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回答后面小题目。 鹧鸪天①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回答后面题目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①本词为苏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②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一句,意为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指短暂虚幻的人生。

1.联系全词,说明“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这两句描写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2.简析“又”字在全词中的含义和作用

 

1.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繁乱衰落的景象。远处树林高山,近处竹丛院墙,脚下小池衰草,耳畔蝉声四起。这两句由远到近,由视觉到听觉,极有层次地描绘出词人所处的环境,流露出词人谪居黄州时落寞烦乱的心绪。 2.“又”字表现了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的心绪。“又”用于“浮生一日”前,加深了词人的感慨,深化了词的主题。“又”“一日凉”表现出词人的落寞失意,与前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形成对比,造成反差,“又”更加突出了词人失意无聊的心情。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这两句描写了一种怎样的景象”首先,描述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要抓典型意象。远处树林高山,近处竹丛院墙,脚下小池衰草,耳畔蝉声四起这些都是诗句的意象。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繁乱衰落的景象。第三步:联系诗人的生平,分析景物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这两句由远到近,由视觉到听觉,极有层次地描绘出词人所处的环境,流露出词人谪居黄州时落寞烦乱的心绪。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鉴赏景物形象之法:提问形式: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物?2.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景物的?3.这首诗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什么画面?是如何展示的?答题步骤:第一步:描写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联系诗人的生平,分析景物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答案构成:描图景(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方法总结及运用示范:意境分析三注意:一注意:描绘图景将诗句与想象结合。描绘诗中图景,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比如题中要抓住远处树林高山,近处竹丛院墙,脚下小池衰草,耳畔蝉声四起等意象。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二注意:概括意境特点应多角度。概括意境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这两个词最好能从不同的角度概括,角度有色彩、动静、视野、荣衰、明暗、气势等。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淡静美、清丽隽永、感伤哀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绪基调。三注意:分析情感要具体。诗歌情感分析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简析“又”字在全词中的含义和作用。首先结合诗句解释“又”在句中的含义是再一次的意思,接着评价“又”的表达效果, “又”用于“浮生一日”前,加深了词人的感慨,深化了词的主题。“又”“一日凉”表现出词人的落寞失意,与前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形成对比,造成反差,“又”更加突出了词人失意无聊的心情。“又”字表现了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的心绪。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主要是锤炼诗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炼字”的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方法:(1)直接释义;(2)从语法的角度,分析其特殊用法;(3)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运用效果。2.结合原诗句,再现景象。方法展开联想,描绘该字所在诗句呈现的景象。注意点出意象的特点。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或评价该字的表达效果(准确鲜明、形象生动、新颖贴切、耐人寻味等)。本诗中“又”用于“浮生一日”前,加深了词人的感慨,深化了词的主题。“又”“一日凉”表现出词人的落寞失意,与前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形成对比,造成反差,“又”更加突出了词人失意无聊的心情。“又”字表现了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的心绪。考生抓住三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组织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

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改秋官员外郎,与侍郎陆元方员外郎侯昧虚罪,已推,辄释之。武后怒其不待报,元方大惧,景俭独曰:“陛下明诏六品、七品官,文辨已定,待命于外,今虽欲罪臣,奈明诏何?”宰相曰:“诏为司刑设,何预秋官邪?”景俭曰:“诏令一布,无台、寺之异。”后以为守法,擢凤阁舍人。累迁洛州司马。       

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秦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   

(节选自《旧唐书·杜景俭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累除殿中侍御史                 累除:多次升迁后被授予

B与侍郎陆元方员外郎侯昧虚罪   按:查办

C时隆州司马房嗣业益州司马     徙:迁移    

D由是知名                     稍:逐渐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B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C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D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景不惧隆州司马房嗣业的淫威,直面斥责他仗势凌人、横行不法的行为,受到官吏的称赞,杜景也由此显名。

B“遇徐、杜者必生,来、侯者必死”的称述,表明了徐有功、杜景执法的公正,也道出了百姓对酷吏来俊臣、侯思止的不满。

C在回答武则天有关秋天梨树开花的问时,与各宰臣的吹捧不同,杜景俭大胆直言,认为这是武则天有亏礼典阴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警。

D调任秋官尚书期间,因为漏泄了皇帝在皇宫内和身边亲近的人说的不公开的话,杜景俭被贬司刑少卿,外调担任相州长史,在赴任途中不幸病死。

4.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除书未到,即视事,又鞭僚吏,将以示威。

(2)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蒙学即发蒙开窍之教育教学,蒙学典籍是用于蒙学的经典教材。开办蒙学、编撰蒙学教材历史悠久。周谷城在为《传统蒙学丛书》所作的“序”中写道:《汉书·艺文志》收有小学十家,所谓小学,也就是蒙学;秦代李斯的《仓颉篇》和西汉史游的《急就章》都是为了初学启蒙之用的,可谓最早的蒙学教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读书不再是达官显贵的专利,平民百姓也有了读书的需要与可能。当然,贵族或求仕途者与一般平民在读书的内容和目的上有区别,贵族和求仕途的人所读的主要是《四书》《五经》,儒家经典是士大夫阶层的法定教科书。“辟土殖谷”、“作巧成器”、“通财鬻货”的农工商小民读书是为了粗通文字,士大夫阶层诘诎聱牙的法定教科书并不适合他们诵读。为满足平民读书的需求,一些文人雅士为他们编写适合诵读需求的教材。于是,就出现了《兔园册》《杂字》《百家姓》之类乡校俚儒教田夫牧子所诵的村书。

汉代“独尊儒术”,儒学虽然取得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但从义理层面阐释儒学的普及读物并不流行,在日常生活领域,远不如传播形式灵活、能够入民化俗的佛学和道家的影响大。考虑到维护其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至宋明理学阶段,儒学已不再拘泥于正义、义疏之繁琐章句,而注重于义理层面的普及——兴办书院,举行讲会;编写《温公家训》《家礼》等家庭教育读本;编写《三字经》《童蒙须知》等童蒙读物,向普通民众宣讲和灌输儒学的基本义理。这些为普通民众甚至少儿所编写的儒学读本大多采取韵文体,便于口诵记忆,很快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

以儒学义理普及为主体内容的蒙学读物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流传不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社会制度的支持,能够利用学校教育这个得天独厚的传播渠道。《社学要略》记载:“掌印官晓喻百姓,今后子弟,可读书之年,即送社学读书,纵使农忙,也须十月以后在学三月以后回家。……乡间社学,以广教化。子弟读书,务在明理,非必令农民子弟人人考取科第也。”清朝为了让适龄儿童都有机会接受蒙学教育,甚至专门为民间孤寒子弟设立“义塾”。至于所学内容,大致是“初入社学,八岁以下先读《三字经》,以广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此外还讲授“近世教民俗语,及切于纲常伦理、道义身心者”,诸如《弟子规》《增广贤文》等。由此可见,蒙学教育主要是对适龄儿童进行儒学思想的熏陶,让他们在粗通文字的同时,也接受“化民成俗”的道德教化。

(选自王习胜《蒙学典籍的道德背反性省察》,有改动)

1.下列对“蒙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蒙学历史悠久,按周谷城的说法,至少秦时就已出现

B蒙学即发蒙开窍之学,负有“化民成俗”的道德使命

C蒙学与社学关系密切,适龄儿童可在社学中接受蒙学

D蒙学的对象是农工商小民,他们读书是为了粗通文字

2.下列关于蒙学读物在历史上流传不衰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维护儒学核心价值观,儒家借鉴佛、道做法,以童蒙读物的方式宣传儒学的基本义理。

B以普及儒学义理为主体内容的蒙学读物,有着社会制度的支持,得以利用学校教育的传播渠道。

C宋明理学阶段,为普通民众编写的儒学读本大多采用韵文体,这加速了蒙学读物在民间的流行。

D与士大夫阶层的法定教科书诘诎聱牙不同,文人雅士为满足平民读书要求编写的教材适合诵读。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增广贤文》是历史上著名的蒙学教材。

B清朝重视蒙学教育,适龄儿童通过社学、“义塾”广见闻、便日用、习伦理、懂道义。

C汉代儒学尽管取得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但缺乏从义理层面阐释儒学的普及读物。

D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灌输儒家基本义理,始终是蒙学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和不竭动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800字

成长是一条起伏的山路,铸就不平凡的人生;成长是一首美妙的乐曲,谱写了快乐的记忆;成长是一段不懈的旅程,因为梦想在前方。青春岁月,我们有太多的感悟,让我们在快乐中成长,与梦想同行,做一个快乐的追梦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关于“微信对生活的影响”的调查表,请据此写出调查结论,并对微信用户提出一条具体建议。(结论和建议均不超过25字)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面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小说的气味》一文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文,补写出横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在他的小说《静静的顿河》里,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特别发达的嗅觉。他描写了顿河河水的气味,描写了草原的青草味、干草味、腐草味……

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里的一个人物,能嗅到寒冷的气味。其实寒冷是没有气味的,但是福克纳这样写了,我们也并不感到他写得过分。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小说中实际存在着两种气味,一种是          ;一种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