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新修滕王阁记 韩 愈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新修滕王阁记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改动)

【注】三王所为序、赋、记:“三王”指王勃、王仲舒、与王绪所写的《滕王阁序》《滕王阁赋》《滕王阁记》。

1.对下列句加横线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其文辞             :以……为壮,认为……壮美。

B.移袁州             刺:担任刺史

C.愈既以未得观为叹   造:制造

D.词列三王之         次:次序、行列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B.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C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D.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仅用数语记叙重修滕王阁之事,其余几乎均围绕向往登滕王阁而不得来抒写,既抒写自己向往之情,也颂扬了王仲舒的政绩。

B.文章以散句为主,言辞质朴,笔到意随,读之若行云流水,洒脱自然,无拘无束,给人的是另一种美的享受。

C.滕王阁是初唐时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官洪州都督时所建,危楼高耸,下临赣江,远览山川,俯瞰城府。后又曾改建,壮丽非凡,独为江南第一。韩愈在此正是以对滕王阁的赞美开始行文的。

D.韩愈极力倡导古文,却称赞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壮其文辞”,以能“词列三王之次”为荣,可见,韩愈还是认为古文不如骈文的。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B.滕王阁与鹳雀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因唐朝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

C.“躬诣”有多种含义,古代下级面见上级的一种礼节,文中是亲自到、亲自去的意思。

D.“治所”古代指地方政府驻地,包括省治、府治、州治等,文中借指所管辖的地方。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

(2)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

 

1.C 2.A 3.D 4.B 5.(1)但是我的地方没有一件事情可借来出行,又怎么能放下自己的事情来麻烦你的接待之人?(2)现在,(您离开南昌)三十年后,您来到南昌做地方长官,今天刚好满一月,您又来这设宴。您怎么能没有情感呢? 【解析】 1. 试题分析:造:到达。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以今释古”的例子,如此题“造”就用现在的意思“制造”解释,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2. 试题分析: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一般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的充当的成分,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如此题“讫功”不能分开,“焉”后面要断开。 3. 试题分析:“韩愈还是认为古文不如骈文”无此意。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如此题选项D“韩愈还是认为古文不如骈文”文中无此意。 4. 试题分析:滕王阁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文化常识的考核的题目,去年在大纲卷中出现,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以后还会坚持。文言的选文是人物传记,那主要的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如此题应是滕王阁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5. 试题分析:重点词语:“假、舍、安”“期、燕、乌”。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假、舍、安”“期、燕、乌”等实词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参考译文】 韩愈年轻的时候听说江南多有(宜于)登临游赏的所在,只有滕王阁是第一。有瑰丽,雄伟、奇绝、独特的称号。等到三王写这些文章,觉得他们文章很壮美,更加想去那里看一看然后来阅读前人文章,以便忘记我的忧愁。受在朝廷做官的束缚,参观滕王阁的愿望没有机会实现他。十四年,因为谈论事情(佛骨)被贬留守揭阳,因为想近便,走了捷径,以至取道海上,又不能够过往南昌来看看所说的滕王阁。这年冬天,因为皇帝庆祝年号,在国内施加恩德,转任袁州。袁州是南昌的附属地方,我私下里高兴侥幸的对自己说,认为应当能够亲自到南昌府,接受您的管制在你的手下做官,等到没有事情将要返还的时候,或许可以有一机会到滕王阁的所在,我私下里寄托眼睛满足所期望的事情啊。到了袁州七月的时候,把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作为御使中丞的诏书下达了,考察江南西道;洪、江、饶等地都是所属管治的地方。八个地方的百姓,以前不方便的以及要求不能满足的,王公到了之后,都停止了,一切都正常运行。大的事情通过使者告知,小的事情立刻就改变了,过了一些时日,在短时间内,百姓有美好的品德,然而您在很远的地方游山玩水。我虽然想提出些意见,谈论利益和弊端,在你的府下听从命令,但是我的地方没有一件事情可借来出行,又怎么能放下自己的事情来麻烦你的接待之人?于是滕王阁又没有机会来到达啊 这年九月,百姓和官员融洽,您和监军让人设宴在这个地方,文官武将宾客士人都在酒席上。宴会进行中途,汇合各种言辞说,这阁子若不修整,将毁坏。以前您作为这里的官员,有恰当理由来使它新,您的文章,确实写在墙壁上。现在三十年后,您来到南昌做地方长官,今天刚好一周月,您又来这设宴。您怎么能没有情感呢?您说是。于是栋梁,腐烂变黑弯曲折断的楹柱屋梁椽子木板栏杆,破败残缺的屋盖瓦片台阶砖子,色彩中浸坏模糊不鲜艳的,修治他就停止。没有比前人奢侈,没有荒废作为后人的景观。 工程已经完成,您和大家喝酒,同时写信命令我替你记录这件事情。我既然因为没有到达景观做叹息,私下里高兴名字能列在它的上面,文章列在三王的下边,有荣耀啊。于是不推辞接受了您的命令。那山河的优美,登临眺望的快乐,即使年龄很大了,如果能获得机会和您一起游玩,还能为您做文章 。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作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中国文化中有大量惹人喜爱的植物意象,如梅、兰、竹、菊、松、柳、荷、牡丹等等。它们常与某一“文化名人”绑定在一起,并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如梅之于宋代林逋,竹之于东晋王子猷,菊之于陶渊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躬耕园田,饮酒赋诗,逍遥适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十字,让菊成了陶渊明专属的文化符号,唐人已将菊称为“陶菊”或“陶家菊”。因了陶渊明,菊也就有了高洁、清雅、坚贞、淡泊等象征意义。不过,需要看到的是,陶渊明之采菊,不是单单喜欢菊花的美丽,在这背后,存在一个深远而丰富的文化传统。

菊是中国的特产,《礼记·月令篇》就有记载:“季秋之月,菊有黄花。”菊于萧杀的秋末开花,这一特性易引起古人的垂青。显然,古人最先关注的,不是菊的审美特点,而是菊有什么用。对此,屈原已经给出了答案,他在《离骚》中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可见,菊是可吃的。事实上,这也正是菊在六朝以前最主要的功用。

晋人葛洪《抱朴子内篇》记,南阳郦县山谷有一条小溪,谷中长满菊花,花落水中,加以时日,溪水变得异常甘甜,人称甘谷水。附近居民都饮甘谷之水,“食者无不老寿,高者百四五十岁,下者不失八九十,无夭年人,得此菊力也”。作过南阳太守的王畅、刘宽、袁隗等人,让郦县每月送40斛甘谷水特供自己饮用,他们所患的眩冒等病,因喝此水而愈。日常经验往往最具说服力,菊能治疗疾病,能令人长寿,在汉代,已成为人之共识。于是,菊很自然地进入了医家、养生和神仙家的视野之中。

六朝文人,普遍认为菊花能够养生延寿,多有诗文吟咏。魏文帝曹丕曾将菊花作为礼物送给太傅钟繇,并作一书,其中提到:“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食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希望钟繇食用菊花延长寿命。晋人嵇含的《菊花铭》,认为服菊即可成仙:“煌煌丹菊,翠叶紫茎,诜诜仙神,徒餐落英。”傅玄更为直白地表达了同样的观念:“服之者长寿,食之者通神。”陈人阴铿《赋咏得神仙诗》“朝游云暂起,夕饵菊恒香”,更具逍遥气象。

除了养生成仙,六朝文人还赋予菊其他文化意义。钟繇之子钟会的观点最具代表,他认为菊有五美:“黄华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君子德”和“象劲直”,使其具有了高蹈的道德价值。此外,所谓“黄华高悬”“纯黄不杂”“冒霜吐颖”,同样大有审美意味。时人诗文中,同样盛称菊花之美。曹植眼中的洛神,“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钟会的《菊花赋》,大写菊花之美:“延蔓蓊郁,缘阪被岗,缥干绿叶,青柯红芒,芳实离离,晖藻煌煌,微风扇动,照曜垂光。”词采华丽。

(摘编自李建修《陶渊明与中国菊文化》)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让菊成了陶渊明专属的文化符号;因为陶渊明,菊具有了高洁、清雅、坚贞、淡泊等象征意义。

B古人最先关注的,不是菊的审美特点,而是菊有什么用。比如菊于萧杀的秋末开花,这一特性易引起古人的垂青。

C菊有食用及药用价值,作过南阳太守的王畅、刘宽、袁隗等人,他们所患的眩冒等病,因喝浸润了菊花的甘谷水而痊愈。

D六朝文人还赋予菊其他文化意义。钟会认为菊有五美,既有审美意味,又具有高蹈的道德价值。

2.下列对文中所引用诗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离骚》中的这两句证明菊花在六朝以前最主要的功用就是食用。

B魏文帝曹丕在给钟繇的信中说:“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 希望锺繇食用菊花延长寿命。

C“服之者长寿,食之者通神。” 傅玄认为服用菊花可以成仙,在这一点上他与嵇含的看法完全相同。

D“荣曜秋菊。”因为菊花有超乎凡俗的美,曹植才把洛神比作秋天盛开的菊花容颜鲜明,光彩照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梅、兰、竹、菊等植物,因为常与某一“文化名人”绑定在一起,便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

B陶渊明采菊,不只是喜欢菊花的美丽,还因为他注重养生,想通过服菊延长寿命,让自己具有仙气与逍遥气象。

C菊能治疗疾病,能令人长寿,所以很自然地进入了医家、养生和神仙家的视野之中。

D葛洪、嵇含、傅玄、阴铿、钟会、曹植等人都关注或喜欢菊花,但他们对菊花的关注点却各有所重,不尽相同。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的现象,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紧紧围绕刺激经济发展为中心,并将重点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民生工程上,使中国经济逐步复苏。

D.南极科学考察意义重大,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中方愿意继续同澳方及国际社会一道,更好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被誉为互联网领域“达沃斯论坛”的“乌镇峰会”,全球网络界的许多领军人物悉数登场,这些互联网大腕的精彩演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周小平们在网络上的崛起凭借的其实是一股锐气,他们用这股锐气帮我们思考和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互联网舆论面前,应保持什么样的处世态度最适宜。

D.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几位海外留学生的加入,使我们的技术力量大为增强,我们正可以因人成事,做一番大事业。

B.西南联大时期,广大师生生活十分艰苦,平日里,粗茶淡饭,钟鸣鼎食已是常态,大 鱼大肉已成奢望。 

C.习近平在G20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上发表的讲话,不少学者认为,习主席讲话高瞻远瞩,开放包容,体现出大国领导的风范。

D.如今微博取代SNS成为了最火爆的社交平台,面对微博的火爆,有人仍然心存疑虑:微博会不会重蹈覆辙,成为像SNS那样的明日黄花呢?

 

查看答案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     ,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    ,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B.买椟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C.南辕北辙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D.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