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今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上召贵尉佗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吴王诈病不朝,就赐几杖。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常假借用之。群臣如张武等受赂遗金钱,觉,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以愧其心,弗下吏。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

后七年六月己亥帝崩于未央宫。遗诏曰:“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寒暑之数,哀人之父子,伤长幼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余年矣。赖天地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维年之久长,惧于不终。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朕之不明与,嘉之,其奚哀悲之有!”

孝景皇帝元年十月,制诏御史:“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育群生。减嗜欲,不受献,不私其利也。罪人不帑,不诛无罪。除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朕既不敏,不能识。此皆上古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德厚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焉。”       (选自《史记·孝文帝本纪》,有删改)

【注】①绨衣: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有死        靡:无,没有

B.以寒暑之数    离:遭遇

C.常假借用之      假借:借助外力

D.德厚天地      侔:比得上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干支纪年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后七年六月己亥”,这里的“己亥”是用来纪年的。

B“收恤孤独”,“”指年幼丧父的孩子,“”指年老无子女的老人。

C中国古代等级制度很严,不同的阶层人的死须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严加区别。《礼记》中讲,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 ,士死叫“不禄”,庶人死叫“死” 。“帝崩于未央宫”,这里的“崩”指皇帝去世。

D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孝文帝是汉孝文帝刘恒的谥号。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帝注重休养生息,反对大兴土木。他打算建造一座高台,召来工匠一计算,造价要上百斤黄金,就自动停止了。

B.文帝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他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甚至严格限制慎夫人穿衣用度,为民做节俭的榜样。

C.孝文皇帝有着比较进步的生死观,他认为死是事物的自然归宿;对待丧葬也主张节俭,反对厚葬等奢侈攀比的习俗。

D.孝文皇帝功德显赫,恩惠遍及四海。他去世后,后人给予他很高的历史评价,没有哪个皇帝堪与他比,无溢美之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2)群臣如张武等受赂遗金钱,觉,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以愧其心,弗下吏。

 

1.C 2.A 3.D 4.(1)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承受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高台干什么呢? (2)大臣中如张武等人接受别人贿赂的金钱,事情被发觉,文帝打开皇宫仓库,从中取出金钱赐给他们,用这种办法使他们内心羞愧,而不把他们交给执法官吏处理。 【解析】 1. 试题分析:D项,“常假借用之”中的“假借”,根据前文“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和“用”可知选项“借助外力”词性不搭配,应该意为“宽容”。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D项,“常假借用之”中的“假借”,根据前文“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和“用”可知选项“借助外力”词性不搭配,应该意为“宽容”。还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一词多义现象,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代的名号。A项“己亥”是用来纪日的。此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己亥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36个。前一位是戊戌,后一位是庚子。论阴阳五行,天干之己属阴之土,地支之亥属阴之水,是土水相克。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36年称“己亥年”。以下各个公元年份,年份数除以60余39,或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6,除以12的余数是0,自当年立春起至次年立春止的岁次内均为“己亥年”。平时需要注意积累。如本题A项“己亥”是用来纪日的。此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中“没有哪个皇帝堪与他比”错,应为“没有哪个人不曾得到他的好处”。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如本题D项中“没有哪个皇帝堪与他比”错,应为“没有哪个人不曾得到他的好处”。属于无中生有。 4. 试题分析:第一句中,几个动词需要注意,中:合乎,相当于;奉:承受,继承;羞:使……受辱;“何以台为”宾语前置句。第二句应先找出称呼,比如“张武”,赂遗:贿赂;觉:被动句;发:打开;愧:使动用法;下:交给。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如“张武”;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特殊句式要体现,“何以台为”宾语前置句,觉:被动句;词类活用,羞:使……受辱,愧:使动用法。要求平时需要注意积累。 【参考译文】 孝文帝从代国来(到京城),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等,什么都没有增加。但凡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以便利民众。文帝曾打算建造一座露(高)台,召来工匠一计算,造价要值上百斤黄金。文帝说:“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继承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露台干什么呢?”文帝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对所宠爱的慎夫人,也不准她穿长得拖地的衣服,所用的帏帐不准绣彩色花纹,以此来表示俭朴,为天下人做出榜样。(文帝规定)建造他的陵墓霸陵,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不修高大的墓冢;就是要节省,不要烦扰百姓。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而文帝却把尉佗的兄弟召来,(加官进爵)使他们显贵,用恩德回报他们,尉佗于是取消了帝号,向汉朝称臣。汉与匈奴相约和亲,匈奴却背约入侵劫掠,而文帝只命令边塞戒备防守,不发兵深入匈奴境内,不愿意给百姓带来烦扰和痛苦。吴王刘濞谎称有病不来朝见,文帝就趁此机会赐给他木几和手杖,(以表示关怀他年纪大,可以免去进京朝觐之礼)。群臣中如袁盎等人进言说事,虽然直率尖锐,而文帝总是宽容采纳。大臣中如张武等人接受别人贿赂的金钱,事情被发觉,文帝就从皇宫仓库中取出金钱赐给他们,用这种办法使他们内心羞愧,而不把他们下交给执法官吏处理。文帝专心致力于用恩德感化臣民,因此天下富足,礼义兴盛。 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日,文帝在未央宫逝世。留下遗诏:“我听说天下万物萌芽生长,最终没有不死的。死是世间的常理,事物的自然归宿,有什么值得过分悲哀呢!当今世人都喜欢活着而不乐意死,死了人还要厚葬,以致破尽家产,加重服丧以致损害身体,我认为很不可取。况且我生前没有什么德行,没有给百姓什么帮助;现在死了,又让人们加重服丧长期哭吊,遭受严寒酷暑的折磨,使天下的父子为我悲哀,天下的老幼心灵受到损害,减少饮食,中断对鬼神的祭祀,其结果是加重了我的无德,我怎么向天下人交代呢!我有幸得以保护宗庙,凭着我这渺小之身依托在天下诸侯之上,至今已二十多年。依靠的是天地的神灵,社稷的福气,才使得国内安宁,没有战乱。我不聪敏,时常担心行为有过错,使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蒙受羞辱;岁月长久了,总是担心不能维持始终。如今没想到能侥幸享尽天年,将被供奉在高庙里享受祭祀,我如此不贤明,却能有这样的结果,我认为就很好,还有什么可悲哀的呢!” 孝景皇帝元年十月,下诏给御史:“孝文皇帝治理天下,开放了关卡桥梁,处处畅通无阻,边远地区也是一样。废除了诽谤有罪的法令,取消肉刑,赏赐老人,收养抚恤少无父母和老而无子的贫苦人,以此来养育天下众生。他杜绝各种嗜好,不受臣下进献的贡品,不求一己之私利。处治罪犯不株连家属,不诛罚无罪之人。废除宫刑,放出后宫美人,对使人断绝后代的事看得很重。我不聪敏,不能认识孝文皇帝的一切。这些都是古代帝王做不到的,而孝文皇帝亲自实行了。他的功德显赫,比得上天地,恩惠广施,遍及四海,没有哪个人不曾得到他的好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

唐诗的建筑美

唐诗不仅在语言上具有音乐美,而且在结构上具有建筑美。所谓建筑美,不是说唐诗与建筑具有同样的美学特点,而是说唐诗像建筑一样,善于通过具体意象的描写和组合,把本来是按照时间顺序流逝的时间艺术,转化为具有空间的立体感。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化动为静,把生生不已的宇宙壮观,转化为像建筑一样巍然屹立的立体形象。然而,静中又有动,实中又有虚。建筑看起来,完全是静的、实的,建筑所用的材料,如砖、瓦、木料等,无一不实,无一不静。然而,建筑师通过对门、窗、房间、走廊等结构的安排,却不仅使建筑内部具有广阔的活动天地,而且外部也与整个宇宙相联系,具有无限广阔的空间感。这样,建筑本身也成了一个小宇宙,它把上下四方与古往今来,融合汇通在一起。唐诗也有这样的特点。它所描写的多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意象,但它所表现的却是无穷无尽的诗思和感情。例如司空曙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雨中黄叶树”与“灯下白头人”,这是两组看似各不相关的具体意象;“浮云”与“游子”,“落日”与“故人”,更是看似毫不相关的各自独立的意象;诗人只是并列地把它们罗列在一起,不加任何分析性的说明,可是我们一读,却好象蒙太奇一样,不同的镜头组合在一道,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了某种深永的感情。唐诗的建筑美,就来自这种具体意象的罗列与组合。

这样的建筑美,还和汉字的结构形式有关。汉字是从象形字产生出来的,象形字的特点是摹拟具体的物象。唐诗充分利用汉字摹拟具体物象的特点,去塑造富有建筑立体感的诗歌形象。例如李白的“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这里写了凤凰、凤凰台、长江三个具体的物象,然后用三个动词描述它们各自的状态,然后再把它们组合在一道,成为凤去—台空—江自流,这难道不像建筑的门、窗与墙壁,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融贯,从而产生出建筑的美吗?凤去、台空、江自流,我们读着,我们的眼前不仅浮现了它们作为物的形象,像建筑一样竖立在我们的面前,而且从它们的关系中,我们看到了空间的并列关系转化成了前后流逝的时间关系,江山长在而人事沧桑的感慨,不禁油然而生。唐诗的建筑美那以具体的物象的描绘来打动我们的感染力,就是这样产生出来的。

建筑善于以小见大,在极小的空间中展示出广阔的人生。唐诗在结构上,也具有建筑的这种特点,在短短的绝句或律诗中,包孕着广阔的生活内容。例如王维的《息夫人》,短短二十个字,不仅写了历史,而且写了现实。在写历史和现实的时候,更重要的,它描写了深厚的令人难以言说的内心的悲哀与感情。唐诗的建筑美,在绝句当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我们说,绝句的结构,有如中国亭子的四根柱子。就是这么四根柱子,它一方面塑造了一个完整的空间形象,自成一个天地,另一方面却又吞吐着整个宇宙,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选自《唐诗十二讲》,有改动)

1.下列关于“唐诗的建筑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诗的建筑美是指唐诗在结构方面体现出来的美,它是一种让人在诗歌中体会到的具有空间立体感的美。

B.唐诗的建筑美是通过对具体意象的描写和组合,使得按照时间顺序流逝的时间艺术具有空间的立体美感。

C.充分利用汉字摹拟具体物象的特点,去塑造富有建筑立体感的诗歌形象是唐诗的建筑美的表现形式之一。

D.短短的绝句和律诗中包孕着广阔的生活内容,展示出广阔的人生,使唐诗的建筑美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2.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代诗人往往通过化动为静、虚实结合的手法,把生生不已的宇宙壮观转化为像建筑一样巍然屹立的立体形象。

B.建筑通过门窗等结构,使之具有无限广阔的空间感,而唐诗则通过具体意象的罗列与组合表达某种深永的感情。

C.唐诗的建筑美体现在把时间艺术转化为空间立体感上,更体现在把空间并列关系转化成前后流逝的时间关系上。

D.建筑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把宇宙浓缩到房屋之中,唐诗则通过这种手法,用简短的诗展示出广阔的生活内容。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既然唐诗在语言上具有音乐美,在结构上具有建筑美,那么我们可以对唐诗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品味和解读。

B.只要诗人并列地把毫不相关的各自独立的意象罗列在一起,不须分析说明,读者就可以领会其中的深永的感情。

C.唐诗之所以美,与汉字的结构形式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以许多唐诗一旦翻译成别的语言,它的美就会被削弱。

D.唐诗绝句中每一句都好比中国亭子的一根柱子,因而诗的内容犹如亭子的空间,诗的思想情感犹如广阔的宇宙空间。

 

查看答案

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秋天了,父女俩在公园里散步。看着满地的落叶和树上的枝条,父亲深情地说:这素净的天气,多好啊!繁华过后,该走的走了,该留下的会留下,简单、单纯、干净。一旁的女儿却大惑不【解析】
秋天多冷清多凄凉啊,连树都显得萧条;要我说啊,还是夏天好,夏天虽说炎热,但毕竟草木茂盛,百花娇艳,到处郁郁葱葱、生机无限的,多好看啊。父亲笑了笑说:我是偏爱秋天,但你也有你的道理。

根据这则材料,请你展开联想,结合人生、社会或历史的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欣赏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满分5 manfen5.com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面这幅漫画。

(2)请用一句话揭示上面这幅漫画所寓含的哲理。(不超过45字)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A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译:从事农业的人告诉我春天到了,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了。

B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译:没有碰到杨意,就只能抚拍着“凌云赋”而空自叹息;遇上了钟子期,演奏《高山流水》又羞愧什么呢?

C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译:至于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之中的人,他们还会仰赖什么呢?

D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译: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身体还是不行,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其一少北而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始流 

B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C州司临门,急星火          是臣尽节陛下之日长

D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