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小题。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题。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景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夜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以上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这是比较阅读,比较的点是诗歌中的形象。先要找到描写夜景的句子,然后根据句子找具体描写的景物。第一首诗歌题目“秋夜独坐”点明是“秋夜”,“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堂上只有灯烛,屋外听见雨声。于是他从雨声想到了山里成熟的野果,好像看见它们正被秋雨摧落;从灯烛的一线光亮中得到启发,注意到秋夜草野里的鸣虫也躲进堂屋来叫了。第二首,“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然后根据句子找具体描写的景物:春雪霁(春雪初停)、半峰残月(残月挂山)、一溪冰(溪水成冰)。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题思路: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比如本题,题干问的是“夜景”,考生就应先到诗歌中找到写夜景的句子,然后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概括夜景的特点。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第二部分,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答题步骤:(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4)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首先抓情感词,然后抓意象和人物的活动,最后再分析这些内容中表现出的心境。第一首,首联写诗人深思与悲哀的神情和意境:秋天雨夜、寂静无人,诗人独坐在空堂苦苦思索。领联紧承首联,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描写环境的凄清。第二首,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是读书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因此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宁静安适的心境。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对于此类题目,应按照如下思路进行解答:1.审题:主要审两点:一是所给语言片段的位置和内部的层次(前面说的“句”“联”“片”等);二是所给语言材料是整首诗还是诗中的片段,弄清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这涉及分析情感题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如材料是局部的,则要联系全诗甚至标题来分析;如是整体,则要分成几个局部来看。比如本题,“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可见,应先找出“独坐”的表现,然后找描写的景物,借助这些内容分析诗人的心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韩琦)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馀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书。

注:①昼锦:据《汉书》载,项羽曾经说过一句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后以衣锦还乡为荣耀的事情。韩琦以武康军节度使身份兼相州知州,因相州是他的故乡,所以取项羽的话改“夜”为“昼”命名厅堂,以示荣耀。大纛:古代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桓圭:古代公爵所执的玉制礼器。用于朝聘、祭祀、丧葬等场合。衮冕,古代皇帝和三公所穿的礼服。

1.对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相与骈肩             累:重叠

B.岂止夸一时而一乡       荣:荣耀

C.以相人                 遗:赠送

D.所以彝鼎而被弦歌者     铭:铭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买臣见弃其妻            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B而所谓庸夫愚妇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

C于此见公视富贵为何如   多于南亩农夫

D于是书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3.下列断句正确的是(     )

A.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

B.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

C.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

D.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借魏国公韩琦回家乡相州为官时兴建“昼锦堂”一事,旌扬韩琦有高风亮节。

B.文章首先从人情之所荣,从古今之所同入笔,极写衣锦还乡的意气之盛,为下文作铺垫。

C.文章开头写季子和朱买臣,是为了拿他们的骄矜自夸反衬韩琦的谦逊和不事张扬。

D.韩琦回家兴建昼锦堂,是反其意而用之,其轻富贵的品格节操,其远大的志向,非一般夸荣显富者可比。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

(2)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3)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处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思,去其不如舜者,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之利。一善易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责己也重以                  周:周密,此为全面

B.其如舜者                        就:趋向,靠近

C.一善易                        修:此为做到

D.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之利      善:擅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字用法相同的是(   

A.我乃不能是         言虽多不要其中

B.风雨兴             盖二客不能从

C.其于人也,       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D.其责己也重周       早夜

3.下列句子中句式结构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C.复游于赤壁之下

D.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查看答案

下列加横线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岂非人事

B.不能通知二父志

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D.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查看答案

下列加横线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梁君臣之首

A.横江

B.不成人之美

C.掠予舟而西

D.其君能下人,不能用其民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中国近五十多年来雾日和霾日的变化研究表明,大部分地区雾日的变化并不明显,那么这些所谓的雾天增多了,实际上都是霾天增多。

B.宋代之后,文人写意画的流行对一笔一画的深浅浓淡、参透润化都极为讲究,生宣的独特润墨性深受时人青睐。

C.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D.齐鲁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斑斓多彩的地域文化中的一支,是以先秦时期齐鲁两国文化为内核,以齐鲁两国文化的发生、发展和延续作为主要描述对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