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相州昼锦①堂记 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韩琦)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馀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书。

注:①昼锦:据《汉书》载,项羽曾经说过一句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后以衣锦还乡为荣耀的事情。韩琦以武康军节度使身份兼相州知州,因相州是他的故乡,所以取项羽的话改“夜”为“昼”命名厅堂,以示荣耀。大纛:古代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桓圭:古代公爵所执的玉制礼器。用于朝聘、祭祀、丧葬等场合。衮冕,古代皇帝和三公所穿的礼服。

1.对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相与骈肩             累:重叠

B.岂止夸一时而一乡       荣:荣耀

C.以相人                 遗:赠送

D.所以彝鼎而被弦歌者     铭:铭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买臣见弃其妻            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B而所谓庸夫愚妇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

C于此见公视富贵为何如   多于南亩农夫

D于是书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3.下列断句正确的是(     )

A.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

B.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

C.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

D.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借魏国公韩琦回家乡相州为官时兴建“昼锦堂”一事,旌扬韩琦有高风亮节。

B.文章首先从人情之所荣,从古今之所同入笔,极写衣锦还乡的意气之盛,为下文作铺垫。

C.文章开头写季子和朱买臣,是为了拿他们的骄矜自夸反衬韩琦的谦逊和不事张扬。

D.韩琦回家兴建昼锦堂,是反其意而用之,其轻富贵的品格节操,其远大的志向,非一般夸荣显富者可比。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

(2)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3)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处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1.D 2.A 3.B 4.C 5.(1)大概读书人在处境困厄的时候,在乡里受苦,那些平庸的人和小孩都可以轻视他欺侮他。(穷,处境困厄;闾,乡里;易,轻视)(2)赵公在这段时间,早晚老心尽力从未稍微懈怠,事无论巨细必定亲自处理。(3)张良凭借超过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样深谋远虑之事,反而只想采用荆轲、聂政行刺的小计谋,侥幸没有死掉,这必定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D项“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中的“铭”如解释为“铭记”和句子的小语境不合;“铭”的地方是“彝鼎”,故应解释为“铭刻”。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比如本题的D项,就可以借助句子本身的小语境进行推测。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A项中两个“于”均作介词,表被动。B项第一个“者”表停顿;第二个“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C项,第一个“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之”结构助词。D项第一个“乎”,表停顿;第二个“乎”相当于“于”,引出对象。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把握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应关注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其前后词语的词性。前后同则同。如果相比较的两个文言句子中两个虚词前后的实词的词性或短语的属性相同,那么这两个虚词的用法一般是相同的。前后异则异。比如本题的“之”,前一个处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放在修饰词和中心词之间,结构助词“的”。如果在解题过程中,发现虚词前后的实词或短语的属性不完全一致,那么这组虚词的用法就很有可能不一致。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灵活运用别的方法来辅助判定,比如联想教材上类似的句子,或联系上下文将其翻译出来,或用排除法等。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如果遇到所考查虚词的句子是特殊句式时要特殊处理,不要套用上面的方法。比如说是省略句,即虚词前后的词语有省略现象,这就需要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不要不补充完整就来判定。同样,如果遇到宾语前置句式也要按宾语前置的规则来处理。还有就是如果遇到所考查虚词前后的实词有活用现象时要以活用后词性为准,不能以活用前其本身的词性为判定依据。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应浏览句子所在的语段,把握整体的语境;然后重点研读所给的句子,寻找断句的标志。比如句末的语气词,“也”“焉”“邪”“矣”等,比如句首发语词,“若夫”“盖”“至若”等,比如骈偶的句式,比如顶针的手法等等。“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这句话中,可以先借助对称的句式断开“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然后抓住判断句式,“此公之志”。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和谓语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须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特别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惟德被生民,是主谓结构,需要断开。而功施社稷,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而是断句的标志。勒之金石与播之声势,是并列结构,以耀后世,是介宾结构。此公之志,是主谓结构。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项,“是为了拿他们的骄矜自夸”有误;文章并未写季子和朱买臣骄矜自夸,只是为了借他们衣锦还乡乃人之常情,来衬托韩琦的品质之高贵。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就可以找到选项对应的内容,在文章的第一段,从作者的字里行间并不能看出季子和朱买臣的骄矜自夸。 5. 试题分析:第一句中,“穷”,古今异义,处境困厄;“闾”,乡里;“易”,轻视;“困厄闾里”,省略句,省略“于”字。第二句中,“于”,在;“蚤”同“早”;“少”,稍微;“躬亲”,亲自处理。第三句中,“以”,凭借;“为”,做;“特”,只;“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判断句。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比如第一句中“困厄闾里”,省略句,省略“于”字;第三句中,“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判断句;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做官做到将相,富贵之后返回故乡,这从人情上说是光荣的,从古到今都是这样啊。 大概士人在仕途不通的时候,困居乡里,那些平庸之辈甚至小孩,都能够轻视欺侮他。就像苏季子不被他的嫂嫂以礼相待,朱买臣被他的妻子嫌弃一样。可是一旦坐上四匹马拉的高大车子,旗帜在前面导引,而骑兵在后面簇拥,街道两旁的人们,一齐并肩接踵,一边瞻望一边称羡,而那些庸夫愚妇,恐惧奔跑,汗水淋漓,羞愧地跪在地上,面对车轮马足扬起的灰尘,十分后悔,暗自认罪。这么个小小的士人,在当世得志,那意气的壮盛,以前的人们就将他比作穿着锦绣衣裳的荣耀。 只有大丞相魏国公却不是如此,魏国公,是相州人士。先祖世代有美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魏国公年轻时就已考取高等的科第,当了大官。全国的士人们,听闻他传下的风貌,仰望他余下的光彩,大概也有好多年了。所谓出将入相,富贵荣耀,都是魏国公平素就应有的。而不像那些困厄的士人,靠着侥幸得志于一时一事,出乎庸夫愚妇的意料之外,为了使他们害怕而夸耀自己。如此说来,高大的旗帜,不足以显示魏国公的光荣,玉圭官服,也不足以显示魏国公的富贵。只有用恩德施于百姓,使功勋延及国家,让这些都镌刻在金石之上,赞美的诗歌传播在四面八方,使荣耀传于后世而无穷无尽,这才是魏国公的大志所在,而士人们也把这些寄希望于他。难道只是为了夸耀一时,荣耀一乡吗? 魏国公在至和年间,曾经以武康节度使的身份来治理过相州,便在官府的后园建造了一座“昼锦堂”。后来又在石碑上刻诗,赠送给相州百姓。诗中认为,那种以计较恩仇为快事,以沽名钓誉而自豪的行为是可耻的。不把前人所夸耀的东西当作光荣,却以此为鉴戒。从中可见魏国公是怎样来看待富贵的,而他的志向难道能轻易地衡量吗?因此能够出将入相,辛勤劳苦地为皇家办事,而不论平安艰险气节始终如一。至于面临重大事件,决定重大问题,都能衣带齐整,执笏端正,不动声色,把天下国家置放得如泰山般的安稳,真可称得上是国家的重臣啊。他的丰功伟绩,因此而被铭刻在鼎彝之上,流传于弦歌之中,这是国家的光荣,而不是一乡一里的光荣啊。 我虽然没有获得登上昼锦堂的机会,却荣幸地曾经私下诵读了他的诗歌,为他的大志实现而高兴,并且乐于向天下宣传叙述,于是写了这篇文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思,去其不如舜者,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之利。一善易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责己也重以                  周:周密,此为全面

B.其如舜者                        就:趋向,靠近

C.一善易                        修:此为做到

D.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之利      善:擅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字用法相同的是(   

A.我乃不能是         言虽多不要其中

B.风雨兴             盖二客不能从

C.其于人也,       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D.其责己也重周       早夜

3.下列句子中句式结构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C.复游于赤壁之下

D.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查看答案

下列加横线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岂非人事

B.不能通知二父志

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D.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查看答案

下列加横线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梁君臣之首

A.横江

B.不成人之美

C.掠予舟而西

D.其君能下人,不能用其民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中国近五十多年来雾日和霾日的变化研究表明,大部分地区雾日的变化并不明显,那么这些所谓的雾天增多了,实际上都是霾天增多。

B.宋代之后,文人写意画的流行对一笔一画的深浅浓淡、参透润化都极为讲究,生宣的独特润墨性深受时人青睐。

C.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D.齐鲁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斑斓多彩的地域文化中的一支,是以先秦时期齐鲁两国文化为内核,以齐鲁两国文化的发生、发展和延续作为主要描述对象。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李克强表示,中国政府一向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原则发展对日关系,继续克服政治障碍,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B.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向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

C.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因此,植物营养不仅对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对粮食数量安全至关重要。

D.历史文化名城塑造工程将加大对全市历史文化资源研究与保护、开发与利用的力度,以提高扬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全国的知名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