的石头等同起来,人是可以由自然物生出来的。尽管我们今天作父母的还偶尔会以嬉戏的口吻回答小孩子的问题,“你是从石头缝里捡回来的”,但毫无疑问,认为石头生人是一种极原始的思维。石头感生说的象征含义是,石头是有魂的,“假如妇女怀了孕,这是因为有某个‘魂’(通常是等待着转生并在现在准备着诞生的某个祖先的魂)进入了她的身体,这当然又必须以这个妇女与这个魂同属于一个氏族、亚族和图腾为前提。”更进一步说,这种观念则把具有生殖功能(当然是氏族始祖的出生)的石头看成是男性神。尽管感生说同样也是说明原始先民不懂得生育的本质原因,认为女人受胎是神秘的,女人不需要男性的参与也能受孕、生育,显示了女性的崇高无匹的地位,但这种观念也向我们展示了,原始先民毕竟已经能够把人与物区分开,而且懂得有某个“魂”--石珠--进入了女人的身体,从而转生为有形貌和血肉的人(氏族始祖)。

禹是从鲧的身体里分裂出来的。坼胸也好,坼肋也好,坼(剖)背也好,都不是由父母性交受精,通过红门而出生,而是通过母体的分裂而达到生殖的结果;通过母体的分裂而达到生殖,很可能是石头的破裂而给人类带来的一种联想,并把这种联想不自觉地附会到禹的出生上。禹从鲧的身体中生出,意味着从母系氏族制到父系氏族制的过渡。

(摘编自马昌仪、刘锡诚 《石与石神》,有删改)

1.下列关于“灵石神石信仰”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了灵石信仰、神石信仰之后,人们才去注意到自己是从洞穴中走出,才不自觉地赋予石头以生殖的功能,连自己的祖先也被认为是从石中出来的了。

B.灵石信仰、神石信仰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火山喷发的岩浆变成了黑色的石头,毁灭了大片土地上的生态,人们产生了畏惧心理。

C.“禹生于石”和“石破北方而生启”是灵石信仰在神话中的表现,而且是在史籍中能见到的人类最早的石头具有生殖力和生殖功能的观念的信息。

D.灵石信仰、神石信仰者认为山和石是有灵性、有神性的,和人一样,是有性格、有脾气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原始先民之所以产生石头生人的看法,与人类住在洞穴里有关,这种思维是幼稚的;认为人会石会生人的思维也是原始的,现代父母只会偶尔以嬉戏口吻逗弄小孩。

B.禹从石头里出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指禹是石头生的,一种是感石头而生。这两种说法的相同的点就是都不是父母性交受精而生。

C.禹是男人鲧生出的,没有女人什么事,意味着人类那时早已经进入父系氏族。

D.禹生于石头的方式,有可能是人类受石头的破裂现象影响而产生的一种联想,然后把联想附会到禹的出生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石头的崇拜,说明原始先民一般崇拜对本部落及其生存地区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影响最大或危害最大的自然物和自然力,自然力“火山爆发”而生自然物“石头”。

B.石头生人的神话故事,是不能反映社会生活的任何事情的,它只能被当作与小孩嬉戏的谈资。

C.禹“坼胸”而生或是“坼肋”而生,与姜嫄因踩巨人足迹而生后稷(周王朝的始祖)的故事相似,说明原始先民至少还没有产生人的出生需要男女交配、受精、妊娠的观念。

D.感石受孕说的意义在于原始先民已经能够把人与物区分开,需要有“魂”进入女人身体才能转生为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