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爱情:某猎人笔记上的三页 莫泊桑 我刚从某报纸的琐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爱情:某猎人笔记上的三页

莫泊桑

我刚从某报纸的琐事趣闻栏里读到一则爱情悲剧。一个男的杀了一个女的,然后自杀了,所以他一定深爱过她。这与我又有什么关系?然而这爱情唤起了我的一段年轻时期的关于打猎的异乎寻常的记忆。在那次打猎时,爱神就像天空中的十字架向早期基督徒显圣一样,向我显现了一次。

那一年深秋,我表兄卡尔邀我和他大清早一起去沼泽地打野鸭。他住的房子坐落在一片谷地。谷地里,一条小河流散开来成了一片开阔的沼泽地。那沼泽地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猎场。那是我表兄视之如宝的地方,他一直把它作为禁猎区保护着。

再没有什么地方能比一大片低洼的沼泽地更令人神往,更令人不安,甚或更令人惊惧了。为什么在那片被水覆盖着的洼地里竟会笼罩着一种模糊的恐惧呢?是那蒲草在沙沙作响,是那磷火在依稀明灭,是那夜气弥漫的静谧,是那帷幕般迤逦在水面上的沉沉雾霭,还是那捉摸不定的噗噗声息?这声息是那样微细,那样温柔,然而听来却比人们的大炮甚或天上的响雷更为吓人。难道就是这些,才使那沼泽地显得像是个梦境般的国度——那令人胆寒的国度,显得那样神秘莫测又危险四伏吗?

傍晚时分,我到了表兄家里。餐间,他告诉我,明晨打猎所需的一切都已准备就绪了。我们将在明晨三点半出发,以便在四点半左右到达他选好的可供潜伏瞭望的地方。那里已经有用冰块砌好的一间小屋,用来抵挡黎明前令人难耐的寒风。一吃完饭,我就钻进被窝,在壁炉的熊熊炉火发出的亮光里睡着了。

凌晨三点钟,表兄把我叫醒。我穿了一件羊皮大衣,而卡尔表兄穿着一件熊皮大衣。我们每人灌下两杯滚烫的咖啡,又喝了几杯浓烈的白兰地就出发了,和我们一起去的还有一个猎场看守人和两只狗——勃朗金和皮埃罗。

刚一迈出大门,我就觉得寒气直侵骨髓。卡尔和我并肩走着,很快到了沼泽地,进了那间冰块砌成的小屋,因为我们还得等上个把小时那些野鸟才会醒来四处游荡。从冰封的沼泽地里腾起的寒气,从冰墙上逼拢来的寒气,加上从上面压下来的寒气,使我彻骨贯心地发冷。

我们在冰屋中央生起一堆火,一阵奇特的叫声,一阵迷惘而飘忽的叫声,在我们头上回荡而过,借着那间冰屋子里的火光,我们看见了那些野禽。在这冬日凌晨曦光尚未现于天际之时,听到生命的呼唤声,尤其是只闻其声而不见其面,听着这生命的呼声迅速地穿过昏暗的寒气然后消失在大地的尽头,这是何等美妙,又是何等动人!在这五更寒彻的时刻,我觉得,那随着鸟翼渐渐远去的呼唤声就像是来自这世间的灵魂的叹息!

天亮了,成群的野鸭正一字排开,疾飞而过,随即在长空里消失了。

一道火光划破若明若暗的晨空,卡尔开了一枪,两只狗飞奔向前。

这之后,几乎每一分钟,不是他,就是我,只要一看见水草上空有一群飞禽的影子掠过,便马上举枪瞄准。至于皮埃罗和勃朗金,则气喘吁吁、欢蹦乱跳地衔回血淋淋的野禽,那些野禽的眼睛有时还朝我们瞪着哩。

太阳升起了,是个碧空万里的大晴天。我们打算离开此地。这时,有两只飞禽正展翅从我们头上飞掠而过。我开了枪,打落了其中的一只,它几乎就落在我的脚旁,这是一只银色胸脯的水鸭。这时,就在我们头上的蓝天里我听见一种声音,那是飞禽的叫声。声音很短促,叫个不停,似乎哀痛欲绝。那只禽鸟,那只逃过枪弹的小动物,在我们头顶上空兜着圈子,眼睛注视着已被我抓在手里的它那死去的伴侣。

卡尔蹲下身子,把枪举到肩上,紧紧盯住那只飞禽,等它进入自己的射程。“你打下那只雌的,”他说,“这只雄的是不会飞走的。”

雄野鸭果然没有飞走,它在我们头上一圈一圈地兜着,不住地哀鸣。从未有过什么痛苦的呻吟能像这阵阵哀鸣,像这只空中失偶的可怜的飞禽发出的悲怨指责之声这样使我心痛。

有时,它也避开那紧盯着它的枪口的威胁,似乎准备只身继续它的长途飞行,然而它终于下不了决心,又飞回来寻觅它失去的伴侣。“你把那只雌的扔在地上,”卡尔对我说,“雄的过一会儿就会飞进射程的。”雄鸭果真不顾危险,向我们飞近,由于对它那刚被我杀死的情侣的痴情,它已经不顾一切了。

卡尔开枪了,正如一只放在空中的纸鹞被人一刀剪断了放飞它的牵绳,我看到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跌落下来,又听见那东西跌到枯草间的声响。皮埃罗跑去把它衔来给了我。

我把它俩——它们已经冰凉——一起装进猎物袋……当天晚上我就回巴黎去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作者讲述了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对打猎琐事进行了精细描写,以此来表现其对爱情、人性的思考及对动物的关爱、关怀。

B.小说中,作者对于爱情这样一个人类社会中永恒的主题,采用了自然主义的纯客观的视角,以超然的态度描绘了人和事。

C.爱情与人性的“复调”主题一明一暗贯串全文,这种构思赋予了小说的人物或主题更深远的意义,使简短的篇幅里蕴含了丰富的内容,感人至深,发人深省。

D.小说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来塑造“我”与表兄的形象,把“我”与表兄作对比,构成了人性的善良与冷漠的强烈反差。

E.小说第一段说那次打猎中“爱神就像天空中的十字架向早期基督徒显圣一样”向“我”显现了一次,这样写既可以使情节自然地展开,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悬念。

2.小说第三段对沼泽地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4.小说的结尾,作者写道:“我把它俩——它们已经冰凉——一起装进猎物袋……当天晚上我就回巴黎去了。”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妙处。

 

1.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 2.①这一段描写精致、细腻,带有鲜明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叙述者的内心独白,暗示了这里将要发生惊心动魄的事情,并说明了其对叙述者的强烈震撼,可使读者从侧面窥探到叙述者复杂的心灵世界。②大量问句使读者顿生疑问而产生阅读兴趣,同时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③这一段描写富于文采,充满浓郁的抒情色彩,很好地渲染了小说的悲情氛围,使小说具有独特的感染力。 3.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对生活有些麻木的人,是一个善良、天性未泯的人,是一个对人生有着反省意识的人。小说开头的描写,说明“我”对生活中的爱情悲剧已经失去了敏感,情感世界有些麻木了;一次打猎经历中一对野鸭情侣生死不离的恋情使我很震撼,也唤醒了“我”心底蛰伏的善良天性;从“我”和表兄对野鸭情侣的不同反应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对人生有着反省精神的人,野鸭情侣的举动,使我重新审视自己,对人性的回归有了强烈的渴望。 4.①引发读者的思考。虽然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但结尾处的叙述客观而冷静,从而引发读者思考这一叙述背后隐藏的主题。②结尾处“我”的举动和反应与表兄卡尔的冷漠表现形成了对比,在这对比之下,突出了“我”性格中未泯的善良的一面。③与前文中来打猎的兴致勃勃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出打猎过程给“我”的心灵的巨大震撼,从而表现出“我”的心理的变化,更好地塑造了“我”的形象。④野鸭凄美的爱情故事一结束,小说便戛然而止,留下了一个超出读者预期的悬念,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⑤结尾处与第一段中“在那次打猎时,爱神就像天空中的十字架向早期基督徒显圣一样,向我显现了一次”遥相呼应,不仅使小说的主题得到了深刻的揭示,也使小说的结构巧妙严谨。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这篇小说所讲述的故事很简单,谈不上“曲折”。B项,事实上,对于爱情这样一个集中体现人类强烈感情的主题,作者是不可能完全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的,这篇小说中也处处带着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D项,小说中塑造“我”的形象时没有使用语言描写;小说中有“我”和表兄的对比,但并未构成“强烈反差”,因为“我”也参与了打猎,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被野鸭情侣的爱情震撼,心生敬畏忏悔。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综合题。考查的范围包括:小说的内容、主旨、情节构思、人物形象以及形象塑造的方法。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①读全文;②抓标题;③辨文体;④找线索;⑤理层次。解答本题,考生要紧密结合文本,抓住文章中细节,判断选项对错,比如题中的D项。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从情节发展的角度来看,作用在于: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等,推动情节发展,为情节的发展做铺垫。从形象塑造的角度来看,作用在于:烘托人物,为刻画人物做铺垫,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作用在于:奠定情感基调,渲染气氛。从主题揭示的角度来看,作用在于:暗示社会环境,展示世态风情,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段落作用题解题思路:1.段落的作用(结构+内容)2.结构: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开头:统领全篇、引起下文、营造氛围。中间:承上启下、对比反衬、伏笔铺垫 。结尾:首尾呼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3.内容:概括段意(方法:抄原句、提取重组、自己概括),联系主旨情感。 答题格式:结构(包括表现手法)+ 内容(表现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本题中段落出现文章开头部分,除了“结构(包括表现手法)+ 内容(表现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外,还应该结合小说情节发展、形象塑造、从情感表达。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通常要从对人物的正面和侧面描写的角度入手。本文中,作者对主要人物“我”有正面描写,如打猎的行动叙述、细腻的心理变化展示、典型的细节刻画等;也有侧面描写,如通过“我”与表兄的对比,用表兄的冷漠来衬托“我”的善良犹存。答题时,可先对所分析 的人物的形象作定性的描述,再结合小说内容作简要说明。语言要简洁、准确、流畅。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首先,要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典型人物的典型性如何体现呢?这就需要注意人物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共同性格。其次,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本文中,作者对主要人物“我”有正面描写,如打猎的行动叙述、细腻的心理变化展示、典型的细节刻画等;也有侧面描写,如通过“我”与表兄的对比,用表兄的冷漠来衬托“我”的善良犹存。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第三,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第四,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第五,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第六,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第七,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或联系小说主题分析)。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地解读的能力。小说的情节是为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服务的。分析某一情节的写作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所以在分析小说的情节时,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脱离小说的整体构思,要时刻注意它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对小说主题的揭示作用。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看,文中这个情节通过“我”的行为,表现了“我”面对因爱死去的野鸭时所受到的心灵的震撼,说明“我”良心未泯;从结构布局的角度来看,这一情节与前文有多处呼应,如开头说“爱神显圣”的体验等,使小说结构完整严谨;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看,这一情节中“我”的举动,不仅与上文中“野鸭事件”前“我”的兴致勃勃形成对比,也与表兄的冷漠表现形成对比。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典例拓展】小说结尾作用(1)小说的结局如果如果出人意料,(欧亨利式结尾)答题角度为: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2)小说的结局如果是令人伤感的悲剧,答题角度为: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③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3)小说的结局如果是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答题角度为: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4)小说的结局如果是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答题角度为: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能更好地深化主题。本题结尾就是这种类型,又如:微型小说(《我没有病》)第19题请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通过奇特的情节设置悬念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1)小说开头没有交代“他”的身份,而是写“他”来到办公室安排工作,接待来访的人,怒斥企图行贿的人,接听电话,制造了“他”是不是局长的悬念。小说最后点明“他”不是局长而是病人。 (2)这样设置悬念的好处:使故事扑朔迷离,情节曲折;使主人公这个人物形象更具传奇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透露安天命思想的句子是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表明春天准备劳动的句子是             

3)王勃在滕王阁上看见野鸭在晚霞中飞吟出的名句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闲 居      司马光

故人通贵绝相过,门外真堪置雀罗。

我已幽慵僮便懒,雨来春草一番多。

【注】司马光因与变法派政见不一,遭到排斥,于熙宁四年(1071)至元丰八年(1085)退居洛阳,仅任无实权的闲散小职。本诗作于此时。

1.试分析本诗结句雨来春草一番多”的表达效果。

2.本诗题目为“闲居”,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刑部尚书富察公神道碑

袁枚

公讳傅鼐,字阁峰。先世居长白山,号富察氏。祖额色泰,从太宗文皇帝用兵,有大功。子四人,次子骠骑将军噶尔汉辅圣祖致太平,生公。

公眉目英朗,倨身而扬声,精骑射,读书目数行下。年十六,选入右卫,侍世宗于雍邸。骖乘持盖,不顷刻离。雍正元年,补兵部右侍郎。年羹尧以大逆诛,穷其党,公谓廷臣曰:“元恶已诛胁从罔治鼐事上久能知上之用心倘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非上意也。”诸王大臣以公语,平反无算。岳兴阿者,九门提督隆科多子也。隆柄用时礼下于公,公不往。及隆败,公为上言岳无罪。上疑公与隆有交,谪戍黑龙江。公闻命,负书一箧步往,率家僮斧薪自炊。

先是,公在上前尝论准噶尔情形,上不以为然。用兵数年,所言验;乃召公还,予侍郎衔,命往军前参赞。未行,仍命入宫侍起居。上违和,医药事皆公掌之。

十二年春,命公观兵鄂尔多斯部落。中途,侦贼数万,掠地西走。公即赴拜达理,请于大将军马尔塞曰:“贼送死,可唾手取也。鼐远来,虽兵疲,犹能一战。惟马力稍竭,愿大将军给轻骑数千助鼐。事成,归功将军;事败,鼐受其罪。”马嘿然,再三云不应。公愤激,自率所部出,与贼战,大败之,获辎重、牛畜万计。卒以马病,不能穷追。事闻,天子大悦。赐孔雀翎,移佐平郡王军谋,斩大将军马尔赛徇于军。

果亲王任事时,声咳所及,九卿唯唯。公在坐,俟王发声,听未毕,辄迎拒曰:“王误矣!”王不能堪。世宗责公曰:“汝知果亲王何语而又误耶?”公亦不能答也。世宗崩,今上登极,迁刑部尚书。以误举参领明山、失察家人两事落职。入狱,病,刑部尚书孙公嘉淦奏请就医私第,许之。薨于家。年六十二。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元恶已诛∕胁从罔治∕鼐事上∕久能知上之用心∕倘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非上意也

B元恶已诛∕胁从罔治∕鼐事上久∕能知上之用心∕倘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非上意也

C元恶已诛∕胁从罔治∕鼐事上∕久能知上之用心∕倘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非上意也

D元恶已诛∕胁从罔治∕鼐事上久∕能知上之用心∕倘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非上意也

2.下列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B.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C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一般情况下,名供长辈称呼,用来自称则有谦恭之意。称字(对平辈或长辈)出于尊敬。名、字与号的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D.对君王称陛丁、大王、皇上(已死的称庙号,如宋太祖,宋仁宗),对上官或长辈称公、君、足下、大人,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羹尧被诛杀后,傅鼐能从大局出发,劝说朝廷大臣对胁从的人不予治罪,使无数人得以平反昭雪。

B.傅鼐在察看军情途中偶遇贼军,在兵马疲惫无援的情况下,仍大败贼军,获得皇上的嘉奖。

C.果亲王掌权时,群臣都对他唯唯诺诺,只有傅鼐刚正不阿,直言不讳,当面具体指出他的错误。

D.作者对傅鼐的举荐有误和失察家人的过失并不隐讳,对主人公生平的记叙客观真实。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闻命,负书一箧步往,率家僮斧薪自炊。

(2)果亲王任事时,声咳所及,九卿唯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文化与代沟

①关于年轻一代和年长一代在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对立和冲突,即所谓代沟问题。二战后它就引起了文化人类学家的注意。杰弗里·戈若在1948年出版的《美国人:一项国民研究》中就曾讨论过代际脱节现象,但对“代沟”问题作了最具说服力的阐释的却是米德1970年出版的《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

②《文化与承诺》出版于欧美60年代青年运动刚刚退潮之际。米德提出,纷呈于当今世界的代与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既不能归咎于两代人在社会地位和政治观念方面的差异,更不能归咎于两代人在生物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差异,而首先导源于文化传递方面的差异。从文化传递的方式出发,米德将整个人类文化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这三种文化模式是米德创设其代沟思想的理论基石。

③前喻文化,即老年文化,其特点是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这是一切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在传统社会中,由于发展十分缓慢,经验就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经验丰富的老者自然就成了整个社会公认的行为楷模。在这种以前喻方式为特征的文化传递过程中,年长一代传喻给年轻一代的不仅是基本的生存技能,还包括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公认的生活方式和简拙的是非观念。这种前喻型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排除了变革的可能,当然也就排除了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生活予以反叛的可能,因此,在前喻文化中是不存在代沟现象的。

④并喻文化,是一种过渡性质的文化,它肇始于前喻文化崩溃之际,比如移民运动、科学发展、战争失败等原因。由于先前文化的中断,前辈无法再向晚辈提供符合新的环境和时代要求的全新的行为模式,晚辈就只能以在新的环境中捷足先登的同伴为自己仿效的楷模,这就产生了文化传递的并喻方式。在并喻文化中,年长一代不能继续引导青年前行,导致代表新与旧两种生活方式的两代人之间爆发矛盾与冲突,但这种“代沟”现象从全球范围来看还只是局部性的。

⑤通过对前喻文化和并喻文化的描述,米德创设了她的后喻文化或曰青年亚文化理论。她指出,由于二战以来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人类开始将自己熟知的世界抛在身后,生活于一个完全陌生的新时代中。这一情形和当年开拓新大陆的移民们的经历颇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只是,如果说那些新大陆的开拓者经历的是空间迁徙的话,那么人们今天经历的则是时间迁徙;如果说开拓新大陆的移民只占人间人口的一小部分,那么,今天经历时间迁徙的则是整整一代人。在时代剧变面前,由老一代不敢舍旧和新一代唯恐失新的矛盾所酿就的两代人之间的对立与冲突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而要解决代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日益落伍的年长一代就必须向代表未来的年轻一代学习。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代能像今天的年轻一代经历这样根本的变化,同样也没有任何一代能像他们这样“了解、经历和吸收在他们眼前发生的如此迅猛的社会变革”,这就使得年轻一代的文化具有引导社会前行的作用。

⑥米德所论述的这种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现象这几年也开始在我国出现。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青年一代就成了倡导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先锋。我们将这种和“嗷嗷林鸟,反哺于子”的生物现象十分相似的文化现象称为“文化反哺”,并且认为这种在疾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现象具有某种普遍性。

(选自周晓虹主编的《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流派》,有改动)

1.下列关于“代沟现象”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代沟现象指代际间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矛盾与冲突。

B.代沟现象早在二次大战之后就成为文化人类学家关注与研究的课题。

C.代沟现象之所以出现首先导源于两代人在文化传递方面存在的差异。

D.代沟现象不大可能存在于从根本上排除变革与反叛的前喻文化当中。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从介绍自杰弗里到米德关于代沟问题研究的历史沿革入手,具体解释代沟概念的内涵,重点肯定米德对代沟问题作了最具说服力的阐释。

B.第②段意在推介米德《文化与承诺》中关于代沟理论的内容,首先说明米德研究代沟问题的社会背景,然后介绍了米德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基石。

C.第③④⑤段论述与第②段论述内容并列,这三段先后阐释了文化传递方式中前喻、并喻与后喻三种文化类型,并深入分析了它们与代沟的关系。

D.第⑥段承接上文第⑤段论述,进一步指出与生物现象十分相似的“文化反哺”现象开始在我国出现,并分析了出现这现象的社会根源和必然性。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归纳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生于欧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青年运动为米德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B.在并喻文化时代里两代人之间在生活方式上的矛盾冲突还只是局部性的。

C.在后喻文化时代唯恐失新和不敢舍旧的新老两代的对立冲突具有全球性。

D.米德指出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现象这几年也开始在中国社会出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有一群青蛙组织了一场比赛,目标是登上一座很高的塔。一大群动物在塔下观看比赛,为参观者加油。旁观者都不相信那些青蛙能够爬到塔顶。“哎呀,这太难了!他们永远无法爬到塔顶。”“他们根本没机会成功。塔太高了!”开始有些青蛙一只接一只地摔下来。那些步伐稳健的青蛙,听了议论后,也都放弃了。一些小青蛙看着眼前的高塔,更是没有信心,站在原地未动。后来,其他青蛙都放弃了攀爬。只有一只青蛙,经过一番努力,到达了塔顶。

原来,那只登顶的青蛙是个聋子。

根据上面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