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小题。 永在歌唱 周玉明 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周小燕就在...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题。

永在歌唱

周玉明

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周小燕就在欧洲享有“中国之莺”的美名。当年轻的周小燕以典雅、端庄、清丽的东方淑女形象出现在二战胜利后的巴黎舞台上时,当她用意大利学派的圆熟技巧、华丽音色和法国学派的诗意美诠释欧洲经典声乐时,当她用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俄语等原文演唱欧洲主要国家各个历史时期重要作曲家的代表歌曲时,她的身上都流淌出西方人从未感受过的东方气质和东方韵味。欧洲乐坛为“中国之莺”所倾倒。

回到祖国以后,周小燕不满足于自己仅仅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之莺”,不愿被自己的父老乡亲视为“中国籍的西方之莺”,她和祖国的声乐家们一起努力开拓,呕心沥血地探索美声唱法与中国语言、中国风格及中国传统歌唱美学有机结合的新路子。新中国成立后,周小燕在频繁的国内外演出中,坚持不懈地在各种公开演唱中安排中国曲目,向世界展示中国声乐的独特魅力。她数次作为国家文化使者被派到苏联、波兰、南斯拉夫、印度、缅甸等国去访问,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的热烈欢迎。

对歌剧艺术精益求精的周小燕更懂得:要培养高雅艺术的知音,必须从学生抓起。新中国成立以来,周小燕培养了无数声乐人才:鞠秀芳、张建一、高曼华、刘捷、廖昌永、顾欣、魏松、雷岩、李彩琴、万山红、杨小勇、殷桂兰、李秀英、朱秋玲、王丰、王歌群、张峰、方琼、郭森等。他们以自己的歌声和艺术实力,在国内外的声乐比赛及歌剧演出活动中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常人很难想象周小燕为普及高雅音乐所付出的心血和辛劳。早在1981年,周小燕就热衷于带学生到外省市巡回演出和讲学。她了解到,全国各地盼望能拜她为师的学生中,有不少素质相当好的声乐人才,但由于当地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好苗子得不到及时施肥,难以茁壮成长。于是,周小燕带着一批在国内外歌唱比赛中得奖的高年级学生,利用寒暑假有计划地进行巡回讲学并举办“教学音乐会”。每到一地,她便开展活生生的“形象化教学”,同时为当地的声乐演员和声乐教师上课:现场教学、现场解决问题。遇到一些有培养前途的好苗子,一两次课“喂不饱”的,就带回上海继续培养。每到一处,周小燕就播下一路种子,她的师品、艺品和人品也在当地留下了一连串佳话。

1998年岁末,周小燕亲率11个弟子奔赴宁波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举办三场普及歌剧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演出的晚会上,时年82岁高龄的周小燕教授亲自主持,她用通俗、生动、诙谐的言语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外歌剧和歌曲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及演唱风格。周小燕朴实、高雅的讲授风格感染了观众,经她点拨,高校师生们品味到了高雅音乐的醉人之处,冬日的校园沉浸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

在两次公开教学中,有二十多位宁波大学的教师上台接受周小燕的指导。周小燕善于抓住每个歌唱者最关键的问题,手把手地教他们运气、换气、发声。在她的指导下,在短短几分钟里,演唱者就由紧张到放松,原本干涩的声音变得干净漂亮起来。目睹此景,台上台下顿时喧哗了。

“作为一个歌手,演唱需要的不仅仅是技巧,更需要的是用心。用心歌唱的声音才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周小燕充满活力的声音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每个人的心,使对歌剧一直抱着“敬而远之”态度的学生,终于明白了自己过去为什么难以领会到歌剧之美。娇小瘦弱的大师用她的真诚、热忱,奋力拉近了学生与艺术之间的距离。

周小燕永远是一脸乐天的灿烂笑容,她爱说一句话:“我是幸运的。我是经得起折腾的幸运者!”周小燕的幸运在于,她执着追求的艺术理想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她创造出了人们普遍认可的文化业绩。在创造高贵的同时,她也拥有了高贵的人格——人们之所以用“德艺双馨”这个词评价艺术家,就是敬仰他们这种高贵的人格。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周小燕,著名歌唱家、音乐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终身教授,被赞誉为“中国之莺”。周小燕是中国美声声乐教育大师,先后荣获中国音乐艺术最高荣誉奖“金钟奖”、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国国家军官勋章”等。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周小燕年轻时在欧洲被赞誉为“中国之莺”,使欧洲乐坛迷倒喝彩,然而她并不满足于此,还希望做“中国籍的世界之莺”。

B周小燕能用多种外国语言原文演唱欧洲一些作曲家的代表歌曲,然而为展示中国声乐的独特魅力,她在各种演出中坚持安排演唱中国曲目。

C周小燕身材娇小瘦弱,因此她在运气、换气、发声上十分讲究科学,从而使她原本干涩的声音经过训练变得干净漂亮。

D周小燕经常带领一些获奖的高年级学生到各地巡回讲学,经过她的学生们的精彩演唱,周小燕拉近了当地学生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让师生们品味到高雅艺术的魅力。

E周小燕执着地追求艺术理想,创造出人们普遍认可的文化业绩,先后荣获中国音乐艺术最高荣誉奖“金钟奖”、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国国家军官勋章”等。

2.本文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周小燕是中国美声声乐教育大师,这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请结合全文分析周小燕取得成就的自身因素主要有哪些,并就其中一个方面联系现实谈谈对你的启示。

 

1.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 2.①交代周小燕年轻时在歌唱上的突出成就;②写出了周小燕被誉为“中国之莺”的原因;③为下文介绍周小燕在歌唱及教育上的成就做铺垫。 3.①她努力开拓,呕心沥血地探索美声唱法与中国语言、中国风格及中国传统歌唱美学有机结合了新路子;②新中国成立以来,周小燕培养了无数声乐人才;③利用寒暑假带领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巡回讲学并举办“教学音乐会”,开展“形象化教学”;④用她的真诚、热诚,奋力拉近了学生与艺术之间的距离。 4.自身因素:①对国家民族深沉的热爱。如新中国成立后,周小燕在频繁的国内外演出中,坚持不懈地在各种公开演唱中安排中国曲目,向世界展示中国声乐的独特魅力。②富有创新精神,探索声乐教育新路子。如她回到祖国后,努力探索美声唱法与中国传统歌唱美学有机结合的新路子,终于开辟出声乐艺术的一片新天地。③对声乐艺术理想的执着追求,付出的心血和辛苦高于常人。如早在1981年,周小燕就热衷于带学生到外省市巡回演出和讲学。④用心歌唱和教育,师品、艺品和人品高尚。如文中说“每到一处,周小燕就播下一路种子,她的师品、艺品和人品也在当地留下了一连串佳话。”启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爱国精神。习总书记在诠释中国梦时,有这样一句话:“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当我们把个人的梦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在一起时,我们的梦想就会插上腾飞的翅膀!(或:要有好人品。弗·桑德斯说:“品格决定人生,它比天资更重要。”而爱默生说“品格可以为青春增添光彩,为皱纹和白发增添威严。”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就会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友谊、尊重,在人生的道路上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A项“还希望做‘中国籍的世界之莺’”与原文并不完全吻合,原文第2段知识说她不愿被人视为“中国籍的西方之莺”。C依据原文可知,“身材娇小瘦弱”与“在运气、换气、发声上十分讲究科学”并不构成因果关系;另外,“从而使她原本干涩的声音经过训练变得干净漂亮”也不对,原文第6段说的是宁波大学的教师在接受周小燕指导后干涩的声音变得干净漂亮。D“她的学生们的精彩演唱,拉近了当地学生与艺术之间的距离”理解错误,原文说的是“大师用她的真诚、热忱,奋力拉近了学生与艺术之间的距离”。故选BE。 【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解答此类传记文学阅读的多项选择题,要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将选项分别带入文本相应的答题区域,然后仔细辨析选项的表述与原文的细微差别。例如A项,可根据答题区域第2段得出其犯了曲解文意的错误;C项犯了了强加因果的错误;D项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段在文章中的作用的探究能力。读后可知,第一段主要介绍了周小燕在西方取得的主要成就及获得的评价,而从下文内容来看,第一段对周小燕的介绍自然是起着为下文写周小燕在歌唱及教育上的成就做铺垫。组织答案时,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答。 【考点定位】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解答此类文段在文中作用的题目,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1)内容角度。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奠定感情基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联系。(2)结构角度。这是重点。既要考虑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更要考虑句子所在段落在全文中的位置。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开头段,则要考虑:①点明题目;②开门见山;③总领全文;④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⑤交代思路等作用。例如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段在传记中的作用,便可先概述第一段的内容,然后再联系后文从结构上组织答案即可。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答题时,可先从文本中找到能表现周小燕在中国美声声乐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奉献相关的答题区域,然后再根据相关语句提炼出来组织答案。例如,周小燕呕心沥血地探索美声唱法与中国语言、中国风格及中国传统歌唱美学有机结合的新路子;周小燕培养了无数声乐人才;周小燕利用寒暑假带领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巡回讲学并举办“教学音乐会”,开展“形象化教学;周小燕奋力拉近学生与艺术之间的距离等。组织答案时,要分条概括。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筛选整合信息题的解题基本思路:①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②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③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④对于概括性的题,一般的步骤是:摘取要点,理出顺序,恰当表达。例如本题的答题区域在第2.第3.第4段,可根据这些答题区域筛选出关键信息组织答案即可。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探究传主人物精神的探究能力。答题时,要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内容分析概括周小燕取得成功的自身因素,读后可知,解答此题,可根据文本最后一段的内容提示,紧扣“幸运”一词,筛选同州小燕的幸运及同其幸运的原因相关的内容,从周小燕之所以幸运,源头在于她对国家民族深沉的爱;她的幸运幸运源于她的创新精神;她的幸运源于她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高尚的道德品质等方面来分析概括。然后再联系社会现实和自身实际,阐述周小燕的成功因素对自己的启示,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易错警示】这是一道有关人物成就和人物精神的探究题,解答此类题,一般要根据传主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人物精神,结合着具体内容分析作答。然后再根据文中的议论性、评价性的语句分析作答。而对于这道题,有两点要特别注意:一、由题干可知,只需要分析周小燕取得成就的自身因素即可;二、联系生活现实和自身实际,阐述周小燕的诸多自身因素中哪一个因素对你有所启示,并阐述感悟,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在现实生活中,表示见到有长处的人善于学习,见到有缺点的人善于自省的意思,我们可以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       

③《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注意细节的语句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1.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字的妙处。

2.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马芳,字德馨,蔚州人。十岁为北寇所掠,使之牧。芳私以曲木为弓,剡矢射。俺答猎,虎吼其前,芳一发毙之。乃授以良弓矢、善马,侍左右。芳阳为之用,而潜自间道亡归。周尚文镇大同,奇之,为队长。数御寇有功。嘉靖二十九年秋,寇犯怀柔、顺义。芳驰斩其将,授阳和卫总旗。寇尝入威远,伏骁骑盐场,而以二十骑挑战。芳知其诈,用百骑薄伏所,三分其军锐,以次击之。奋勇跳荡,敌骑辟易十里。寇营野马川,克日战。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芳战益力,寇乃去。累迁指挥佥事,复以功,超迁都督佥事。已,袭寇有功,进二秩,为右都督。寻以功进左,赐蟒袍。三十六年,迁蓟镇副总兵。土蛮十万骑薄界岭口,芳与总兵官欧阳安斩首数十,获骁骑猛克兔等六人。寇不知芳在,芳免胄示之,惊曰:“马太师也!”遂却。四十五年,辛爱以十万骑入西路,芳迎之马莲堡。堡圮,众请塞之,不可。请登台,亦不可。开堡四门,偃旗鼓,寂若无人。比暮,野烧烛天,嚣呼达旦。芳卧,日中不起,敌骑窥者相属,莫测所为。明日,芳蹶然起,乘城,指示众曰:“彼军多反顾,且走。”勒兵追击,大破之。芳有胆智,谙敌情,所至先士卒。一岁数出师捣巢,或躬督战,或遣裨将。家蓄健儿,得其死力。尝命三十人出塞四百里,多所斩获,寇大震。芳乃帅师至大松林,顿旧兴和卫,登高四望,耀兵而归。芳起行伍,十余年为大帅,身被数十创,以少击众,未尝不大捷,威名震边陲,为一时将帅冠。石州城陷,副将田世威、参将刘宝论死,芳乞寝己荫子,赎二将罪,为御史所劾,敕戒谕。后世威复为将,遇芳薄,芳不与校,识者多之。

(节选自《明史· 马芳传》)

【注释】①朱元璋很有战略远见,他设立了塞外诸多卫所,在北京以北的防线上,辽东都司、大宁都司、开平卫、兴和卫、大同都司、东胜卫,形成了明朝最外围的一道防线。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

B.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

C.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

D.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署”有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之义,文言文中假、代、摄、权、行等字皆有相似的含义。

B.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每个皇帝对应着一个年号。如文中的“嘉靖”即明世宗肃皇帝朱厚的年号。

C.“太师”一职为周代首设,后世多作为重臣的加衔以示荣宠,并无实职。

D.“行伍”是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行,五人为伍。后世多用“行伍”泛指军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马芳年少英勇,得到俺答赏识。马芳年少时被北寇掳去做了牧童,后在危急时刻,一箭射杀猛虎,俺答为他配备良弓善马,让他随侍左右。

B.马芳巧破敌谋,名震边陲。威远盐场之战,马芳识破敌人诡计,将计就计,大破敌军;界岭口之战,敌寇初以为马芳不在,后来见到他就惊吓而退。

C.马芳智勇双全,多次破敌建功。马莲堡之战,马芳用疑兵之计,大开堡门,通宵鼓噪,马芳躺在床上,到中午也不起来,麻痹敌军,最后一举击破敌人。

D.马芳身先士卒,宽以待人。每次出战马芳都亲身前往,而面对不知感恩的旧部田世威,他也不计较,知道这些事的人很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芳阳为之用,而潜自间道亡归。周尚文镇大同,奇之,署为队长

2 芳乃帅师至大松林,顿旧兴和卫,登高四望,耀兵而归。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礼,非封禅莫属。封禅是古代君王祭祀天地的典礼,是宣示天地认可帝王执政合法性的仪式。《风俗通义·山泽·五岳》写道:“王者受命易姓,改制应天,功成封禅,以告天地。”秦汉时期,在封禅的理论中,都是以泰山作为确定的封禅地点的。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做封,辟场祀地叫做禅。泰山何以成为封禅的圣地?显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自然高度,更主要是因为它的文化高度。

封禅泰山的原因或许非常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东方关于封禅泰山的理论和文化,不管是语焉不详的传说还是相互矛盾的故事,都在证明一种强大的思想文化传统的存在。孔子是泰山封禅理论的支持者,他认为泰山只能接受鲁国国君和周天子的祭拜。即使很多细节都无法证明这一点,即使所有礼仪都无法施行,但是,要封禅就只能到泰山。面对传统,不可一世的帝王也只能低头妥协。

秦始皇封禅之时,距离传说中的封禅已相去太久,封禅之礼,几乎无人能知。学者认为,秦始皇在封禅泰山之前,只有封禅理论而没有封禅实践,也是很有道理的。汉武帝封禅,情形几乎雷同。但是,他们都还是请来众多儒生,认真讨论,直到最后讨论也没有结果。主张封禅者,多来自东方,不仅有鲁国的儒生,也有滨海的方士,大体上可以如是观: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不管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都为东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追求仙人和长生必然无果而终,但是封禅泰山却是成功的。泰山封禅,终于走出了传说的迷雾,变成了帝王心目中的神圣所在。何止是帝王,封禅大典,几乎就是一种历史创造,所以司马谈才会因为不能参与封禅大典而感到痛心疾首,终生为憾。因为封禅不能随时进行,封禅的条件常常难以具备,所以尽管古代帝王无数,但真正能够封禅成功者寥寥无几。

泰山封禅,可以看做是儒家思想礼制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孔子的成功,最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的成功。孔子在周公的礼制中提炼出精神,把礼乐化为一种思想,并建构了儒家的思想体系。经过春秋战国的大交融,孔子的思想体系由精神光芒的闪耀向可以操作的礼制转化。在儒家思想的传播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帝王先接受了封禅理论,然后才接受了儒家思想,最后儒家思想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秦始皇封禅泰山,汉高祖祭祀孔子,汉武帝设五经博士,这个思想传播的过程,方向是一致的。以封禅泰山为代表的儒家礼制思想,因为与天地祭祀有关,与帝王的合法性证明有关,所以最先受到最高统治当局的青睐。而这正是儒家获得独尊地位的开始。

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典礼,封禅终于成为事实,而泰山几乎永久地独占了这个荣耀。可以说,自从秦皇汉武封禅泰山以后,泰山的五岳独尊地位才真正确立下来。泰山地位的提升,与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同步进行,泰山于是成为一种文化象征与符号。中国文化,如果用一个人来代言,那就是孔子。如果用一座山来代表,那就是泰山。

(选自孟宪实《泰山的祭祀与封禅》,有删改)

1.下列关于“封禅”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封禅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礼,是筑坛祭天,辟场祀地,向世人宣告帝王执政得到了天地认可的盛大仪式。

B.封禅泰山,与泰山的地理位置、自然高度有关,更与它的文化高度有关,它代表了一种强大的思想文化传统。

C.一些学者认为,从秦始皇起才有了泰山封禅的实践,而汉武帝封禅基本照搬了他的模式。

D.秦始皇和汉武帝泰山封禅,昭示一个事实,即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统治者,都为东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孔子创立了泰山封禅的理论,他认为只有鲁国国君和周天子才能到泰山祭拜,从而确立了帝王祭拜泰山的传统。

B.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泰山封禅之前,都曾请来众多儒生,试图商讨出封禅大典可操作的礼制,但讨论均无果而终。

C.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典礼的封禅终于在秦汉时期成为事实,是当时儒家思想已转化为可操作的礼制的必然。

D.如果说建构了儒家思想体系的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代言人,那么几乎永久地独占封禅荣耀的泰山,就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孔子在周公的礼制中提炼出精神,把礼乐化为一种思想,并建构了儒家的思想体系”,可以说周公的礼乐制度是孔子思想体系的基础。

B.司马谈因不能参与泰山封禅而遗憾终生,看来无论是帝王还是一般官员,都把参与几乎是历史创造的封禅大典看做一大幸事。

C.“帝王先接受了封禅理论,然后才接受了儒家思想,最后儒家思想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可见无“封禅理论”就难有儒家特殊的政治地位。

D.封禅代表了儒家礼制思想,暗合帝王身份合法性证明的需要,在帝王心目中有着神圣的地位,因此帝王首先主张封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点赞”一词源于社交网络的一项功能,多用来表达对别人的赞同、喜爱、支持等。2015年元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发表的新年贺词中说:“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

对上述文字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你是否曾为某人或某事点过赞?请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