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小题。 吴城览古 陈 羽 吴王旧国水烟空,香径无人兰叶...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题。

吴城览古

吴王旧国水烟空,香径无人兰叶红。

春色似怜歌舞地,年年先发馆娃宫。

馆娃宫怀古

皮日休

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

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

【注】馆娃宫,故址在今苏州市西南灵岩山上,宫以西施得名。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砚石山建造宫殿以馆西施,吴人谓美女为娃,故曰馆娃。

1.简要分析“香径无人兰叶红”在诗歌结构上的作用。

2.诗人指责越王“大有堪羞处”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结合标题,说说两首怀古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1.①“香径无人”承接上文“水烟空”,②“兰叶红”与“香径无人”及“水烟空”构成对比,③“兰叶红”引出后文“年年先发”的感慨。 2.①立新奇之意:批评勾践只送去一个美女,便赚来一个吴国,表达吴越的兴亡当然不是由西施一个女子来决定的。②运用曲笔:有意造成错觉,明嘲勾践,暗讽夫差,使诗歌委婉含蓄,发人深思,余味不尽。 3.陈诗扣“览”展开,借景抒情。(或:诗人览吴城、香径、歌舞地、馆娃宫而生发昔盛今衰之感,表达对西施的怜悯之情)。(皮诗扣“怀”展开,叙事议论。(或:叙述吴王享乐而越国大兵入境之事,表明吴亡不是由于西施,而是因为统治者荒淫,为西施翻案,立意新奇,不落窠臼)。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简要分析‘香径无人兰叶红’在诗歌结构上的作用”,这是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题干问的是“结构上”的作用,这句话处于诗歌的中间,结构上一般是承上启下。“香径无人”紧承前一句中的“水烟空”;“兰叶红”又引出后文的“年年先发馆娃宫”的感慨。同时“兰叶红”这一乐景又与“水烟空”“香径无人”的情境构成对比。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此类题目的审题方法:仔细读题,确定要分析的诗句,比如本题,问的是“香径无人兰叶红”在结构上的作用;联系上下句——联系全诗;简要解释诗句——分析在结构上、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都会有两个方面的作用);内容——议论、抒情、描写(渲染氛围),结构——统领全文、奠定基调、承上启下、为下文做铺垫。比如本题,在结构上就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诗人指责越王‘大有堪羞处’的用意是什么”,这是考查诗歌的技巧。吴越兴亡的史实,诸如越王十年生聚,卧薪尝胆;吴王沉湎酒色,杀伍子胥,用太宰嚭,凡此种种,诗人不可能不知。吴越的兴亡当然不是由西施一个女子来决定的。但写诗忌直贵曲,如果三、四句把笔锋直接对准吴王,虽然痛快,未免落套;所以诗人故意运用指桑骂槐的曲笔。他的观点,不是游在字句的表面,要细味全篇的构思、语气,才会领会诗的义蕴。诗人有意造成错觉,明嘲勾践,暗刺夫差,使全诗荡漾着委婉含蓄的弦外之音,发人深思,给人以有余不尽的情味,从艺术效果说,要比直接指责高明得多了。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首先应读懂诗句,然后再揣摩诗人的用意。前二句对起,揭示了吴越的不同表现:一个通宵享乐,一个摸黑行军;一边轻歌曼舞,一边短兵长戟,在鲜明对比中,蕴藏着对吴王夫差荒淫误国的不满。三、四句就勾践亡吴一事,批评勾践只送去一个美女,便赚来一个吴国,“大有堪羞”之处,这是很有意思的妙文。属于指桑骂槐型。 3.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标题,说说两首怀古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吴城览古”,一个“览”字说明诗歌中要借“览”景来抒情,诗中句句写景,在景象的对比中生发昔盛今衰之感。“馆娃宫怀古”,一个“怀”字说明诗句要借事抒情,表达自己的看法。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中的要求和提示,比如“结合标题”,这四个字是编者给学生的提示,这两首诗都是怀古诗,但题目不同,一个是“览”,一个是“怀”,这两个字暗示诗歌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有所不同;比如“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这是要求比较两首诗的不同之处。明确这些内容后,再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贞观六年,太宗谓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曰:“比有山东崔、卢、李、郑四姓,虽累叶陵迟,犹恃其旧地,好自矜大,称为士大夫。每嫁女他族,必广索聘财,以多为贵,论数定约,同于市贾,甚损风俗,有紊礼经。既轻重失宜,理须改革。”乃诏吏部尚书高士廉、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刊正姓氏,普天下谱牒,兼据凭史传,剪其浮华,定其真伪,忠贤者褒进,悖逆者贬黜,撰为《氏族志》。

士廉等及进定氏族等第,遂以崔干为第一等。太宗谓曰:“我与山东崔、卢、李、郑,旧既无嫌,为其世代衰微,全无官宦,犹自云士大夫,婚姻之际,则多索财物;或才识庸下,而偃仰自高,依托富贵,我不解人间何为重之?且士大夫有能立功,爵位崇重,善事君父,忠孝可称,或道义清素,学艺通博,此亦足为门户,可谓天下士大夫。今崔、卢之属,宁比当朝之贵?公卿已下,何暇多输钱物,兼与他气势?向声背实,以得为荣。我今定氏族者,诚欲崇树今朝冠冕,何因崔干犹为第一等,卿等不贵我官爵耶?不论数代已前,只取今日官品人才作等级,宜一量定,用为永则。”遂以崔干为第三等。

至十二年,书成,凡百卷,颁天下。又诏曰:“氏族之美,实系于冠冕,婚姻之道,莫先于仁义。自有魏失御,齐氏云亡,市朝既迁,风俗陵替。燕、赵古姓,多失衣冠之绪,齐、韩旧族,或礼义之风。名不著于州闾,身未免于贫贱,自号高门之胄,不匹嫡之仪,问名惟在于窃赀,结褵必归于富室。乃有新官之辈,丰财之家,慕其祖宗,竞结婚姻,多纳货贿,有如贩鬻。或自贬家门,受辱于姻娅;或其旧望,行无礼于舅姑。积习成俗,迄今未已,既紊人伦,实亏名教。朕夙夜兢惕,忧勤政道,往代蠹害,咸已惩革,唯此弊风,未能尽变。自今以后,明加告示,使识嫁娶之序,务合礼典,称朕意焉。”                              

(选自《贞观政要·礼乐第二十九》,有删节)

【注】①累叶陵迟:指家世衰落。②问名:古代婚礼“六礼”之一。男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③结褵:成婚。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普天下谱牒   责:责备           B.或礼义之风   乖:违背

C.不匹嫡之仪   敦:勉励           D.或其旧望     矜:同情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崔、卢、李、郑四个家族在嫁女儿的时候大肆索取聘礼,并根据聘礼的数量决定婚约,唐太宗认为这样做严重败坏社会风俗。

B.唐太宗命高士廉、韦挺、岑文本等人撰写《氏族志》,校正姓氏等级,删除其中的浮夸成分,考订真假,褒奖忠贤,贬黜叛逆。

C.唐太宗认为,士大夫如果能立下功劳,爵位崇高显赫,忠孝两全,或者道德高尚,学问技艺通达渊博,就能称为真正的士大夫。

D.《氏族志》的颁行,并没有能彻底革除燕、赵古姓和齐、韩旧族在嫁娶时贪图钱财、攀附权贵的不良风气,唐太宗对此很不满意。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不论数代已前,只取今日官品人才作等级,宜一量定,用为永则。

②积习成俗,迄今未已,既紊人伦,实亏名教。

4.从本文看,唐太宗对士大夫的婚姻有怎样的要求?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公民道德论坛的徽标,下列对图案及创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徽标把公民道德首写汉字“公”演变成“人”形和“心”形。“人”寓意公民,是根本;“心”寓意良知、道德,是核心。

B.徽标中白色镂空图样象汉字“久”字,表示公民道德建设贵在坚持。

C.徽标采用圆角方形,似传统印章,显示出公民道德建设积极向上的蓬勃朝气。

D.徽标立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基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心为主,人心为公,天下为公,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提高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查看答案

下列话语依次填入语段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早已是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说的:“     ”,便觉得不自在。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    !更有些悚然了。十年前刚结婚的时候,在胡适之先生的《藏晖室札记》里,见过文中所引培根的话,“     。”当时吃了一惊。

(摘自朱自清《儿女》)

①要剥层皮呢     ②有妻子者,其命定矣     ③蜗牛背了壳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查看答案

下面是英国学者里基•特里维尔关于“战略环境评价”的经典性定义,请选出不能正确反映其主要信息的一项是       

战略环境评价是指对政策、计划、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综合的评价过程,包括根据评价结果提交的书面报告和把评价结果应用于决策之中。

A.环境影响        B.评价过程       C书面报告       D应用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意清晰、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因仕途坎坷欲避世遁俗,又因不忘国运民生终未归隐山林,正是这两句诗的真实写照。

B.这村庄和村民修的这条路的历史一样悠久,路旁散落座座用芦苇、麦秸或茅草盖顶的农舍,墙壁用彩石砌出精美的图案。

C.在当今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软实力”硬不硬、强不强、大不大,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强大与否直接关联。

D.选票上候选人名单按姓氏笔画为序,在多年实践中证明简便易行,也可以避免人为造成候选人获选机会不平等的情况。这样做,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保障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的民主权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